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在因為早餐喝不喝粥被圍攻時,我寫過一篇文章《張文宏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果然,今天,張文宏醫生又被圍攻了,領頭的還是那位有著630萬粉絲的大V,上一次的粥論,便是這位大V領的頭。
這是什麽情況呢?
原來,在四年前,張文宏醫生在一次講座中,談到了文明這個話題。講了兩部分內容,前一部分談到“中華文明不是最早的文明”;後一部分講到“中華文明保留到了今天,是最厲害的文明。”
從完整的視頻來看,張文宏剛開始時應該是在閑聊,用了一些口頭化的俚語(如“瞎扯”),後發現到有人在錄像後,意識到講俚語不對,迅速切換成正式講座模式。
這很性情,也很可愛啊。
這段視頻的總時長不到一分鍾。
這位 @平民王小石 不知道從哪裏挖出了四年前的這段視頻,別有用心的中截取了其中的一小段,開始帶起了節奏。
這下不得了啦,捅了馬蜂窩了,各種帽子甩過來了。
有說張文宏已經開始走偏了,已經開始飄了。
有人給張文宏扣上了一頂“公知”“中醫黑”“西化派”“帶路黨”的帽子。
有人給張文宏直接安上了“曆史虛無主義”“公開反對文化自信”“抹殺華夏文明”的罪名,扣的“帽子”比粥論的“崇洋媚外”還要狠上一百倍。
還有人玩起了陰謀論,指責張文宏背後有“推手”,有“金主”,張文宏一定是收了敵對勢力的黑錢。
這帽子是越扣越狠,逼得張文宏不得不親自發了一條微博,把完整視頻放上來。
張文宏醫生遭遇到的,是一次“挖墳”式舉報。
什麽是“挖墳”式舉報?
隻要看某人不順眼,或對方觀點不合乎預期,就開始“挖墳”,即將他人的數年前的言論甚至十多年以前的言論挖出來,別有用心者還將一些私底下的閑聊,錄音保存後,再斷章取義、肆意歪曲,然後扣上各種各樣的帽子,進行舉報。
這些年,網絡上“挖墳”舉報的風氣,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從娛樂圈漫延到文化圈,現在又漫延到了醫療圈。
在網絡上,這種“挖墳”式舉報甚至已經形成了產業鏈,分工合作。由某些大V負責“挖墳”,一群小嘍囉負責撕咬、圍攻。
這群從事“挖墳”式舉報的人,思想極端,偏激、低智,他們在網絡上發起的“圍攻”,不是為了追求真正的科學與真理,而是夾槍帶棒,欲圖汙蔑一個人、抹黑一個人、打倒一個人。
對張文宏的攻擊,無論是“早餐喝不喝粥”,還是“中華文明是不是最早的文明,有沒有五千年”,他們都不是擺論據講道理,而是直接扣“帽子”,從崇洋媚外到否定中華文明,什麽樣的“帽子”更能抹黑打倒一個人就扣什麽。
張文宏醫生是抗疫的功臣,更難能可貴的是,疫情期間,他沒有利用影響力作產品代言謀取私利,還含蓄地說了不少大實話,既有溫情,又有風骨,還見人格,被民眾親切的稱為“張真人”(說真話的人)。
然而,“在烏鴉的世界裏,潔白的羽毛是有罪的”,說實話的張文宏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釘,被一次又一次的施放暗箭,令張文宏非常傷心。
在4月的一次采訪中,張文宏無奈地說:“現在黑我的人蠻多的……不用理會。”又這樣感歎道:“人活著很難的。”
17
世紀,法國政治家紅衣主教黎塞留有句名言:“給我這個世界上最誠實的人寫的六行字,我一定能從中找到足夠的理由來絞死他。”貝利亞也曾揚言,“讓我看一下那個人,我就能告訴你他是個罪犯”。
他們表達的是相同的意思,即:如果想要判某個人有罪,就一定能尋找到足夠的證據。
這種“莫須有”式構陷,不絕於史書。
在互聯網時代,“六行字足夠絞死你”也絕對不是開玩笑。隻要下決心尋找,從過去的影音文字記錄的“言論”中,通過“巧妙”地剪輯、構思、聯想,任何人都可能找到“犯罪”的證據。
現在,這群內心陰暗的網絡噴子,正在從張文宏的言論中尋找攻擊的證據,欲“置之死地而後快”。
疫情還沒有最終戰勝,張文宏還在盡心盡力。可是,如今卻不得不戰戰兢兢的躲避來自網絡的各種明槍暗箭,就連數年前的一次講話,都能翻出來斷章取義,惡意曲解,然後扣上各種罪名。
上一次是“粥論”,這一次是“文明論”,躲過了這兩次,前麵一定還有很多“坑”在等著他。
這真的會是一個讓英雄心寒的時代嗎?
不,絕不能!
今天如果讓一個張文宏寒心,明天就可能讓更多的人寒心,教師、醫生、護士、消防員……
如果那樣的話,當下一次危機來臨時,誰還會站出來為人民拚命?
這個社會需要理性的而有營養的聲音,我們絕不能讓無端的攻擊淹沒理性的聲音,絕不能讓別有用心者的惡意傷害善良和真誠。
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相信和支持講實話講人話的張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