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再無懸念 已經定了!千萬不要低估中國房地產稅

再無懸念 已經定了!千萬不要低估中國房地產稅

文章來源: 盒飯財經 於 2019-03-09 09:15:1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中國房地產會崩盤嗎?”專題頁麵
來源: 盒飯財經  作者/凱風

  這一次再無懸念。

  3月8日,全國人大表示,將落實製定房地產稅法,確保如期完成。

  幾天前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這是繼2014年和2018年之後,第三次提及房地產稅立法。

  更關鍵的是,在《三重信號來襲,房地產稅還遠嗎》一文中,凱風君提及,從2017到2019年,全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全國住房信息聯網、70年產權續期修法問題都已明確解決,國地稅合並已經邁出步伐。可以說,開征房地產稅已無技術障礙。

  那麽如今,最大的問題是,房地產稅的到來,將會對樓市和地方政府產生多大影響?

  01 房地產稅的初衷是什麽?

  先看初衷。

  推出房地產稅的本意,是為了緩解地方財政壓力,替代即將枯竭的土地財政,從而厘清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財稅關係。

  在大多數一二線城市,土地資源開發力度過大,新增土地資源嚴重不足,不少地方已經進入存量房交易時代。這意味著依靠賣地來聚攏收入的未來空間越來越小,房地產稅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同時,隨著減稅降負成為常態,從中央到地方,財政收入無疑都將受到影響。如何尋找新的穩定稅源,就成為當務之急,房地產稅恰好是備選答案之一。

  由此來看,房地產稅的到來,是為地方政府開辟新的稅源,並非是為降房價而來。

  02大殺器:全國住房信息聯網

  的確,房地產稅並非是為降房價而來。但不要忘記,房地產稅在開征之前的一大技術殺器——全國住房信息聯網。

  過去,各地信息猶如孤島。理論上,一個人在全國每個城市都買一兩套房子,而在係統裏卻隻能查到當地的一套房子。如果全國住房信息都能聯網,那麽誰在囤房,誰在炒房,將會一目了然。

  尤其對於公職人員來說,能否解釋清除這些房子的來源,就顯得至關重要。雖然“以人查房”不會麵向所有人開啟,但至少在相關監管部門那裏,這些信息將會一目了然。

  所以,短期而言,房地產稅如果順利落地,必然會對投機者產生一定的威懾,進而會帶動一定程度的拋盤效應。

  更關鍵的是,房產稅是保有稅。隻要拿著房子就必須逐年納稅。這與增值稅、契稅、所得稅不同,這些都是交易稅,隻有買房賣房才會產生,但房產稅則是一直伴隨終身。

  所以,持有多套房子的人,不得不考慮持有成本。

  03會不會轉嫁給租房者?

  當然,有人說,任何稅收都有轉嫁效應,房產稅照樣可以轉嫁給租房者。

  持有這種論斷的人,忽略了全國住房市場所處的發展階段。

  如今,住房短缺時代已經結束,加上集體土地建設租賃房正在大肆上馬,未來租賃未必還是賣方市場,要轉嫁稅負談何容易?

  同時,如果房產稅到來,那麽如今的房屋空置成本將會不斷提升,大量投資者將會把空置房拿出去出租,稅收轉嫁效應進一步削弱。

  要知道,房租與房價完全不同。房價可能受到貨幣環境和富裕階層收入水平的影響,會嚴重偏離城市收入水平,但房租,卻要受到現實收入水平的約束。

  收入就那麽點,想要把稅收成本轉嫁給租房者,這個算盤未必打得響。

  04會不會降房價?

  會不會降房價,這是所有人最關心的問題。

  從短期而言,房地產稅的出台,對房價將會有直接影響。這一政策,不僅具有強烈的心理利空效應,而且還會對炒房者和擁有多套房的公職人員產生威懾效應,拋盤會比較突出,這對房價顯然會構成利空。

  但從中長期而言,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主要在持有層麵,對於遏製投機炒房有一定效果。但相比而言,貨幣環境、土地供給製度、人口流入流出規模,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更大。

  所以,房地產稅從越熱到落地,都會對房價預期產生顯著影響。這種影響,隨著房地產稅的推出而不斷弱化。

  一個明顯例證,歐美國家多半都有房地產稅,但房價卻未隨之而起起落落。

  05哪些城市會開征?

  不是每個城市都有“資格”開征房產稅。

  房產稅是一塊肥肉,能為地方提供穩定稅源,但經濟基本麵和人口基本麵一塌糊塗的城市,貿然開征房產稅,不僅收不到多少稅,反而有可能讓本地樓市出現大問題。

  所以,會不會開征房地產稅,能不能收到房地產稅,這是檢驗城市發展水平高低的一塊試金石。

  在後土地財政時代,幾乎所有城市都會麵臨財政收入下滑的危機,都有動力來開征房地產稅,但這些城市都要揣摩好自身的分量和實力。

  按照此前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提出的“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十二字方針,房產稅不會一刀切,也不會在所有城市同步推進。

  這就給了部分城市以喘息之機。

  06幾個結論

  房地產稅涉及方方麵麵,不容小覷。

  其一,開征房地產稅已經沒有懸念,當然也不會半夜雞叫。因為稅收法定,房地產稅必須曆經立法、審議和落地的一係列法律程序,整體落地下來,起碼要兩年以上時間。

  其二,在短期,房產稅對房價有明顯影響。在短期內,房地產稅不僅影響市場預期,而且還會炒房者和擁有多套房的公職人員產生威懾效應,從而帶來一定的拋盤可能,這對於樓市將會形成重壓。

  其三,就中長期而言,房地產稅的影響不及經濟、金融、土地和人口。一個城市房價如何走,不僅要看經濟基本麵、人口基本麵和土地供給製度,而且還受製於金融大環境,房地產稅在其中的影響不是決定性的。

  其四,房地產稅未必能轉嫁給租房者。全國住房短缺時代已經結束,租賃市場正在大步推進,加上房產稅帶有高額的持有成本,空置房也將被釋放到租房市場。未來,租房市場未必還是賣方市場,想要把房產稅轉嫁給租房者談何容易?

  其五,房地產稅會對剛需設置一定免征麵積。按照國際慣例,房產稅不會對剛需和投機一刀切,剛需一般都能獲得相應的免征麵積,而擁有多套房的,或許會麵臨累進稅率的製約。

  其六,不是所有城市都敢於上馬房產稅。房產稅是一塊肥肉,但要能吃到口才行。一二線城市可借房產稅,重塑地方財政,四五線城市很容易麵臨房地產市場的動蕩,這其中的權衡,考驗著每一個地方政府。

  所以,千萬不要低估房地產稅。
查看評論(37)

24小時熱點排行

因與外國人不正當交往 大連工業大學開除學生學籍
印度空難 飛行員詢問同僚“為何切斷發動機燃油供應”
小紮開2億讓他跳槽 庫克連挽留的嚐試都沒有做
夫妻千萬房產被獨生女抵押貸款換取加拿大永居卡
民工大爺寫高考作文《我的母親》爆火 千字感動全網

24小時討論排行

法國外長拒絕和王毅握手?這一幕引發中說紛紜
選民已放棄民主黨?民主黨自家民調數據敲響警鍾
幼兒園鉛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點
劉曉波去世八周年:重溫他留給中國人的精神遺產
聯合國:加薩近800人取物資時遇害 多命喪糧援站
加薩平民領物資"當場遭以軍爆頭"!醫院淚訴:24人被擊斃
石破茂硬剛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麽籌碼
沒想到吧?農村還有800萬億財富在沉默
中美外長會晤約1小時 美媒:為特朗普訪華做準備
簡評人民日報呼籲“同誌”稱呼重歸主流
越來越多企業這樣做:在中國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與王毅麵對麵會晤約1小時,魯比奧:會談富有成效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對墨西哥、歐盟收30%關稅
歐洲熱死人了,但還是開不起空調
川普關稅一波波,為何美股不跌反漲?專家揭背後"心理戰"
川普重課30%關稅!歐盟警告反製,馮德萊恩:仍盼8/1前達協議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再無懸念 已經定了!千萬不要低估中國房地產稅

盒飯財經 2019-03-09 09:15:18
更多新聞請進入文學城“中國房地產會崩盤嗎?”專題頁麵
來源: 盒飯財經  作者/凱風

  這一次再無懸念。

  3月8日,全國人大表示,將落實製定房地產稅法,確保如期完成。

  幾天前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這是繼2014年和2018年之後,第三次提及房地產稅立法。

  更關鍵的是,在《三重信號來襲,房地產稅還遠嗎》一文中,凱風君提及,從2017到2019年,全國不動產統一登記、全國住房信息聯網、70年產權續期修法問題都已明確解決,國地稅合並已經邁出步伐。可以說,開征房地產稅已無技術障礙。

  那麽如今,最大的問題是,房地產稅的到來,將會對樓市和地方政府產生多大影響?

  01 房地產稅的初衷是什麽?

  先看初衷。

  推出房地產稅的本意,是為了緩解地方財政壓力,替代即將枯竭的土地財政,從而厘清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財稅關係。

  在大多數一二線城市,土地資源開發力度過大,新增土地資源嚴重不足,不少地方已經進入存量房交易時代。這意味著依靠賣地來聚攏收入的未來空間越來越小,房地產稅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同時,隨著減稅降負成為常態,從中央到地方,財政收入無疑都將受到影響。如何尋找新的穩定稅源,就成為當務之急,房地產稅恰好是備選答案之一。

  由此來看,房地產稅的到來,是為地方政府開辟新的稅源,並非是為降房價而來。

  02大殺器:全國住房信息聯網

  的確,房地產稅並非是為降房價而來。但不要忘記,房地產稅在開征之前的一大技術殺器——全國住房信息聯網。

  過去,各地信息猶如孤島。理論上,一個人在全國每個城市都買一兩套房子,而在係統裏卻隻能查到當地的一套房子。如果全國住房信息都能聯網,那麽誰在囤房,誰在炒房,將會一目了然。

  尤其對於公職人員來說,能否解釋清除這些房子的來源,就顯得至關重要。雖然“以人查房”不會麵向所有人開啟,但至少在相關監管部門那裏,這些信息將會一目了然。

  所以,短期而言,房地產稅如果順利落地,必然會對投機者產生一定的威懾,進而會帶動一定程度的拋盤效應。

  更關鍵的是,房產稅是保有稅。隻要拿著房子就必須逐年納稅。這與增值稅、契稅、所得稅不同,這些都是交易稅,隻有買房賣房才會產生,但房產稅則是一直伴隨終身。

  所以,持有多套房子的人,不得不考慮持有成本。

  03會不會轉嫁給租房者?

  當然,有人說,任何稅收都有轉嫁效應,房產稅照樣可以轉嫁給租房者。

  持有這種論斷的人,忽略了全國住房市場所處的發展階段。

  如今,住房短缺時代已經結束,加上集體土地建設租賃房正在大肆上馬,未來租賃未必還是賣方市場,要轉嫁稅負談何容易?

  同時,如果房產稅到來,那麽如今的房屋空置成本將會不斷提升,大量投資者將會把空置房拿出去出租,稅收轉嫁效應進一步削弱。

  要知道,房租與房價完全不同。房價可能受到貨幣環境和富裕階層收入水平的影響,會嚴重偏離城市收入水平,但房租,卻要受到現實收入水平的約束。

  收入就那麽點,想要把稅收成本轉嫁給租房者,這個算盤未必打得響。

  04會不會降房價?

  會不會降房價,這是所有人最關心的問題。

  從短期而言,房地產稅的出台,對房價將會有直接影響。這一政策,不僅具有強烈的心理利空效應,而且還會對炒房者和擁有多套房的公職人員產生威懾效應,拋盤會比較突出,這對房價顯然會構成利空。

  但從中長期而言,房地產稅對房價的影響,主要在持有層麵,對於遏製投機炒房有一定效果。但相比而言,貨幣環境、土地供給製度、人口流入流出規模,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更大。

  所以,房地產稅從越熱到落地,都會對房價預期產生顯著影響。這種影響,隨著房地產稅的推出而不斷弱化。

  一個明顯例證,歐美國家多半都有房地產稅,但房價卻未隨之而起起落落。

  05哪些城市會開征?

  不是每個城市都有“資格”開征房產稅。

  房產稅是一塊肥肉,能為地方提供穩定稅源,但經濟基本麵和人口基本麵一塌糊塗的城市,貿然開征房產稅,不僅收不到多少稅,反而有可能讓本地樓市出現大問題。

  所以,會不會開征房地產稅,能不能收到房地產稅,這是檢驗城市發展水平高低的一塊試金石。

  在後土地財政時代,幾乎所有城市都會麵臨財政收入下滑的危機,都有動力來開征房地產稅,但這些城市都要揣摩好自身的分量和實力。

  按照此前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提出的“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十二字方針,房產稅不會一刀切,也不會在所有城市同步推進。

  這就給了部分城市以喘息之機。

  06幾個結論

  房地產稅涉及方方麵麵,不容小覷。

  其一,開征房地產稅已經沒有懸念,當然也不會半夜雞叫。因為稅收法定,房地產稅必須曆經立法、審議和落地的一係列法律程序,整體落地下來,起碼要兩年以上時間。

  其二,在短期,房產稅對房價有明顯影響。在短期內,房地產稅不僅影響市場預期,而且還會炒房者和擁有多套房的公職人員產生威懾效應,從而帶來一定的拋盤可能,這對於樓市將會形成重壓。

  其三,就中長期而言,房地產稅的影響不及經濟、金融、土地和人口。一個城市房價如何走,不僅要看經濟基本麵、人口基本麵和土地供給製度,而且還受製於金融大環境,房地產稅在其中的影響不是決定性的。

  其四,房地產稅未必能轉嫁給租房者。全國住房短缺時代已經結束,租賃市場正在大步推進,加上房產稅帶有高額的持有成本,空置房也將被釋放到租房市場。未來,租房市場未必還是賣方市場,想要把房產稅轉嫁給租房者談何容易?

  其五,房地產稅會對剛需設置一定免征麵積。按照國際慣例,房產稅不會對剛需和投機一刀切,剛需一般都能獲得相應的免征麵積,而擁有多套房的,或許會麵臨累進稅率的製約。

  其六,不是所有城市都敢於上馬房產稅。房產稅是一塊肥肉,但要能吃到口才行。一二線城市可借房產稅,重塑地方財政,四五線城市很容易麵臨房地產市場的動蕩,這其中的權衡,考驗著每一個地方政府。

  所以,千萬不要低估房地產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