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降卒40餘萬 那個坑找到了…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降卒40餘萬 那個坑找到了…

文章來源: 山西晚報 於 2020-07-15 10:04:0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日前,一處厚度約 0.6 米、長度超過 20 米的帶狀屍骨層在高平市被當地農民發現。經當地研究長平之戰的學者與文物部門人士現場勘查,這處呈帶狀的屍骨層可能與發生在 2200 年前的長平之戰有關。

玉米地裏發現屍骨層

新發現的屍骨層遺址位於高平市北城街街道辦事處南王莊村的一處茂密的玉米地中。

高平市長期研究長平之戰的學者郭庭榮、當地民俗文化學者王永忠均為高平市政府 " 長平之戰國家文化公園總體規劃 " 專家評審組成員。據郭庭榮回憶,最近在走訪南王莊村古建築玉皇廟、關帝廟時,聽說村西田地裏發現了大量屍骨。

7 月 10 日上午,山西晚報記者與郭庭榮、王永忠以及高平市文旅局工作人員相隨,一同前往屍骨層現場進行勘查。

村裏種植的玉米已超過一人多高,由於接連降雨,鬆軟的地麵泥濘難行。在南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進保、村黨支部副書記鞏書明的引導下,郭庭榮、王永忠等人在村西的一處上下均種滿玉米的土崖處,看到了裸露在黃土層外的屍骨層。

長平之戰發生於 2200 多年前的戰國時期。這場長達 3 年的戰爭在高平留下很多遺跡,有 470 個與長平之戰有關的地名和村名,其中與戰爭有直接關係的不少於 400 個,其中南王莊、穀口、王降、王何、企甲院、箭頭等村所在地是長平之戰的核心戰場,這些村名就是對長平之戰最深刻的銘記。

頭蓋骨、腿骨、臂骨、關節骨 …… 交叉疊錯、不規則堆積的白骨層呈帶狀朝東西方向延伸。經測量,屍骨層厚度約 0.6 米、長度超過 20 米,距土崖頂端地表約 2 米。除土崖裸露出的屍骨層外,可能是受雨水的多次衝刷,在其周圍的地頭上,已經發酥的屍骨隨處可見。

46 歲的王進保說,發現屍骨層的土崖下麵的耕地,早在 1983 年前是他家的自留地。小時候經常到地裏幫著大人做農活的王進保清楚地記得,由於長年受夏季雨水衝刷,比自家地高出兩三米的土崖地塄子經常出現坍塌," 那時就經常發現裸露出的很多人骨頭。為了種地不受影響,大人們就讓我用籮頭把骨頭裝上倒在附近的河溝裏,一次撿好幾籮頭,其中就有好多的頭蓋骨。"

南王莊村東與王降村為鄰,並與穀口等村莊接壤。此處有條河道,當地人稱王降河,原屬丹河一條支流。" 此河道也是穀口、王降通往南王莊的古道。" 郭庭榮說,唐代李隆基就是沿著這條古道前往潞州就任的。如今,在南王莊村南的穀口村,有一座 " 骷髏廟 ",就是李隆基為祭奠長平之戰被白起殺死的 40 萬趙國將士冤魂而建。

附近曾發現多處屍骨坑

2200 多年前發生在高平境內的長平之戰,《史記》記載秦將白起坑殺趙降卒四十餘萬。1995 年,在高平市永錄鄉將軍嶺下發現並發掘保護了 " 一號屍骨坑 ",累累白骨直觀地讓後人感受到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之慘烈。

由於永錄一號坑僅發掘遺骸 130 多具,離曆史上記載的 " 四十餘萬 " 相差甚遠,為此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

郭庭榮表示,白起殺降並非隻在一個地方,而是以丹河為軸線分布在沿岸的多個地方,千百年來,丹河沿岸不斷有屍骨出土,也不斷有人處置這些屍骨。

查閱高平相關曆史文字記載得知,宋代運判馬城曾 " 以前後左右溝壑數十裏暴露之骸畢集而掩葬 ";金代高平縣令王庭直將 " 岸崖頹裂,露骨數車 …… 盡載於墳圍 ";明代高平縣令許安遇將高平城附近之骨骸掩埋後,刻 " 掩骼記 " 碑立於城南關。

進入新舊世紀交替年代,埋有大量屍骨的屍骨坑仍屢次被發現。

2011 年 5 月初,在高平市永錄鄉後溝村附近,一處長平之戰遺留下的 200 多平方米的屍骨坑遺址被發現。另外,在丹河西岸的寺莊鎮柏枝莊村,也發現了屍骨坑。

永錄村、南王莊村分別位於丹河東西兩岸,兩村相距也就四五公裏。而位於丹河西岸的南王莊村西有座山丘,被稱為 " 白起台 "。傳說是白起在此將趙軍屍體、尤其是砍下來的頭顱高高堆起,封土夯實壘成方錐形高台,以此炫耀自己的軍威武功。

根據南王莊村發現的這處屍骨層現狀,郭庭榮分析推測認為,這處形成帶狀的屍骨層很可能與長平之戰有關。

以前有種說法,認為當初秦軍處決趙軍戰俘後,沒有專門挖掘填埋趙軍屍體的深坑,而是本著就近原則,將屍體拋入附近的溝渠等地勢低窪處草草掩埋,在屍體上隻覆蓋了薄薄浮土,甚至還不能把屍體完全蓋住。但南王莊發現的這處裸露出來的屍骨層雖說距種植玉米的地表約 0.5 米,但卻埋葬在距土崖頂部地表 2 米多的深處,不能算是 " 薄薄浮土 "。

被發現的屍骨層位於丹河支流王降河河道內,王永忠推測認為,也可能是在 2200 多年中受雨水衝刷、河水改道等因素影響,使得大量坍塌的泥土日積月累、覆蓋其上。

在現場的高平市文旅局工作人員表示,對於南王莊村發現的屍骨層,他們將上報省文物局,並將根據批複結果采取相關的保護措施。

作為中國曆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發生地,高平具有天然的文化優勢。2019 年,高平形成 " 長平之戰 " 發生地文化開發利用的共識,著手進行長平之戰國家文化公園的修建規劃編製工作,以進一步擦亮 " 長平之戰發生地 " 這張獨有的文化名片。

(山西晚報記者 李吉毅)

查看評論(45)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方邀請李在明參加閱兵,韓外交部回了10個字
紐約法拉盛實錄:無證移民,跟移民局玩貓鼠遊戲
“修圖教父”套現7.8億!15歲輟學的他又踩中風口了?
數千人湧入割韭菜,北京的這座山被“薅禿了”
高薪、有編製、體麵,我還是離開了深圳教師崗

24小時討論排行

9年前未買百架殲-10C! 伊朗軍官曝當年“打錯牌”內幕
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現場 眾議長一舉動讓美國“炸鍋”
得州洪水已致至少24死 女童夏令營750人正露營河邊
特朗普揚言把他驅逐出美國,馬斯克成立新政黨"美國黨"
馬斯克"美國黨"2026投入選戰,民調:40%美國人支持
中國消費降級 五星級飯店紛紛在街頭擺起了地攤
會見梅爾茨 王毅提起中國曾無條件支持德國統一
較真來了解一下:伊朗真的要造核武器了?
經濟學人:別想指望這份法案帶來美國經濟繁榮增長
美國德州洪患增至43死,川普將批準聯邦協助
網傳墜亡機長能力排查不合格 業內人士揭晉升內幕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還是玻璃至上?
2050年衰老將被攻克?合成生物學教父揭秘長壽未來
美國得州洪水逐漸退去,20餘名女童仍下落不明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擋上岸致溺亡案凶手已執行死刑
未按規定申報行蹤!奧運冠軍退出遊泳世錦賽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降卒40餘萬 那個坑找到了…

山西晚報 2020-07-15 10:04:02

日前,一處厚度約 0.6 米、長度超過 20 米的帶狀屍骨層在高平市被當地農民發現。經當地研究長平之戰的學者與文物部門人士現場勘查,這處呈帶狀的屍骨層可能與發生在 2200 年前的長平之戰有關。

玉米地裏發現屍骨層

新發現的屍骨層遺址位於高平市北城街街道辦事處南王莊村的一處茂密的玉米地中。

高平市長期研究長平之戰的學者郭庭榮、當地民俗文化學者王永忠均為高平市政府 " 長平之戰國家文化公園總體規劃 " 專家評審組成員。據郭庭榮回憶,最近在走訪南王莊村古建築玉皇廟、關帝廟時,聽說村西田地裏發現了大量屍骨。

7 月 10 日上午,山西晚報記者與郭庭榮、王永忠以及高平市文旅局工作人員相隨,一同前往屍骨層現場進行勘查。

村裏種植的玉米已超過一人多高,由於接連降雨,鬆軟的地麵泥濘難行。在南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進保、村黨支部副書記鞏書明的引導下,郭庭榮、王永忠等人在村西的一處上下均種滿玉米的土崖處,看到了裸露在黃土層外的屍骨層。

長平之戰發生於 2200 多年前的戰國時期。這場長達 3 年的戰爭在高平留下很多遺跡,有 470 個與長平之戰有關的地名和村名,其中與戰爭有直接關係的不少於 400 個,其中南王莊、穀口、王降、王何、企甲院、箭頭等村所在地是長平之戰的核心戰場,這些村名就是對長平之戰最深刻的銘記。

頭蓋骨、腿骨、臂骨、關節骨 …… 交叉疊錯、不規則堆積的白骨層呈帶狀朝東西方向延伸。經測量,屍骨層厚度約 0.6 米、長度超過 20 米,距土崖頂端地表約 2 米。除土崖裸露出的屍骨層外,可能是受雨水的多次衝刷,在其周圍的地頭上,已經發酥的屍骨隨處可見。

46 歲的王進保說,發現屍骨層的土崖下麵的耕地,早在 1983 年前是他家的自留地。小時候經常到地裏幫著大人做農活的王進保清楚地記得,由於長年受夏季雨水衝刷,比自家地高出兩三米的土崖地塄子經常出現坍塌," 那時就經常發現裸露出的很多人骨頭。為了種地不受影響,大人們就讓我用籮頭把骨頭裝上倒在附近的河溝裏,一次撿好幾籮頭,其中就有好多的頭蓋骨。"

南王莊村東與王降村為鄰,並與穀口等村莊接壤。此處有條河道,當地人稱王降河,原屬丹河一條支流。" 此河道也是穀口、王降通往南王莊的古道。" 郭庭榮說,唐代李隆基就是沿著這條古道前往潞州就任的。如今,在南王莊村南的穀口村,有一座 " 骷髏廟 ",就是李隆基為祭奠長平之戰被白起殺死的 40 萬趙國將士冤魂而建。

附近曾發現多處屍骨坑

2200 多年前發生在高平境內的長平之戰,《史記》記載秦將白起坑殺趙降卒四十餘萬。1995 年,在高平市永錄鄉將軍嶺下發現並發掘保護了 " 一號屍骨坑 ",累累白骨直觀地讓後人感受到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之慘烈。

由於永錄一號坑僅發掘遺骸 130 多具,離曆史上記載的 " 四十餘萬 " 相差甚遠,為此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

郭庭榮表示,白起殺降並非隻在一個地方,而是以丹河為軸線分布在沿岸的多個地方,千百年來,丹河沿岸不斷有屍骨出土,也不斷有人處置這些屍骨。

查閱高平相關曆史文字記載得知,宋代運判馬城曾 " 以前後左右溝壑數十裏暴露之骸畢集而掩葬 ";金代高平縣令王庭直將 " 岸崖頹裂,露骨數車 …… 盡載於墳圍 ";明代高平縣令許安遇將高平城附近之骨骸掩埋後,刻 " 掩骼記 " 碑立於城南關。

進入新舊世紀交替年代,埋有大量屍骨的屍骨坑仍屢次被發現。

2011 年 5 月初,在高平市永錄鄉後溝村附近,一處長平之戰遺留下的 200 多平方米的屍骨坑遺址被發現。另外,在丹河西岸的寺莊鎮柏枝莊村,也發現了屍骨坑。

永錄村、南王莊村分別位於丹河東西兩岸,兩村相距也就四五公裏。而位於丹河西岸的南王莊村西有座山丘,被稱為 " 白起台 "。傳說是白起在此將趙軍屍體、尤其是砍下來的頭顱高高堆起,封土夯實壘成方錐形高台,以此炫耀自己的軍威武功。

根據南王莊村發現的這處屍骨層現狀,郭庭榮分析推測認為,這處形成帶狀的屍骨層很可能與長平之戰有關。

以前有種說法,認為當初秦軍處決趙軍戰俘後,沒有專門挖掘填埋趙軍屍體的深坑,而是本著就近原則,將屍體拋入附近的溝渠等地勢低窪處草草掩埋,在屍體上隻覆蓋了薄薄浮土,甚至還不能把屍體完全蓋住。但南王莊發現的這處裸露出來的屍骨層雖說距種植玉米的地表約 0.5 米,但卻埋葬在距土崖頂部地表 2 米多的深處,不能算是 " 薄薄浮土 "。

被發現的屍骨層位於丹河支流王降河河道內,王永忠推測認為,也可能是在 2200 多年中受雨水衝刷、河水改道等因素影響,使得大量坍塌的泥土日積月累、覆蓋其上。

在現場的高平市文旅局工作人員表示,對於南王莊村發現的屍骨層,他們將上報省文物局,並將根據批複結果采取相關的保護措施。

作為中國曆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發生地,高平具有天然的文化優勢。2019 年,高平形成 " 長平之戰 " 發生地文化開發利用的共識,著手進行長平之戰國家文化公園的修建規劃編製工作,以進一步擦亮 " 長平之戰發生地 " 這張獨有的文化名片。

(山西晚報記者 李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