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杭子牙
周一(7月14日)川普(Donald Trump)在白宮與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共同出席記者會證實,美國將向北約出售數十億美元的武器,並由北約——主要是歐洲國家,將這些武器以援助方式轉交烏克蘭。
這些美製武器包括愛國者導彈、防空係統與各類炮彈等,都是烏克蘭現在急需的裝備。按照川普的說法,這些先進的武器係統將被出售給德國、芬蘭、丹麥、瑞典、挪威、英國、荷蘭與加拿大等北約盟國,由這些國家將直接或間接轉交給烏克蘭。
“我們將製造世界上最頂尖的武器,這些武器將送交北約,北約成員國將出資支付,美國不會單獨承擔。”川普說。“烏克蘭必須擁有捍衛自己的能力,但美國人民已為這場戰爭付出太多,現在該由歐洲人承擔更多責任。”他進一步表示。
自俄烏戰爭陷入膠著以來,憑藉國家體量和戰爭潛力優勢,俄羅斯在戰場掌握了主動,正加大在前線的攻勢。烏克蘭則因為戰爭資源枯竭和川普上任後在軍援問題上的消極態度而陷入被動。
川普一度想通過拉近與普京的關係叫停戰爭。為此他不惜得罪歐洲,和俄羅斯聯手,一起否決歐洲在聯合國提出的關於譴責俄羅斯發起侵略戰爭的相關提案。他甚至還把歐洲和烏克蘭踢出談判桌,和俄羅斯單獨媾和。
但川普的停戰努力在近日遭到巨大挫敗。普京拒絕了他的停戰建議。在與普京進行一場失敗的電話溝通後,川普改變了通過施壓歐烏、討好俄羅斯普京來達成停戰的做法。他決定繼續新增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圖為2025年7月14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白宮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Reuters)
“每次我和普京通話,我總會掛電話後說,『這是一次愉快的通話』。可幾天後導彈就落在基輔或其他城市,發生三四次之後,你就會明白,光說話是沒有用的。”川普說。在白宮記者會上,川普強調,一些由北約購買的援助武器將在“幾天內”送達。
和川普一起出席白宮記者會的呂特表示“這是非常重大的進展”,並稱此舉是建立在北約峰會的“巨大成功”之上。上月召開的北約峰會,應川普政府壓力下,成員國已經承諾將軍費開支提高至GDP的5%,創下了冷戰後的新高。
現在看,這些新增開支中的很大一部分,將會被用於從美國購買武器,投入到烏克蘭戰場。
川普還威脅稱,若普京未能在50天內就停火達成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實施100%的“次級製裁性關稅”,包括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徵收懲罰性稅率。
普京會如何回應川普的威脅還不得而知,但美國,在川普“商人總統”的本能加持下,已經摸到了一條包賺不賠的戰爭模式。
他施壓歐洲提高軍費開支,利用歐洲堅持繼續戰爭的立場,把武器先賣給歐洲,然後再轉交烏克蘭,讓歐洲去承擔戰爭費用,美國坐收漁利。
更關鍵的是,在此之前,通過逼迫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他還為美國長遠拿到烏克蘭境內的關鍵礦產資源。
現在這場戰爭打多久,川普已經不關心了。最好打得越久越好。打得越久,美國人就賺得越多。如果這鏈條運轉起來,將會是歐洲、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噩夢,但對美國,是巨大的發財機會。川普會很快失去調停戰爭的熱情。
拜登就想不出這樣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