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被打"辱華"標簽 別讓愛國成為網暴借口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過去的十幾個小時內,美國留學圈內又燃起來了,國內的社交媒體也炸了,馬裏蘭大學中國留學生Shuping Yang在大學畢業典禮上有關“空氣”、“自由”的演講震動了所有人,因為有人說她的這段演講“辱華”了。

惹事的這位中國學生叫Shuping Yang,她在剛剛舉行的美國馬裏蘭大學的2017年畢業典禮上作為畢業生代表致辭。

 
(圖片來自YouTube視頻,版權屬於原作者)

很多人在看Shuping Yang的演講視頻前,可能已經讀過了那篇在朋友圈裏瘋狂轉發過的文章,所以在看視頻之前,很多人已經有了“這人不要臉跪舔美國”的思維設定,很難再平靜地看完所有內容。

01

空氣汙染, 切入點還是要戳痛點?



Shuping Yang的這段演講在行文邏輯結構、內容設置、呈現方式上都出現了很多問題,絕對算不上一個上乘的公眾演講。

Shuping Yang的演講本來以“自由”、“民主”作為主題,想抒發作為一個外國人、一名留學生自己對這兩個深入美國立國之本、深入美國社會骨髓話題的見解。但由於各種原因,這篇致辭出現了多處硬傷。

以一個親身經曆的故事、感受作為致辭的切入點是演講時常用的技巧,Shuping Yang的切入點是美國的新鮮空氣。接著她花費了至少兩分鍾的時間贅述自己驚訝於美國的空氣多麽的美好,同時字字戳中了我們中國聽眾心裏的痛點——中國的空氣汙染問題。

的確,空氣汙染是我們的痛點,很多國人在長時間切身經曆著這一切,而身在海外的留學生們也經常被外國人“關心問詢”。

Shuping Yang演講的呈現方式讓她陷入了“不仁不義”的境地。當她充滿了感情、像朗誦抒情文一樣描述中國空氣多麽惡劣、美國空氣如何甜美時,絕大多數中國人看到都產生了不舒服的感覺,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她是在一味地逢迎西方世界對中國的主流批判思想、呈現一種“跪舔”的姿態。

空氣汙染在她Shuping Yang的演講裏不是一個自嘲的梗、不是一個切入點,她是認真地在抒發“自己不喜歡被汙染的空氣”這個情緒,而這個話題的立意真的也就僅僅止步於此了。

02

淺顯、牽強的演講立意



這段演講沒有像我們預想的方向進行:她沒有作為中國人去維護自己的祖國,也沒有去思辨地去探討這個問題的由來,更沒有提供什麽有效的解決之道,而是僅僅非常淺顯地把演講的立意停留在了個人對空氣汙染問題的感受上。

並且,她接下來有些牽強地把空氣與自由聯係到了一起。

Shuping Yang在後麵的演講中感謝母校讓她感受到了什麽是民主、什麽是言論自由,母校教會了她什麽叫批判性思維,但她的演講內容卻沒能體現出馬裏蘭大學傳授給她的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雖然現在科技手段、資訊形式都如此發達,這篇演講顯然未能“與時俱進”,致辭人對自己祖國的認識也和那些不了解中國這些年發展進步的外國人一樣,中國的國家形象還停留在固步自封、言論閉塞的古早階段。

於是她僅僅是簡單地批評了一下,但批評不等同於批判性思維。

小紐也怕自己受太多情緒影響,找了幾個美國當地人看看視頻發表一下評論,大家表示這段演講實在是沒講出來什麽新鮮的內容,除了講空氣那段印象特別深刻,其他內容都是老生常談。

03

留學生們的身份認知掙紮



小小年紀尚未成年之前就離開家庭前往異國求學,有關這種做法的弊端已經被討論過無數輪了,但Shuping Yang這篇演講的病根兒可能也就在此。

剛剛高中畢業,完成了國內中學的繁重學業,懷揣著自己尚未成熟、懵懂的、還在不斷醞釀的所謂三觀,這些年紀輕輕的20歲以下的少年們將在美國麵臨有關成長、自我認知的巨大挑戰。

因為缺少社會閱曆、因為三觀尚未成熟、因為文化衝擊,一時間各種變化讓一些年輕人容易走上極端,比如經曆過一番掙紮之後全盤地接受美式價值觀。

不是說美式價值觀就不好,但如何理清自己中國人身份與完美融入美國社會之間的關係,這是一個需要經曆長時間、大量思考的重大人生課題。美國的少數族裔從未停止過對自己身份認知的探尋,如何能讓自己具有真正的歸屬感,這是美國少數族裔、包括在美華人一直在探索的終極問題。

顯然致辭人自己也正經曆著尋找自己身份認知的過程,可能因為她還沒能找到那個平衡點,所以她的言論才聽上如此別扭。

04

媒體炒作雪上加霜



Shuping Yang的演講雖然立意不高,但善於捕捉“話題點”的所謂媒體們卻把這段演講的問題上升到了“辱國”的立意高度。

Shuping Yang的身家背景、社交媒體號、家庭成員、過往學曆已經全部都被扒了個體無完膚,但這些人肉行為對這個事件中暴露出來的中國的空氣汙染、留學生身份認知等問題的探討有什麽意義呢?

這段演講的傳播軌跡、後續影響力就像是每一次社交媒體上爆發的熱搜事件一樣:先是有人找到整個事件中的一個有話題性的問題點,把這個問題和一個可以觸碰到國家、國民的痛點掛鉤,再給它扣上一個可以激發大多數人憤怒情緒的帽子,上綱上線地不斷進行渲染、擴大和“升華”,又一個話題事件被這樣策劃炒作成功了!

至此,因為一個“辱華”的帽子扣下去,這回大家再也不是吃瓜群眾了,Shuping Yang的言論已經抹黑了一個國家的形象、整個留學生的形象,她就是眾矢之的!鍵盤俠們指責留學生們“崇洋媚外”,留學生們表示“這鍋我們不背,Shuping Yang一人之詞沒法代表我們留學生”。

05

結語



如何對待諸如空氣汙染之類的國家級別問題?國家政府可以拿出一套準則去改善、甚至根治問題,但作為個人我們並沒有什麽“行為準則”、“言詞規範”可以去遵循。

我們覺得每一個留學生都應該是祖國的大使,應該無時無刻地無維護自己的祖國,但在要求別人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具有思辨的能力。

在這個追熱點、搶流量的時代,當我們聽到讓我們不舒服的言論時,請先被急著謾罵人肉、貼標簽、戴帽子。

Shuping Yang的演講的確有很多不恰當的地方,言論中也有許多不屬實的誇張成分,我們可以讚同也可以反對、批判,但當有人給她貼上”辱華”、”崇洋媚外”的標簽時,我們是否還願意盡量少帶偏見地聽完整段演講,而不是跟著斷章取義的文章隻看到“在美國吸到的空氣都是甜的”這幾個字呢?

我們都熱愛自己的祖國,但別每次都中了那些“製造熱點、創造流量”大號文章們的招兒,讓他們別有用心地一次次消費我們的愛國情緒,也別打著愛國的幌子讓自己也成為網絡暴力的幫凶!

當事人已經出來道歉了,相信Shuping Yang這一課上得非常深刻,批判她的勁兒也可以消消了。但以後我們可能還會看到、聽到很多類似的事情,那個時候我們是否可以或者敢於發出自己不同的見解、不再輕易地被別人左右影響呢?





(截圖來自於微博,版權屬於原作者)

最後,給願意再平心靜氣看一次Shuping Yang全文演講的朋友提供一點資源:


以下為Shuping Yang的全文致辭的中文翻譯:

各位老師、同學、家長、朋友們,下午好!

我非常榮幸、感激地站在2017年馬裏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致辭。

人們總是問我:你為什麽來馬裏蘭大學讀書?

我一直這麽回答:新鮮的空氣。

五年前,當我走下從中國飛來機、走出達拉斯機場的航站樓時,

我準備在隨身攜帶的五個口罩裏選一個戴上,

但當我第一次呼吸到美國的空氣時,

我摘下了口罩,

這兒的空氣太新鮮、太甜美、近乎奢侈,

我被這一切震驚。

我在中國的一座城市長大,

在那裏,每當我出門時都不得不戴上口罩。

否則,我有可能會生病。

然而,當我在(達拉斯)機場外麵呼吸的時候,

我感受到了自由。

再也不會有霧氣粘在我的眼鏡上了,

再也不會呼吸困難了,

再也不會感到壓抑,

每一次呼吸都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當我今天站在這裏,

我情不自禁的回想起那份自由的感受。

在馬裏蘭大學,

我感覺我呼吸到了另一種新鮮的空氣,

這讓我永遠心存感激,

這種新鮮空氣就是言論自由。

在我來到美國之前,

我在曆史課上學到了《獨立宣言》。

但是這些詞匯:“人生”,“自由”,“對幸福的追求”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我隻是單純的背下了這些詞匯來取得高分。

這些詞匯對我來說太奇怪、太抽象而且太陌生,

直到我來到了馬裏蘭大學。

我明白了自由表達自我這一權力在美國是神聖的。

在馬裏蘭的每一天,

我無時無刻不被鼓舞著在有爭議的話題上去表達自己的觀點。

我能夠對指導員的觀點提出異議,

我甚至能夠在網上評價我的教授們。

但是對那些我所經曆的文化衝擊我卻毫無準備。

當我看到大學自己出品的戲劇 –– 《黃昏:洛杉磯》。

這部戲劇是安娜·迪佛·史密斯所著的,

故事是關於1992年的洛杉磯騷亂。

這場騷亂的起因是對4名洛杉磯警官的無罪釋放,

他們因為毆打羅德尼·金,並且因為一段錄像被捕。

整整6天,整個城市都處於混亂之中,

因為市民們紛紛走上街道。

在黎明這部戲劇中,

學生演員們公開談論著種族主義、性別歧視以及政治話題。

我非常震驚,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話題可以被公開討論。

這部劇是我第一次看到關於政治故事的戲,

它讓觀眾能夠批判性地去思考問題。

我總是有一種強烈的欲望去講述這些故事,

但我堅信隻有權威的敘述和權威機構可以定義真相。

然而,沉浸在馬裏蘭大學的多元化環境中,

讓我能夠接觸到多種多樣的關於真理的不同觀點。

我很快意識到,在這裏,我有機會暢所欲言。

我的聲音很重要,你的聲音很重要,我們的聲音都很重要。

公民參與並不隻是政治家的任務。

當我看到我的同學在華盛頓遊行時,

我親眼目睹了這一幕的真諦。

為總統選舉投票,

為了支持各種各樣的事情而籌資。

我看到了每個人都有參與和支持變革的權利。

我曾經認為一個人的參與和努力是不能有所作為的。

但如今我們在這裏,馬裏蘭大學人在一起。

攜起手來,我們就能讓社會更加開放與和平。

2017級的學生們,

我們畢業於一所給予並培養我們批判性思維教育的大學,

同時我們的學校注重人文關懷和感受。

我們具備各種各樣的學科知識,

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去麵對來自社會的挑戰。

我們中有些人可能會去研究生院,

有些人可能會踏入職業生涯,

還有一些人可能會開啟探索之旅。

但無論我們將要做什麽,

請記住,

民主和言論自由不應該被視為理所應當。

民主和自由就是那值得我們為之奮鬥的新鮮空氣。

自由就是氧氣,

自由就是激情,

自由就是愛。

正如法國哲學家讓·保羅·薩特說過:

“自由是一種選擇,

我們的未來取決於我們在今天和明天做出的選擇。”

我們都是書寫著我們生命下一章的劇作家。

我們一起寫下人類的曆史。

我的朋友們,享受新鮮空氣吧,並且永遠不要放開。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