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好姻緣可遇不可求 在日本的華人經曆相親悲喜劇

好姻緣可遇不可求 在日本的華人經曆相親悲喜劇

文章來源: civic 於 2009-08-19 12:11:1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近來,在日華人除了與日本人一樣登陸婚介交友網站、參加八分鍾約會等節目外,到中國相親也是一個重頭戲,不少人在相親的過程中經曆了很多悲喜情懷。   人民公園“海外相親角”

  出差到上海的陳先生又在早上來到了人民公園。

  那裏有一個相親角,曾被國內媒體廣泛報道過。而相親角裏,新近還出現了“海外角”,分為“美國”、“日本”等地。

陳先生的女兒麗曉,東京大學畢業後,進入日本的研究機構工作。筆者曾在幾年前見過高挑率真頗為漂亮的麗曉,當時她還是一個剛剛進入東大的女生,她對男生的要求很嚴格,要求是能文能理,懂得讀巴爾紮克的人。幾年過去,如今麗曉已是二十六七歲的年輕科技人員。對於她的出色和優秀,父母自然欣慰,但心中也有不少擔憂。簡單來說,就是怕女兒不談戀愛不結婚。

  對於很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也許陳先生夫婦的煩惱,屬於“奢侈的煩惱”,因為他們有時候感到,女孩子不用太優秀,“看到一些朋友的女兒,早早地結婚,乖巧地陪伴父母,心中也覺得羨慕。”

  麗曉平時忙於研究工作,無暇顧及個人戀愛問題。當爸爸的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回上海出差的時候,有機會就去人民公園相親角的“海外角”。那裏,有許多同樣心情的父母。他們的子女在美國、在日本,年輕有為,卻不急於結婚。子女不急父母急,於是就有了“海外角”裏熱心的父母們。

  陳先生舉著女兒的年齡、所在國的牌子,在人群中找到了兩位為關東地區的兒子找對象的父母,並且與一對兒子在川崎的父母彼此留下不錯的印象,分別表示要回日本後讓孩子們繼續接觸。然而,回到日本後,對於陳先生夫婦的介紹和遊說,麗曉並不積極。結果,是那個身在川崎的男子與麗曉父母通信,發來照片,然後由陳先生轉給麗曉看,最後,也不了了之了。

  陳先生說,現在光是父母著急,有時候雙方父母之間談得很投機,隻等著當事人點頭答應,但這一切在子女不清楚甚至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親事”,最終也沒有得到子女們的應承。一句“你們自己去談好的,你們自己去結婚好了”,就將焦慮的父母們打發了。

  “選擇的餘地太小了”

  目前,日本有關婚姻介紹的業者有近4000家,會員高達60萬人,市場規模則是600億日元。看上去,急於結婚的人並不少,可是難以遇到合適人選的人更多。

  組織在日華人排球隊“排骨門”的崔文峰(32歲)所主持的排球隊有100多名排球愛好者參加,並且分為男排和女排,年齡都在20來歲到30來歲之間。他們多的時候一個月聚餐數次,少的時候也每月聚餐一次。但崔文峰告訴筆者:“雖然看上去適婚人士很多,可真正配成了對兒的卻很少。”

  供職於日本共同社的華人青年王征的話很有代表性,“我20多歲才來日本,人在20歲的時候,身體骨架成熟的同時,精神骨架也已經成熟,就是說身上是中國文化背景,就像一個烙印打在自己的身上,就是來日本時間再長,這個烙印、背景也永遠改變不了。來到日本後,和完全是日本文化背景、打上日本文化烙印的人結合,也許一時可以,但難以長遠,因為是兩個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另外,來日本時間長了,和中國異性也有些經曆、思想上的落差,結合也不太容易。所以目標隻能放在同樣有留日經驗的人身上。選擇的範圍就大幅縮小,尤其是我,原來在地方上大學,選擇的餘地就更小了。”

  相親悲喜劇

  無論是日本中文導報網站的“交友”,還是報紙的“你向我走來”欄目,每周都有新人來征友,而其他華人網站乃至全球性的華人交友網,檢索一下,都有無數的華人男女青年在征婚。可是,茫茫人海,找到一個有緣分的人卻不容易,而一些人已經厭倦,33歲的南京青年吳京生告訴筆者,“想從網絡裏找一個合適的簡直如同大海撈針。”

  小吳來日本6年了,是作為IT人員直接到日本工作的。這幾年,在父母的催促之下,開始留心婚戀交友網站。別小看這些交友網站,那裏簡直是人海戰術,寫著自己的年齡、畢業學校、月收入,希望尋找異性朋友的條件……在一個國內著名的交友網站上,輸入日本,檢索出登陸的男士有2084人,登陸的女子則有1609人。

  剛開始,小吳感到鼠標輕輕一點,就能認識一個年齡相當的異性,感覺十分便捷,仿佛自己成了賈寶玉。但之後不久,小吳就感到這是一場又一場的消耗戰了。網上征婚,多以站內發信形式為第一步,若對方有意,則回信,繼續,如此幾個來回,便交換電話號碼。談得投機,一來二去,便找地方見麵。而這見麵,用小吳的話說,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見光死。

  小吳談起相親經曆,依然心有餘悸,“網絡上的照片,都是主人精挑細選出最亮麗的一張,有可能是兩年前的,也有可能是藝術照。這種藝術照最騙人了,隻要五官擺放的位置沒問題,那照出來都是帥哥美女。我認識了一個大阪的美眉,照片看上去特別漂亮,在電話聯係了兩個月後,我就坐上新幹線跑到了大阪。沒想到照片和本人判若兩人,當時我就有點泄氣,結果吃飯時,她一個勁暗示我起碼要買好房子才能結婚,使得我一點熱情都沒有了。”

  類似的相親,小吳已經經曆了8次,有5次是他沒看上人家,3次是人家不再找他。但下班回家無聊,小吳依然是打開自己登陸了的好幾個交友網站瀏覽,但熱情已經不如從前,據他說,是審美疲勞,並且知道照片和本人會有差距。他隻等著在無數的照片和留言中,再次看到讓他會有熱情的異性朋友。而對此,小吳說是可遇不可求。(杜海玲)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參加演唱會致不倫戀曝光 美國科技公司總裁辭職
他死於762年,他的朋友圈卻傳到了2025年
川普將宣布重大貿易協議 產業國別關稅 8月同步生效
穩定幣法案落地,比特幣跳水,美國銀行業坐不住了
美政府想"斷供"馬斯克旗下航天企業,但審查發現離不開

24小時討論排行

韓國申遺全麵潰敗:泡菜 端午 大木匠技藝被聯合國撤銷
中國男在矽穀賣醬香餅月賺$2萬被逮捕 疑因“無照”…
加薩援助站再開火!以色列軍隊"無差別掃射"釀32死
"再造3個三峽" 雅魯藏布江工程開工意味著什麽?
幼兒園鉛中毒案調查出爐 人為投毒6人被捕17人被查
美籍華人商務部員工前往中國探親後被禁出境
官方數據的泄露,杭州"糞水"水一個月前已經爆發了
美媒爆料:特朗普厭倦了,希望她自己收拾殘局
中國國防部:中越將在廣西舉行首次陸軍聯訓
因為天太熱 美駐武漢總領館罕見暫停簽證麵談預約
5年人口暴漲近500萬,它憑什麽
中國記協何時最勇敢?在安全的時候
共和黨出招反製中共 提案逼華府與北京“斷親”
ICE再爆爭議!男子送女兒上學 當場被砸破車窗逮捕
《華爾街日報》回懟特朗普:沒在怕,法庭見!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七大任務,網民如何理解?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好姻緣可遇不可求 在日本的華人經曆相親悲喜劇

civic 2009-08-19 12:11:17

近來,在日華人除了與日本人一樣登陸婚介交友網站、參加八分鍾約會等節目外,到中國相親也是一個重頭戲,不少人在相親的過程中經曆了很多悲喜情懷。   人民公園“海外相親角”

  出差到上海的陳先生又在早上來到了人民公園。

  那裏有一個相親角,曾被國內媒體廣泛報道過。而相親角裏,新近還出現了“海外角”,分為“美國”、“日本”等地。

陳先生的女兒麗曉,東京大學畢業後,進入日本的研究機構工作。筆者曾在幾年前見過高挑率真頗為漂亮的麗曉,當時她還是一個剛剛進入東大的女生,她對男生的要求很嚴格,要求是能文能理,懂得讀巴爾紮克的人。幾年過去,如今麗曉已是二十六七歲的年輕科技人員。對於她的出色和優秀,父母自然欣慰,但心中也有不少擔憂。簡單來說,就是怕女兒不談戀愛不結婚。

  對於很多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也許陳先生夫婦的煩惱,屬於“奢侈的煩惱”,因為他們有時候感到,女孩子不用太優秀,“看到一些朋友的女兒,早早地結婚,乖巧地陪伴父母,心中也覺得羨慕。”

  麗曉平時忙於研究工作,無暇顧及個人戀愛問題。當爸爸的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回上海出差的時候,有機會就去人民公園相親角的“海外角”。那裏,有許多同樣心情的父母。他們的子女在美國、在日本,年輕有為,卻不急於結婚。子女不急父母急,於是就有了“海外角”裏熱心的父母們。

  陳先生舉著女兒的年齡、所在國的牌子,在人群中找到了兩位為關東地區的兒子找對象的父母,並且與一對兒子在川崎的父母彼此留下不錯的印象,分別表示要回日本後讓孩子們繼續接觸。然而,回到日本後,對於陳先生夫婦的介紹和遊說,麗曉並不積極。結果,是那個身在川崎的男子與麗曉父母通信,發來照片,然後由陳先生轉給麗曉看,最後,也不了了之了。

  陳先生說,現在光是父母著急,有時候雙方父母之間談得很投機,隻等著當事人點頭答應,但這一切在子女不清楚甚至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親事”,最終也沒有得到子女們的應承。一句“你們自己去談好的,你們自己去結婚好了”,就將焦慮的父母們打發了。

  “選擇的餘地太小了”

  目前,日本有關婚姻介紹的業者有近4000家,會員高達60萬人,市場規模則是600億日元。看上去,急於結婚的人並不少,可是難以遇到合適人選的人更多。

  組織在日華人排球隊“排骨門”的崔文峰(32歲)所主持的排球隊有100多名排球愛好者參加,並且分為男排和女排,年齡都在20來歲到30來歲之間。他們多的時候一個月聚餐數次,少的時候也每月聚餐一次。但崔文峰告訴筆者:“雖然看上去適婚人士很多,可真正配成了對兒的卻很少。”

  供職於日本共同社的華人青年王征的話很有代表性,“我20多歲才來日本,人在20歲的時候,身體骨架成熟的同時,精神骨架也已經成熟,就是說身上是中國文化背景,就像一個烙印打在自己的身上,就是來日本時間再長,這個烙印、背景也永遠改變不了。來到日本後,和完全是日本文化背景、打上日本文化烙印的人結合,也許一時可以,但難以長遠,因為是兩個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另外,來日本時間長了,和中國異性也有些經曆、思想上的落差,結合也不太容易。所以目標隻能放在同樣有留日經驗的人身上。選擇的範圍就大幅縮小,尤其是我,原來在地方上大學,選擇的餘地就更小了。”

  相親悲喜劇

  無論是日本中文導報網站的“交友”,還是報紙的“你向我走來”欄目,每周都有新人來征友,而其他華人網站乃至全球性的華人交友網,檢索一下,都有無數的華人男女青年在征婚。可是,茫茫人海,找到一個有緣分的人卻不容易,而一些人已經厭倦,33歲的南京青年吳京生告訴筆者,“想從網絡裏找一個合適的簡直如同大海撈針。”

  小吳來日本6年了,是作為IT人員直接到日本工作的。這幾年,在父母的催促之下,開始留心婚戀交友網站。別小看這些交友網站,那裏簡直是人海戰術,寫著自己的年齡、畢業學校、月收入,希望尋找異性朋友的條件……在一個國內著名的交友網站上,輸入日本,檢索出登陸的男士有2084人,登陸的女子則有1609人。

  剛開始,小吳感到鼠標輕輕一點,就能認識一個年齡相當的異性,感覺十分便捷,仿佛自己成了賈寶玉。但之後不久,小吳就感到這是一場又一場的消耗戰了。網上征婚,多以站內發信形式為第一步,若對方有意,則回信,繼續,如此幾個來回,便交換電話號碼。談得投機,一來二去,便找地方見麵。而這見麵,用小吳的話說,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見光死。

  小吳談起相親經曆,依然心有餘悸,“網絡上的照片,都是主人精挑細選出最亮麗的一張,有可能是兩年前的,也有可能是藝術照。這種藝術照最騙人了,隻要五官擺放的位置沒問題,那照出來都是帥哥美女。我認識了一個大阪的美眉,照片看上去特別漂亮,在電話聯係了兩個月後,我就坐上新幹線跑到了大阪。沒想到照片和本人判若兩人,當時我就有點泄氣,結果吃飯時,她一個勁暗示我起碼要買好房子才能結婚,使得我一點熱情都沒有了。”

  類似的相親,小吳已經經曆了8次,有5次是他沒看上人家,3次是人家不再找他。但下班回家無聊,小吳依然是打開自己登陸了的好幾個交友網站瀏覽,但熱情已經不如從前,據他說,是審美疲勞,並且知道照片和本人會有差距。他隻等著在無數的照片和留言中,再次看到讓他會有熱情的異性朋友。而對此,小吳說是可遇不可求。(杜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