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拾荒老人“一夜暴富” 10多萬現金加房子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核心提示:8月28日,上海的民警在對拾荒人員管理整治中,發現一名74歲老人原是一家工廠的退休職工,有十幾萬元工資未認領,在寧波還有一套房產。老人說,1995年工廠易址後,他無法聯係上,因缺少生活來源,隻好拾荒維持生計。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9/8/29/200908290604576a6ce.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com'>

拾荒老人換上了一身新睡衣。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news/2009/8/29/200908290604447061e.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老人剛被救助時蓬頭垢麵。

從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的拾荒老者到擁有十幾萬存款、一套房產的有錢老人,僅僅需要一天時間,這並非天方夜譚,而是昨天發生在上海的真人真事。

  昨天,上海黃浦區豫園派出所在對拾荒等人員集中管理整治中,發現了一名七旬拾荒老人,經過該所初步的身份核查,這位名叫樓和誌的老人竟是原上海圓珠筆芯廠退休職工,有十幾萬元工資未認領,在寧波有一套二室房產。

  “感謝政府!感謝派出所!”昨天傍晚,穿了一身新睡衣、操濃厚寧波口音的樓和誌老人坐在豫園派出所的民警辦公室裏笑得合不攏嘴。轉變來得是這麽突然,在一天前,他還是豫園古城公園的一個拾荒老人,而現在他剛被告知自己還有十幾萬元的未領工資和一套二室房。“你是有錢的人。”民警對老樓說。

  “剛發現他時,手裏的破蛇皮袋他死活都不肯扔。”承辦民警王建敏回憶說,8月27日上午,窗口街麵整治組、巡邏隊按照工作方案,在古城公園開展整治時發現一名蓬頭垢麵、年逾七旬的老年拾荒人,即將其帶至所裏進行集中管理,在對其進行身份核查後,結果讓大家大吃一驚。

  開始流浪

  找不到新廠址領退休金

  據豫園派出所了解,流浪老者名叫樓和誌,出生於1935年,從小在孤兒院長大,沒有結婚,也沒有親戚(一個妹妹童年時就已經離散)。1985年,樓和誌從原上海圓珠筆芯廠退休。

  1995年後,原上海圓珠筆芯廠易址後,缺少生活來源、性格十分內向、又找不到新廠址領取退休工資的樓和誌開始了在上海的流浪拾荒生涯。

  廠方尋找

  10多年每年派人去寧波

  然而,就在樓和誌一直流浪的同時,樓和誌所在的原上海圓珠筆芯廠其實也未放棄尋找他。

  上海圓珠筆芯廠原位於黃家厥路上,現在位於浦東新區的三林區域。廠方介紹,在樓和誌退休後,廠址有過一次更改。但由於當時的通訊技術不發達,因此未能聯係上樓和誌。隨後,由於樓和誌“失蹤”多年,他賬戶裏的退休工資在逐年累積。

  於是,最近的10多年來,廠方幾乎每年都派遣人員專程到寧波去尋找樓和誌的下落,但未能如願。

  出現轉機

  “失蹤人口”被找到

  當樓和誌再次在公眾視線中出現時,是一名“流浪漢”的形象。當民警詢問其姓名時,樓和誌想不到自己的名字,自然也記不起自己的身世。

  民警們回憶,在麵對警方詢問時,樓和誌甚至表現出了一絲敵意。然而,在樓和誌喝了一杯熱水,吃了一頓熱氣騰騰的早餐後,他回想起了自己的身世。

  事情在一位名叫楊薇的女同誌身上出現了轉機。值班民警王建敏說,老人原先單位的財務科中,有一個名為楊薇的女同事,後者曾一度幫老人打理過工資。隨後,在值班副所長張傑帶領下,王建敏分別致電上海市經委、輕工業集團等查詢,然而均無結果。

  最後,警方動用了人口信息係統查詢到了楊薇並取得了聯係,她向警方證實,原先廠裏的確有這麽一位“失蹤人口”,而且從10多年前,該廠的退管會一直尋找,但因為自己已退休,不方便確認樓和誌的身份。

  楊薇向警方提供了目前負責該廠退管會工作、名叫劉邦彥的聯係方式。根據警方的描述,劉邦彥在電話中告訴民警,老人真實姓名叫樓和誌,隨後經過對劉邦彥帶來的樓和誌的身份證等相關材料的對照,又通過全國公安綜合信息查詢係統,證實流浪漢確實叫做樓和誌。

  變身“富翁”

  有房有錢不用再流浪


  劉邦彥說,樓和誌有10多年的退休工資和社保養老金沒有領取,而積累至今大約有10多萬元人民幣。此外,樓和誌位於寧波市海曙區還有一套動遷房。

  “他是應該有這點錢的。”昨晚,楊薇向記者證實了樓和誌的遭遇,她介紹說,樓和誌在上世紀 80年代從廠裏退休,隨後就回寧波老家,中間定期會回上海領工資,楊薇說,一般年輕人可能難以理解,廠搬了不會自己找過去嗎,可實際上,像樓和誌這樣並不熟悉上海、文化不高、又十分內向的老人是有可能一時找不到的。

  現在,一名流浪老人在一日之間,成了有房人士,再也不用流浪拾荒了。目前,廠退管會已將樓和誌妥善安置在大林路的金輝旅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