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劉謙的魔術大旗能扛多久?自己紅了魔術秀卻遇冷(圖)

劉謙的魔術大旗能扛多久?自己紅了魔術秀卻遇冷

文章來源: 張一眸 於 2009-08-04 01:04:3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784/1978420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魔術師劉謙

魔術秀是否好買賣?對劉謙而言,答案無疑是肯定的。

對曾爭相上馬魔術節目的各電視台,則不然。

從劉謙在春晚上磕碎雞蛋到現在不過半年,各電視台的魔術熱情就在成本核算和收視率慘狀上磕散黃了——魔術創意在廉價的電視平台上被大批次集中消費,大大小小的魔術節目都要與劉謙捆綁,使得劉謙人氣疲憊周期提前到來,電視魔術秀也因而“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到處走穴趕場、收入飆過千萬的劉謙卻沒有成熟的魔術文化駐地,他的魔術大旗還能扛多久?劉謙與魔法節目,誰又是誰的掘墓人?本報獨家走訪了數名電視業內人士及專家學者,力圖解開謎團。



病史:電視台的魔術遊戲史


2007 年6月23日,劉謙第一次出現在台灣《綜藝大哥大》節目《大魔競》單元。得益於之前他從2003年星空衛視《魔星高照》開始對魔術秀的不懈推廣,電視魔術秀的熱潮終於在2009年被劉謙用一顆雞蛋引爆。盤點近三年內地的魔術節目,可以看到各電視台要麽與劉謙過於緊密而偏離了節目宗旨,要麽與劉謙過於疏遠而失去了節目主題,最後形成了電視台與魔術秀之間“始亂終棄”的局麵。

湖南衛視《魔幻達人》2007年11月9日

魔術師:劉謙

魔法青年領袖劉謙領著十位學員分兩個隊伍PK魔術,在街頭、酒吧、公園接受公眾魔法考驗。《魔幻達人》充斥著湖南衛視拿手的選秀節目味道,十位學員也大多是湖南衛視的主持人。汪涵顯然沒有找到觀眾的興奮點,為期九周的節目反響平平。

安徽衛視 《周日我最大》 魔術師:劉謙2008年3月9日

安徽衛視綜藝節目《周日我最大》,2008年引入劉謙主持《看我七十二變》單元。這個節目聚攏了最早一批劉謙魔術粉絲,劉謙魔術包括讀心術、戒指魔術、撲克牌魔術等都在這個節目中一一呈現。

東南衛視《開心100大魔競》2008年7月12日

魔術師:劉謙、羅賓等

受到台灣《綜藝大哥大》節目的啟發,東南衛視推出了《開心100大魔競》,邀請張菲、黃品源與內地買紅妹、管藝等主持人搭檔,沿用了《綜藝大哥大》之《大魔競》單元創意,邀請各地的魔術師比拚魔術,劉謙、譚永銓等資深魔術師擔任評審。

江蘇衛視 《魔術猜猜猜》魔術師:蒙麵人2009年3月24日

在眾多魔術節目裏,江蘇衛視《魔術猜猜猜》以最犯忌諱的“魔法揭秘”為噱頭,節目首先會播放一段魔術,隨後邀請觀眾猜測魔術內情,節目高潮時由蒙麵的“終極猜想者”揭穿魔術內情,因而也引起了魔術師的強烈反感。

湖南衛視 《金牌魔術團》2009年4月12日

魔術師:劉謙、程廣生等

湖南衛視不惜重金邀請劉謙,直接導致安徽衛視與劉謙翻臉。《金牌魔術團》由汪涵主持,仍然采取魔法師PK的模式,劉謙領銜評審團。節目第一期就引發強烈爭議,隨後還爆出了評委內訌、劉謙被取消常規評審權等新聞,難逃惡評。

安徽衛視 《星光魔範生》2009年4月17日

魔術師:王凱富

《星光魔範生》每期邀請四位明星表演魔術,優勝者成為“魔範生”。《星光魔範生》裏指導魔術師的位置本來為劉謙而設,由於跟劉謙談不攏,改為邀請台灣魔術師王凱富,後者被安徽衛視稱為劉謙的魔術啟蒙老師。

中央電視台 《魔法奇跡》2009年5月1日

魔術師:劉謙 趙育瑩 王禹

行動力最慢的央視最晚啟動了自己的魔術節目,董卿當仁不讓擔任主持,邀請劉謙、趙育瑩、王禹等魔術師表演,內容以近景魔術為主,不揭秘,不選秀,不造星,以享受為主,適合對魔術表演抱有單純興趣的觀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784/1978420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魔術節目的遍地開花讓原本就為數不多的幾個魔術師到處走穴,魔術師是混了個臉熟,各台的魔術節目卻陷入了更深的同質化危機之中。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784/1978420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央視《魔法奇跡》錄製現場。

劉謙很火,魔術節目病得不輕,魔術節目症候群

劉謙掀起的魔術熱潮,似乎點燃了2009年的整個上半年,開錄魔術節目一度成了國內幾個地方衛視的集體狂歡,然而前後不過數月,卻突然傳來這些魔術節目先後停播的消息。魔術節目為何如此短壽,是先天不足,還是惡性競爭導致節目生命提前透支?無論如何,該現象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的一個謎團,而最近一個月,各台各檔魔術節目的製片人,也紛紛自稱受到媒體的輪番關注。本報獨家聯係了東南衛視《全民大魔競》製片人林蕾、安徽衛視《星光魔範生》品牌宣傳及總製片人助手胡鑫、央視《魔法奇跡》製片人夏雨、湖南衛視總編室,力求進一步揭開“魔術節目症候群”之謎。



觀眾還是愛看唱歌跳舞,魔術秀沒啥收視率


關於收視率有一個常識:一檔節目如收視率中上,節目組必然於第一時間對外宣稱“收視超高”,以進一步催穀收視;反之則不然。在報喜不報憂的電視行業,沒有消息,實在是個壞消息。具體到魔術節目,在它表麵的熱鬧背後,其收視率卻是個不能觸碰的軟肋。記者采訪過程中,幾家電視台均不願透露魔術節目的具體收視。東南台《全民大魔競》製片人林蕾隻表示,台裏對節目的收視均感到滿意。央視《魔法奇跡》製片人夏雨則稱,節目收視率在央視一套排在第四、五位。湖南台《金牌魔術團》在7月5日播出最後一集後,導演組就開始集體放假,總導演廖雅琴表示不想接受調查采訪。湖南衛視總編室後來就收視情況進行了說明,宣布收視成績 “喜人”,又稱“平均收視達1.3,占市場份額3.44,始終穩居全國前三,累計收看人群數達到2.33億”。不過據知情人士透露,該節目收視實際比以前同檔節目有所下滑。安徽台品牌宣傳及節目總製片人助手胡鑫則坦言該台《星光魔範生》的收視成績不理想:“(收視占)全國市場收視份額肯定是過1的,《星光魔範生》隻是一季的節目,收視和我們預料中有一定差距也很正常,也反映了國內觀眾對魔術的一種看法,這說明魔術還不是一種大眾化的綜藝節目,跟唱歌、舞蹈還是有一定差別。”這似乎能夠證實,魔術節目不過是場不叫座的“虛火”。



魔術師到處走穴,魔術創意嚴重透支


踏入7月,湖南衛視《金牌魔術團》和安徽衛視《星光魔範生》相繼停播。安徽衛視《星光魔範生》總製片人羅法平表示,因為製作費用投入太大,廣告回饋和收視率低下,安徽衛視和湖南衛視決定暫停魔術節目。湖南衛視方總編室主任李浩卻否定了這一說法:“當初啟動發布會時,我們就公布了《金牌魔術團》總共會錄製13 期,何來‘叫停’之說?”但安徽衛視品牌宣傳、總製片人助手胡鑫認為,過去半年裏,各個衛視競相製作魔術節目,此外也有不少揭秘魔術的節目出現,這使得魔術節目的生命倍徹底透支,而劉謙從08年到09年上半年的頻繁出現,也讓觀眾深感審美疲勞。在春晚之前就與劉謙合作過的東南衛視,其《全民大魔競》製片人林蕾也承認,當下各台跟風做魔術節目不夠理性,急速的發展,事實上剝奪了魔術節目自身發展的階段性,“魔術的資源很有限,國內優秀魔術師可能就那麽幾個人,同樣幾個人你在這個衛視也看得到,那個衛視也看得到,各個頻道都能看得到,對於觀眾來說,魔術的神秘感和新鮮感就沒有了,這對魔術節目也是一種很大傷害。並不是說因為魔術本身的魅力不夠導致大家降低了對它的關注度,相反,各大媒體對魔術過度的炒作和曝光反倒影響了它正常的發展。”

明星是紅了,節目卻出不來

東南衛視是全國第一個把魔術和綜藝節目結合在一起的電視台,從去年開始,他們跟台灣的“綜藝大哥大”合作《全民大魔競》,當時劉謙就是該節目的主持人。在各台爭相上馬魔術節目並紛紛重金聘請劉謙出場後,東南衛視為避免雷同開始變招,走全民路線和素人(普通人)魔術師路線,因為該節目製片人林蕾不認為劉謙能推動魔術節目:“像春晚這樣全球華人觀眾都能接觸到的平台,它可能令普通觀眾了解到魔術節目,但結果卻是劉謙一個明星出來了,光芒甚至蓋過了魔術,實際上魔術節目並沒有出來。”果不其然,如今劉謙風生水起月入千萬,而先前風風火火的魔術節目卻黯然失色。其他幾名業內較為有名的魔術師也在魔術秀熱潮中風光了一把,然而,走紅的隻是魔術師罷了,魔術節目本身並沒有得到造就。對魔術師尤其走紅魔術師的嚴重依賴,讓魔術節目的同質化趨勢更為嚴重。核心競爭力的始終缺失,讓魔術節目缺少了強壯的、足以支撐全局的骨骼,成了扶不起的阿鬥。

燒大錢製作,難保收支平衡

魔術節目投入之大,非一般節目所望其項背。全明星的嘉賓陣容、華麗舞台布景的搭建、精密魔術道具的配置、整體奇幻效果的營造,背後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堆積而成。安徽衛視《星光魔範生》總投資為2000多萬,邀請明星就是其一大開銷,該台總製片人助手胡鑫說:“我們單獨請蔡依林就是60萬,如果一期製作費是100萬,她一個人就占了60萬。此外還有其他費用,比如我們在北京租場的費用、包裝的費用、後期製作等,包括我們的製作團隊都是從台灣請來的。”然而,這些節目卻由於受眾人群太年輕,往往不易得到廣告主的垂青。《全民大魔競》製片人林蕾透露:“因為節目的冠名商是全額冠名的,所以收支沒有收到太大影響,目前也還沒有遇到過廣告客戶不滿意、要撤單的情況。”但她也承認,“我們的目標受眾是中青年,但有的時候兒童觀眾也很多,孩子對於魔術節目的興趣確實超乎我們的想象。”偏低的投資回報率使得魔術節目難保收支平衡,捧著一顆虧損的“腎”,大家也隻能有苦難言。



專家會診:魔術節目為什麽這樣衰?


陳力丹,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責任教授、傳播學方向博士生導師

魔術節目什麽時候火完了,就自然而然會消亡了,就跟商品一樣,大家都搶著製造,但賣不出去了自然就沒人生產了。

鍾以謙,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廣告係主任,媒介研究所所長

我們的媒體在尋找節目形態的時候,太缺乏創造性了,認為從春晚出來就是成功了。一個節目就有了存在的理由,而不需要漫長的預熱過程。

李佳霖,資深廣告創意人

一個人耍雜技再出神入化,也很難產生一個產業鏈。對於人的娛樂生活來講,歌唱、電影才永遠是一個常態。

怎麽看待電視台爭相上馬魔術節目的現象?

A1:爭做魔術節目是電視台的短視行為。

A2:跟風追捧和製作魔術節目是媒體弱智。

陳力丹:爭做魔術節目是電視台的短視行為。過去的曆史原因,造成電視媒體從業人員的素質是最低的,現在在電視台當領導的這幫人,都是當年我們80年代初同一撥出去最差的,現在為什麽電視水平這麽低,就是因為領導不行,水平太低了,沒有遠見。魔術節目什麽時候火完了,就自然而然會消亡了,就跟商品一樣,大家都搶著製造,但賣不出去了自然就沒人生產了。

鍾以謙:跟風追捧和製作魔術節目是媒體弱智。我們的媒體在尋找節目形態的時候,太缺乏創造性了,認為從春晚出來就是成功了。各地方台已經找不到更新的節目內容和形態了,或者他們需要做各種調查和漫長的鋪墊,如果有一個人在中央台已經火了,被很多觀眾傳說著,那麽就為一個節目造就了存在的理由,可以馬上開一檔節目,而不需要漫長的預熱過程。

劉謙走紅而魔術秀遇冷,為何二者會背道而馳?

A1:缺乏資金,缺乏冷靜思考,缺乏觀眾調查。

鍾以謙:這種民間自發一下子形成的,稱之為流行的風氣,隻是感性支配下的一種結果,這種事情往往來得快,去得也快。本來魔術並不缺乏,它不是一種全新的稀奇的東西,這方麵的東西根本就沒斷過,經常也有外國大師來中國表演,所以它根本不可能使觀眾有一種更深的卷入度。不稀奇又想流行,你說可能嗎?隻是這些年大家有些忽視了它,但是在春晚出來了以後,大家又有點開始重新關注它,各個台又在做魔術節目。我覺得開幾個魔術節目不是壞事,關鍵是往前怎麽走。走不下去的原因,第一是缺資金,第二是對節目的創新缺乏深入冷靜思考,對觀眾缺乏調查研究。任何商品都有一個生命周期,要判斷一個事物它能流行多久,在攀升的時候我可以做,要看攀升的時間是一年還是幾個月,如果隻是三個月,那我就要考慮播一季就停了。

魔術節目為何難以受到廣告商的青睞?

A1:真正對魔術感興趣的是一些小孩,他們沒有購買力。

A2:魔術在中國受眾群很窄,對娛樂來說它隻是配菜,不可能是主菜。

鍾以謙:關注節目的是怎樣的一群人,這對於廣告主來說是最重要的。根據我的判斷,真正對魔術感興趣的是一些小孩,尤其是中小學生,他們對魔術好像接觸得少,忽然看到了覺得很好玩。成年人對這個不感興趣,大家都接觸過。小孩往往沒有購買力,雖然是消費人群,但他們的購買是由父母決定的。這樣就有可能導致做了廣告以後,效果不明顯。即便節目的收視率不低,但廣告主的收效也並不好。受眾群太年輕,沒有消費能力,致使在上麵做廣告沒有效果。

李佳霖:目前市場上最重要的受眾是18-25歲的人群,誰掌握了這部分誰就掌握了黃金商機。現在在我國魔術的受眾很窄,而且有低齡化的趨勢,甚至低到10、 12歲以下。廣告商之所以不願意把廣告資源投入到魔術節目,一是受眾麵的問題,廣告商永遠願意做大眾的,發放大部分人可以認同、接收的信息,即使是小眾,如果集中在主流群體也很好,但現在中國的魔術節目觀眾情況是低齡化,10歲左右的人群更是沒有自主消費力。而且魔術的受眾人群還很窄,對娛樂來說它隻是配菜,不可能是主菜。一個人耍雜技再出神入化,也很難產生一個產業鏈,魔術雜技這些東西,並不是主流人群欣賞的東西,一年看一兩次也OK,換台看到也可以,但對於人的娛樂生活來講,歌唱、電影才永遠是一個常態。你可以看演唱會,看一個人從頭到尾唱兩個小時,但你未必會接受一個人變魔術兩個小時。



劉謙走紅而魔術秀遇冷,為何二者會背道而馳?


A1:春晚造就的是劉謙這個明星而不是魔術這個項目。

A2:魔術節目的群眾基礎不太好,隻有第一次看的人才有興趣。

鍾以謙:劉謙在春晚上在某種意義上成為明星了,明星的個人價值生命力是比較長的,他隻要成了明星,隻要不斷做事,我們就會承認他的存在,除非他有什麽失敗。但是魔術就很難說了。春晚造就的是劉謙這個明星而不是魔術這個項目,現在各個地方台抓的是魔術,卻難以總能抓住劉謙。換了個人來做魔術,這個魔術就不值錢了,會做魔術的人何止千千萬萬。

李佳霖:劉謙今年剛出來,大家以為會在白領、年輕人中造成潮流,今年初摩托羅拉有一款手機找過他代言,但後來慢慢發現魔術節目的群眾基礎不太好,水平也比較低,隻有第一次看的人才有興趣。媒體記者認為隻要上了央視、大家都知道有這號人,就一定會熱愛,於是就爭相炒作。實際上,能否經得起市場考驗,有多少人喜歡他,廣告商是需要客觀數據的,必須以消費者調查為基礎。魔術節目長期來說沒有人大力推廣,光靠劉謙一個人很難形成氣候。年輕人的忠誠度比較低,酒吧今天流行這個,明天流行那個,魔術很難形成真正的氣候。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784/1978420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劉謙為巡演舉辦招待會,粉絲熱情捧場。

魔術秀都玩不下去了,劉謙的錢還沒賺完。

各大衛視台的魔術節目都處境艱難,劉謙的知名度和收入卻仍然直線上升。即便電視台的魔術節目都辦不下去了,他也能夠開拓越來越多的財路。

出席活動,出場費高達六位數

春晚之後,劉謙成了內地天空上的空中飛人,輾轉於各個城市的商演舞台和省級電視台的錄影棚裏。劉謙的出場費很快飆升到6位數,出席某衛視的某電視劇首播發布會,僅僅作為表演嘉賓,出場費就高達18萬。而類似這樣的發布會,每隔幾周就會上演一次,最密集的時候一天輾轉一個城市。



電視台走穴,有基本酬勞還有化妝費


魔術節目遍地開花的時候,製作人們相信,在這個時候,劉謙就是收視率的保證。就拿他和汪涵在湖南衛視搭檔主持的《金牌魔術團》來說,據知情人士透露,劉謙和節目組先簽了13期節目,節目組給他的“基數”酬勞在一百萬左右,隨後每一期錄製還會給劉謙相應的出場費,也就是交通費和化妝費,這筆費用也超過了五位數,對於湖南衛視來說絕對是誠意之價了。要知道,湖南衛視金牌主持人汪涵的“出場費”也隻有每集6000元。這樣算來,劉謙在四家衛視的魔術節目中起碼賺到了七位數。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方檢出興奮劑物質近一年後,美方FDA承認了
蔡磊深夜發文:我還有眼睛和耳朵 寧可戰死 不會等死
42歲女市長多次與已婚男下屬進酒店:我們去開會
囚號“3617”,尹錫悅出庭受審,形象大變
美國“戰爭部”頒布緊急全球召集令,要有大事發生?




24小時討論排行

FBI前局長被起訴 特朗普:他是這個國家最垃圾的人
殘酷的紀實:加沙饑餓家庭的一天
默克爾自述:蘇聯解體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最高100%!新一波特朗普關稅襲來 這些企業在哀嚎
中國首個移植豬腎的人,手術後存活超過200天
“不會屈膝而活!” 特朗普與前FBI局長8年恩怨迎爆點
被丈夫推下懸崖6年後,她隻想離婚
特朗普與馬斯克“再聯手” 為聯邦機構推“政府版Grok”
智利總統:我不想內塔尼亞胡被殺,我想他受審判
曾說“收複台灣捐5000萬”的他,怎麽也被封了?
罕見!芬蘭總統要求取消五常一票否決權
青年的呐喊:抗議之聲點燃“亞洲之春”
中國在北極冰區首次成功實現載人深潛
美計劃明年初執行載人繞月探測任務“阿爾忒彌斯2號”
首例!以軍被爆使用微軟雲服務大規模監控巴勒斯坦人
3名保潔人員,深夜死於地鐵撞擊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劉謙的魔術大旗能扛多久?自己紅了魔術秀卻遇冷

張一眸 2009-08-04 01:04:34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784/19784206.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魔術師劉謙

魔術秀是否好買賣?對劉謙而言,答案無疑是肯定的。

對曾爭相上馬魔術節目的各電視台,則不然。

從劉謙在春晚上磕碎雞蛋到現在不過半年,各電視台的魔術熱情就在成本核算和收視率慘狀上磕散黃了——魔術創意在廉價的電視平台上被大批次集中消費,大大小小的魔術節目都要與劉謙捆綁,使得劉謙人氣疲憊周期提前到來,電視魔術秀也因而“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到處走穴趕場、收入飆過千萬的劉謙卻沒有成熟的魔術文化駐地,他的魔術大旗還能扛多久?劉謙與魔法節目,誰又是誰的掘墓人?本報獨家走訪了數名電視業內人士及專家學者,力圖解開謎團。



病史:電視台的魔術遊戲史


2007 年6月23日,劉謙第一次出現在台灣《綜藝大哥大》節目《大魔競》單元。得益於之前他從2003年星空衛視《魔星高照》開始對魔術秀的不懈推廣,電視魔術秀的熱潮終於在2009年被劉謙用一顆雞蛋引爆。盤點近三年內地的魔術節目,可以看到各電視台要麽與劉謙過於緊密而偏離了節目宗旨,要麽與劉謙過於疏遠而失去了節目主題,最後形成了電視台與魔術秀之間“始亂終棄”的局麵。

湖南衛視《魔幻達人》2007年11月9日

魔術師:劉謙

魔法青年領袖劉謙領著十位學員分兩個隊伍PK魔術,在街頭、酒吧、公園接受公眾魔法考驗。《魔幻達人》充斥著湖南衛視拿手的選秀節目味道,十位學員也大多是湖南衛視的主持人。汪涵顯然沒有找到觀眾的興奮點,為期九周的節目反響平平。

安徽衛視 《周日我最大》 魔術師:劉謙2008年3月9日

安徽衛視綜藝節目《周日我最大》,2008年引入劉謙主持《看我七十二變》單元。這個節目聚攏了最早一批劉謙魔術粉絲,劉謙魔術包括讀心術、戒指魔術、撲克牌魔術等都在這個節目中一一呈現。

東南衛視《開心100大魔競》2008年7月12日

魔術師:劉謙、羅賓等

受到台灣《綜藝大哥大》節目的啟發,東南衛視推出了《開心100大魔競》,邀請張菲、黃品源與內地買紅妹、管藝等主持人搭檔,沿用了《綜藝大哥大》之《大魔競》單元創意,邀請各地的魔術師比拚魔術,劉謙、譚永銓等資深魔術師擔任評審。

江蘇衛視 《魔術猜猜猜》魔術師:蒙麵人2009年3月24日

在眾多魔術節目裏,江蘇衛視《魔術猜猜猜》以最犯忌諱的“魔法揭秘”為噱頭,節目首先會播放一段魔術,隨後邀請觀眾猜測魔術內情,節目高潮時由蒙麵的“終極猜想者”揭穿魔術內情,因而也引起了魔術師的強烈反感。

湖南衛視 《金牌魔術團》2009年4月12日

魔術師:劉謙、程廣生等

湖南衛視不惜重金邀請劉謙,直接導致安徽衛視與劉謙翻臉。《金牌魔術團》由汪涵主持,仍然采取魔法師PK的模式,劉謙領銜評審團。節目第一期就引發強烈爭議,隨後還爆出了評委內訌、劉謙被取消常規評審權等新聞,難逃惡評。

安徽衛視 《星光魔範生》2009年4月17日

魔術師:王凱富

《星光魔範生》每期邀請四位明星表演魔術,優勝者成為“魔範生”。《星光魔範生》裏指導魔術師的位置本來為劉謙而設,由於跟劉謙談不攏,改為邀請台灣魔術師王凱富,後者被安徽衛視稱為劉謙的魔術啟蒙老師。

中央電視台 《魔法奇跡》2009年5月1日

魔術師:劉謙 趙育瑩 王禹

行動力最慢的央視最晚啟動了自己的魔術節目,董卿當仁不讓擔任主持,邀請劉謙、趙育瑩、王禹等魔術師表演,內容以近景魔術為主,不揭秘,不選秀,不造星,以享受為主,適合對魔術表演抱有單純興趣的觀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784/19784208.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魔術節目的遍地開花讓原本就為數不多的幾個魔術師到處走穴,魔術師是混了個臉熟,各台的魔術節目卻陷入了更深的同質化危機之中。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784/19784207.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央視《魔法奇跡》錄製現場。

劉謙很火,魔術節目病得不輕,魔術節目症候群

劉謙掀起的魔術熱潮,似乎點燃了2009年的整個上半年,開錄魔術節目一度成了國內幾個地方衛視的集體狂歡,然而前後不過數月,卻突然傳來這些魔術節目先後停播的消息。魔術節目為何如此短壽,是先天不足,還是惡性競爭導致節目生命提前透支?無論如何,該現象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的一個謎團,而最近一個月,各台各檔魔術節目的製片人,也紛紛自稱受到媒體的輪番關注。本報獨家聯係了東南衛視《全民大魔競》製片人林蕾、安徽衛視《星光魔範生》品牌宣傳及總製片人助手胡鑫、央視《魔法奇跡》製片人夏雨、湖南衛視總編室,力求進一步揭開“魔術節目症候群”之謎。



觀眾還是愛看唱歌跳舞,魔術秀沒啥收視率


關於收視率有一個常識:一檔節目如收視率中上,節目組必然於第一時間對外宣稱“收視超高”,以進一步催穀收視;反之則不然。在報喜不報憂的電視行業,沒有消息,實在是個壞消息。具體到魔術節目,在它表麵的熱鬧背後,其收視率卻是個不能觸碰的軟肋。記者采訪過程中,幾家電視台均不願透露魔術節目的具體收視。東南台《全民大魔競》製片人林蕾隻表示,台裏對節目的收視均感到滿意。央視《魔法奇跡》製片人夏雨則稱,節目收視率在央視一套排在第四、五位。湖南台《金牌魔術團》在7月5日播出最後一集後,導演組就開始集體放假,總導演廖雅琴表示不想接受調查采訪。湖南衛視總編室後來就收視情況進行了說明,宣布收視成績 “喜人”,又稱“平均收視達1.3,占市場份額3.44,始終穩居全國前三,累計收看人群數達到2.33億”。不過據知情人士透露,該節目收視實際比以前同檔節目有所下滑。安徽台品牌宣傳及節目總製片人助手胡鑫則坦言該台《星光魔範生》的收視成績不理想:“(收視占)全國市場收視份額肯定是過1的,《星光魔範生》隻是一季的節目,收視和我們預料中有一定差距也很正常,也反映了國內觀眾對魔術的一種看法,這說明魔術還不是一種大眾化的綜藝節目,跟唱歌、舞蹈還是有一定差別。”這似乎能夠證實,魔術節目不過是場不叫座的“虛火”。



魔術師到處走穴,魔術創意嚴重透支


踏入7月,湖南衛視《金牌魔術團》和安徽衛視《星光魔範生》相繼停播。安徽衛視《星光魔範生》總製片人羅法平表示,因為製作費用投入太大,廣告回饋和收視率低下,安徽衛視和湖南衛視決定暫停魔術節目。湖南衛視方總編室主任李浩卻否定了這一說法:“當初啟動發布會時,我們就公布了《金牌魔術團》總共會錄製13 期,何來‘叫停’之說?”但安徽衛視品牌宣傳、總製片人助手胡鑫認為,過去半年裏,各個衛視競相製作魔術節目,此外也有不少揭秘魔術的節目出現,這使得魔術節目的生命倍徹底透支,而劉謙從08年到09年上半年的頻繁出現,也讓觀眾深感審美疲勞。在春晚之前就與劉謙合作過的東南衛視,其《全民大魔競》製片人林蕾也承認,當下各台跟風做魔術節目不夠理性,急速的發展,事實上剝奪了魔術節目自身發展的階段性,“魔術的資源很有限,國內優秀魔術師可能就那麽幾個人,同樣幾個人你在這個衛視也看得到,那個衛視也看得到,各個頻道都能看得到,對於觀眾來說,魔術的神秘感和新鮮感就沒有了,這對魔術節目也是一種很大傷害。並不是說因為魔術本身的魅力不夠導致大家降低了對它的關注度,相反,各大媒體對魔術過度的炒作和曝光反倒影響了它正常的發展。”

明星是紅了,節目卻出不來

東南衛視是全國第一個把魔術和綜藝節目結合在一起的電視台,從去年開始,他們跟台灣的“綜藝大哥大”合作《全民大魔競》,當時劉謙就是該節目的主持人。在各台爭相上馬魔術節目並紛紛重金聘請劉謙出場後,東南衛視為避免雷同開始變招,走全民路線和素人(普通人)魔術師路線,因為該節目製片人林蕾不認為劉謙能推動魔術節目:“像春晚這樣全球華人觀眾都能接觸到的平台,它可能令普通觀眾了解到魔術節目,但結果卻是劉謙一個明星出來了,光芒甚至蓋過了魔術,實際上魔術節目並沒有出來。”果不其然,如今劉謙風生水起月入千萬,而先前風風火火的魔術節目卻黯然失色。其他幾名業內較為有名的魔術師也在魔術秀熱潮中風光了一把,然而,走紅的隻是魔術師罷了,魔術節目本身並沒有得到造就。對魔術師尤其走紅魔術師的嚴重依賴,讓魔術節目的同質化趨勢更為嚴重。核心競爭力的始終缺失,讓魔術節目缺少了強壯的、足以支撐全局的骨骼,成了扶不起的阿鬥。

燒大錢製作,難保收支平衡

魔術節目投入之大,非一般節目所望其項背。全明星的嘉賓陣容、華麗舞台布景的搭建、精密魔術道具的配置、整體奇幻效果的營造,背後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金堆積而成。安徽衛視《星光魔範生》總投資為2000多萬,邀請明星就是其一大開銷,該台總製片人助手胡鑫說:“我們單獨請蔡依林就是60萬,如果一期製作費是100萬,她一個人就占了60萬。此外還有其他費用,比如我們在北京租場的費用、包裝的費用、後期製作等,包括我們的製作團隊都是從台灣請來的。”然而,這些節目卻由於受眾人群太年輕,往往不易得到廣告主的垂青。《全民大魔競》製片人林蕾透露:“因為節目的冠名商是全額冠名的,所以收支沒有收到太大影響,目前也還沒有遇到過廣告客戶不滿意、要撤單的情況。”但她也承認,“我們的目標受眾是中青年,但有的時候兒童觀眾也很多,孩子對於魔術節目的興趣確實超乎我們的想象。”偏低的投資回報率使得魔術節目難保收支平衡,捧著一顆虧損的“腎”,大家也隻能有苦難言。



專家會診:魔術節目為什麽這樣衰?


陳力丹,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責任教授、傳播學方向博士生導師

魔術節目什麽時候火完了,就自然而然會消亡了,就跟商品一樣,大家都搶著製造,但賣不出去了自然就沒人生產了。

鍾以謙,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廣告係主任,媒介研究所所長

我們的媒體在尋找節目形態的時候,太缺乏創造性了,認為從春晚出來就是成功了。一個節目就有了存在的理由,而不需要漫長的預熱過程。

李佳霖,資深廣告創意人

一個人耍雜技再出神入化,也很難產生一個產業鏈。對於人的娛樂生活來講,歌唱、電影才永遠是一個常態。

怎麽看待電視台爭相上馬魔術節目的現象?

A1:爭做魔術節目是電視台的短視行為。

A2:跟風追捧和製作魔術節目是媒體弱智。

陳力丹:爭做魔術節目是電視台的短視行為。過去的曆史原因,造成電視媒體從業人員的素質是最低的,現在在電視台當領導的這幫人,都是當年我們80年代初同一撥出去最差的,現在為什麽電視水平這麽低,就是因為領導不行,水平太低了,沒有遠見。魔術節目什麽時候火完了,就自然而然會消亡了,就跟商品一樣,大家都搶著製造,但賣不出去了自然就沒人生產了。

鍾以謙:跟風追捧和製作魔術節目是媒體弱智。我們的媒體在尋找節目形態的時候,太缺乏創造性了,認為從春晚出來就是成功了。各地方台已經找不到更新的節目內容和形態了,或者他們需要做各種調查和漫長的鋪墊,如果有一個人在中央台已經火了,被很多觀眾傳說著,那麽就為一個節目造就了存在的理由,可以馬上開一檔節目,而不需要漫長的預熱過程。

劉謙走紅而魔術秀遇冷,為何二者會背道而馳?

A1:缺乏資金,缺乏冷靜思考,缺乏觀眾調查。

鍾以謙:這種民間自發一下子形成的,稱之為流行的風氣,隻是感性支配下的一種結果,這種事情往往來得快,去得也快。本來魔術並不缺乏,它不是一種全新的稀奇的東西,這方麵的東西根本就沒斷過,經常也有外國大師來中國表演,所以它根本不可能使觀眾有一種更深的卷入度。不稀奇又想流行,你說可能嗎?隻是這些年大家有些忽視了它,但是在春晚出來了以後,大家又有點開始重新關注它,各個台又在做魔術節目。我覺得開幾個魔術節目不是壞事,關鍵是往前怎麽走。走不下去的原因,第一是缺資金,第二是對節目的創新缺乏深入冷靜思考,對觀眾缺乏調查研究。任何商品都有一個生命周期,要判斷一個事物它能流行多久,在攀升的時候我可以做,要看攀升的時間是一年還是幾個月,如果隻是三個月,那我就要考慮播一季就停了。

魔術節目為何難以受到廣告商的青睞?

A1:真正對魔術感興趣的是一些小孩,他們沒有購買力。

A2:魔術在中國受眾群很窄,對娛樂來說它隻是配菜,不可能是主菜。

鍾以謙:關注節目的是怎樣的一群人,這對於廣告主來說是最重要的。根據我的判斷,真正對魔術感興趣的是一些小孩,尤其是中小學生,他們對魔術好像接觸得少,忽然看到了覺得很好玩。成年人對這個不感興趣,大家都接觸過。小孩往往沒有購買力,雖然是消費人群,但他們的購買是由父母決定的。這樣就有可能導致做了廣告以後,效果不明顯。即便節目的收視率不低,但廣告主的收效也並不好。受眾群太年輕,沒有消費能力,致使在上麵做廣告沒有效果。

李佳霖:目前市場上最重要的受眾是18-25歲的人群,誰掌握了這部分誰就掌握了黃金商機。現在在我國魔術的受眾很窄,而且有低齡化的趨勢,甚至低到10、 12歲以下。廣告商之所以不願意把廣告資源投入到魔術節目,一是受眾麵的問題,廣告商永遠願意做大眾的,發放大部分人可以認同、接收的信息,即使是小眾,如果集中在主流群體也很好,但現在中國的魔術節目觀眾情況是低齡化,10歲左右的人群更是沒有自主消費力。而且魔術的受眾人群還很窄,對娛樂來說它隻是配菜,不可能是主菜。一個人耍雜技再出神入化,也很難產生一個產業鏈,魔術雜技這些東西,並不是主流人群欣賞的東西,一年看一兩次也OK,換台看到也可以,但對於人的娛樂生活來講,歌唱、電影才永遠是一個常態。你可以看演唱會,看一個人從頭到尾唱兩個小時,但你未必會接受一個人變魔術兩個小時。



劉謙走紅而魔術秀遇冷,為何二者會背道而馳?


A1:春晚造就的是劉謙這個明星而不是魔術這個項目。

A2:魔術節目的群眾基礎不太好,隻有第一次看的人才有興趣。

鍾以謙:劉謙在春晚上在某種意義上成為明星了,明星的個人價值生命力是比較長的,他隻要成了明星,隻要不斷做事,我們就會承認他的存在,除非他有什麽失敗。但是魔術就很難說了。春晚造就的是劉謙這個明星而不是魔術這個項目,現在各個地方台抓的是魔術,卻難以總能抓住劉謙。換了個人來做魔術,這個魔術就不值錢了,會做魔術的人何止千千萬萬。

李佳霖:劉謙今年剛出來,大家以為會在白領、年輕人中造成潮流,今年初摩托羅拉有一款手機找過他代言,但後來慢慢發現魔術節目的群眾基礎不太好,水平也比較低,隻有第一次看的人才有興趣。媒體記者認為隻要上了央視、大家都知道有這號人,就一定會熱愛,於是就爭相炒作。實際上,能否經得起市場考驗,有多少人喜歡他,廣告商是需要客觀數據的,必須以消費者調查為基礎。魔術節目長期來說沒有人大力推廣,光靠劉謙一個人很難形成氣候。年輕人的忠誠度比較低,酒吧今天流行這個,明天流行那個,魔術很難形成真正的氣候。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news/pics/19784/19784205.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uku.com'> 劉謙為巡演舉辦招待會,粉絲熱情捧場。

魔術秀都玩不下去了,劉謙的錢還沒賺完。

各大衛視台的魔術節目都處境艱難,劉謙的知名度和收入卻仍然直線上升。即便電視台的魔術節目都辦不下去了,他也能夠開拓越來越多的財路。

出席活動,出場費高達六位數

春晚之後,劉謙成了內地天空上的空中飛人,輾轉於各個城市的商演舞台和省級電視台的錄影棚裏。劉謙的出場費很快飆升到6位數,出席某衛視的某電視劇首播發布會,僅僅作為表演嘉賓,出場費就高達18萬。而類似這樣的發布會,每隔幾周就會上演一次,最密集的時候一天輾轉一個城市。



電視台走穴,有基本酬勞還有化妝費


魔術節目遍地開花的時候,製作人們相信,在這個時候,劉謙就是收視率的保證。就拿他和汪涵在湖南衛視搭檔主持的《金牌魔術團》來說,據知情人士透露,劉謙和節目組先簽了13期節目,節目組給他的“基數”酬勞在一百萬左右,隨後每一期錄製還會給劉謙相應的出場費,也就是交通費和化妝費,這筆費用也超過了五位數,對於湖南衛視來說絕對是誠意之價了。要知道,湖南衛視金牌主持人汪涵的“出場費”也隻有每集6000元。這樣算來,劉謙在四家衛視的魔術節目中起碼賺到了七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