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旅遊處處是坑 有一種傷害叫"給你帶了旅遊紀念品"(組圖)

旅遊處處是坑 有一種傷害叫"給你帶了旅遊紀念品"

文章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於 2019-02-10 19:20:3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原標題:有一種傷害叫:“我給你帶了點旅遊紀念品”)




在外旅遊,除了交通安全、強迫購物、景區擁擠,還特別容易受到來自旅遊紀念品的傷害。

在蘇州買了一頂草帽,到武漢發現同款,於是和店家說是這裏買的帽子,想換一個顏色,店家二話不說就給換了。到了廈門,如法炮製,又換了一頂顏色不同的帽子。

同樣一塊真絲繡花手帕,真不真絲不知道,隻知道在蘇州叫“蘇繡”,在四川叫“蜀繡”,在江西成了“贛繡”,而且一看就是電腦繡的。

到處都是雷同的香包、掛鏈、手鐲……能在鑰匙扣上簡單粗暴地印上景區的圖案都已經算是走心了好嗎。

每個旅遊城市都有一條專門用來騙外地人的街。以老街的名義,打著文藝的旗號,千篇一律地賣著從同樣的地方批發來的工藝品。

這個神奇的地方叫義烏。諸多小商品在這裏生產、加工、出貨,商販采購後運送全國各大旅遊景點售賣。這是眾人皆知的秘密。

所以全國各處的旅遊紀念品基本都一個樣。

樣式雷同還不算,質量也是驚人的粗糙。更別提黑心商家賣的假冒偽劣。

鳳凰的銀鐲褪色變黃銅,秦皇島的塑料珍珠掉了皮,10塊錢在香格裏拉買了一雙犛牛骨筷子,打開後被劣質塑料味嗆出三裏地。在重慶“茶山竹海”穿著竹子人字拖,格嘰格嘰走了倆小時,人字還在,拖沒了。

從西安扛了一整個鞋盒大的泥巴燒的兵馬俑,13個小時火車搬回北京,擺在書櫃上瞬間空氣凝重,而且在半年內一個接一個地碎掉了?

而且不論多麽謹慎,人生總會遇到幾個賣玉的影帝。

老劇情:老板恰好跟旅遊團是老鄉,恰好今天有喜,不是老婆生了雙胞胎就是八十歲老母慶生,全場翡翠一折起,在坐的各位有福了是不是?

新劇本:老板一出場就掏心窩:我們有原則,不掙老鄉的錢。告訴你們一個秘密。這塊標價2000元的玉,貨號00584,真實價格是貨號,584元。

大家恍然大悟,也動了心,這麽仗義的老板,還不趁機買些首飾回去哄哄老婆?於是紛紛掏錢。老板推來推去,最後豪爽一揮手:好吧,你們非要買,我今天豁出去了,再給大家打個88折!




圖片來源:電影截圖



2017年三月,雲南出台“史上最嚴”旅遊整治措施。其中有一條就是嚴厲打擊購物商店虛假宣傳、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不正當商業行為。

旅遊回家,你會盯著大理古城那條民族風大花或碎花長裙發呆,甩給跳廣場舞的老媽都被嫌棄。

也會捧著三亞的椰子殼或貝殼的工藝品直發愁,擺出來覺得醜,收起來太占地,為啥不用它裝一下當初掏錢時候自己腦殼裏進的水?

國內受傷害,國外找安慰?千萬別期待在國外就一定能買到做工精良、別具一格的紀念品。不負責任的人哪兒都有,偷懶這件事也一樣。

況且眾多國外旅遊紀念品都有一顆火紅的中國心。德國新天鵝堡買到廣州紡織的花布,阿姆斯特丹大街隨處可見國內製造的木鞋,好奇地拿起一個丹麥陶瓷碗,碗底赫然寫著熟悉的“Made in China”。

這些瞬間讓你在陌生的街頭熱淚盈眶,沒走遠,咱又回家啦!

中國製造沒毛病,但我為啥要千裏迢迢跑去外國,吭哧吭哧背回一堆毫無特色的東西?

聰明人胸有成竹:我在國外什麽紀念品都不買,隻是每到一座城市就挑一枚冰箱貼,夠有意義吧?

直到他看了這個想打人:




圖片來源:淘寶頁麵截圖



五大洲六大洋,某寶分分鍾保證你一次性集滿全世界各大著名景點,不用跑世界,隻需跑去樓下拿個快遞。還包郵哦親。

從此知趣又學乖,旅遊前先去網上買一大包給同事朋友分發的特產零食小禮物。人還沒出發,特產都已經送到了。

什麽樣的紀念品會讓你想買?

除去質量太差、價格虛高、坑蒙拐騙這些最基本的問題,大多數紀念品毫無亮點,很難戳心。說到底,旅遊紀念品的品質根本沒有跟上旅遊業蓬勃發展。

名人故居裏那些浩然正氣的紀念品,講真,你會買嗎?

旅遊紀念品本質上是一種文化設計。做不出創意的紀念品,並非當地文化不夠多,而是人對文化的挖掘不夠深。

美國管理學大師托馬斯·彼得斯曾說過:“要麽創新,要麽死亡。”

中外不少博物館在開發IP這方麵先行一步。好的商家會引導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優秀的文創產品也會吸引觀眾更關注藏品本身。

腦洞越大越有趣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把名畫裏的首飾“拿”到現實中做成真實的飾品,讓女性戴上名畫中的項鏈。

“你的色號是?” “紫禁城宮牆紅!”

建議故宮也不妨進軍彩妝界,讓國際大牌看看真正的中國風是什麽,別瞎整狗年粉餅了。

蘇州博物館把“鎮館之寶”五代秘色瓷蓮花碗做成了抹茶曲奇;四川三星堆推出了古蜀麵具餅幹;陝西曆史博物館的文物係列餅幹更是不重樣:西漢皇後之璽玉印、漢代長樂未央瓦當、唐代開元通寶貨幣、盛唐時期的著名銀器舞馬銜杯銀壺。

梵高博物館出品的薯片,靈感來自於梵高的畫作《吃土豆的人》。

把枯燥的文物做成好吃的,遠比冷冰冰地擺在桌上的複刻品更討喜。

用起來才有生命力

五脊六獸和刻度尺的結合自然又妥帖、這才紀念品的正確打開方式。

擺件注定隻能供人觀賞,唯有把傳統文化移植到生活中,才能有最長久的生命力。

比薩三腳架包、故宮傘、紅酒塞,這些家夥是夠實用,美觀嘛……見仁見智。

再說說非物質遺產工藝品,估計沒幾個人會感興趣,這聽起來龐大又嚴肅的話題,從來和我們的生活沒多大關係。

比如雲南織染工藝草木染,如今依然使用純天然或用植物來染出來的布料,完整地保留草木染的技術,但並不一定采用古老的紋樣,而是聘請年輕的設計師來進行創新。

“能把它做成什麽樣,是我們每一代人的能耐。”美觀、實用、有文化有價值的東西終究會討人喜歡。

一件元素開發到底

圍繞一件“明星藏品”進行係列開發也是好主意。單說大英博物館用“鎮館之寶”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相關的文創產品就包括拚圖、筆記本、筆、錢包、卡套、電腦包、鼠標墊、U盤、T恤、領帶、傘、行李箱等等。

基本上平時你會用到的,都可以在這塊石碑上尋蹤覓影。

如隻擷取元素,不妨看看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的 “陶俑襪”。

他們起初也是走展品複製的老路,在考慮推出“更易被接受的商品”時,博物館注意到了這兩尊表情單純的陶俑。

為避免同事朋友又給你帶了鮮豔而劣質的伴手禮,你可悄悄暗示一句:隻帶好吃的,就行啦!

不用謝。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這是美國現在最火熱的話題,沒有之一
電競Zeus回應女學生被開除:我沒結婚,她未提有男友
中華田園犬,為何被這些城市拒之門外?
北宋文人都讚歎!北韓金剛山"成功申遺",代表團興奮跪謝
格陵蘭居民懵了:一覺醒來冰山漂到家門口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學者:寄望“二次西安事變”統一台灣
快訊:川普威脅將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
當一個女生被安上“有損國格”的罪名
特朗普:愛潑斯坦案"沒完沒了",馬斯克:趕緊公布吧
黃奇帆真敢說:中國18家上市車企利潤不如一家豐田
DeepSeek流量下滑,這半年梁文鋒都幹了啥?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6億輛
“未來幾天,美國武器或將大量湧入烏克蘭”
川普開嗆普丁「令人失望」,宣布援烏愛國者飛彈
我必須C位 永不下台!川普參與世俱杯決賽尷尬一幕
詐騙1000萬!中國留學生"挑老人下手",全美50多人受害
牆內媒體:不能因烏克蘭渣男陷入激烈內訌
白宮“重大宣布”終於曝光:特朗普政策“務實”一麵
如果是本國選手睡了外國女孩呢?有損國格?揚我國威?
東莞力挺夜經濟:酒吧娛樂場所營業性演出應批盡批
26歲河北小夥考上加拿大公務員:領導非常客氣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旅遊處處是坑 有一種傷害叫"給你帶了旅遊紀念品"

中國新聞周刊 2019-02-10 19:20:38

(原標題:有一種傷害叫:“我給你帶了點旅遊紀念品”)




在外旅遊,除了交通安全、強迫購物、景區擁擠,還特別容易受到來自旅遊紀念品的傷害。

在蘇州買了一頂草帽,到武漢發現同款,於是和店家說是這裏買的帽子,想換一個顏色,店家二話不說就給換了。到了廈門,如法炮製,又換了一頂顏色不同的帽子。

同樣一塊真絲繡花手帕,真不真絲不知道,隻知道在蘇州叫“蘇繡”,在四川叫“蜀繡”,在江西成了“贛繡”,而且一看就是電腦繡的。

到處都是雷同的香包、掛鏈、手鐲……能在鑰匙扣上簡單粗暴地印上景區的圖案都已經算是走心了好嗎。

每個旅遊城市都有一條專門用來騙外地人的街。以老街的名義,打著文藝的旗號,千篇一律地賣著從同樣的地方批發來的工藝品。

這個神奇的地方叫義烏。諸多小商品在這裏生產、加工、出貨,商販采購後運送全國各大旅遊景點售賣。這是眾人皆知的秘密。

所以全國各處的旅遊紀念品基本都一個樣。

樣式雷同還不算,質量也是驚人的粗糙。更別提黑心商家賣的假冒偽劣。

鳳凰的銀鐲褪色變黃銅,秦皇島的塑料珍珠掉了皮,10塊錢在香格裏拉買了一雙犛牛骨筷子,打開後被劣質塑料味嗆出三裏地。在重慶“茶山竹海”穿著竹子人字拖,格嘰格嘰走了倆小時,人字還在,拖沒了。

從西安扛了一整個鞋盒大的泥巴燒的兵馬俑,13個小時火車搬回北京,擺在書櫃上瞬間空氣凝重,而且在半年內一個接一個地碎掉了?

而且不論多麽謹慎,人生總會遇到幾個賣玉的影帝。

老劇情:老板恰好跟旅遊團是老鄉,恰好今天有喜,不是老婆生了雙胞胎就是八十歲老母慶生,全場翡翠一折起,在坐的各位有福了是不是?

新劇本:老板一出場就掏心窩:我們有原則,不掙老鄉的錢。告訴你們一個秘密。這塊標價2000元的玉,貨號00584,真實價格是貨號,584元。

大家恍然大悟,也動了心,這麽仗義的老板,還不趁機買些首飾回去哄哄老婆?於是紛紛掏錢。老板推來推去,最後豪爽一揮手:好吧,你們非要買,我今天豁出去了,再給大家打個88折!




圖片來源:電影截圖



2017年三月,雲南出台“史上最嚴”旅遊整治措施。其中有一條就是嚴厲打擊購物商店虛假宣傳、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不正當商業行為。

旅遊回家,你會盯著大理古城那條民族風大花或碎花長裙發呆,甩給跳廣場舞的老媽都被嫌棄。

也會捧著三亞的椰子殼或貝殼的工藝品直發愁,擺出來覺得醜,收起來太占地,為啥不用它裝一下當初掏錢時候自己腦殼裏進的水?

國內受傷害,國外找安慰?千萬別期待在國外就一定能買到做工精良、別具一格的紀念品。不負責任的人哪兒都有,偷懶這件事也一樣。

況且眾多國外旅遊紀念品都有一顆火紅的中國心。德國新天鵝堡買到廣州紡織的花布,阿姆斯特丹大街隨處可見國內製造的木鞋,好奇地拿起一個丹麥陶瓷碗,碗底赫然寫著熟悉的“Made in China”。

這些瞬間讓你在陌生的街頭熱淚盈眶,沒走遠,咱又回家啦!

中國製造沒毛病,但我為啥要千裏迢迢跑去外國,吭哧吭哧背回一堆毫無特色的東西?

聰明人胸有成竹:我在國外什麽紀念品都不買,隻是每到一座城市就挑一枚冰箱貼,夠有意義吧?

直到他看了這個想打人:




圖片來源:淘寶頁麵截圖



五大洲六大洋,某寶分分鍾保證你一次性集滿全世界各大著名景點,不用跑世界,隻需跑去樓下拿個快遞。還包郵哦親。

從此知趣又學乖,旅遊前先去網上買一大包給同事朋友分發的特產零食小禮物。人還沒出發,特產都已經送到了。

什麽樣的紀念品會讓你想買?

除去質量太差、價格虛高、坑蒙拐騙這些最基本的問題,大多數紀念品毫無亮點,很難戳心。說到底,旅遊紀念品的品質根本沒有跟上旅遊業蓬勃發展。

名人故居裏那些浩然正氣的紀念品,講真,你會買嗎?

旅遊紀念品本質上是一種文化設計。做不出創意的紀念品,並非當地文化不夠多,而是人對文化的挖掘不夠深。

美國管理學大師托馬斯·彼得斯曾說過:“要麽創新,要麽死亡。”

中外不少博物館在開發IP這方麵先行一步。好的商家會引導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優秀的文創產品也會吸引觀眾更關注藏品本身。

腦洞越大越有趣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把名畫裏的首飾“拿”到現實中做成真實的飾品,讓女性戴上名畫中的項鏈。

“你的色號是?” “紫禁城宮牆紅!”

建議故宮也不妨進軍彩妝界,讓國際大牌看看真正的中國風是什麽,別瞎整狗年粉餅了。

蘇州博物館把“鎮館之寶”五代秘色瓷蓮花碗做成了抹茶曲奇;四川三星堆推出了古蜀麵具餅幹;陝西曆史博物館的文物係列餅幹更是不重樣:西漢皇後之璽玉印、漢代長樂未央瓦當、唐代開元通寶貨幣、盛唐時期的著名銀器舞馬銜杯銀壺。

梵高博物館出品的薯片,靈感來自於梵高的畫作《吃土豆的人》。

把枯燥的文物做成好吃的,遠比冷冰冰地擺在桌上的複刻品更討喜。

用起來才有生命力

五脊六獸和刻度尺的結合自然又妥帖、這才紀念品的正確打開方式。

擺件注定隻能供人觀賞,唯有把傳統文化移植到生活中,才能有最長久的生命力。

比薩三腳架包、故宮傘、紅酒塞,這些家夥是夠實用,美觀嘛……見仁見智。

再說說非物質遺產工藝品,估計沒幾個人會感興趣,這聽起來龐大又嚴肅的話題,從來和我們的生活沒多大關係。

比如雲南織染工藝草木染,如今依然使用純天然或用植物來染出來的布料,完整地保留草木染的技術,但並不一定采用古老的紋樣,而是聘請年輕的設計師來進行創新。

“能把它做成什麽樣,是我們每一代人的能耐。”美觀、實用、有文化有價值的東西終究會討人喜歡。

一件元素開發到底

圍繞一件“明星藏品”進行係列開發也是好主意。單說大英博物館用“鎮館之寶”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相關的文創產品就包括拚圖、筆記本、筆、錢包、卡套、電腦包、鼠標墊、U盤、T恤、領帶、傘、行李箱等等。

基本上平時你會用到的,都可以在這塊石碑上尋蹤覓影。

如隻擷取元素,不妨看看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的 “陶俑襪”。

他們起初也是走展品複製的老路,在考慮推出“更易被接受的商品”時,博物館注意到了這兩尊表情單純的陶俑。

為避免同事朋友又給你帶了鮮豔而劣質的伴手禮,你可悄悄暗示一句:隻帶好吃的,就行啦!

不用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