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32.tinypic.com/73hshd.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走進哈佛大學自然曆史博物館
據《連線》雜誌介紹,哈佛自然曆史博物館裏珍藏有許多鮮為人知的藏寶,本文就帶你近距離接觸該館的部分重量級藏寶,走進哈佛自然曆史博物館,一睹其館藏之美。
1、象鳥蛋
2、唐納雀
唐納雀種類有很多,主要分布於北美洲和南美洲。其體羽顏色極為多樣化,從多種鮮豔的著色至灰色、橄欖色、黑色和白色都有。這也是是自然界多樣性的有力證明,目前人們在北美和澳大利亞地區共發現了50種不同顏色的唐納雀。
這張照片的背景是一幅世界地圖,因為唐納雀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地圖的上方是一本收集唐納雀的日誌。攝影者希望每一張照片裏都包含作品的相關信息和內容。
3、大藍閃蝶
大藍閃蝶是閃蝶科最大的種類,翅膀泛著淡藍色熒光,是世界著名品種,也是巴西的國蝶。而哈佛自然曆史博物館的這隻大藍閃蝶更是難得,因為它的左側呈雄性而右側呈雌性,是極其罕見的基因變異現象導致雌雄嵌合體。
4、納伯科夫的雪茄盒
納伯科夫於1942年至1948年間擔任哈佛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研究員,主要負責研究藍蝴蝶。他不是按照蝴蝶的翅膀形狀進行分類,而是根據蝴蝶生殖器的不同來分類。他的收藏一直完好地保存在雪茄盒中的試樣瓶裏。
雪茄盒製作精良,但往往被人們丟棄,因此也很容易收集。科學家們都用它來存放易碎品,如蛋、巢、礦石以及像這種裝滿蝴蝶生殖器標本的試管。雪茄盒表現了科學家們在進行枯燥科學研究時所閃現出的人性。
5、花生蝸牛與馬蹄蟹(鱟)
著名進化生物學家史蒂芬·傑·古爾德花費了幾十年時間對花生蝸牛(照片中盒子裏的白色物體)的殼進行研究,結果從蝸牛形狀的不斷變遷中發現了很多具有重要價值意義的東西。而照片左下方的馬蹄蟹(即鱟,血液呈藍色),在過去的40億年裏幾乎沒有變化,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
6、連鰭鮭
這個連鰭鮭標本是由哈佛大學動物學家塞繆爾·加曼在1891年收集的,距今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曆史了。這張照片的背景是真正的連鰭鮭。
7、南部胃育蛙
南部胃育蛙曾經在澳大利亞東部被發現,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滅絕。它的名字來源於其獨特的繁殖方式:在體外受精以後,母蛙會將受精卵吞下並停止進食,受精卵在母蛙腹中孵化六周。直到幼娃成熟之後,母蛙才會將其吐出。
8、卡萊羅納鸚鵡
卡羅萊納鸚鵡是美國東部唯一的本土鸚鵡品種。此鸚鵡曾被發現於俄亥俄穀至墨西哥灣一帶,一般居住於河流或沼澤旁的柏樹及槭樹上。卡羅萊納鸚鵡目前已經滅絕。
9、三葉蟲化石
這個三葉蟲化石是由美國著名古生物學家維爾卡特收集到的。這位曾是鐵匠的古生物學家從沒有上過高中,卻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並且保存完好的動物化石—布爾吉斯頁岩 。這個三葉蟲化石就是布爾吉斯頁岩動物群中的一種。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29.tinypic.com/1zvsuc1.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KIWI鳥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32.tinypic.com/27zhm6p.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28.tinypic.com/v6jhpz.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26.tinypic.com/33wtys1.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30.tinypic.com/2uy3t6g.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本文來源:《連線》 譯: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