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特魯多批北京:連存在侵犯人權的現象都不敢承認

特魯多批北京:連存在侵犯人權的現象都不敢承認

文章來源: VOA 於 2021-06-23 15:59:5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渥太華的一個記者會上(2021年6月22日)

針對中國外交部敦促加拿大政府對最近在加拿大一所天主教原住民寄宿學校舊址發現215名原住民兒童遺骸的事件進行調查一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Justin Trudeau)作出強烈回應。他抨擊中共拒不承認中國存在的人權問題,一直否認在新疆、西藏、香港等地區發生的踐踏人權的現象。

特魯多在渥太華對媒體表示,“民族和解進程是漫長的,但是,我們正在這個進程中前進。”

特魯多指出,中國甚至根本不承認這個問題,這是中國與加拿大之間的根本不同。他強調,“這就是為什麽加拿大人和世界其它國家的人民都在為像維吾爾族那樣麵對一個不承認現實的政府且又不能為自己發聲的人仗義執言的原因。

趙立堅在周三的記者會上諷刺加拿大“根本沒有資格指責中國,他們最應該幹的是反省自身的人權劣跡。”

趙立堅說,加拿大無視自身的人權問題而指責中國“暴露了加拿大政府的虛偽”。

5月28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坎盧普斯一原住民社區發表聲明稱,在當地一所印第安人寄宿學校發現了215具埋在地下的兒童遺骸。這些遺骸的發現是在加拿大政府支持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長期努力下獲得的。

特魯多在回應中國官方的批評時問道:“中國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在哪裏?中國的真相在哪裏?

加拿大文化遺產部宣布,全國範圍內所有聯邦政府的建築物和場所的國旗降半旗。特魯多在推特上表示,為了悼念這些不幸兒童,他要求議會和所有聯邦大樓的國旗降半旗。

在中國外交部發出批評加拿大的言論的前一天,加拿大代表包括加拿大在內的41個國家聯名向聯合國發出呼籲,要求派人進入新疆拘押營了解那裏發生的針對維吾爾人的“種族滅絕行為”。

這個動作再次深深地觸怒了北京政府。自從2018年加拿大應美國要求扣押了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公司高管孟晚舟以後,加中關係急劇惡化。作為報複,中國逮捕了兩名加拿大公民。

彭博新聞說,特魯多的這番評論很可能會使兩國關係變得更加緊張。加拿大議會在今年早些時候通過決議,認定中國在新疆對維吾爾人實施的迫害構成了種族滅絕行為。

加拿大等41國在周二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遞交了一份聯合聲明。加拿大駐日內瓦的聯合國大使萊斯利·諾頓(Leslie Norton)在發布這項聲明時強調說,徹底了解這個人權狀況十分迫切。

萊斯利·諾頓說:“可信的報告顯示,新疆有一百多萬人遭到任意拘禁,那裏廣泛存在著針對維吾爾人和其他少數族裔的不成比例的監控,維吾爾人的基本自由和維吾爾族文化受到各種限製。”

諾頓還指出,還有報告顯示,新疆存在“酷刑或殘忍行為,存在非人道和侮辱人格的行為或懲罰,存在強迫節育、性暴力和性別暴力、以及當局強迫把兒童與他們的父母分離開來的現象。”

諾頓代表這個國家聯盟敦促中國政府立即允許包括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在內的獨立觀察員自由進入新疆了解真相。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在人權理事會星期一會議開始時也提出了類似的要求。

她說,“我繼續與中國就訪問的形式進行討論,包括有意義地進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希望這在今年能夠實現,尤其是繼續有報道指出存在嚴重的侵犯人權行為。”

北京在維吾爾族少數民族遭受係統性迫害問題上的說法發生過多次變化。起初是堅決否認,後來說那些所謂的拘押營是職業培訓中心。但在國際社會的強大壓力下,中共再次辯解說,職業培訓中心是為反恐需要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從思想上鏟除維吾爾人的極端主義,防止恐怖襲擊。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5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一場思想的巨震,正在美國發生
華裔女生引毛語錄 主張政治暗殺遭肉搜 網:遣返她
她是誰?那位成都騎車自殺的女生
超過兩千人遇難!更大的災難還在後頭
要麽走賬,要麽走人…大學老師開始“貸款上班”




24小時討論排行

習近平似仍沉醉於閱兵 要籍此完善大黨大國典禮製度
川普競選時說讓電費減半 現在美國電價正迅速上漲
吉米坎摩爾暗示柯克案疑凶或是川普支持者 節目遭停播
奧巴馬又開懟,白宮反擊:他一有機會就製造分裂
賓州爆槍擊案 警員3死2傷 現場“連珠炮”似的槍響…
數額巨大!兩華人篡改禮品卡詐騙案 你花錢他賺錢!
沙特高調與巴基斯坦軍事結盟,打破以色列核威懾
川普被澳洲記者提問惹毛 手指對方:安靜!
AI應用快速滲透 引爆美國電力荒!核能重返C位
美國掀“老年貧窮”潮!年薪百萬前工程師晚景淒涼
不滿企業給川普政府送錢!中國突然封殺輝達AI晶片
曆時4年終贏特斯拉!車頂維權女車主有話要說
大豆,中國的貿易戰籌碼和美國農民的危機
年薪上億的清華學霸在美遭雙重起訴,曾想反訴公司誹謗
哈馬斯高層遇襲後首次公開露麵:1分鍾內12枚導彈
川普訪中將成行?傳中國買500架波音、大豆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特魯多批北京:連存在侵犯人權的現象都不敢承認

VOA 2021-06-23 15:59:51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渥太華的一個記者會上(2021年6月22日)

針對中國外交部敦促加拿大政府對最近在加拿大一所天主教原住民寄宿學校舊址發現215名原住民兒童遺骸的事件進行調查一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Justin Trudeau)作出強烈回應。他抨擊中共拒不承認中國存在的人權問題,一直否認在新疆、西藏、香港等地區發生的踐踏人權的現象。

特魯多在渥太華對媒體表示,“民族和解進程是漫長的,但是,我們正在這個進程中前進。”

特魯多指出,中國甚至根本不承認這個問題,這是中國與加拿大之間的根本不同。他強調,“這就是為什麽加拿大人和世界其它國家的人民都在為像維吾爾族那樣麵對一個不承認現實的政府且又不能為自己發聲的人仗義執言的原因。

趙立堅在周三的記者會上諷刺加拿大“根本沒有資格指責中國,他們最應該幹的是反省自身的人權劣跡。”

趙立堅說,加拿大無視自身的人權問題而指責中國“暴露了加拿大政府的虛偽”。

5月28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坎盧普斯一原住民社區發表聲明稱,在當地一所印第安人寄宿學校發現了215具埋在地下的兒童遺骸。這些遺骸的發現是在加拿大政府支持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長期努力下獲得的。

特魯多在回應中國官方的批評時問道:“中國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在哪裏?中國的真相在哪裏?

加拿大文化遺產部宣布,全國範圍內所有聯邦政府的建築物和場所的國旗降半旗。特魯多在推特上表示,為了悼念這些不幸兒童,他要求議會和所有聯邦大樓的國旗降半旗。

在中國外交部發出批評加拿大的言論的前一天,加拿大代表包括加拿大在內的41個國家聯名向聯合國發出呼籲,要求派人進入新疆拘押營了解那裏發生的針對維吾爾人的“種族滅絕行為”。

這個動作再次深深地觸怒了北京政府。自從2018年加拿大應美國要求扣押了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公司高管孟晚舟以後,加中關係急劇惡化。作為報複,中國逮捕了兩名加拿大公民。

彭博新聞說,特魯多的這番評論很可能會使兩國關係變得更加緊張。加拿大議會在今年早些時候通過決議,認定中國在新疆對維吾爾人實施的迫害構成了種族滅絕行為。

加拿大等41國在周二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遞交了一份聯合聲明。加拿大駐日內瓦的聯合國大使萊斯利·諾頓(Leslie Norton)在發布這項聲明時強調說,徹底了解這個人權狀況十分迫切。

萊斯利·諾頓說:“可信的報告顯示,新疆有一百多萬人遭到任意拘禁,那裏廣泛存在著針對維吾爾人和其他少數族裔的不成比例的監控,維吾爾人的基本自由和維吾爾族文化受到各種限製。”

諾頓還指出,還有報告顯示,新疆存在“酷刑或殘忍行為,存在非人道和侮辱人格的行為或懲罰,存在強迫節育、性暴力和性別暴力、以及當局強迫把兒童與他們的父母分離開來的現象。”

諾頓代表這個國家聯盟敦促中國政府立即允許包括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在內的獨立觀察員自由進入新疆了解真相。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在人權理事會星期一會議開始時也提出了類似的要求。

她說,“我繼續與中國就訪問的形式進行討論,包括有意義地進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希望這在今年能夠實現,尤其是繼續有報道指出存在嚴重的侵犯人權行為。”

北京在維吾爾族少數民族遭受係統性迫害問題上的說法發生過多次變化。起初是堅決否認,後來說那些所謂的拘押營是職業培訓中心。但在國際社會的強大壓力下,中共再次辯解說,職業培訓中心是為反恐需要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從思想上鏟除維吾爾人的極端主義,防止恐怖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