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1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媒體呼籲:別腦補“學伴”製度 但留學生也不宜“特殊”(圖)

媒體呼籲:別腦補“學伴”製度 但留學生也不宜“特殊”

文章來源: 新京報 於 2019-07-11 05:31:2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留學生學伴”製度不是問題,一些高校存在的“特殊對待留學生”現象才是問題。



近日,山東大學的留學生“學伴”製度再次引起輿論爭議。

說是再次,是因為早在2016年,山東大學就啟動了該製度。截止到目前,從山東大學的官網上,還能找到關於此活動的信息。雖然校方稱,該項目的目的是“可以讓我校中國學生與來自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留學生一起相互學習和交流,彼此成為好朋友、好夥伴。”但“一對一”的學伴模式,在當時就曾引發網友質疑。

但山東大學並沒有因質疑就取消“學伴製度”,在繼續推進之外甚至進行了“升級”。據網曝,2018年山東大學學伴製度再度升級,采取了“1個留學生配3個學伴”的配置,這讓圍觀群眾一片嘩然,並再次引發高校特殊對待留學生現象的爭論。

理性對待,不過度解讀

“留學生學伴”事件之所以能引發軒然大波,在於不少人將其解讀為,這是山大在討好留學生,還腦補了某種曖昧色彩。

我認為,對於山東大學以及其他學校實行的學伴製度,應理性對待、實事求是,而不應該任由情緒裹挾,對此進行過度解讀。

首先,山東大學的“學伴”製度並不特別針對留學生。

通過公開信息可知,山東大學不僅有“留學生學伴製度”,也有針對中國學生的“學伴”製度。

比如,今年6月,山東大學臨床醫學院就下發了《關於舉辦學伴計劃第四期幫扶計劃的通知》。通知表示,即將開展題為“‘相伴成長’學業幫扶共進專項”的項目,活動內容主要是“學習成績較好幫扶掛科同學”。

也就是說,山東大學其實是把“學伴計劃” 、“學伴製度”作為其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伴,不管是針對哪國學生,顧名思義就是結伴學習,相互促進,這在學校教育管理中,實在太正常不過。

當然,此次風波中,也有人認為即便學伴製度切實可行,那設置異性學伴也並不妥當。

網上曝出的一張表格顯示,山大針對學生“參加活動的主要目的”設置了調查問題,其中一個選項為“結交外國異性友人”。有些人就此指責,學校是在有意無意促進學生之間的交往。

其實,設置這樣一個環節來調查學生參與學伴製度的目的,也是為了了解情況,以推進這項計劃,由此對其加以演繹和指責,是有失偏頗的。即便在學伴計劃推進過程中,確實有人出現情感糾葛問題,那也需要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而不是叫停計劃。

應從根源上解決對留學生特殊對待的現象

雖然說“留學生配三個學伴”有過度解讀之嫌,但是,事件所折射的民眾對一些高校“特殊對待留學生”的不滿情緒,也值得認真對待、理性分析。比如,一些學校讓留學生住條件更好的宿舍,就屢屢引發國內學生不滿。

因此,我認為,不論如何正視並從根源上解決“特殊對待留學生”現象才是此次事件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不可否認,在留學生政策的發展過程中,我國一些高校為了招生政績,確實存在利用各種優待措施來招攬留學生的現象。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特殊對待之下,從留學生的來源國和攻讀學位情況看,留學生的整體質量並沒有收獲水漲船高的效應。

這正是引發國內輿論對“特殊對待留學生”現象不滿的原因。

當然從辦一流大學的角度看,重視留學生招生,這並沒有錯。畢竟,攻讀學位的國際生所占的比例也是評價一流大學的一項基本指標。世界一流大學這一比例大多超過20%,而我國大學的這一比例還很低。

但是,高校也應該認識到,要真正提高學校對高質量留學生的吸引力,根本上還是要靠學校一流的人才培養質量,以往通過各種優待措施來招攬留學生的做法早就該被摒棄了。

此外, 我認為,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大學更應該將平等對待所有學生的精神落實到管理活動中,這包括執行一樣的培養標準。比如,對於留學生不應再配專門的宿舍,進行專門的集中管理,而是當成普通學生的一員。這樣恐怕無需特殊招募學伴,留學生們自然就融入了大學生活當中。

畢竟,發展留學生教育,重要目的之一是促進大學多元文化建設,而建設多元文化,首先就應該消除對留學生生活方麵的特殊對待。在此基礎上,再向一些國際一流大學學習,通過設立國際獎學金等項目,來吸引留學生。

回到此次“給留學生配三個學伴”事件,雖然有過度解讀的成分,但是,民眾的憂慮也值得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如何吸引更多外國留學生來華學習,如何讓留學生無縫融入國內高校的學習與生活,恐怕需要更多創新工作要做。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習近平發重要文章:麵對圍堵打壓 應理直氣壯鬥爭
女博主湧入阿富汗 與塔利班合影 小眾旅遊還是作死?
司法部將“取消國籍”列優先事項 曾冒領白卡或丟國籍
一樁殺夫案的故事:從血腥的市井傳說到悲情真相
再批“大而美”法案,馬斯克又提建新政黨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炮轟"沒有補貼你早就回南非了",馬斯克:全部削減
紐時: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開始變得越來越像中國
特朗普普京齊聚北京?九三閱兵或成國際格局分水嶺
“三巨頭”史無前例同框?習邀川普普京看9.3大閱兵
遊本昌入黨 申請書寫了21頁 回應“92歲為何還入黨”
是否驅逐馬斯克?川普:不知道,我們得研究看看
“馬斯克已爭取到足夠支持者 能對川普構成實際威脅”
白宮發言人:加拿大已經向特朗普總統“屈服”了
川普民調直直落!美國民族自豪感下降,Z世代尤其明顯
伊朗12天內兵敗如山倒 原來是印度反水 為以立奇功?
中國秀神秘“斷電導彈”一擊癱瘓電網 疑劍指台灣
脫離西方軌道後,俄羅斯掀起中國熱
關稅戰+“大而美”法案 一通亂拳一片狼籍
曼達尼有望當選市長的背後:紐約住房危機
味精對人體有害?50多年的謠言摧毀了一個行業
“鱷魚惡魔島”移民監啟用 20萬鱷魚看守 川普將出席開幕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媒體呼籲:別腦補“學伴”製度 但留學生也不宜“特殊”

新京報 2019-07-11 05:31:25

“留學生學伴”製度不是問題,一些高校存在的“特殊對待留學生”現象才是問題。



近日,山東大學的留學生“學伴”製度再次引起輿論爭議。

說是再次,是因為早在2016年,山東大學就啟動了該製度。截止到目前,從山東大學的官網上,還能找到關於此活動的信息。雖然校方稱,該項目的目的是“可以讓我校中國學生與來自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的留學生一起相互學習和交流,彼此成為好朋友、好夥伴。”但“一對一”的學伴模式,在當時就曾引發網友質疑。

但山東大學並沒有因質疑就取消“學伴製度”,在繼續推進之外甚至進行了“升級”。據網曝,2018年山東大學學伴製度再度升級,采取了“1個留學生配3個學伴”的配置,這讓圍觀群眾一片嘩然,並再次引發高校特殊對待留學生現象的爭論。

理性對待,不過度解讀

“留學生學伴”事件之所以能引發軒然大波,在於不少人將其解讀為,這是山大在討好留學生,還腦補了某種曖昧色彩。

我認為,對於山東大學以及其他學校實行的學伴製度,應理性對待、實事求是,而不應該任由情緒裹挾,對此進行過度解讀。

首先,山東大學的“學伴”製度並不特別針對留學生。

通過公開信息可知,山東大學不僅有“留學生學伴製度”,也有針對中國學生的“學伴”製度。

比如,今年6月,山東大學臨床醫學院就下發了《關於舉辦學伴計劃第四期幫扶計劃的通知》。通知表示,即將開展題為“‘相伴成長’學業幫扶共進專項”的項目,活動內容主要是“學習成績較好幫扶掛科同學”。

也就是說,山東大學其實是把“學伴計劃” 、“學伴製度”作為其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伴,不管是針對哪國學生,顧名思義就是結伴學習,相互促進,這在學校教育管理中,實在太正常不過。

當然,此次風波中,也有人認為即便學伴製度切實可行,那設置異性學伴也並不妥當。

網上曝出的一張表格顯示,山大針對學生“參加活動的主要目的”設置了調查問題,其中一個選項為“結交外國異性友人”。有些人就此指責,學校是在有意無意促進學生之間的交往。

其實,設置這樣一個環節來調查學生參與學伴製度的目的,也是為了了解情況,以推進這項計劃,由此對其加以演繹和指責,是有失偏頗的。即便在學伴計劃推進過程中,確實有人出現情感糾葛問題,那也需要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而不是叫停計劃。

應從根源上解決對留學生特殊對待的現象

雖然說“留學生配三個學伴”有過度解讀之嫌,但是,事件所折射的民眾對一些高校“特殊對待留學生”的不滿情緒,也值得認真對待、理性分析。比如,一些學校讓留學生住條件更好的宿舍,就屢屢引發國內學生不滿。

因此,我認為,不論如何正視並從根源上解決“特殊對待留學生”現象才是此次事件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

不可否認,在留學生政策的發展過程中,我國一些高校為了招生政績,確實存在利用各種優待措施來招攬留學生的現象。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特殊對待之下,從留學生的來源國和攻讀學位情況看,留學生的整體質量並沒有收獲水漲船高的效應。

這正是引發國內輿論對“特殊對待留學生”現象不滿的原因。

當然從辦一流大學的角度看,重視留學生招生,這並沒有錯。畢竟,攻讀學位的國際生所占的比例也是評價一流大學的一項基本指標。世界一流大學這一比例大多超過20%,而我國大學的這一比例還很低。

但是,高校也應該認識到,要真正提高學校對高質量留學生的吸引力,根本上還是要靠學校一流的人才培養質量,以往通過各種優待措施來招攬留學生的做法早就該被摒棄了。

此外, 我認為,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大學更應該將平等對待所有學生的精神落實到管理活動中,這包括執行一樣的培養標準。比如,對於留學生不應再配專門的宿舍,進行專門的集中管理,而是當成普通學生的一員。這樣恐怕無需特殊招募學伴,留學生們自然就融入了大學生活當中。

畢竟,發展留學生教育,重要目的之一是促進大學多元文化建設,而建設多元文化,首先就應該消除對留學生生活方麵的特殊對待。在此基礎上,再向一些國際一流大學學習,通過設立國際獎學金等項目,來吸引留學生。

回到此次“給留學生配三個學伴”事件,雖然有過度解讀的成分,但是,民眾的憂慮也值得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如何吸引更多外國留學生來華學習,如何讓留學生無縫融入國內高校的學習與生活,恐怕需要更多創新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