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八卦掌大師被搏擊選手KO3次棄賽 武術假把式?(圖/視頻)

八卦掌大師被搏擊選手KO3次棄賽 武術假把式?

文章來源: 新周刊 於 2017-05-19 20:18:2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繼太極,武當都被搏擊選手短時間KO之後,又一門傳統武術八卦掌,在與現代格鬥的對壘中敗下陣來。

杭州一位八卦掌拳師上門挑戰現代搏擊,一起手就用上了傳說中的八卦掌和迷蹤步,可惜先後三次被擊倒,沒有一次撐過十秒。不過從地上爬起來後,這位拳師既沒有千方百計找托詞,也沒有約同仁在網上大呼小叫,還與裁判談笑風生,相比於很多躲在屏幕後麵的大師,態度還是值得讚揚。


八卦拳又稱八卦遊身拳。圖為拳師以迷蹤步和八卦拳向對方進攻。

自從不久前那場轟動的約架結束後,沉寂良久的中國武林一下子活躍起來。點名約戰的名單包括並不限於:武僧一龍、號稱少林寺第一護法釋延覺、陳式太極拳王占海弟子、楊氏太極拳路行、廣州詠春拳功夫研習會、崆峒派弟子秦玉龍、廣東梅花樁拳楊國棟等。

這讓吃瓜群眾覺得大開眼界:二十一世紀都已經走過了十七年,我們身邊竟然還藏著這麽多名門大派、武林高手。

傳統武術實戰能力究竟如何?電影《功夫》中,穿著老漢白背心、格仔短褲、薄荷綠塑料拖鞋,盡管禿頭但仍然倔強地保留著殘餘的幾小撮頭發,渾身散發著市井氣息的火雲邪神,剛出場就向我們傳授了一個顛撲不滅的樸素道理: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火雲邪神單手夾子彈。

傳統武術真的不行

與此同時,更多的圍觀群眾在討論傳統武術在現代格鬥實戰中的效用。有網友認為,傳統武術理念植根於道家陰陽五行八卦哲學,與現代格鬥相去甚遠,這次成都的太極拳武師與混合格鬥術武師之間的比賽是一場方法論上就事先就預示了失敗的較量(唐映紅語)。

新垣平曾經在《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中似是而非地討論過中國武術外家(the external school)和內家(the internal school)的區別:外家學派的基本思想相當簡單,即各種能力可以通過相關的訓練而得到培養;內家學派則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注重於靜坐、默思和呼吸吐納等似乎完全與格鬥能力無關的行為和體驗。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內向反思實現對身體和意誌的精確控製。所謂內力,事實上是人體內部自我協調的關係範疇。

從以上推斷來看,內家之說,更大程度上是以選擇棄絕物質欲求,建構浪漫化和個體化新自我的概念。


黃日華版《天龍八部》中的降龍十八掌。

包括新垣平在內,很多人認為,金庸的武俠小說從整體上描繪了江湖空間總體衰敗、沒落、下沉的曆史進程。

電影《師父》裏有個段落重演了傳統武術變成套路表演的起始:金士傑飾演的天津武行泰鬥鄭山傲本是想將功夫重新運用到軍旅訓練之中,然而在進一步洽談時卻隻能改為與徒弟在攝像機前記錄下拳腳招式留作曆史文獻,結局遠走異國他鄉。

用導演徐皓峰在原著小說的話來說,就是在一個科技昌明的時代,民族自信應苦於科技。我們造不出一流槍炮,也造不出火車輪船,所以拿武術來替代。練一輩子功夫,一顆子彈就報銷了,武術帶給一個民族的,不是自信,而是自欺。


電影《師父》展現了武行的衰落。

傳統武術為什麽不行

在更多人眼中,諸如太極拳等傳統武術已經蛻變為清晨5 點出沒在公園裏、在小區內、在濱江邊上的老大爺們強身保健、休閑養生的手段。

而掌握社會財富、主導社會話語、相對年輕的城市中產們,似乎更習慣晚上下班之餘在播放著節奏電子舞曲的健身房內跑步、塑形、燃脂,視肌肉鍛煉為現代和科學的方法。這兩種身體實踐的認知和態度恰好形成了有趣的辯證。

現代主義講求實證、速度、效果、可控。相比起入門後要求你三年蹲樁、調整呼吸的傳統武術,花同樣時間進行直接的實戰演練似乎更有資格說自己是真格鬥。

學者章戈浩在他的一項研究中,回溯了民國時期的武術家們如何借助大眾出版物將太極拳納入科學化話語和現代性話語的過程。徐致一1927 年出版《太極拳淺說》,首開以科學理念對拳術進行技法解釋的先河,如:太極拳擊人時能利用反動力尤與合力有關。

吳誌青在《太極正宗》開篇則寫道:(夫太極拳者)乃自然界中一種自然自衛運動法,自然健身治療法,亦同樣提倡用西方現代科學來闡釋武術功用。


李連傑在電影中耍太極。

而隨著武術習練團體運營的商品化、規模化、產業化,太極拳出版物和商品廣告匯流,最顯著的例子有上海商人黃楚九印製《康健指南/太極拳圖》,以介紹吳氏太極宗師吳鑒泉拳照為名,行推廣開胃潤腸藥百齡機之實。

由此可見,訴求於養生保健,事實是中國武術在近世現代化過程中,與科學化和現代性互動、抵製、妥協、圓融的結果。

順帶一提,這些武事知識分子在他們的書中,並非如習慣性想象般穿著長袍馬褂、仙風俠骨地演練動作,反而是和廖凡所飾演的陳識一樣,穿起馬甲西裝。

更有甚者如褚民誼,則是直接在書裏附上本人的半身裸照,與現在的城市白領在健身房中秀肌肉自拍同出一轍。無怪乎體育史學者Morris 說褚民誼等人的武術觀帶有明顯的中產階級取向

褚民誼(18841946),中國國民黨元老,汪精衛政權要人,被國民政府認定為漢奸。禇以精於書法和太極拳聞名。

傳統武術還能不能行

現在回到最基本的問題,傳統武術在實戰中到底還管不管用?已故武術家趙道新說:隻要抓住一個問題,其它問題便迎刃而解了,那就是要打,參加競技,隻有把武術在全人類中間打個熱火朝天,老人才會自動變得謙虛,官僚才能被自然淘汰,人們才可真正知道中國功夫在世界上到底算老幾。

豆瓣網友@古戈提出了他的解決思路:我建議進行一次傳統武術和現代格鬥的大樣本比較。雙方各推舉1000 人,隨機配對,決一雌雄。最後統計勝率,發表論文。用科學的方法解決長久的爭論。

國家體總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在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訪時表示:比賽雙方級別也要規定, 不能80 公斤跟50 公斤級別的打, 要在能夠控製的情況下開展比賽。所以說,影響變量尤為需要嚴格把控。


拳拳到肉的MMA綜合格鬥。

身高、體重、年齡、性別自不必說,習練門派、習練時長、家庭關係、經濟能力、民族成分、城鄉戶籍、學曆水平或許也會對研究結果產生微妙幹擾,也需要多加注意。另外,時間應該放寬到半年甚至更長時間內,進行多次隨機配對,以提高實驗信度。

霍布斯鮑姆在《傳統的發明》中說:在傳統被發明的地方,常常並不是由於舊方式已不再有效或是存在,而是因為它們有意不再被使用或是加以調整。武林已經遠去,但我們仍然可以借此機會,重新審視傳統武術不服來戰吧。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全紅嬋變大學新生!家人開心擺攤送“學業有成”月餅
華裔金融才女在美被丈夫勒死,骨灰將被帶回國




24小時討論排行

殘酷的紀實:加沙饑餓家庭的一天
普林斯頓大學中國博士後家中去世:係清華畢業生
罕見!芬蘭總統要求取消五常一票否決權
“不會屈膝而活!” 特朗普與前FBI局長8年恩怨迎爆點
中方檢出興奮劑物質近一年後,美方FDA承認了
FBI前局長被起訴 特朗普:他是這個國家最垃圾的人
恨意難平!特朗普連發四帖 猛批FBI前局長科米
白宮官員:預計政府將關門,民主黨將付出沉重代價
全球頂級肺癌專家宣布:我患晚期肺癌三年了
最新報告:中國去年新安裝近30萬台機器人
美巴長談 特朗普微笑合影氣壞印媒:50年最大轉向
網球裙,被通勤女孩穿出了班味兒
娃哈哈遺產糾紛新進展!香港高院:駁回宗馥莉上訴
離開白宮後的這個夏天,馬斯克拚了!直接睡在公司
蔡磊深夜發文:我還有眼睛和耳朵 寧可戰死 不會等死
未來已來!黃仁勳詳解驅動AI革命的“三大規模法則”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八卦掌大師被搏擊選手KO3次棄賽 武術假把式?

新周刊 2017-05-19 20:18:23



 



 繼太極,武當都被搏擊選手短時間KO之後,又一門傳統武術八卦掌,在與現代格鬥的對壘中敗下陣來。

杭州一位八卦掌拳師上門挑戰現代搏擊,一起手就用上了傳說中的八卦掌和迷蹤步,可惜先後三次被擊倒,沒有一次撐過十秒。不過從地上爬起來後,這位拳師既沒有千方百計找托詞,也沒有約同仁在網上大呼小叫,還與裁判談笑風生,相比於很多躲在屏幕後麵的大師,態度還是值得讚揚。


八卦拳又稱八卦遊身拳。圖為拳師以迷蹤步和八卦拳向對方進攻。

自從不久前那場轟動的約架結束後,沉寂良久的中國武林一下子活躍起來。點名約戰的名單包括並不限於:武僧一龍、號稱少林寺第一護法釋延覺、陳式太極拳王占海弟子、楊氏太極拳路行、廣州詠春拳功夫研習會、崆峒派弟子秦玉龍、廣東梅花樁拳楊國棟等。

這讓吃瓜群眾覺得大開眼界:二十一世紀都已經走過了十七年,我們身邊竟然還藏著這麽多名門大派、武林高手。

傳統武術實戰能力究竟如何?電影《功夫》中,穿著老漢白背心、格仔短褲、薄荷綠塑料拖鞋,盡管禿頭但仍然倔強地保留著殘餘的幾小撮頭發,渾身散發著市井氣息的火雲邪神,剛出場就向我們傳授了一個顛撲不滅的樸素道理: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


火雲邪神單手夾子彈。

傳統武術真的不行

與此同時,更多的圍觀群眾在討論傳統武術在現代格鬥實戰中的效用。有網友認為,傳統武術理念植根於道家陰陽五行八卦哲學,與現代格鬥相去甚遠,這次成都的太極拳武師與混合格鬥術武師之間的比賽是一場方法論上就事先就預示了失敗的較量(唐映紅語)。

新垣平曾經在《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中似是而非地討論過中國武術外家(the external school)和內家(the internal school)的區別:外家學派的基本思想相當簡單,即各種能力可以通過相關的訓練而得到培養;內家學派則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注重於靜坐、默思和呼吸吐納等似乎完全與格鬥能力無關的行為和體驗。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內向反思實現對身體和意誌的精確控製。所謂內力,事實上是人體內部自我協調的關係範疇。

從以上推斷來看,內家之說,更大程度上是以選擇棄絕物質欲求,建構浪漫化和個體化新自我的概念。


黃日華版《天龍八部》中的降龍十八掌。

包括新垣平在內,很多人認為,金庸的武俠小說從整體上描繪了江湖空間總體衰敗、沒落、下沉的曆史進程。

電影《師父》裏有個段落重演了傳統武術變成套路表演的起始:金士傑飾演的天津武行泰鬥鄭山傲本是想將功夫重新運用到軍旅訓練之中,然而在進一步洽談時卻隻能改為與徒弟在攝像機前記錄下拳腳招式留作曆史文獻,結局遠走異國他鄉。

用導演徐皓峰在原著小說的話來說,就是在一個科技昌明的時代,民族自信應苦於科技。我們造不出一流槍炮,也造不出火車輪船,所以拿武術來替代。練一輩子功夫,一顆子彈就報銷了,武術帶給一個民族的,不是自信,而是自欺。


電影《師父》展現了武行的衰落。

傳統武術為什麽不行

在更多人眼中,諸如太極拳等傳統武術已經蛻變為清晨5 點出沒在公園裏、在小區內、在濱江邊上的老大爺們強身保健、休閑養生的手段。

而掌握社會財富、主導社會話語、相對年輕的城市中產們,似乎更習慣晚上下班之餘在播放著節奏電子舞曲的健身房內跑步、塑形、燃脂,視肌肉鍛煉為現代和科學的方法。這兩種身體實踐的認知和態度恰好形成了有趣的辯證。

現代主義講求實證、速度、效果、可控。相比起入門後要求你三年蹲樁、調整呼吸的傳統武術,花同樣時間進行直接的實戰演練似乎更有資格說自己是真格鬥。

學者章戈浩在他的一項研究中,回溯了民國時期的武術家們如何借助大眾出版物將太極拳納入科學化話語和現代性話語的過程。徐致一1927 年出版《太極拳淺說》,首開以科學理念對拳術進行技法解釋的先河,如:太極拳擊人時能利用反動力尤與合力有關。

吳誌青在《太極正宗》開篇則寫道:(夫太極拳者)乃自然界中一種自然自衛運動法,自然健身治療法,亦同樣提倡用西方現代科學來闡釋武術功用。


李連傑在電影中耍太極。

而隨著武術習練團體運營的商品化、規模化、產業化,太極拳出版物和商品廣告匯流,最顯著的例子有上海商人黃楚九印製《康健指南/太極拳圖》,以介紹吳氏太極宗師吳鑒泉拳照為名,行推廣開胃潤腸藥百齡機之實。

由此可見,訴求於養生保健,事實是中國武術在近世現代化過程中,與科學化和現代性互動、抵製、妥協、圓融的結果。

順帶一提,這些武事知識分子在他們的書中,並非如習慣性想象般穿著長袍馬褂、仙風俠骨地演練動作,反而是和廖凡所飾演的陳識一樣,穿起馬甲西裝。

更有甚者如褚民誼,則是直接在書裏附上本人的半身裸照,與現在的城市白領在健身房中秀肌肉自拍同出一轍。無怪乎體育史學者Morris 說褚民誼等人的武術觀帶有明顯的中產階級取向

褚民誼(18841946),中國國民黨元老,汪精衛政權要人,被國民政府認定為漢奸。禇以精於書法和太極拳聞名。

傳統武術還能不能行

現在回到最基本的問題,傳統武術在實戰中到底還管不管用?已故武術家趙道新說:隻要抓住一個問題,其它問題便迎刃而解了,那就是要打,參加競技,隻有把武術在全人類中間打個熱火朝天,老人才會自動變得謙虛,官僚才能被自然淘汰,人們才可真正知道中國功夫在世界上到底算老幾。

豆瓣網友@古戈提出了他的解決思路:我建議進行一次傳統武術和現代格鬥的大樣本比較。雙方各推舉1000 人,隨機配對,決一雌雄。最後統計勝率,發表論文。用科學的方法解決長久的爭論。

國家體總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在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訪時表示:比賽雙方級別也要規定, 不能80 公斤跟50 公斤級別的打, 要在能夠控製的情況下開展比賽。所以說,影響變量尤為需要嚴格把控。


拳拳到肉的MMA綜合格鬥。

身高、體重、年齡、性別自不必說,習練門派、習練時長、家庭關係、經濟能力、民族成分、城鄉戶籍、學曆水平或許也會對研究結果產生微妙幹擾,也需要多加注意。另外,時間應該放寬到半年甚至更長時間內,進行多次隨機配對,以提高實驗信度。

霍布斯鮑姆在《傳統的發明》中說:在傳統被發明的地方,常常並不是由於舊方式已不再有效或是存在,而是因為它們有意不再被使用或是加以調整。武林已經遠去,但我們仍然可以借此機會,重新審視傳統武術不服來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