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湖北的張丹丹2006年底加入勝安航空,2008年8月成為新加坡公民。
張丹丹:從汽車工廠到機艙
來自中國湖北省的女孩張丹丹說,她身體裏傳承了父親四處漂泊的基因,因此才輾轉湖北、北京、上海、巴林,最終來到新加坡,還成為在天空飛、四處為家的空姐。
目前在勝安航空(SilkAir)擔任機艙服務員的張丹丹(30歲)告訴記者,從來沒想到會在新加坡落腳,更別說成為空姐,一切都是機緣的安排。
從汽車工廠到傳媒業
張丹丹的父親是一名司機,足跡踏遍中國湖北省。父親在竹溪縣偶遇當護士的母親,兩人相愛結婚,有了張丹丹。張丹丹3歲時,他們舉家遷往500公裏外的中國第二大汽車工業城鎮十堰,展開人生的第一次漂泊。
張丹丹17歲高中畢業後,在父母遊說下,前往武漢加入當地的汽車工業,成為武漢東風雪鐵龍(Citroen)公司的一員。
“對他們來說,加入汽車業是一份優差,也是鐵飯碗。我在那裏的第一份工作是生產線操作員,400多名員工當中隻有我們10名女孩。”
生產工作平淡沉悶,張丹丹決心擺脫,剛巧在加入2個月後,東風公司為員工開辦的電視台尋找新聞播報員,她去試鏡,雖無經驗卻被錄取。於是她就負責製作、剪輯、播報電視台的新聞,也參與武漢電視台的小品演出,豐富的工作經驗讓她愛上傳媒業。
隻身到新加坡求學
在武漢工作的4年期間,張丹丹半工半讀,考取了社會管理文憑。但是為了追求加入媒體業的夢想,她隻身一人上北京嚐試考進中央戲劇學院,
她說:“最好的成績是進入第二圈選拔,對我來說是不錯的成績。當時我已經20歲,但周圍的考生都隻有十五六歲,競爭實在太激烈。我過後很努力地在北京,甚至到上海尋找機會,最終都不得要領。但連續兩年嚐試都失敗了。回到武漢後,偶然看到一些外國學校在招生,其中一家是新加坡的拉薩爾—新航藝術學院在為戲劇表演係招生。
2001年,張丹丹掏盡4年工作的積蓄,也在父母的部分資助下,隻身來到新加坡求學。她回憶說:“還清保證金、中介費、學費後,到新加坡時身上隻剩1000元,須要應付接下來的衣食住行,當時情況非常拮據。”
為了應付生活,張丹丹課餘時為學生補習華文賺取生活費,也為屋主的兒女補習,換取“租金回扣”。她省吃儉用就隻有一個目的,完成學業,對得起自己和父母。
3年克勤克儉,張丹丹終於在2004年畢業,並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
“我問自己,接下來的人生路要怎麽走?剛巧巴林海灣航空公司(Gulf Air)在本地應征空姐,我前去應征,順利被錄取。”
和好多女生一樣,空姐這工作對張丹丹來說,是頗具吸引力的職業,況且還讓她旅居巴林,從那裏飛往歐洲、中東和亞太各大城市。
她說,在海灣航空擔任空姐,最大的挑戰是麵對來自各國的旅客。
“一趟航班上,可能有四五十個國籍的旅客,你必須在一分鍾內成為他們的朋友。此外,好些來自中東的旅客因為文化差異,對空姐態度粗魯,偶爾會‘多手多腳’,我必須學會保護自己。還有一些婦女上機後,會將孩子丟給空姐照顧,認為那是空姐的職責。”
在海灣航空服務兩年後,張丹丹決定辭去工作,從巴林回返新加坡嚐試新事物,但飛行的樂趣卻依然深烙腦海。
“我住在東海岸,一看到遠處飛機起落,馬上懷念起來,當空姐的樂趣遠多於疲憊,因此在2006年底就加入勝安航空。”
體會這裏的平定安穩
2008年8月,張丹丹成為新加坡公民,並在本地定居,目前在巴西立租房。工餘時她除了練習瑜伽,參加本地朋友的聚會,也常常背包旅行,遊走他國。身為獨生女的她也每年回家鄉探訪父母。
談到選擇在新加坡發展的原因,張丹丹說,她到過很多國家,新加坡除了是機遇把她帶到這裏之外,這裏也給她舒適、自在的感覺。
“比方說,我在巴林居住時夜裏都不敢外出,時時聽聞有空姐在宿舍附近遭毆打或搶劫。在外國居住一段時日,更能體會到新加坡的平定安穩。去過這麽多國家,總覺得新加坡最適合像我這樣獨自在外闖蕩的女孩。”
來自印尼的陳美妏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讓她圓了空姐夢。
陳美妏:父親原本反對當空姐
來自印尼萬隆的陳美妏一直渴望嚐試當空姐的感受,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後,這個夢想終於成真。
在勝安航空擔任機艙服務員的陳美妏說,2005年第一次看到勝安招聘空姐,但由於本身不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不符合當時的招聘條件,結果和機會擦身而過。兩年前勝安再次招聘,她剛好獲得永久居民資格,終於完成心願。
為避難首次到新加坡
陳美妏(28歲)在萬隆出生,家庭在當地從事成衣業,有8名兄弟姐妹。1990年代末印尼發生種族暴動時她曾到新加坡避難,那是第一次來到獅城。2003年,她得到父母同意,孤身隻影到新加坡攻讀服裝設計,畢業後成為時尚采購員。
“我向來對服務業有興趣,也和其他女孩一樣,想體驗當空姐的滋味,因此在報章上看到空姐的招聘廣告,毫不猶豫就申請了。”
她記得當時告訴父親想當空姐的意願時,卻遭到強烈反對。“他認為空姐是一門危險的差事,要我找較安穩的辦公室工作。我向爸爸解釋,勝安是新加坡公司,對安全非常重視。花費了一番唇舌才取得他的同意。”
陳美妏2007年10月受聘為空姐後,接受為期3個月的訓練。她透露,在訓練項目中最具挑戰的是要牢記安全及急救理論,並學習在緊急時刻大聲並明確發出指令,這讓語音輕柔的她萬分頭痛。在旁的公關笑著補充說,由於勝安的機艙服務員清一色女性,少了男生 “撐腰”,她們必須有一定的自主性和自立性格。訓練也有一堂自衛課,教導空服員如何應付蠻橫的旅客。
陳美妏笑著回憶,第一次“上班”是飛往台灣高雄的航班。“當時,我們一群新人在師姐的監督下為乘客服務,心情非常緊張。因為如果犯錯,乘客或許不覺察,但絕對逃不過前輩的目光。”
和從前朝九晚五的工作相比,陳美妏花了一段時日來習慣輪班工作。她服務的航班不固定,隨著班表排列飛往各個亞洲國家,每工作兩三天就休息一天。
“我們的航班不會在目的地過夜,往往一日來回。如果飛往吉隆坡等地的短程航班,來回一天,工作少過4小時;如果飛往較遠的目的地如尼泊爾的加德滿都,一天就工作超過12小時,有時回到新加坡已是淩晨。”
盡管工作時間不固定,偶爾晨昏顛倒,陳美妏還是非常享受當空姐的樂趣。
“我能夠接觸來自各個國家的旅客,也能與各色各樣的人打交道,擴大視野。當然,也會遇到蠻不講理的,比如沒有事先通知就堅持要特別航餐的乘客,或是喝得爛醉如泥,所有人都離開後他們還在座位上呼呼大睡。”
抓緊機會不斷進修
目前在武吉知馬一帶租房住的陳美妏說,平日不上班時就抓緊機會念書,她目前正在修讀旅遊服務業商業管理文憑。
“我在印尼長大,很少機會接觸中文,但華人應該懂得中文,我打算不久後到中國進修語文。”
她也說,計劃進修回來後申請成為新加坡公民,繼續在勝安當空姐,或是加入綜合度假勝地。“我對旅遊與服務業很有興趣,在勝安當空姐讓我得到許多寶貴經驗。”
外來空姐豐富乘客飛行體驗
勝安航空受訪時說,公司目前有341名機艙服務員,清一色是女性,有10%是非新加坡公民,其中也包括永久居民。這些外來空姐大多來自馬來西亞、印尼等亞洲國家,來自中國的空姐不到10人。
勝安發言人說,由於航班搭客來自亞洲各地,外來空姐能夠打破語言及文化隔閡,為各地旅客提供貼切服務。勝安未來不排除增加外來空姐人數,因為她們能夠提升服務素質,並豐富亞洲乘客的飛行體驗。(龍國雄、李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