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墓被確認!福建寧德古墓神秘麵紗揭開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在福建寧德市的金涵佘族鄉,海拔三百五十米的上金貝是一個遠近聞名的佘族村落。而村中的一座古墓,盛傳為明朝建文帝陵寢,給上金貝村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經過八月二十五日到二十七日為期三天的實地研究考證,南京大學明史研究領軍人物潘群教授、明史學者馬渭源等中國明史研究專家認定,福建寧德市上金貝村的古墓是建文帝陵寢。  

  在上金貝村北半山腰上的叢林中,記者看到了被修複原貌的古墓:古墓總體從內到外分舍利塔、拜亭、墓坪三部分構成,整座墓占地近兩百平方米。古墓為弧形條石砌成高大圓拱,精致豪華,墓前石柱高約四、五米,墓壁旁牆頭上的雲紋龍頭石雕氣勢恢宏。  

  專家認為,墓的結構和格局處處體現出一種縮小的皇家氣派,表明墓主人的身份非常尊貴,而墓的各種構件精致豪華,可以斷定這是皇族的墓。古墓舍利塔的蓮花基座造型與安徽鳳陽明皇陵及淮安明祖陵的蓮花座造型完全一致,這種造型在明朝隻有朱家可以使用,可以肯定墓主人係朱家的。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32.tinypic.com/2d0jqzo.jpg"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25.tinypic.com/207kz05.jpg" border=0>

  因此,綜合各種田野考古信息和文獻資料,專家認為,古墓塔碑上刻的那個“禦賜金襴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真實身份就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  

  寧德華嚴寺(支提寺)珍藏的一件明代雲錦袈裟,也佐證了上金貝村的建文帝陵寢之謎。經鑒定,這件袈裟是明永樂之前製作的,由五十片麵料拚接而成,工藝非常複雜;袈裟周邊設計的圖騰狀十八隻五爪金龍,均是閉嘴龍,是典型的明初龍造型,極有可能是明初洪武帝朱元璋所敕製,而袈裟下半部內嵌“福壽”兩字的宮燈狀圖飾,正是朱元璋的獨家標誌。  

  專家對此也指出,支提寺雲錦袈裟胸前上方有九條龍,下方有五條龍,九五之尊為皇帝獨有。這是對上金貝古墓為建文帝陵寢的有力佐證。  

  上金貝古墓早在一九八九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就被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發現了,並登記為文物點。福建省博物館研究員王振鏞曾多次到古墓勘探,推測此墓極可能是明代建文皇帝的陵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