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普京修憲和海參崴事件背後:俄羅斯如何玩殘自己的?

普京修憲和海參崴事件背後:俄羅斯如何玩殘自己的?

文章來源: 旺角黃漢城 於 2020-07-04 06:58:4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百餘年前,海參崴曾是中國的領土,後來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強占,改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

昨天,俄羅斯駐華大使館發了一條微博,明目張膽地“慶祝”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160周年紀念日:

1860年,俄羅斯人在這裏建立了一個軍事港口,稱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為“統治東方”。19世紀末,符拉迪沃斯托克已發展成為一個大型港口和工業城市,是俄羅斯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要基地。(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總司令部)

時間,就發生在香港國安法生效的第二天。世間為之震驚,因為

幾年前,俄羅斯唯一的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曾冒著滾滾濃煙穿越英吉利海峽前往敘利亞戰場,全世界都看到了俄國無錢保養和維護的窘迫,俄軍顏麵掃地。

是哪裏來的勇氣,讓它產生了 “統治東方” 的幻覺?

當前普京所掌舵的俄國,是一個在當今和平時期正在衰亡的唯一大國,人口萎縮,工業發展滯後,深陷資源詛咒不可自拔。

也正是昨天,俄羅斯憲法修正案全民公投出了初步結果,修憲成功,為普京有可能幹到83歲掃清障礙。

曆史上的彼得一世,曾執政數十年將俄羅斯公國建成一個歐洲帝國。再給普京16年,真的可以還給你一個奇跡般的俄羅斯嗎?

俄羅斯更可能的是會步入帝國的黃昏,徹底跌出世界級大國。

那麽問題就來了,一個持續衰落的俄羅斯,會對中國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1998年,俄羅斯僅在歐洲部分就部署了6611 架各類飛機和1338 架攻擊直升機,如今的飛機保有量僅有3600 架左右。

1995 年,俄羅斯的汽車產量為101 萬輛,如今仍在一兩百萬量的水平線上苦苦掙紮。而中國的年產汽車早已突破了2800萬輛規模。

1992年,俄羅斯人口為1.48億,如今下降到1.44億,減少了400萬。據聯合國人口司預測,至本世紀中葉,俄羅斯的人口將進一步萎縮到1.32億。

1990年代初俄羅斯太平洋艦隊處於鼎盛時期。擁有數百艘艦艇,勢力範圍跨越太平洋和印度洋。放眼整個太平洋,唯有這隻巨無霸艦隊能與美國太平洋艦隊相抗衡。

今天,原 明斯克 號和諾沃羅西斯克號兩艘航空母艦早已不見了身影,其未滿服役期便早早提前退役,被當成廢鐵賣給了韓國,其中有一艘輾轉運到深圳成為航母樂園。

這就是聯合國五常之一的俄羅斯。

1999年,普京以總理的身份登上曆史舞台。盡管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喪失了23%的國土,銳減了超過一半的人口,但他接手的俄羅斯,仍然是底子十分雄厚的國家。

當地機構研究,2005年俄羅斯所有自然資源的總價值約為300萬億美元,已探明的為30 萬億美元,是美國的3倍,中國的6倍,西歐的12倍。

加上全球近十分之一的陸地麵積,全球第九大的人口規模,這樣的底氣,足以讓俄羅斯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傲視群雄。

但是經過長達20年的努力,俄羅斯終於成功的讓自己比肩一個“廣東”。1994年,俄羅斯名義GDP與中國持平,而今天不及中國的1/10。

明明俄羅斯在軍工、航天領域掌控了世界諸多高尖端科學技術,每年有幾十個國家向俄羅斯購買幾百億美元的軍事裝備。

為何俄羅斯的民用工業如此孱弱,在電子信息產業、汽車製造業、機器人技術沒有出現過同樣龐大的巨頭集群?

是什麽原因,令俄羅斯變得如此衰落?

1989年,普京還在東德的德累斯頓市做一名特工。柏林牆坍塌時,他親眼目睹了民眾集會的浪潮,以及暴力圍攻其克格勃辦公地點的情形。

BBC報道說,他當時給蘇聯紅軍坦克部隊打電話請求派兵保護,但莫斯科當局“一聲不吭”。於是,他代表莫斯科做了決定,開始銷毀重要文件。

這段刻骨銘心的記憶,讓普京對於權力真空狀態深惡痛絕。

回國後,他長袖善舞,一步步爬上總統的位置。

在普京眼裏,俄羅斯有兩個敵人。一個是寡頭,一個是“西方”。 對於前者,普京絕不允許繼續他們幹預國內政治,很快就把他們收拾掉了。而後者則如幽靈般陰魂不散。

鐵幕雖然收起,但冷戰的氛圍並沒有完全消除。麵對著普京的集權,西方不斷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為了“捍衛俄國利益”,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走上了跟當初蘇聯差不多的道路:把最好的資源都用到了軍工業上。

俄羅斯當地有一句話,叫一流人才搞軍工,二流人才搞石油,三流人才搞汽車。

由於軍費嚴重不足,俄羅斯集中發展導彈和核潛艇,對於艦艇、戰鬥機等常規武器的更新則難以顧及。

2018年,普京在大選之前專門秀了肌肉,用超大屏幕向西方展示出俄羅斯的先進武器:

美國在阿拉斯加部署了數十枚攔截導彈,作為針對俄羅斯、保護美國西海岸的門戶。俄羅斯為此專門研發出RS-28重型洲際導彈。這種導彈射程近乎沒有限製,可以繞行南極飛行,避開攔截係統後直擊美國境內。

一種裝有小型化核反應堆水下無人潛艇。這種無人潛艇能夠下潛很深高速進行洲際航行,它的速度超過潛艇,現代魚雷和水麵艦艇好幾倍,可以用來攻擊敵方的航母戰鬥群。

……

以核武器為代表的軍力,是俄羅斯作為聯合國五常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這些錢,都是從哪裏來的?

答案,就是石油以及天然氣。2017年俄羅斯的財政收入中,能源占比近40%,外貿出口額中能源占了2/3。

豐富的油氣資源,是維持俄羅斯軍事大國地位的生命線,也是造成俄羅斯困境的萬惡之源。

1991年至1999年,普京上台之前的俄羅斯,一直處於嚴重衰退期。普京執政之後,俄羅斯經濟則保持高速增長,似乎一下子就走出了“休克療法”後遺症。

原因無他,就是國際能源價格持續走高!源源不斷的外匯收入讓普京可以做到兩件事情,一個是保民生,一個是搞軍事。

但就是石油太容易來錢了,勞動和資本統統轉向了資源出口部門,工業體係想要吸引就業人口,就必須付出更高的薪酬,勞動力成本上升擠壓了製造業的生存空間。

而且巨額的貿易順差使得盧布升值,也降低了製造業的出口競爭力,加劇經濟結構調整困難。 最後,俄羅斯一步步走向了產業結構畸形。

這種本土製造業尤其是輕工業的嚴重不足,反過來又讓俄羅斯依賴於用石油收入來進口國外價格低廉的製成品,進一步加劇了俄羅斯民用工業的困境。

這一點,跟蘇聯何其相似。

20 世紀60 年代西西伯利亞油田的發現,讓蘇聯開辟出了一個出口其他國家賺取外匯的窗口。用賣石油的錢,就能輕鬆進口糧食和肉禽,在國外訂購整個工廠,還用得著發展自己的科學技術嗎?

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蘇聯可以不斷與美國陷入軍備競賽,實施對外擴張戰略,但其本身的農業、工業並未得到很大發展。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製造的石油價格下跌,引起了蘇聯崩潰與解體。

俄羅斯的國運,可以說是受石油(天然氣)所左右。

08年出手格魯吉亞、14年下克裏米亞、挽救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有人總結俄羅斯近年來每一次對外出手,都是前邊幾年石油價格高漲,俄羅斯才有了財富積累去大力擴充武器裝備,進而向外擴張。

這多麽像中國曆史上的“上帝之鞭”啊!

在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幾次大規模南下,均是因為北方氣溫下降。氣候鞭打著匈奴、蒙古人馬衝向南方,在農耕文明的世界裏攻城略地。

中國北方曆史是被氣溫高低所左右,到了俄羅斯這邊,隻不過是變成了石油價格罷了。

不過,俄羅斯用武力擴張勢力範圍,也加強了西方的經濟製裁和戰略圍剿。普京就不得不繼續大力發展石油工業,為國防軍事補充彈藥。這個又會引發西方的警惕和防備,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回歸過去二十年,普京在經濟領域的建樹可謂乏善可缺,甚至可以說是失敗的。

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評價說,至今普京最成功的戰術行動之一,就是與中國結好。

普京今年已經67歲了。

2024年總統任期屆滿之後繼續參選,他很可能會執掌大政直到2036年。

哪怕隻是到2030年,普京將成為俄羅斯當代史上掌權時間最長的領導人,比斯大林還要長。

在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普京為了站穩政壇,可能會持續利用民粹主義,繼續與西方為敵。

也就是用國外矛盾轉移國內矛盾的焦點,這樣俄國人就會繼續把普京當做“護衛俄羅斯利益”的元首,一個當代沙皇。

讓俄國與西方叫板,美國就不會把中國當做頭號敵人。從這個意義上講,俄國的衰敗也給了中國帶來了更多韜光養晦的時間和空間。

當年,俄國之所以能夠在二戰中打敗法西斯德國,有一個很大的依靠,就是“俄國母親的子宮”,源源不斷的兵員補充。

如今俄羅斯每位女性平均生育1.75個小孩,未來幾十年,俄國的人口會顯著減少。

事實上,俄羅斯東部經濟已經相當依靠中國資本。

俄羅斯遠東地區約有220萬公頃土地為農業用途,而有中國人參與經營的土地約占16%。

當地的商業也頗具中國風。好些中國人來到海參崴擺攤修鞋,開超市,“中國製造”流入海參崴的大街小巷。本地中小學開設的漢語成為最熱門的外語……

雖然邊界早已劃定,但海參崴牽動的曆史記憶依然是中國人內心深處的一塊傷疤。

從1871年起,這裏便成為了俄國大平洋艦隊總部所在地。日俄戰爭期間,太平洋艦隊幾乎慘遭團滅,一艘巡洋艦僥幸逃脫。

十多年後,它向冬宮開炮,打響了十月革命的第一槍。這一炮,造就了不可一世的蘇聯,也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曆史進程。

如果說,“符拉迪沃斯托克”曾經“統治東方”,那麽也是屬於過去的榮光。在二戰期間,從這裏出發的太平洋艦隊解放了北朝鮮,占領日本北方四島,狠狠地報了一箭之仇。

遙想1954年的時候,赫魯曉夫從舊金山回國之後曾到臨該城,想把它建設成為俄羅斯版的舊金山。

幾十年過去了,這座所謂遠東最大的港口城市,在中國人的眼裏仍然是一座小城。

而它最為驕傲的太平洋艦隊,今天也由於軍費短缺,規模早就被削減了一半,巡邏範圍多為俄羅斯近海水域。去年,該艦隊舉辦288周年成立慶典,亮相的基本都是超過30歲的“老古董”。

在中國的地圖上,符拉迪沃斯托克與海參崴並列,時刻提醒中國人勿忘曆史。

部分文字來源於以下文獻:

趙鳴文:《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及國際地位》

楊多貴、周誌田《俄羅斯“資源詛咒”及對中國“新常態”發展的深刻警示》

李顯君:《俄羅斯汽車產業從鼎盛到衰落對中國的啟示》

BBC:《普京公開無敵武器 要美國重視俄羅斯》

伊娃·昂蒂維洛斯:《俄羅斯強人普京執政20年》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4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我今天被開除了”,小哥在地鐵“發泄式演講”的三分鍾
縣城中產的破產三件套,它排第一
500萬青少年中招,這病已成第三大健康威脅
高溫,熱射病死人,一個拒用衛生巾的女孩
“天堂島”總統來中國尋根,在族譜裏看到自己名字

24小時討論排行

針對台積電美國廠的集體訴訟升級,原告增加至30多人
中國看不下去了! 胡塞接連擊沉2貨輪 耿爽點名停手
馬克龍宣布法英擬擴組5萬人軍隊 或部署烏前線作戰
胡錫進:大國悲歌,俄羅斯遭新一輪“眾叛親離”
萬字對話王成錄:替代安卓,隻是鴻蒙價值的不到5%
華人接管矽穀!Grok4發布會上馬斯克旁邊華人是誰?
王毅會見魯比奧:希望美方客觀、理性、務實
FBI、CIA前局長被調查 特朗普:他們必須“付出代價”
“天堂島”總統來中國尋根,在族譜裏看到自己名字
俄羅斯國防部可能放棄修複海軍目前唯一的航母
Meta從蘋果重金挖角華人AI大牛,薪酬超庫克
昆侖石刻真假之謎:當地有牧民稱40年前就曾看見
湘潭大學投毒案二審開庭:現場過道坐滿人
WHO呼籲開征“健康稅” 煙酒、含糖飲料一次調漲50%
“一問三不知”,特朗普提名的大使遭網民“群嘲”
白宮發川普超人照讚正義化身 迷因爆紅網友評價兩極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普京修憲和海參崴事件背後:俄羅斯如何玩殘自己的?

旺角黃漢城 2020-07-04 06:58:49

百餘年前,海參崴曾是中國的領土,後來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強占,改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

昨天,俄羅斯駐華大使館發了一條微博,明目張膽地“慶祝”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160周年紀念日:

1860年,俄羅斯人在這裏建立了一個軍事港口,稱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為“統治東方”。19世紀末,符拉迪沃斯托克已發展成為一個大型港口和工業城市,是俄羅斯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要基地。(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總司令部)

時間,就發生在香港國安法生效的第二天。世間為之震驚,因為

幾年前,俄羅斯唯一的一艘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曾冒著滾滾濃煙穿越英吉利海峽前往敘利亞戰場,全世界都看到了俄國無錢保養和維護的窘迫,俄軍顏麵掃地。

是哪裏來的勇氣,讓它產生了 “統治東方” 的幻覺?

當前普京所掌舵的俄國,是一個在當今和平時期正在衰亡的唯一大國,人口萎縮,工業發展滯後,深陷資源詛咒不可自拔。

也正是昨天,俄羅斯憲法修正案全民公投出了初步結果,修憲成功,為普京有可能幹到83歲掃清障礙。

曆史上的彼得一世,曾執政數十年將俄羅斯公國建成一個歐洲帝國。再給普京16年,真的可以還給你一個奇跡般的俄羅斯嗎?

俄羅斯更可能的是會步入帝國的黃昏,徹底跌出世界級大國。

那麽問題就來了,一個持續衰落的俄羅斯,會對中國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1998年,俄羅斯僅在歐洲部分就部署了6611 架各類飛機和1338 架攻擊直升機,如今的飛機保有量僅有3600 架左右。

1995 年,俄羅斯的汽車產量為101 萬輛,如今仍在一兩百萬量的水平線上苦苦掙紮。而中國的年產汽車早已突破了2800萬輛規模。

1992年,俄羅斯人口為1.48億,如今下降到1.44億,減少了400萬。據聯合國人口司預測,至本世紀中葉,俄羅斯的人口將進一步萎縮到1.32億。

1990年代初俄羅斯太平洋艦隊處於鼎盛時期。擁有數百艘艦艇,勢力範圍跨越太平洋和印度洋。放眼整個太平洋,唯有這隻巨無霸艦隊能與美國太平洋艦隊相抗衡。

今天,原 明斯克 號和諾沃羅西斯克號兩艘航空母艦早已不見了身影,其未滿服役期便早早提前退役,被當成廢鐵賣給了韓國,其中有一艘輾轉運到深圳成為航母樂園。

這就是聯合國五常之一的俄羅斯。

1999年,普京以總理的身份登上曆史舞台。盡管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喪失了23%的國土,銳減了超過一半的人口,但他接手的俄羅斯,仍然是底子十分雄厚的國家。

當地機構研究,2005年俄羅斯所有自然資源的總價值約為300萬億美元,已探明的為30 萬億美元,是美國的3倍,中國的6倍,西歐的12倍。

加上全球近十分之一的陸地麵積,全球第九大的人口規模,這樣的底氣,足以讓俄羅斯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傲視群雄。

但是經過長達20年的努力,俄羅斯終於成功的讓自己比肩一個“廣東”。1994年,俄羅斯名義GDP與中國持平,而今天不及中國的1/10。

明明俄羅斯在軍工、航天領域掌控了世界諸多高尖端科學技術,每年有幾十個國家向俄羅斯購買幾百億美元的軍事裝備。

為何俄羅斯的民用工業如此孱弱,在電子信息產業、汽車製造業、機器人技術沒有出現過同樣龐大的巨頭集群?

是什麽原因,令俄羅斯變得如此衰落?

1989年,普京還在東德的德累斯頓市做一名特工。柏林牆坍塌時,他親眼目睹了民眾集會的浪潮,以及暴力圍攻其克格勃辦公地點的情形。

BBC報道說,他當時給蘇聯紅軍坦克部隊打電話請求派兵保護,但莫斯科當局“一聲不吭”。於是,他代表莫斯科做了決定,開始銷毀重要文件。

這段刻骨銘心的記憶,讓普京對於權力真空狀態深惡痛絕。

回國後,他長袖善舞,一步步爬上總統的位置。

在普京眼裏,俄羅斯有兩個敵人。一個是寡頭,一個是“西方”。 對於前者,普京絕不允許繼續他們幹預國內政治,很快就把他們收拾掉了。而後者則如幽靈般陰魂不散。

鐵幕雖然收起,但冷戰的氛圍並沒有完全消除。麵對著普京的集權,西方不斷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為了“捍衛俄國利益”,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走上了跟當初蘇聯差不多的道路:把最好的資源都用到了軍工業上。

俄羅斯當地有一句話,叫一流人才搞軍工,二流人才搞石油,三流人才搞汽車。

由於軍費嚴重不足,俄羅斯集中發展導彈和核潛艇,對於艦艇、戰鬥機等常規武器的更新則難以顧及。

2018年,普京在大選之前專門秀了肌肉,用超大屏幕向西方展示出俄羅斯的先進武器:

美國在阿拉斯加部署了數十枚攔截導彈,作為針對俄羅斯、保護美國西海岸的門戶。俄羅斯為此專門研發出RS-28重型洲際導彈。這種導彈射程近乎沒有限製,可以繞行南極飛行,避開攔截係統後直擊美國境內。

一種裝有小型化核反應堆水下無人潛艇。這種無人潛艇能夠下潛很深高速進行洲際航行,它的速度超過潛艇,現代魚雷和水麵艦艇好幾倍,可以用來攻擊敵方的航母戰鬥群。

……

以核武器為代表的軍力,是俄羅斯作為聯合國五常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這些錢,都是從哪裏來的?

答案,就是石油以及天然氣。2017年俄羅斯的財政收入中,能源占比近40%,外貿出口額中能源占了2/3。

豐富的油氣資源,是維持俄羅斯軍事大國地位的生命線,也是造成俄羅斯困境的萬惡之源。

1991年至1999年,普京上台之前的俄羅斯,一直處於嚴重衰退期。普京執政之後,俄羅斯經濟則保持高速增長,似乎一下子就走出了“休克療法”後遺症。

原因無他,就是國際能源價格持續走高!源源不斷的外匯收入讓普京可以做到兩件事情,一個是保民生,一個是搞軍事。

但就是石油太容易來錢了,勞動和資本統統轉向了資源出口部門,工業體係想要吸引就業人口,就必須付出更高的薪酬,勞動力成本上升擠壓了製造業的生存空間。

而且巨額的貿易順差使得盧布升值,也降低了製造業的出口競爭力,加劇經濟結構調整困難。 最後,俄羅斯一步步走向了產業結構畸形。

這種本土製造業尤其是輕工業的嚴重不足,反過來又讓俄羅斯依賴於用石油收入來進口國外價格低廉的製成品,進一步加劇了俄羅斯民用工業的困境。

這一點,跟蘇聯何其相似。

20 世紀60 年代西西伯利亞油田的發現,讓蘇聯開辟出了一個出口其他國家賺取外匯的窗口。用賣石油的錢,就能輕鬆進口糧食和肉禽,在國外訂購整個工廠,還用得著發展自己的科學技術嗎?

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蘇聯可以不斷與美國陷入軍備競賽,實施對外擴張戰略,但其本身的農業、工業並未得到很大發展。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製造的石油價格下跌,引起了蘇聯崩潰與解體。

俄羅斯的國運,可以說是受石油(天然氣)所左右。

08年出手格魯吉亞、14年下克裏米亞、挽救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有人總結俄羅斯近年來每一次對外出手,都是前邊幾年石油價格高漲,俄羅斯才有了財富積累去大力擴充武器裝備,進而向外擴張。

這多麽像中國曆史上的“上帝之鞭”啊!

在古代,北方遊牧民族幾次大規模南下,均是因為北方氣溫下降。氣候鞭打著匈奴、蒙古人馬衝向南方,在農耕文明的世界裏攻城略地。

中國北方曆史是被氣溫高低所左右,到了俄羅斯這邊,隻不過是變成了石油價格罷了。

不過,俄羅斯用武力擴張勢力範圍,也加強了西方的經濟製裁和戰略圍剿。普京就不得不繼續大力發展石油工業,為國防軍事補充彈藥。這個又會引發西方的警惕和防備,從而陷入惡性循環。

回歸過去二十年,普京在經濟領域的建樹可謂乏善可缺,甚至可以說是失敗的。

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評價說,至今普京最成功的戰術行動之一,就是與中國結好。

普京今年已經67歲了。

2024年總統任期屆滿之後繼續參選,他很可能會執掌大政直到2036年。

哪怕隻是到2030年,普京將成為俄羅斯當代史上掌權時間最長的領導人,比斯大林還要長。

在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普京為了站穩政壇,可能會持續利用民粹主義,繼續與西方為敵。

也就是用國外矛盾轉移國內矛盾的焦點,這樣俄國人就會繼續把普京當做“護衛俄羅斯利益”的元首,一個當代沙皇。

讓俄國與西方叫板,美國就不會把中國當做頭號敵人。從這個意義上講,俄國的衰敗也給了中國帶來了更多韜光養晦的時間和空間。

當年,俄國之所以能夠在二戰中打敗法西斯德國,有一個很大的依靠,就是“俄國母親的子宮”,源源不斷的兵員補充。

如今俄羅斯每位女性平均生育1.75個小孩,未來幾十年,俄國的人口會顯著減少。

事實上,俄羅斯東部經濟已經相當依靠中國資本。

俄羅斯遠東地區約有220萬公頃土地為農業用途,而有中國人參與經營的土地約占16%。

當地的商業也頗具中國風。好些中國人來到海參崴擺攤修鞋,開超市,“中國製造”流入海參崴的大街小巷。本地中小學開設的漢語成為最熱門的外語……

雖然邊界早已劃定,但海參崴牽動的曆史記憶依然是中國人內心深處的一塊傷疤。

從1871年起,這裏便成為了俄國大平洋艦隊總部所在地。日俄戰爭期間,太平洋艦隊幾乎慘遭團滅,一艘巡洋艦僥幸逃脫。

十多年後,它向冬宮開炮,打響了十月革命的第一槍。這一炮,造就了不可一世的蘇聯,也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曆史進程。

如果說,“符拉迪沃斯托克”曾經“統治東方”,那麽也是屬於過去的榮光。在二戰期間,從這裏出發的太平洋艦隊解放了北朝鮮,占領日本北方四島,狠狠地報了一箭之仇。

遙想1954年的時候,赫魯曉夫從舊金山回國之後曾到臨該城,想把它建設成為俄羅斯版的舊金山。

幾十年過去了,這座所謂遠東最大的港口城市,在中國人的眼裏仍然是一座小城。

而它最為驕傲的太平洋艦隊,今天也由於軍費短缺,規模早就被削減了一半,巡邏範圍多為俄羅斯近海水域。去年,該艦隊舉辦288周年成立慶典,亮相的基本都是超過30歲的“老古董”。

在中國的地圖上,符拉迪沃斯托克與海參崴並列,時刻提醒中國人勿忘曆史。

部分文字來源於以下文獻:

趙鳴文:《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及國際地位》

楊多貴、周誌田《俄羅斯“資源詛咒”及對中國“新常態”發展的深刻警示》

李顯君:《俄羅斯汽車產業從鼎盛到衰落對中國的啟示》

BBC:《普京公開無敵武器 要美國重視俄羅斯》

伊娃·昂蒂維洛斯:《俄羅斯強人普京執政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