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境內外的企業來說,在香港發行股票上市格外具有吸引力。不過在香港證券市場充滿活力的同時,一些“魚目混珠”的企業也趁機進來“割韭菜”。
針對IPO保薦人的失職,香港證監會在3月14日舉起了重拳,向全球知名的四家大投行(瑞銀、大摩、美銀美林、渣打證券)開出了總計近8億港元的高額罰單。
除了高額罰單以外,香港證監會還吊銷了瑞銀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的牌照,同時還吊銷瑞銀一工作人員牌照2年。
震撼香港金融業
3月14日,香港證監會幾乎同時刊發了四家投行被處罰的公告。
其中被罰最重的是瑞銀, 除了被罰款3.75億港元,吊銷相關執照一年外,同時還吊銷瑞銀保薦人主管人員岑天(男)的牌照,為期兩年,原因是他在負責監督中國森林的上市申請的執行工作時,沒有履行其作為保薦人主要人員的監督職責。
摩根士丹利亞洲、美銀美林遠東(Merrill Lynch Far East Limited)、渣打證券都因為IPO盡職調查的失職分別被香港證監會給予2.24億、1.28億及5970萬港元的處罰。
香港證監會在作出上述處罰決定時,指出他們考慮了以下情況:
瑞銀集團沒有妥善審查和核實中國森林業務的重大方麵,即其林業資產、伐木活動、受保範圍和客戶;瑞銀集團允許天合化工控製盡職審查程序,及沒有采取適當步驟處理客戶訪談中出現的預警跡象。此外,上述的違規行為和不足之處與對天合化工在之前紀錄期內的主要客戶(包括其最大客戶)進行的盡職審查有關。香港證監會對於其他三家投行也是提出了類似的指責。
香港證監會指出,保薦人對上市過程有頗大程度的控製。若保薦人進行的盡職審查工作未能符合標準而導致不適合上市的公司仍然獲得上市地位及最終倒閉,或會令公眾投資者蒙受巨大損失,並打擊他們對香港金融市場的信心。因此,必須就保薦人的缺失處以具阻嚇作用的處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Ashley Alder表示:“執法行動的結果顯示證監會高度重視保薦人的高操守標準,因為這樣才能保障廣大投資者和維持香港金融市場的廉潔穩健及聲譽。有關的執法行動向市場傳達強烈而清晰的訊息,就是我們會毫不猶疑地就失職保薦人所犯的失當行為追究它們的責任。”
對於3月14日香港證監會的處罰,對港股市場以及投行行業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某香港資深投行人士表示:“14日的處罰創出了新高,而處罰的影響應該會對保薦人構成壓力,在爭取業務時,也得注意項目的質量。比起金錢,罰停牌的嚴重性來得更重,因為不能做生意。”
香港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分析師葉尚誌也表示:“這次的罰款金額之高,是香港巿場罕見的,可能也預示著香港證監會有加大監管力度的傾向,這次罰款的阻嚇力確實很大。對於香港新股市場應該是好事,投行對準備上市公司的盡職審查,將會更加嚴謹。”
相關上市公司處境艱難
此次香港證監會披露的四家投行保薦人缺失事件中,提到了三家公司,但是隻點名了兩家,一家是天合化工、一家是中國森林。另外一家因為相關部門的紀律處分程序尚在進行中所以暫未披露。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森林和天合化工均處於困境當中:中國森林已經在2017年2月從港交所退市,而天合化工則是被沽空機構做空後,股價大跌,隨後股票又長時間的停牌,至今沒有複牌。
從現在回看中國森林的財務以及資產問題,如果保薦人在其上市之初嚴格履行職責,也許許多問題都會被暴露。
中國森林此前號稱中國三大私營自然再生林及人工森林營運商之一,主營林業相關業務。但中國森林的股份自2011年1月26日起暫停買賣,原因為該公司會計師審核其截至2010年12月31日財政年度的業績時,發現潛在不合規情況。而隨後港交所依據《上市規則》的相關條款進行除牌程序直至中國森林退市。
而天合化工則是被沽空機構發布了做空報告。在2014年,天合化工被沽空機構"匿名分析"指責:誇大盈利能力、稅務數據存疑、兩套賬簿、銷量存疑等問題,隨後股價也一天內大跌近40%,並從2015年停牌至今。
從香港證監會對幾大投行的處罰來看,正是他們沒有處理訪談中出現的預警跡象,以及訪談問題模糊不清為沽空機構的出擊埋下了伏筆。
天合化工在2014年6月上市,但是上市僅三個多月就被沽空機構盯上,該公司主要經營潤滑油添加劑等業務。停牌近4年的天合化工最新表示,公司的經營活動仍在正常進行,公司股票仍將繼續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