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癡等,10年分床睡,52歲劉若英還在為愛癡狂?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近日《青春有你3》熱播,某男團表演開始,鄧超就失去表情管理。
網友腦洞了鄧超當時的心理活動:啊~這……

如果劉若英在場,估計反應和鄧超差不多。
唱片時代已經是過去10幾年,52歲的劉若英卻還在像過去那樣做唱片。
她寧可慢慢賺錢,也不隨波逐流,唱那些沒有記憶點,聽後即焚的“選秀”歌。
別人退休的年紀,劉若英仿佛回到了20歲的拚勁。
新歌《黃金年代》裏,劉若英挑戰身體極限,50多歲在高空中吊威亞、打空翻;

單曲《所有相愛的人啊》,等晴天卻遇到寒潮,頂著風雨拍攝。
比起當下娛樂圈那些記不住的音樂,奶茶的歌,每一首都令人回味。
《為愛癡狂》《後來》《很愛很愛你》《成全》。
出道20多年,劉若英都以“奶茶”的溫潤示人。
當翻出她的成績,才發現奶茶隻是披了件慵懶的外衣,把世人“騙”了。
她,一點也不懶。
與劉若英同時代的歌手,任賢齊、光良早已隱退,劉若英卻幾乎每年一張專輯的更新頻率。
出道前15年,她斬獲173個大獎,將歌後、影後收入囊中。

除了唱歌和拍戲,她還寫書、寫專欄,至今共出版了12本書。
平淡的日子裏,悶聲做事,不像明星,更像每個踏實工作的普通人。
就像她在《人間四月天》裏說的:
過山過水,走就是了。

軍訓出來的乖乖女
時間倒回1969年,兒童節這天,劉若英在台北出生。
也是這一年,小學生陳升許下人生第一個願望:我長大要當一名畫家。
“畫家”沒當成,他卻在20年後成了劉若英的師父。
她的祖父劉詠堯,是皇甫軍校第一期學員,葉挺的同期;父親劉緯文是海軍,常年在海上執勤。
劉若英2歲時,父母離了婚,她和姐姐跟著祖父祖母生活。
(劉若英 姐姐 和父母親)
她從小,就是被祖父母“軍訓”長大的。
祖父立了很多規矩,出門隨手關燈,洗手關水,在家裏公共區域,不能穿睡衣。
姐姐受不了這些規矩,偷偷離家出走。
劉若英不管,你規定你的,我做我的。
洗手忘記關水,祖父遷就她,寫小紙條貼旁邊提醒。
在家穿睡衣,祖母碰到一次糾正一次。
二老沒舍得真罵一句,打一下。

祖母是標準的“大家閨秀”,永遠穿著端莊的旗袍,踩高跟鞋。
腰腿不好,走路依然挺得筆直,保持端莊。
以至於老師問劉若英,長大後想做什麽? 她脫口而出:當劉太太。
當一個祖母那樣的賢妻良母,是劉若英一生的夢想。
祖父看著凶,卻最護犢子。
她在學校被老師體罰,祖父聽了,一巴掌差點把桌子拍碎:
“誰敢打我孫女?來人,拿槍出來!”
5個副官條件反射,迅速掏出手槍,雖然全是空膛槍。
祖父母填補了親情的空缺,劉若英從小都不覺得爸媽離婚有什麽問題。
9歲,祖母牽她走進鋼琴培訓班,劉若英好奇:
“為什麽要學鋼琴?”
“如果有一天你老公不要你了,你還有一技之長,可以養自己、養小孩。”
小小人兒,連“老公”是什麽都不知道,就已經學著以後要靠自己。
第一次登台演奏,劉若英緊張到發抖,連頭磕到了鋼琴,鮮血直流都毫無察覺。
彈完走下台,祖母心疼得滿臉是淚。
劉若英的童年,是被“軍訓”出來的。

80年代末,北大的窮學生俞敏洪被女朋友逼著,四處籌錢留學。
台北高中畢業的劉若英,輕輕鬆鬆就被祖父送到美國加州,學習古典音樂。
結果她到了才發現,留學不像想得那麽高大上,得靠自己端盤子,到中國城賣床墊掙生活費。
將軍的孫女,突然變成“貧民窟女孩”,劉若英委屈得不行,打電話回家訴苦。
祖母心疼:要不,就回來吧?
祖父奪過電話,厲聲吼道:大學沒上完,
你就是死,也要死在美國

祖父嚴厲,祖母柔軟。
二老混合雙打, 給劉若英的性格,一半注入鐵血,一半填充柔和。

02 苦味的錦鯉運


畢業回國,已經是1991年。
台北的夏季,地麵燙得可以煎雞蛋。21歲的劉若英泡在遊泳館“降暑”,一身橙色繞著泳池穿梭,像錦鯉。
遊泳館角落,30歲的男人定定地看了她很久。
他叫陳升,滾石唱片公司第二代唱將、音樂人。
女孩的橙色泳衣,成功吸引了他的注意。陳升上前搭話,兩人聊下來發現,竟然是“同行”。
隻不過對方是歌手,劉若英卻連音樂老師都沒當成。
閑談中陳升覺得劉若英底子不錯,直接收做徒弟,並帶她簽約滾石唱片。
不過陳升始終“嫌棄”這個徒兒,長相普通,聲音普通,先做助理吧。
和劉若英一起“被欺負”的新人,還有16歲的金城武。
(劉若英 金城武助理時期)
兩人的日常工作,就是幫歌手買飯、買檳榔、擦桌子掃地,打掃衛生間。
衛生間門上,常年掛著一張值日表:一三五,金城武;二四六,劉若英。
每掃完一次,兩人就在後麵畫上自己的頭像。
有一次劉若英、金城武和幾個同事下班,已經淩晨兩點,一群人走在台北四下無人街道,饑腸轆轆。
好巧不巧,這時拐角出現一家燒肉店,店鋪已經打樣,但燒肉就掛在櫥窗裏,表皮烤得金黃酥脆。
男生們上去薅了一塊肉,拉上劉若英拔腿就跑。一群人躲進偏僻的巷子,一人一口地分著吃。
吃完過意不去,劉若英偷偷跑回去塞了200塊在攤位上。
給陳升當助理,她每月能拿10000台幣,折合人民幣3000多元。
而劉若英當時租的房子,房租就要8000台幣,連1350台幣的物業費都交不起。

活多錢少,她倒樂得自在。
每次發新歌,工作人員那一頁,隻要出現“製作助理:劉若英”,她就特別有成就感。
一天師父突然找到劉若英,讓她錄《為愛癡狂》。
陳升作曲填詞,為劉若英量身定做的主打歌。
結果錄了一遍又一遍,陳升都不滿,這首歌一錄就是兩三年。
一旦不過關,就被劈頭蓋臉一頓罵,有時候周圍的聲樂老師都看不下去,出來求情。
最誇張一次,劉若英唱得忘情,錄完睜開眼,陳升已經不見了。
“他早就走了。”
那時候的劉若英,在眾人眼裏,是飽受師父嫌棄的平庸弟子,仿佛隨時會丟掉飯碗。

一隻腳,踏進兩條河
9歲那年,學音樂的劉若英,想過當老師,想過當音樂家,但就是沒想過做演員。
1994年,滾石唱片在新加坡辦了場群星會。
滾石初代台柱子張艾嘉,第二代陳升、李宗盛等得力幹將齊聚。
25歲的劉若英左手拎吉他,右手拖著行李箱,為歌手登台忙前忙後。
此時,19歲的高中生阿信,因為沉迷音樂,成了沒人要的“學渣”。
劉若英一身白襯衣搭牛仔褲,像個女大學生,一下擊中了屏幕前的阿信。
“這姑娘真白。”

當晚被劉若英擊中的,還有另一個大佬,張艾嘉。
她正在為電影《少女小漁》尋找女主,看了100多個候選人。
直到晚會上遇見劉若英,那才是她要找的小漁。
一聽有“脫”的情節,劉若英回絕了張艾嘉,而且氣得3天不理她。
最後張艾嘉妥協,還用劉若英,不脫。
那個年代沒有自媒體,也沒有錢宣傳電影。劉若英每天跑到西門町,站在木樁上唱電影的主題歌《決定》。
電影多一點曝光度,新人就多一分機會。
1995年《少女小漁》上映,亞太影展邀請劉若英和兩個師父(陳升、張艾嘉)去參加。
陳升在後台打發時間,忽然傳來主持人的播報:
亞太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少女小漁》Rene Liu 。
他一個冷顫,劉若英更是吃驚,第一次演女主,就被影後砸中。
(《少女小漁》劇照)
陳升趁熱打鐵,為劉若英推出第一張專輯《少女小漁的美麗與哀愁》,其中就包括錄了不下3000遍的《為愛癡狂》。

《為愛癡狂》MV 鏈接:
 http://m.v.qq.com/play.html?cid=&vid=g3107wpf3m1&vuid24=dcfFXLTYosMunsNmIignpA%3D%3D&url_from=share&second_share=0&share_from=copy&pgid=page_detail&mod_id=mod_toolbar)
這支MV,唱片公司沒有給太多經費,就連拍MV的白色連衣服,都是她自己掏錢,在公司樓下買的。
專輯推出後,這首歌大火,拿到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獎。
左手影後,右手歌後。
1995年的劉若英,一次踏進了兩條河

背後托著她的兩隻手,陳升改變了她的人生,張艾嘉改變了事業。
領獎回到滾石,劉若英像往常一樣,跑去小賣部給師父買東西。
小店老板一臉驚訝:都當影後了,你怎麽還給人跑腿?
影後給陳升當助理,不免傳出風言風語。她到北京演出,為了師父安心,特地發了條短信:

 

 

或許我永遠無法和你一道,但我的心永遠追隨你。


回到台北,陳升叫上劉若英,師徒二人深夜漫步閑聊。陳升話裏話外,都在趕奶茶出去闖。

 

 

 

 

你是個很有才華的女孩,
就像風箏,屬於你的天空很高很高,
你應該自由去飛翔,不要被我局限了。


1996年,陳升主動終止了劉若英的助理合同。
她從此成了影視+歌的“兩棲”藝人。

破圈,不設限
1995年,25歲的劉若英在雅加達的聚光燈下,接過影後獎杯的時候。
馬來西亞,24歲的光良和品冠,小心翼翼把錄好的磁帶交給李宗盛,並一舉得到賞識,也加入了滾石唱片。
滾石的打雜老手,劉若英轉正成為歌手,她的製作助理,正是光良。
滾石負責她的唱片,張艾嘉負責接戲。
1998年,導演陳國富拍《征婚啟事》。29歲的劉若英單身恨嫁,去演再合適不過。
但陳國富壓根看不上劉若英,於是給她出了個難題。
電影沒有劇本,台詞全靠自己想。
而且除了金士傑,其他和女主相親的演員,都是臨時拉來的素人。
為了演好這個戲,劉若英就當自己在相親。
結果,她寫的日常對話,反而讓電影大獲成功,獲評金馬獎最佳評審獎。
(《征婚啟事》劇照)
5年後馮小剛借鑒這個劇本,拍出3億票房的《非誠勿擾》。
娘家滾石唱片最擅長“跟熱度”,《征婚啟事》火了,陳升主導再次為劉若英打造爆款專輯《很愛很愛你》,這首主打歌入圍當年熱門金曲前60。
第二年,《後來》紅遍大江南北,劉若英的天花板,不再是台灣。
而她在內地深入人心,離不開兩個“文藝男青年”:
一是北影歌神,黃磊;二是烏鎮景區開發帶頭人,陳向宏。
1999年,劉若英同周迅、黃磊、伊能靜一起駐紮烏鎮,拍《人間四月天》。
劉若英飾演徐誌摩第一任妻子張幼儀,她沒有周迅演的林徽因那麽有才,也不如陸小曼獨特。
然而三個女主,劉若英最受好評。

電視熱播,烏鎮“包工頭”陳向宏樂壞了。
1999年,一場大火讓烏鎮成了一片廢墟。彼時任桐鄉市長秘書的陳向宏,負責重建烏鎮。
《人間四月天》選景裏,就有烏鎮,這仿佛給陳向宏指明了未來的方向。
2002年,黃磊帶著《似水年華》再次到烏鎮開機,陳向宏一眼相中了劉若英。
此後20多年,劉若英都是烏鎮的形象代言人。
許多人去浙江,衝著劉若英,也會到烏鎮一遊。
2003年《粉紅女郎》,她不惜扮醜,男人婆、結婚狂火遍兩岸三地。
文藝女青年、癡情的歌手、影後,劉若英出道不到10年,一路破圈,一路長紅。
時過境遷,她卻依舊如同進滾石那天,踏實工作,年複一年。

用過去的思維,去做現在的事情
1998年,李宗盛在滾石的辦公室抽煙,抖煙灰的瞬間,看見垃圾桶裏有個奇怪的郵包:
“麻煩聽完了再扔。”
李宗盛打開包裹,是一盤磁帶。一聽,頭皮發麻。
他立即按照郵包留的聯係方式,找到唱歌的主角。
他們就是剛畢業的樂隊,五月天。

從此陳升手下的劉若英,李宗盛手下的光良和五月天,成了滾石最難搞的“挑刺三人組”。
劉若英當過製作助理,對音樂製作嚴格到變態,連打光師的活也要管,配唱曾經被她纏著錄音,一唱就是20幾個小時。
她和光良合作《後來》時,為了歌曲天天吵架,最激烈的時候站上桌子大打出手。
同事見慣了她的挑剔,看到這樣的場景反而哈哈大笑,誰也不勸架。
劉若英眼裏,這些變態的嚴苛,都是陳升教的。

1999年的最後一個夜晚,陳升開演唱會,劉若英是嘉賓。
當天她連跑5個場子,緊趕慢趕,終於提前5分鍾,氣喘籲籲到了師父的最後一場。
演唱還來得及,可是陳升臉拉得老長,大手一揮,把音樂叫停:
“我一向尊重演出,我不認為一個歌手在唱歌的前5分鍾到,能把一首歌唱好,我的學生我沒教好,是我的錯,我跟大家道歉。

說完話筒一扔,往台下走去,劉若英愣在原地,不知所措,眼淚嘩嘩地流。
自從1996年離開陳升,劉若英很少再見到師父,久違的相見,卻是這樣的場景。
陳升給她“難堪”,不是一次兩次。
2005年,吳佩慈當家綜藝《桃色蛋白質》,同時邀請了劉若英和陳升。
劉若英單膝下跪,把新專輯送給陳升,卻遭到一場痛罵:

 

 

 

 

信心苦苦做出來的專輯,就這樣隨便送人?


原本是個喜劇綜藝,陳升一開口,劉若英從頭哭到尾。

劉若英卻懂陳升的用意,就像郭德綱對郭麒麟說的那句話:

 

 

 

 

我不罵你,出去了社會也要罵你。


隻有嚴格到變態,才能少受些社會的毒打。
流量時代,聽歌變成了快餐,某音熱門歌曲一月一換,能被記住的卻不多。
陳升教會劉若英,用過去的嚴苛,做今天的事情。

人到中年,不再為愛癡狂
師徒緋聞一傳10幾年,唯有現實,才能封住悠悠眾口。
2006年,劉若英拍攝電影《心中有鬼》,認識了導演滕華濤。
導演看劉若英單身,於是做主,介紹財經富商鍾小江給她。
2011年,42歲的劉若英官宣,嫁給鍾先生。

當天,陳升歡呼:終於還我清白了!
這幾年,劉若英的眼淚在變少,平和在變多。
雖然結婚10年,分房睡了10年。就連兩人一起看電影,都是各看各的,看完一起回家。
另一麵,兩人卻又像校園情侶。鍾小江喜歡攝影,劉若英喜歡野外。
一家三口出遊,鍾就負責拍美美的照片。

閑下來的時候,又過成了尋常夫妻,和先生遠程談心,做頓美食。

劉若英的詩和遠方,是賺夠錢換來的人間煙火。
40多年前,哭著喊著要當賢妻良母的劉若英。
輾轉半生,終於在40歲做到了。
小時候,她以為祖父母的生活平靜枯燥。
後來才明白,很多人相識,一開始就燒成滾燙的開水,濃烈熱情。
但處著處著,關係就從沸騰慢慢變涼。
有質量的愛情,初始是一壺涼水,緩緩加熱,才有持久上升的溫度。
越到中年,越發清淡,劉若英不再為愛癡狂。

人淡如茶,刀疤即勳章
軍人的孫女,海軍的女兒,出生軍旅世家,劉若英卻沒有一絲攻擊性。
她的歌,娓娓道來,有人說她是甜而不膩的奶茶,淡淡地,懶懶的。
劉若英打了所有人的臉。
“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像你說過那樣地愛我。”
歌裏的遺憾,都是曾經的癡狂。
但劉若英卻不是“戀愛腦”,事業、愛情,拎得清。
該吃的苦,一次也沒偷懶。該拿的獎拿,一個不落下。
52歲,有人問她下一步有什麽打算?

 

 

 

 

計劃不如變化快,不怕摔。
摔了就摔了,起來拍拍撣撣繼續走。
就像老兵,記憶深刻的不是勝仗,而是身上的傷疤。


奶茶,平淡如茶地對人,變態苛刻地對己。
她不懶,也不弱。隻是綿綿發力,柔中帶剛。
願你如奶茶,過去的傷疤,都成了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