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走進哈佛大學博物館:一睹許多鮮為人知的藏寶(組圖)

走進哈佛大學博物館:一睹許多鮮為人知的藏寶

文章來源: chewi 於 2009-08-18 11:26:2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32.tinypic.com/73hshd.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走進哈佛大學自然曆史博物館

據《連線》雜誌介紹,哈佛自然曆史博物館裏珍藏有許多鮮為人知的藏寶,本文就帶你近距離接觸該館的部分重量級藏寶,走進哈佛自然曆史博物館,一睹其館藏之美。

1、象鳥蛋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25.tinypic.com/2gtt0r6.jpg" border=0>
這隻象鳥蛋擁有300年曆史,是哈佛自然曆史博物館鎮館之寶。象鳥生活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體重達500公斤,身高3.5米。它的蛋碩大無比,長30厘米,容量8公斤。但由於肉質鮮美,遭到當地土人亂捕濫殺,約於17世紀末絕種。攝影師表示,在拍攝過程中,哈佛自然曆史博物館管理員幾乎一刻不離這顆巨蛋。他手上戴著白手套,是唯一能夠摸蛋的人。

2、唐納雀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31.tinypic.com/2hgwxm0.jpg" border=0>


唐納雀種類有很多,主要分布於北美洲和南美洲。其體羽顏色極為多樣化,從多種鮮豔的著色至灰色、橄欖色、黑色和白色都有。這也是是自然界多樣性的有力證明,目前人們在北美和澳大利亞地區共發現了50種不同顏色的唐納雀。

這張照片的背景是一幅世界地圖,因為唐納雀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地圖的上方是一本收集唐納雀的日誌。攝影者希望每一張照片裏都包含作品的相關信息和內容。

3、大藍閃蝶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8/18/2009081808263043db4.jpg" border=0>


大藍閃蝶是閃蝶科最大的種類,翅膀泛著淡藍色熒光,是世界著名品種,也是巴西的國蝶。而哈佛自然曆史博物館的這隻大藍閃蝶更是難得,因為它的左側呈雄性而右側呈雌性,是極其罕見的基因變異現象導致雌雄嵌合體。

4、納伯科夫的雪茄盒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8/18/2009081808263914395.jpg" border=0>


納伯科夫於1942年至1948年間擔任哈佛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研究員,主要負責研究藍蝴蝶。他不是按照蝴蝶的翅膀形狀進行分類,而是根據蝴蝶生殖器的不同來分類。他的收藏一直完好地保存在雪茄盒中的試樣瓶裏。

雪茄盒製作精良,但往往被人們丟棄,因此也很容易收集。科學家們都用它來存放易碎品,如蛋、巢、礦石以及像這種裝滿蝴蝶生殖器標本的試管。雪茄盒表現了科學家們在進行枯燥科學研究時所閃現出的人性。

5、花生蝸牛與馬蹄蟹(鱟)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8/18/2009081808264851af0.jpg" border=0>


著名進化生物學家史蒂芬·傑·古爾德花費了幾十年時間對花生蝸牛(照片中盒子裏的白色物體)的殼進行研究,結果從蝸牛形狀的不斷變遷中發現了很多具有重要價值意義的東西。而照片左下方的馬蹄蟹(即鱟,血液呈藍色),在過去的40億年裏幾乎沒有變化,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

6、連鰭鮭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8/18/20090818082656e7884.jpg" border=0>


這個連鰭鮭標本是由哈佛大學動物學家塞繆爾·加曼在1891年收集的,距今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曆史了。這張照片的背景是真正的連鰭鮭。

7、南部胃育蛙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8/18/2009081808270560e35.jpg" border=0>


南部胃育蛙曾經在澳大利亞東部被發現,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滅絕。它的名字來源於其獨特的繁殖方式:在體外受精以後,母蛙會將受精卵吞下並停止進食,受精卵在母蛙腹中孵化六周。直到幼娃成熟之後,母蛙才會將其吐出。

8、卡萊羅納鸚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8/18/20090818082718da5e7.jpg" border=0>


卡羅萊納鸚鵡是美國東部唯一的本土鸚鵡品種。此鸚鵡曾被發現於俄亥俄穀至墨西哥灣一帶,一般居住於河流或沼澤旁的柏樹及槭樹上。卡羅萊納鸚鵡目前已經滅絕。

9、三葉蟲化石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8/18/20090818082731da688.jpg" border=0>


這個三葉蟲化石是由美國著名古生物學家維爾卡特收集到的。這位曾是鐵匠的古生物學家從沒有上過高中,卻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並且保存完好的動物化石—布爾吉斯頁岩 。這個三葉蟲化石就是布爾吉斯頁岩動物群中的一種。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29.tinypic.com/1zvsuc1.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KIWI鳥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32.tinypic.com/27zhm6p.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28.tinypic.com/v6jhpz.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26.tinypic.com/33wtys1.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30.tinypic.com/2uy3t6g.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本文來源:《連線》  譯:金明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參加演唱會致不倫戀曝光 美國科技公司總裁辭職
他死於762年,他的朋友圈卻傳到了2025年
川普將宣布重大貿易協議 產業國別關稅 8月同步生效
穩定幣法案落地,比特幣跳水,美國銀行業坐不住了
美政府想"斷供"馬斯克旗下航天企業,但審查發現離不開

24小時討論排行

韓國申遺全麵潰敗:泡菜 端午 大木匠技藝被聯合國撤銷
中國男在矽穀賣醬香餅月賺$2萬被逮捕 疑因“無照”…
加薩援助站再開火!以色列軍隊"無差別掃射"釀32死
"再造3個三峽" 雅魯藏布江工程開工意味著什麽?
幼兒園鉛中毒案調查出爐 人為投毒6人被捕17人被查
美籍華人商務部員工前往中國探親後被禁出境
官方數據的泄露,杭州"糞水"水一個月前已經爆發了
美媒爆料:特朗普厭倦了,希望她自己收拾殘局
中國國防部:中越將在廣西舉行首次陸軍聯訓
因為天太熱 美駐武漢總領館罕見暫停簽證麵談預約
5年人口暴漲近500萬,它憑什麽
中國記協何時最勇敢?在安全的時候
共和黨出招反製中共 提案逼華府與北京“斷親”
ICE再爆爭議!男子送女兒上學 當場被砸破車窗逮捕
川普不愛電動車 美政策大轉彎 電車將變貴
《華爾街日報》回懟特朗普:沒在怕,法庭見!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走進哈佛大學博物館:一睹許多鮮為人知的藏寶

chewi 2009-08-18 11:26:26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32.tinypic.com/73hshd.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走進哈佛大學自然曆史博物館

據《連線》雜誌介紹,哈佛自然曆史博物館裏珍藏有許多鮮為人知的藏寶,本文就帶你近距離接觸該館的部分重量級藏寶,走進哈佛自然曆史博物館,一睹其館藏之美。

1、象鳥蛋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25.tinypic.com/2gtt0r6.jpg" border=0>
這隻象鳥蛋擁有300年曆史,是哈佛自然曆史博物館鎮館之寶。象鳥生活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體重達500公斤,身高3.5米。它的蛋碩大無比,長30厘米,容量8公斤。但由於肉質鮮美,遭到當地土人亂捕濫殺,約於17世紀末絕種。攝影師表示,在拍攝過程中,哈佛自然曆史博物館管理員幾乎一刻不離這顆巨蛋。他手上戴著白手套,是唯一能夠摸蛋的人。

2、唐納雀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31.tinypic.com/2hgwxm0.jpg" border=0>


唐納雀種類有很多,主要分布於北美洲和南美洲。其體羽顏色極為多樣化,從多種鮮豔的著色至灰色、橄欖色、黑色和白色都有。這也是是自然界多樣性的有力證明,目前人們在北美和澳大利亞地區共發現了50種不同顏色的唐納雀。

這張照片的背景是一幅世界地圖,因為唐納雀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地圖的上方是一本收集唐納雀的日誌。攝影者希望每一張照片裏都包含作品的相關信息和內容。

3、大藍閃蝶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8/18/2009081808263043db4.jpg" border=0>


大藍閃蝶是閃蝶科最大的種類,翅膀泛著淡藍色熒光,是世界著名品種,也是巴西的國蝶。而哈佛自然曆史博物館的這隻大藍閃蝶更是難得,因為它的左側呈雄性而右側呈雌性,是極其罕見的基因變異現象導致雌雄嵌合體。

4、納伯科夫的雪茄盒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8/18/2009081808263914395.jpg" border=0>


納伯科夫於1942年至1948年間擔任哈佛比較動物學博物館的研究員,主要負責研究藍蝴蝶。他不是按照蝴蝶的翅膀形狀進行分類,而是根據蝴蝶生殖器的不同來分類。他的收藏一直完好地保存在雪茄盒中的試樣瓶裏。

雪茄盒製作精良,但往往被人們丟棄,因此也很容易收集。科學家們都用它來存放易碎品,如蛋、巢、礦石以及像這種裝滿蝴蝶生殖器標本的試管。雪茄盒表現了科學家們在進行枯燥科學研究時所閃現出的人性。

5、花生蝸牛與馬蹄蟹(鱟)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8/18/2009081808264851af0.jpg" border=0>


著名進化生物學家史蒂芬·傑·古爾德花費了幾十年時間對花生蝸牛(照片中盒子裏的白色物體)的殼進行研究,結果從蝸牛形狀的不斷變遷中發現了很多具有重要價值意義的東西。而照片左下方的馬蹄蟹(即鱟,血液呈藍色),在過去的40億年裏幾乎沒有變化,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

6、連鰭鮭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8/18/20090818082656e7884.jpg" border=0>


這個連鰭鮭標本是由哈佛大學動物學家塞繆爾·加曼在1891年收集的,距今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曆史了。這張照片的背景是真正的連鰭鮭。

7、南部胃育蛙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8/18/2009081808270560e35.jpg" border=0>


南部胃育蛙曾經在澳大利亞東部被發現,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滅絕。它的名字來源於其獨特的繁殖方式:在體外受精以後,母蛙會將受精卵吞下並停止進食,受精卵在母蛙腹中孵化六周。直到幼娃成熟之後,母蛙才會將其吐出。

8、卡萊羅納鸚鵡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8/18/20090818082718da5e7.jpg" border=0>


卡羅萊納鸚鵡是美國東部唯一的本土鸚鵡品種。此鸚鵡曾被發現於俄亥俄穀至墨西哥灣一帶,一般居住於河流或沼澤旁的柏樹及槭樹上。卡羅萊納鸚鵡目前已經滅絕。

9、三葉蟲化石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cnews/2009/8/18/20090818082731da688.jpg" border=0>


這個三葉蟲化石是由美國著名古生物學家維爾卡特收集到的。這位曾是鐵匠的古生物學家從沒有上過高中,卻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並且保存完好的動物化石—布爾吉斯頁岩 。這個三葉蟲化石就是布爾吉斯頁岩動物群中的一種。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29.tinypic.com/1zvsuc1.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KIWI鳥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32.tinypic.com/27zhm6p.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28.tinypic.com/v6jhpz.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26.tinypic.com/33wtys1.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750) this.width=750' alt="" hspace=0 src="http://i30.tinypic.com/2uy3t6g.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本文來源:《連線》  譯: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