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OUT了嗎?“囧”已過時 網絡開玩“烎”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up2/284.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紅遍各大論壇的生僻字“烎”字



  一個十分生冷的字,竟然能在一夜之間火得燙手,互聯網的威力實在不可小覦。在“囧”“槑”盛行之後,現在網絡最流行的是“烎”。“烎你就像碾一隻螞蟻!”“烎你沒商量!”“男人,重要的不是帥,是烎!”……形容一個人的鬥誌昂揚、熱血沸騰,一個“烎”字剛剛出現幾天,便在各大論壇中悄然流行開來,大有火爆整個互聯網之勢。



  網遊大賽催生“烎文化”



  乍見“烎”,不認得,搜索後獲得幾個答案,都是同樣的解釋:讀音“yin”,原意“光明”。不過,在網絡上廣為流傳的“烎”字卻是用作形容一個人的鬥誌昂揚、熱血沸騰,可以用來表示“霸氣”“彪悍”等諸多意思。追根溯源,“烎”起源於遊戲家族,是遊戲玩家們創造出的一種全新的文化現象。2009聯想IEST大師賽預選賽中,出現一支自稱“烎隊”的比賽隊伍,向 WCG與EOG的雙料冠軍ehome團隊發起了挑戰。整場比賽中,“烎隊”表現出極其無懼的精神風貌,盡管最終還是落敗,但是依舊被DOTA的粉絲們,看作是十分經典的一場賽事。“烎”這個字也逐漸在遊戲玩家中流行起來,用來形容自己充沛的競技或遊戲狀態。從這一特定意義上看,正是聯想IEST大賽催生了 “烎文化”。



  “烎”紅遍各大論壇



  “烎隊”的事跡傳開,“烎”立刻成了遊戲玩家的口頭禪,因為“烎”即為“開火”:既傳神,又達意,妙不可言。在遊戲中,“烎”已經成為玩家們 “遇強則強,鬥誌昂揚,熱血沸騰,你越厲害我越要找你挑戰,希望在競爭或對抗中一比高下”的流行語。再從遊戲推廣到整個網絡,網友們開始用“烎”形容一個人的鬥誌昂揚、熱血沸騰,即可傳達“滿狀態”“霸氣”“爆豆”“彪悍”“製霸”等諸多豪氣,於是有了“烎你就像碾一隻螞蟻!”“烎你沒商量!”“不是跟你得瑟,寂寞已經過時了,咱玩的是烎!”“男人,重要的不是帥,是烎!”雲雲,“烎”一時間在各大論壇中悄然流行開來,大有火爆整個互聯網之勢。



  網絡流行生僻字一覽



  烎讀音:yín原義:光明。網絡新義:在遊戲中,意義衍生為“遇強則強,鬥誌昂揚,熱血沸騰,你越厲害我越要找你挑戰,希望在競爭或對抗中一比高下”。


  槑讀音mei,古同“梅”。這個“槑”字由兩個“呆”組成,於是在網絡語言裏被用來形容人很傻很天真。



  囧讀音jiǒng,古同“冏”,原指光明。在網絡文化中,它的內小“八”字視為眉眼,“口”視為嘴。它的內涵就是:作為頭,表達沉重的思想;作為臉,表達浪漫與激情;也常常表示鬱悶的表情。



  兲:跟常用來罵人的那種水生動物沒有關係,沒你想的那麽複雜。這個字是“天”字的古體,也念“天”(tiān)。



  氼:哈哈,這個字其實好記,人掉水底下了,當然就是溺水,這個字就是“溺”的意思,讀音也一樣:溺(ni)。



  砳:這個字有點不好理解,石頭跟石頭相碰怎麽會是“樂”(le)的聲音呢?但這個字就是形容石頭相撞的一個象聲詞,就這麽念。



  嘦:意思很好懂吧?把“隻要”兩個字快速連讀,你就會很容易找到它正確的讀音:叫(jiao)。



  嫑:同上,你可以猜出它念biao(標的二聲),意思就不用說了吧。



  嘂:四張嘴同時叫,當然就是大聲叫了。還念叫(jiao)。



  圐圙:仔細看看這兩個字:兩個口分別框住了四方八麵,意為“圍起來的草場”,念枯略(kūlue),內蒙古方言中一般讀作庫倫(kūluan),“圐圙”一詞現多用作地名。



  玊:玉的點兒點得不是地方,當然就是有瑕疵的玉,念“俗”(su)。



  孖:第一次看到這個字是手機的“孖機”,意思如同字形所示:雙生子。用現在話說就是克隆。念媽(mā)。



  砼:典型的生造字,人工石頭——就是混凝土啦,是個建築工程專用字。念同(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