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韓寒:你的期待超過了恐懼,這就是探索(圖)

韓寒:你的期待超過了恐懼,這就是探索

文章來源: 網易 於 2020-04-04 09:33:0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沒想到,韓老板終終終於當上男主了——2020年的韓寒,代號“探索者”,有生之年和奧斯卡影帝同頻參與了一出大片。

步入2020,韓寒人生裏的第38個年頭。這一年,他在視頻裏平靜而沉穩的講述他的故事。讓我們把鏡頭倒退到2000年,也就是上一個千禧年。那時,你還記得他的經曆嗎—

20年前,韓寒很狂。

說幾件事。

1999年,第一屆新概念大賽拉開帷幕。

韓寒開篇提筆:

「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國的民族劣根性。魯迅先生闡之未盡。我有我的看法。」

一篇《杯中窺人》,鋒利又準確。

2000年,韓寒掛科七門,於高一退學 。

老師問:你退學了,以後要拿什麽養活自己啊?

韓寒回了倆字:稿費。

成名後,上訪談節目《對話》。

主持人問:要是有一天版稅花完了怎麽辦?

韓寒:今日有酒今朝醉。

一切都在韓少的掌控之中

但在輟學後,他很快就出版了一本21萬字的長篇小說《三重門》。

“ 時代需要的隻是人才。”——《三重門》

這不是狂,是狠。

換句話說,是極致,拚盡全力的作為。

回顧2000~2010,十年間他連續出版了:

6部小說,9部文集。

歌德說過一段話,「 哪裏沒有興趣,哪裏就沒有記憶。」

狠人如此,愛就全身心投入,要麽不做,做就做到極致。

賽車,一個腎上腺素飆升到天靈蓋的極限運動。

韓老板愛它,不奇怪。

韓塞的飛馳賽車

2002年,他參加人生的第一場比賽,開著自己簡易改裝的車拿了第六名。

2012年,他開著6號場地賽車和111號拉力賽車,分別獲得中國職業場地錦標賽和拉力賽的雙料年度總冠軍。

做到這些需要經曆什麽?

狂有用嗎?

看完紀錄片《寒戰》,我發現韓寒的賽車和我想得不太一樣。

沒有精妙絕倫的比賽,

沒有緊張激烈的比拚,

最多的場景是——韓寒在等修車。

一會車不跑了,一會熄火了,一會他叉著腰拍車門,氣到苦笑。

臨時出故障的賽車,按他的話來說「還沒我媽的車快。」

當我問他「賽車最困難的部分是什麽?」

他說,「這不是個靠努力就能解決的問題。一直練,一直練,把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東西重複了100次,你會錯誤得更深。」

真實極了。

你以為一腔熱血往前衝就行了,

但要做好被隨機,細碎的麻煩絆倒無數次的準備。

你以為登上高峰的都是成功者。

但要記得,有無數的“失敗者”可能僅僅是因為選錯了路線。

韓寒的學車語錄,

沒有雞湯,沒有狂言,

隻有密集的知識點——

「我相信科學的方法,最好有數據。」

「注意你的刹車點、開油點,你當時車身的動作跟最快的有什麽差別,根據這個,修正動作。」

再極致的態度,未落實成冰冷的方法論,就會成為狂熱的自嗨。

羅曼·羅蘭——

「世界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識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它。」

在現實中碰壁,是探索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提到導演,我們會想到李安,陳凱歌......

很難想到說——導演,我知道,韓寒。

2014年,韓寒還在新手村徘徊。

《後會無期》票房不錯,但他說——

「這世界有太多能人,你以為的極限,弄不好隻是別人的起點。」

《後會無期》宣發現場

很實誠。

我還記得剛看完《後會無期》時,朋友說的話「這片子有段子就夠了,不用砸多少錢」

直到3年後我又到影院看了《乘風破浪》。

打鬥、穿越、奔跑,

緊張得我手心都出汗了,

那種逼真的特效,滿滿的大片即視感。

那一刻我非常確定:韓寒,拍電影,是認真的。

到了《飛馳人生》——

每天8小時車程,

四千米的高原賽道,

拍攝用到了20輛賽車,

每台改裝費高達300萬

......

攝影團隊80%的投資砸在了拍攝成本上。

拍出了——那場25分鍾的賽車決戰。

這挺偉大的。

但這樣的偉大也隻不過是屏幕上的25分鍾,走個神的功夫,也不一定讓人們記住導演韓寒。

維爾哈倫說,「生活就是用鬥爭、探索、操勞的火燃自己。」

我們曾以為,

拚死累活的是想給世界一個證明,

最後發現,其實是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

談到電影,韓寒還保留著「說不好」的態度:

「競爭激烈,大家都受限。天光、器材、設備包括資金都會阻礙你拍電影,資金充裕,還可能有工期限製。」

到最後他說,「但我接受這樣的限製,會在限製裏做到最好。」

所謂極致,並非是看得到的至亮巔峰,大家都是,在有限的灰度空間裏拓出無限陣地。

每一個導演,隻要心中有伊甸園,無論是拍什麽類型的片子,都是雕刻時光的探索家。

就像OPPO大片中的韓寒,坐在鏡頭前,去敏銳地感受影像的變化,與未知世界進行微觀交流。

有太多勵誌視頻告訴我們「興趣與熱愛是燃料,有了它,你就開了掛,從此所向披靡」。

然後呢?

心潮澎湃一夜而已。

韓寒把熱愛發揮到了極致,但他現在表達出的卻是——

「好難,不太懂,不一定。」

現實中的探索就是這樣——

既需要一腔的熱血,也需要冷靜的頭腦。

既需要浪漫的想象,也需要理性的實踐。

和韓寒一樣,OPPO團隊在產品研發的探索道路上同樣追求極致,像雕琢玉石一樣打造一塊屏幕。

這次的挑戰是——

融合3K、120Hz和10bit色彩顯示

對於OPPO團隊來說,打造一款新產品的意義就是探索極限——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大家可能對這個數字沒概念,120Hz刷新率是大屏電視OLED屏幕的標準,一般手機的OLED柔性屏隻能達到60Hz。

而在高分辨率屏幕上實現高刷新率和10億色彩顯示更是行業首次。

所以當OPPO的研發工程師把需求提交給世界上最頂級的屏幕供應商時,得到的反饋都是“不可能實現”。

為了達到最好的屏幕效果,產品團隊麵臨超高時序、器件幹擾和功耗溫升等一係列問題、最終經曆了5個月的測試和調優,從軟件到硬件一點點實現整個屏幕鏈路的突破。

為了實現屏幕色彩的調教更是在客觀參數和主觀感受之間做平衡和優化,最終在這塊10億色的屏幕上實現每個細微色彩的真實顯示。這是產品經理的浪漫,就是將冰冷的硬件和代碼轉化成充滿生命力的色彩。

也正是這份特屬於技術從業者的浪漫和探索極致的相似本質打動了韓寒。

在這次探索大片拍攝的間隙,韓寒用手機看了一段視頻,是他很喜歡的《大鬧天宮》:

看完他說道,「 我覺得它的審美和算法是高級的,所以我個人是很欣賞它呈現視頻時候的顏色和照片。特別地流暢再加上一個很舒服的顏色,我覺得看視頻就很舒服了。」

做成一件事太難了。

所有人都是渺小的,

但我們有一個偉大的天性——

探索力,給腦海裏的幻想以生命。

正如華羅庚所說:

麵對懸崖峭壁,

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條狹縫來,

但用斧鑿,

能進一寸進一寸,

能進一尺進一尺,

不斷積累,飛躍必來,突破隨之。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4大學生在出租屋遭砍死 殘忍震驚全美 博士生認罪逃死
“最討厭的功能終於取消了!”微信朋友圈有新變動
急墜8000米 乘客"魂沒了 腿在抖" 中國春秋航空火速切割
伊朗12天內兵敗如山倒 原來是印度反水 為以立奇功?
湖北破紀錄暴雨!洪災一夜摧毀全城 悽慘視頻曝光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炮轟"沒有補貼你早就回南非了",馬斯克:全部削減
紐時: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開始變得越來越像中國
特朗普普京齊聚北京?九三閱兵或成國際格局分水嶺
“大又美法案”51:50參院闖關成功 萬斯投下關鍵票
夫妻花50萬帶兒子遊41國 網民嘲:英語零進步屬浪費
是否驅逐馬斯克?川普:不知道,我們得研究看看
中國短劇海外爆紅:美國三線演員爭演 薪水暴增7倍
示威者帶來51口棺材抗議大而美法案 數十人被捕…
川馬互罵 川普威脅砍特斯拉補助 馬斯克怒回 股價重挫
不滿移民不會說英文 川普:在翻譯上美國花太多錢
“鱷魚惡魔島”移民監啟用 20萬鱷魚看守 川普將出席開幕
央視前主持人水均益,亮出身份證辟謠“移民國外”
毫無疑問,這就是全世界最轟動的分手大戲
脫離西方軌道後,俄羅斯掀起中國熱
馬斯克舊友警告川普 “他會盡全力傷害總統!”
紐約時報:美國是時候放棄尋求朝鮮無核化了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韓寒:你的期待超過了恐懼,這就是探索

網易 2020-04-04 09:33:02
沒想到,韓老板終終終於當上男主了——2020年的韓寒,代號“探索者”,有生之年和奧斯卡影帝同頻參與了一出大片。

步入2020,韓寒人生裏的第38個年頭。這一年,他在視頻裏平靜而沉穩的講述他的故事。讓我們把鏡頭倒退到2000年,也就是上一個千禧年。那時,你還記得他的經曆嗎—

20年前,韓寒很狂。

說幾件事。

1999年,第一屆新概念大賽拉開帷幕。

韓寒開篇提筆:

「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國的民族劣根性。魯迅先生闡之未盡。我有我的看法。」

一篇《杯中窺人》,鋒利又準確。

2000年,韓寒掛科七門,於高一退學 。

老師問:你退學了,以後要拿什麽養活自己啊?

韓寒回了倆字:稿費。

成名後,上訪談節目《對話》。

主持人問:要是有一天版稅花完了怎麽辦?

韓寒:今日有酒今朝醉。

一切都在韓少的掌控之中

但在輟學後,他很快就出版了一本21萬字的長篇小說《三重門》。

“ 時代需要的隻是人才。”——《三重門》

這不是狂,是狠。

換句話說,是極致,拚盡全力的作為。

回顧2000~2010,十年間他連續出版了:

6部小說,9部文集。

歌德說過一段話,「 哪裏沒有興趣,哪裏就沒有記憶。」

狠人如此,愛就全身心投入,要麽不做,做就做到極致。

賽車,一個腎上腺素飆升到天靈蓋的極限運動。

韓老板愛它,不奇怪。

韓塞的飛馳賽車

2002年,他參加人生的第一場比賽,開著自己簡易改裝的車拿了第六名。

2012年,他開著6號場地賽車和111號拉力賽車,分別獲得中國職業場地錦標賽和拉力賽的雙料年度總冠軍。

做到這些需要經曆什麽?

狂有用嗎?

看完紀錄片《寒戰》,我發現韓寒的賽車和我想得不太一樣。

沒有精妙絕倫的比賽,

沒有緊張激烈的比拚,

最多的場景是——韓寒在等修車。

一會車不跑了,一會熄火了,一會他叉著腰拍車門,氣到苦笑。

臨時出故障的賽車,按他的話來說「還沒我媽的車快。」

當我問他「賽車最困難的部分是什麽?」

他說,「這不是個靠努力就能解決的問題。一直練,一直練,把錯誤的觀念、錯誤的東西重複了100次,你會錯誤得更深。」

真實極了。

你以為一腔熱血往前衝就行了,

但要做好被隨機,細碎的麻煩絆倒無數次的準備。

你以為登上高峰的都是成功者。

但要記得,有無數的“失敗者”可能僅僅是因為選錯了路線。

韓寒的學車語錄,

沒有雞湯,沒有狂言,

隻有密集的知識點——

「我相信科學的方法,最好有數據。」

「注意你的刹車點、開油點,你當時車身的動作跟最快的有什麽差別,根據這個,修正動作。」

再極致的態度,未落實成冰冷的方法論,就會成為狂熱的自嗨。

羅曼·羅蘭——

「世界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識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它。」

在現實中碰壁,是探索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提到導演,我們會想到李安,陳凱歌......

很難想到說——導演,我知道,韓寒。

2014年,韓寒還在新手村徘徊。

《後會無期》票房不錯,但他說——

「這世界有太多能人,你以為的極限,弄不好隻是別人的起點。」

《後會無期》宣發現場

很實誠。

我還記得剛看完《後會無期》時,朋友說的話「這片子有段子就夠了,不用砸多少錢」

直到3年後我又到影院看了《乘風破浪》。

打鬥、穿越、奔跑,

緊張得我手心都出汗了,

那種逼真的特效,滿滿的大片即視感。

那一刻我非常確定:韓寒,拍電影,是認真的。

到了《飛馳人生》——

每天8小時車程,

四千米的高原賽道,

拍攝用到了20輛賽車,

每台改裝費高達300萬

......

攝影團隊80%的投資砸在了拍攝成本上。

拍出了——那場25分鍾的賽車決戰。

這挺偉大的。

但這樣的偉大也隻不過是屏幕上的25分鍾,走個神的功夫,也不一定讓人們記住導演韓寒。

維爾哈倫說,「生活就是用鬥爭、探索、操勞的火燃自己。」

我們曾以為,

拚死累活的是想給世界一個證明,

最後發現,其實是為了給自己一個交代。

談到電影,韓寒還保留著「說不好」的態度:

「競爭激烈,大家都受限。天光、器材、設備包括資金都會阻礙你拍電影,資金充裕,還可能有工期限製。」

到最後他說,「但我接受這樣的限製,會在限製裏做到最好。」

所謂極致,並非是看得到的至亮巔峰,大家都是,在有限的灰度空間裏拓出無限陣地。

每一個導演,隻要心中有伊甸園,無論是拍什麽類型的片子,都是雕刻時光的探索家。

就像OPPO大片中的韓寒,坐在鏡頭前,去敏銳地感受影像的變化,與未知世界進行微觀交流。

有太多勵誌視頻告訴我們「興趣與熱愛是燃料,有了它,你就開了掛,從此所向披靡」。

然後呢?

心潮澎湃一夜而已。

韓寒把熱愛發揮到了極致,但他現在表達出的卻是——

「好難,不太懂,不一定。」

現實中的探索就是這樣——

既需要一腔的熱血,也需要冷靜的頭腦。

既需要浪漫的想象,也需要理性的實踐。

和韓寒一樣,OPPO團隊在產品研發的探索道路上同樣追求極致,像雕琢玉石一樣打造一塊屏幕。

這次的挑戰是——

融合3K、120Hz和10bit色彩顯示

對於OPPO團隊來說,打造一款新產品的意義就是探索極限——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大家可能對這個數字沒概念,120Hz刷新率是大屏電視OLED屏幕的標準,一般手機的OLED柔性屏隻能達到60Hz。

而在高分辨率屏幕上實現高刷新率和10億色彩顯示更是行業首次。

所以當OPPO的研發工程師把需求提交給世界上最頂級的屏幕供應商時,得到的反饋都是“不可能實現”。

為了達到最好的屏幕效果,產品團隊麵臨超高時序、器件幹擾和功耗溫升等一係列問題、最終經曆了5個月的測試和調優,從軟件到硬件一點點實現整個屏幕鏈路的突破。

為了實現屏幕色彩的調教更是在客觀參數和主觀感受之間做平衡和優化,最終在這塊10億色的屏幕上實現每個細微色彩的真實顯示。這是產品經理的浪漫,就是將冰冷的硬件和代碼轉化成充滿生命力的色彩。

也正是這份特屬於技術從業者的浪漫和探索極致的相似本質打動了韓寒。

在這次探索大片拍攝的間隙,韓寒用手機看了一段視頻,是他很喜歡的《大鬧天宮》:

看完他說道,「 我覺得它的審美和算法是高級的,所以我個人是很欣賞它呈現視頻時候的顏色和照片。特別地流暢再加上一個很舒服的顏色,我覺得看視頻就很舒服了。」

做成一件事太難了。

所有人都是渺小的,

但我們有一個偉大的天性——

探索力,給腦海裏的幻想以生命。

正如華羅庚所說:

麵對懸崖峭壁,

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條狹縫來,

但用斧鑿,

能進一寸進一寸,

能進一尺進一尺,

不斷積累,飛躍必來,突破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