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武毒所再發聲:我們不具備全新設計和創造病毒能力

武毒所再發聲:我們不具備全新設計和創造病毒能力

文章來源: 綜合新聞 於 2020-06-02 11:42:5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近日,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刊登了對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袁誌明就新冠病毒溯源等問題的采訪。該文章再度就外界對武漢病毒所的質疑,特別是其是否與全球新冠病毒爆發有關了進行了回應。

文章稱,創造一種全新的病毒超出了武漢病毒所任何一個實驗室現有的能力,並稱武毒所沒有也將不會嚐試構建新病毒。同時,該文章還強調武漢病毒所處於國際監督與交流之中,似乎是在回應外界“實驗室泄漏說”。

以下為新華社文章全文:

“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要由科學家用科學事實和證據說話。”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袁誌明說。

  日前,袁誌明接受新華社采訪,就病毒溯源、信息公開、科研現狀等問題作出回應。

  武漢病毒所不具備全新設計和創造新冠病毒的能力

  袁誌明說,有關新冠病毒是由武漢病毒所“製造”或“泄露”的說法,是無中生有的,完全不符合學術界共識、不符合病毒學常識、更不符合客觀事實。

  “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而非人為創造,對於這一點國際學術界已有明確共識。”袁誌明說。

  在對病毒基因組進行分析後,已有多名來自不同國家的知名專家在國際專業期刊上刊文指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該病毒是在實驗室製造或以其他方式設計的。

  袁誌明說,對已知病毒基因組進行改造和創造一個新的病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個常見技術,但需要先有一個“骨架”,隨後對“骨架”進行修改。目前國際學術界關於新冠病毒基因組的分析已經表明,它的“骨架”是全新的,和目前已知的病毒“骨架”都不相同。此外,新冠病毒基因組並沒有任何人為改造的痕跡。

  “至於從無到有地去設計和全新地去創造一種以前完全不知道的病毒,它超出了我們研究所任何一個實驗室的現有能力。”袁誌明說,“我們從來沒有參與過,也永遠不會參與嚐試設計和構建一種新病毒。”

  武漢P4實驗室一直在接受符合國際標準的各類嚴格檢查

  2015年1月,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武漢P4實驗室)建成,標誌著我國正式擁有了研究和利用烈性病原體的硬件條件。

  “作為全球正在運行的數十個同樣等級的P4實驗室之一,我們一直在接受符合國際標準的各類嚴格的檢查。”袁誌明說。

  袁誌明說,武漢病毒所秉持對國內外開放和透明的原則,一貫堅持科研信息的及時公開共享,包括數據共享、發表論文、參加會議、科學傳播等,深入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

  他介紹,武漢病毒所在初步獲得病原鑒定結果後,1月12日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機構之一,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交了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發現幾種藥物在細胞水平具有抗病毒活性,2月4日就已在國際學術期刊公開發表;同時,還積極參加由世衛組織等召開的國際視頻音頻學術會議,向國際同行及時分享最新進展。

  袁誌明說,在過去的一年裏,武漢病毒所舉辦了2次國際會議,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70餘人次。作為全球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聯盟(GOHLD)的成員,積極務實地與包括法國、美國、德國等在內的多個國家開展各類國際合作與交流。當下,也有多位外國留學生在武漢直接參與新冠病毒相關的科研工作。

  希望給溯源研究一個理性的環境

  “在沒有確定的答案之前,出現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是可以理解的。”袁誌明說,但是,病毒溯源這個嚴肅的科學問題必須由科學家用科學事實來回答。

  在他看來,病毒溯源是一個極富挑戰的科學難題,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病毒可能在任何時間、在世界任何地方出現。

  例如,1980年前後,在美國洛杉磯發現了艾滋病的所謂“零號病人”。但8年後,又在美國密蘇裏找到了1968年留下的艾滋病病毒陽性組織樣本。過了10年後,在其他國家又找到了1959年留下的艾滋病病毒陽性的血液樣本。而後續的研究進一步揭示,艾滋病病毒應該是從非人靈長類動物傳播到人類社會的。但是直到目前,艾滋病病毒真正的源頭仍然沒有定論。

  袁誌明坦言,關於新冠病毒的源頭和傳播路徑,很可能在短時間內找不到答案,“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去弄清楚源頭,需要全球的科學家共同努力開展嚴謹的科學研究。”

  “希望大家放下成見與偏見,給溯源研究一個理性的環境,相信科學,相信證據。”袁誌明說。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7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玉龍雪山下婚禮結束僅4天,霍震霆兩個兒子爆雷
“博導”郭偉的雙麵人生:小鎮高中畢業 參評中科院院士
它是一艘外星飛船?NASA公布“星際訪客”最新圖像
37歲男子拍照打卡“世界第一長洞” 失聯6天奇跡生還
72歲韓國前總統文在寅“再就業”,新身份讓人意外




24小時討論排行

非常多人渴望對日開戰,為什麽?
“習大作家”出逾300本著作 堆灰塵、一折也沒人買
特朗普見“社會主義者”馬姆達尼,兩人“化幹戈為玉帛”
香港人照樣去日本!北京籲勿赴日,日媒:幾乎沒人取消行程
中餐館肇事 中國赴德參展團隊逾百人中毒拉到出血
“為回擊高市早苗的挑釁,我申請每月無償多加5個班”
拿銀牌的吳豔妮,搶走了所有的戲
全球最大“人造月亮”僅亮百日就熄火 變億元超級廢墟
中國遊客大規模取消赴日行程,韓國躍升最熱門旅遊目的地
美提出俄烏和平方案!烏克蘭麵臨抉擇,川普:非最終方案
範冰冰與李安連線 《地母》導演親吐她無法訪台關鍵
《共同社》:中國拒絕明年1月舉行日中韓首腦會談
中國學生走私真菌案背後:中美之間的學術合作與政治偏見
一家三口被親戚拐賣,30年後重聚 人販子以為“他死了”
打破傳統,G20峰會首日通過領導人聯合宣言
“高校博導”郭偉的雙麵人生:江西小鎮高中畢業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武毒所再發聲:我們不具備全新設計和創造病毒能力

綜合新聞 2020-06-02 11:42:51

近日,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刊登了對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袁誌明就新冠病毒溯源等問題的采訪。該文章再度就外界對武漢病毒所的質疑,特別是其是否與全球新冠病毒爆發有關了進行了回應。

文章稱,創造一種全新的病毒超出了武漢病毒所任何一個實驗室現有的能力,並稱武毒所沒有也將不會嚐試構建新病毒。同時,該文章還強調武漢病毒所處於國際監督與交流之中,似乎是在回應外界“實驗室泄漏說”。

以下為新華社文章全文:

“病毒溯源是一個科學問題,要由科學家用科學事實和證據說話。”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員袁誌明說。

  日前,袁誌明接受新華社采訪,就病毒溯源、信息公開、科研現狀等問題作出回應。

  武漢病毒所不具備全新設計和創造新冠病毒的能力

  袁誌明說,有關新冠病毒是由武漢病毒所“製造”或“泄露”的說法,是無中生有的,完全不符合學術界共識、不符合病毒學常識、更不符合客觀事實。

  “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而非人為創造,對於這一點國際學術界已有明確共識。”袁誌明說。

  在對病毒基因組進行分析後,已有多名來自不同國家的知名專家在國際專業期刊上刊文指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該病毒是在實驗室製造或以其他方式設計的。

  袁誌明說,對已知病毒基因組進行改造和創造一個新的病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個常見技術,但需要先有一個“骨架”,隨後對“骨架”進行修改。目前國際學術界關於新冠病毒基因組的分析已經表明,它的“骨架”是全新的,和目前已知的病毒“骨架”都不相同。此外,新冠病毒基因組並沒有任何人為改造的痕跡。

  “至於從無到有地去設計和全新地去創造一種以前完全不知道的病毒,它超出了我們研究所任何一個實驗室的現有能力。”袁誌明說,“我們從來沒有參與過,也永遠不會參與嚐試設計和構建一種新病毒。”

  武漢P4實驗室一直在接受符合國際標準的各類嚴格檢查

  2015年1月,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武漢P4實驗室)建成,標誌著我國正式擁有了研究和利用烈性病原體的硬件條件。

  “作為全球正在運行的數十個同樣等級的P4實驗室之一,我們一直在接受符合國際標準的各類嚴格的檢查。”袁誌明說。

  袁誌明說,武漢病毒所秉持對國內外開放和透明的原則,一貫堅持科研信息的及時公開共享,包括數據共享、發表論文、參加會議、科學傳播等,深入開展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

  他介紹,武漢病毒所在初步獲得病原鑒定結果後,1月12日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定機構之一,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交了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發現幾種藥物在細胞水平具有抗病毒活性,2月4日就已在國際學術期刊公開發表;同時,還積極參加由世衛組織等召開的國際視頻音頻學術會議,向國際同行及時分享最新進展。

  袁誌明說,在過去的一年裏,武漢病毒所舉辦了2次國際會議,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70餘人次。作為全球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聯盟(GOHLD)的成員,積極務實地與包括法國、美國、德國等在內的多個國家開展各類國際合作與交流。當下,也有多位外國留學生在武漢直接參與新冠病毒相關的科研工作。

  希望給溯源研究一個理性的環境

  “在沒有確定的答案之前,出現各種各樣的聲音都是可以理解的。”袁誌明說,但是,病毒溯源這個嚴肅的科學問題必須由科學家用科學事實來回答。

  在他看來,病毒溯源是一個極富挑戰的科學難題,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病毒可能在任何時間、在世界任何地方出現。

  例如,1980年前後,在美國洛杉磯發現了艾滋病的所謂“零號病人”。但8年後,又在美國密蘇裏找到了1968年留下的艾滋病病毒陽性組織樣本。過了10年後,在其他國家又找到了1959年留下的艾滋病病毒陽性的血液樣本。而後續的研究進一步揭示,艾滋病病毒應該是從非人靈長類動物傳播到人類社會的。但是直到目前,艾滋病病毒真正的源頭仍然沒有定論。

  袁誌明坦言,關於新冠病毒的源頭和傳播路徑,很可能在短時間內找不到答案,“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去弄清楚源頭,需要全球的科學家共同努力開展嚴謹的科學研究。”

  “希望大家放下成見與偏見,給溯源研究一個理性的環境,相信科學,相信證據。”袁誌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