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私塾學生不會拚音 能朗讀英文版《聖經》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edu/edu-fmxt/news/2009/10-05/U25P4T8D1898419F107DT20091005103943.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學國學背《聖經》,成都夏先生的私塾劍走偏鋒,提倡“孔孟經典為主、傳統教材為輔,”與現行教育製度大相徑庭。不過,夏先生堅持,自己正在努力實現的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要接軌應試教育不在話下。

  那麽,當傳統經典遭遇應試試題時會發生什麽?近日記者帶著這樣的疑問再度走進私塾,對夏先生7歲的女兒進行了測試。

  考英語:

    “這個也太簡單了!”

  “沒關係,隻管考!英語可以難一點,初中的沒問題!”聽說要“打擂”,夏先生在電話裏答應得十分爽快,同意讓七歲的女兒夏欣雨代表私塾“應戰”。考慮到小丫頭的年齡,設擂方挑選了三本試題:《黃岡密卷—二年級語文(上)》《黃岡密卷—二年級數學(上)》和《三點一測之人教版新目標七年級英語(上)》。

  傍晚六點,孩子們回到私塾,臉上還透著看畫展的興奮勁兒,看畫展是他們的課程之一。夏欣雨首先表演了一段拿手絕活———朗讀英文版《聖經》,輕鬆地從開頭讀到第四章,還可以嫻熟地翻譯成中文。

  英語《三點一測》開篇第一單元的試題,考的是日常會話相互問候。從沒接觸過單項選擇、完形填空這種試題的她有點茫然,不太明白題目的意思。經過爸爸的解釋,她稍加思索完成了六個小題,除一個單詞拚寫有點瑕疵外,應用部分完全正確。“這個也太簡單了!”夏先生順手拿出一本《新概念英語》,翻開就讓女兒朗讀。原來這個才是夏欣雨的日常英語教材,現在已經學到了第二冊。

  拚音乘除:

    幾乎不會做

  接下來做語文試卷。盡管能把《老子》倒背如流,但由於沒學過拚音,她看著一大片“拚音園地”的題目不知所措,試著讀了幾個漢字詞組,隻認得“笑”、“然”、“花”幾個單字。

  看到數學卷子,她躲到爸爸懷裏,連聲說“不會”。幾經鼓勵,算出“28+2”和“8+8”兩道,乘除沒做。夏先生坦言還沒教女兒數學,隻是玩過幾次數字遊戲。他告訴記者,自己正在尋找數學老師,計劃找個外教用英語教學。不過,夏先生的條件非常苛刻,必須懂得“數學精神”,而他所說的“數學精神”也要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做支撐。

  人生規劃:

    讓女兒13歲時參加高考

  幾乎每個孩子都能大段大段地朗誦生澀的古文或是英文經典,但不代表他們都能明白這些文字的意義。這種教育方法是夏先生推崇備至的策略,稱之為“先讀書,不求甚解”。他認為,兒童的記憶力在整個人生階段當中是“最黃金”的,因此學國學越早越好,步驟是先學背誦,學生通常需要三到五年時間把20萬字的古文背熟,然後進入兩年的“解經”階段。

  夏先生認為現代的教育培養了太多“不讀書,卻求甚解”的人,胸無點墨卻喜歡信口開河,而他要做的剛好相反。他的理論是,熟讀能誦是理解經典的前提,在頭一個學習階段,學生並不需要理解,更何況要弄懂老祖宗的奧義還需要有人生的曆練,一生一世都無止境。

  按照夏先生給女兒設定的人生規劃,接下來的6年,夏欣雨都將在私塾裏接受教育,然後以13歲的年齡參加高考。夏先生認為,隻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培訓一下應試技巧,高考應該不成問題。他甚至提出,物理、化學等理科實質上也是一種“自然哲學”,隻要有滿腹經綸和邏輯能力,這些學科自然就“通”了。至於13歲以後,孩子的發展就要看她的個人興趣和專長了。

  教育學家:

    長期這樣肯定不行

  部分教育學家則對這種辦學模式持保留態度,認為如果作為課堂以外的補充,私塾可以在短期智力開發方麵進行有益的嚐試,但如果作為與義務教育並行的長期教育體製則具有相當的局限性。

  成都市教育研究院研究員鍾鋰指出,現行教育方案經過了幾十甚至上百位專家的論證,並且在實踐中不斷錘煉和完善,其係統性和科學性都有保障,而私塾教育在現代知識結構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上存在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