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國移民新政上海先試:外籍高才“落滬”直申永居(圖)

中國移民新政上海先試:外籍高才“落滬”直申永居

文章來源: 文匯報 於 2019-11-19 09:37:4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滬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將為外籍人才留滬「開綠燈」。圖為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臨港新片區開幕。 資料圖片

公安部與上海簽備忘錄 挺多項移民新政先行先試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倪夢璟 上海報道)昨日,公安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滬簽署了《公安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移民與出入境管理服務機製推進實現上海高水平開放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支持上海多項先行先試移民管理政策措施,針對人才引進再創開放新高地。根據《備忘錄》,未來,上海引進的具有國際公認傑出成就的外國人可直接申請永久居留,尤其滬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還將為外籍人才留滬「開綠燈」,提供更多便利。

根據《備忘錄》,公安部、國家移民管理局將積極支持上海推進移民管理改革創新,在上海調研出台先行先試的出入境政策措施,助推平安上海建設;上海市政府將整合資源、發揮優勢,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以「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推進超大型城市境外人員管理水平的提升。雙方還將建立協作會商製度,健全信息溝通發佈機製,共同推進在滬建立移民政策研究和實踐基地。

人才出入境便利對滬極重要

上海市市長應勇昨日在滬表示,開放已是上海的最大優勢。國際人才出入境的便利程度,對上海建設國際化大都市至關重要。近年來,上海在移民管理製度機製改革、出入境政策措施先行先試方麵取得了積極進展,已成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上海的開放政策越來越多,這對於我們這類的高新技術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利好。」上海循態量子高級工程師汪超對香港文匯報表示,作為主攻量子信息產業化的創新企業,公司對於外籍人才引進早有考量,「從事前沿技術的公司對於國際人才的需求肯定是有的,如果沒有政策的支持,外籍高端人才在內地工作還是會有不方便的地方,所以無論是個人或者企業,相信都會有所受益。」

雖然公司目前還沒有外籍員工,但「我們早有這個意向,我也注意到上海一直在人才吸引方麵更加開放,尤其是臨港,還有更加優惠的政策,這對於我們未來吸引外籍人才,甚至可能在臨港開設新的公司或研發中心,激勵本地人才,都是非常利好的。」汪超說道。

多公司考量開設臨港機構

同樣為新政感到振奮的,還有上海企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宇。「我對於上海的開放真的深有感觸,現在的利好不僅讓我們公司有了進一步的規劃,也為我的很多外國朋友帶來了更多的期待。」 王振宇表示,因在國外學習工作多年,發現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有了來中國工作的意向,「但因為之前中國的永久居留證資格要求很高,申請程序繁瑣,錯過了來內地發展的機會。」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政策推出,王振宇的公司正考慮聘請外籍人才,「我們公司已經和外國公司有了合作,但我們更希望能夠吸收全球智慧,有計劃聘請外籍高端人才。現在的新政無論對於我們這樣的中國公司,還是中外人才,就像開啟了一輛高速列車,讓我們有了更快捷和便利的環境,在中國土地發展壯大,我們未來也會考慮在臨港新片區開設新分支機構,吸引更多外籍、外地人才來滬發展。」

中外人才交流將更頻繁

近年來,上海有關人才的新政「輩出」,不僅上海「科創25條」 首次提及允許外籍人才承擔政府科技項目,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亦公佈多條人才相關政策,為全球人才落滬敞開大門。在去年,上海還為諾獎得主在內的多人頒發了「中國綠卡」,又推出了「外籍人才網上申請當場取證」出入境新舉措等,極大的便利了外籍人才來滬發展、定居。

上海唯鏈首席人力資源官王佳瑉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公司的外籍僱員目前一般在海外分機構工作,但隨著內地更多便利政策出台,相信未來中外人才的工作交流將更加頻繁也更加便捷。「本土化與國際化共同組成了我們的基因,上海更為開放的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務機製,不僅為海外企業用戶來到我司交流降低了成本,也對海外高端人才到滬工作創造了更好的環境。」她表示,相信更多利好政策推出將為中外企業開展、拓展、提升業務提供諸多便利。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名妓林黛玉一生嫁19次 死時變幹屍 靠青樓姊妹辦後事
曾經轟動世界的七胞胎 如今28歲 各自開啟不同人生
北海道巨熊狠狠推倒300公斤陷阱箱 日人震驚(視頻)
曝17歲少女多次進出普京官邸 百萬英鎊豪宅當分手費
“中國首父”有300個孩子?遊戲大佬前女友爭奪撫養權




24小時討論排行

反擊日本,中國輿論掀“琉球地位未定論”
日官員抵北京,日媒:料重申"一中立場"不撤涉台發言
中國飛日航班櫃台現人龍 遊客喊“政治與我無關”
紐約深夜爆仇亞群毆:一群人狂喊“我討厭亞洲人”
反差強烈 日動畫《鬼滅之刃》中國票房3天飆破3億
高市內閣罕見支持率持續高漲 中國恐錯估高市韌性
中國承諾跳票 采購美大豆不到3% 美農民撐不下去了
態度轉彎支持公開愛潑斯坦文件,特朗普:沒有什麽好隱瞞
中國海警在釣魚島周邊巡航,當局警告國民避免前往日本
決裂後川普窮追猛打 格林:體會到愛潑斯坦案受害者的恐懼
轟炸瞬間畫麵曝!美軍擊毀運毒船3死,21起空襲已奪80命
成“重點獵物”?FBI警告:在美國講中文者小心
大家都在省!留學生“剩飯盲盒”硬撐生活 $40吃一周
成本15元卻賣4.7萬 美陸軍部長批軍火商坑自家人
關於中國稀土,美財長最新表態
中國夫婦買下美軍B-2轟炸機基地"第一排",眾議員要查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國移民新政上海先試:外籍高才“落滬”直申永居

文匯報 2019-11-19 09:37:47


 

■滬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將為外籍人才留滬「開綠燈」。圖為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臨港新片區開幕。 資料圖片

公安部與上海簽備忘錄 挺多項移民新政先行先試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倪夢璟 上海報道)昨日,公安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滬簽署了《公安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移民與出入境管理服務機製推進實現上海高水平開放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支持上海多項先行先試移民管理政策措施,針對人才引進再創開放新高地。根據《備忘錄》,未來,上海引進的具有國際公認傑出成就的外國人可直接申請永久居留,尤其滬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還將為外籍人才留滬「開綠燈」,提供更多便利。

根據《備忘錄》,公安部、國家移民管理局將積極支持上海推進移民管理改革創新,在上海調研出台先行先試的出入境政策措施,助推平安上海建設;上海市政府將整合資源、發揮優勢,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以「智慧城市」建設不斷推進超大型城市境外人員管理水平的提升。雙方還將建立協作會商製度,健全信息溝通發佈機製,共同推進在滬建立移民政策研究和實踐基地。

人才出入境便利對滬極重要

上海市市長應勇昨日在滬表示,開放已是上海的最大優勢。國際人才出入境的便利程度,對上海建設國際化大都市至關重要。近年來,上海在移民管理製度機製改革、出入境政策措施先行先試方麵取得了積極進展,已成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上海的開放政策越來越多,這對於我們這類的高新技術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利好。」上海循態量子高級工程師汪超對香港文匯報表示,作為主攻量子信息產業化的創新企業,公司對於外籍人才引進早有考量,「從事前沿技術的公司對於國際人才的需求肯定是有的,如果沒有政策的支持,外籍高端人才在內地工作還是會有不方便的地方,所以無論是個人或者企業,相信都會有所受益。」

雖然公司目前還沒有外籍員工,但「我們早有這個意向,我也注意到上海一直在人才吸引方麵更加開放,尤其是臨港,還有更加優惠的政策,這對於我們未來吸引外籍人才,甚至可能在臨港開設新的公司或研發中心,激勵本地人才,都是非常利好的。」汪超說道。

多公司考量開設臨港機構

同樣為新政感到振奮的,還有上海企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宇。「我對於上海的開放真的深有感觸,現在的利好不僅讓我們公司有了進一步的規劃,也為我的很多外國朋友帶來了更多的期待。」 王振宇表示,因在國外學習工作多年,發現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有了來中國工作的意向,「但因為之前中國的永久居留證資格要求很高,申請程序繁瑣,錯過了來內地發展的機會。」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政策推出,王振宇的公司正考慮聘請外籍人才,「我們公司已經和外國公司有了合作,但我們更希望能夠吸收全球智慧,有計劃聘請外籍高端人才。現在的新政無論對於我們這樣的中國公司,還是中外人才,就像開啟了一輛高速列車,讓我們有了更快捷和便利的環境,在中國土地發展壯大,我們未來也會考慮在臨港新片區開設新分支機構,吸引更多外籍、外地人才來滬發展。」

中外人才交流將更頻繁

近年來,上海有關人才的新政「輩出」,不僅上海「科創25條」 首次提及允許外籍人才承擔政府科技項目,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亦公佈多條人才相關政策,為全球人才落滬敞開大門。在去年,上海還為諾獎得主在內的多人頒發了「中國綠卡」,又推出了「外籍人才網上申請當場取證」出入境新舉措等,極大的便利了外籍人才來滬發展、定居。

上海唯鏈首席人力資源官王佳瑉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公司的外籍僱員目前一般在海外分機構工作,但隨著內地更多便利政策出台,相信未來中外人才的工作交流將更加頻繁也更加便捷。「本土化與國際化共同組成了我們的基因,上海更為開放的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務機製,不僅為海外企業用戶來到我司交流降低了成本,也對海外高端人才到滬工作創造了更好的環境。」她表示,相信更多利好政策推出將為中外企業開展、拓展、提升業務提供諸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