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佛祖肉身舍利重回中國雲居寺 世界上僅存2顆(圖)

佛祖肉身舍利重回中國雲居寺 世界上僅存2顆

文章來源: chewi 於 2009-06-12 10:50:2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ul/news/2009/06-12/U136P4T8D1732098F107DT2009061215433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闊別近30年 23日起接受10天觀瞻

  佛祖肉身舍利重回雲居寺

  今天上午,房山區正式對外宣布,世界上最大的石經博覽園——中華石經博覽園奠基儀式將於6月23日在房山舉行。同時,闊別近30年後,被稱為“海內三寶”之一、世界上僅存的兩顆佛祖肉身舍利也將於當日迎請回出土地——雲居寺,並開始為期10天的觀瞻。

  雲居寺開建最大石經博覽園

  記者從雲居寺了解到,世界上最大的石經博覽園——中華石經博覽園將於23日在雲居寺東側奠基。總占地麵積30.08公頃的中華石經博覽園,建築麵積達5萬多平方米,投資3億多元,計劃在3至5年內建成並向公眾開放。

  中華石經博覽園包括石經博物館、石經碑林、休閑養生中心和餐飲街區共4個區域。其中石經博物館占地40畝,建築麵積7357平方米,投資7000多萬元。石經碑林占地120畝,包括文物解讀區、石文化體驗區等。

  此外,園內還特設了可以進行鮮花、薰香沐浴、佛樂欣賞、修身養性、禪定修養的休閑養生中心以及提供素食的餐飲街區。

  雲居寺景區主任雲桂榮告訴記者,目前,雲居寺中珍藏有14728塊石經,分為兩部分存放。其中,一部分在雲居寺的石經地宮中存放,另一部分在石經山的9個洞穴內存放。現在存放在地宮中的石經都疊在一起存放,不便於參觀。石經博物館建成後,館內將陳列出石經複製品、原經拓片及石經的經文解釋。

  佛祖肉身舍利世界僅存2顆

  記者從今天上午房山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闊別近三十年後,23日,1981年出土於雲居寺雷音洞的“國寶”佛祖肉身舍利將重回房山雲居寺。屆時,將舉行隆重的雲居寺佛祖肉身舍利迎請法會,有多位高僧、僧眾、居士參加迎請儀式。

  佛祖肉身舍利1981年出土於房山雲居寺雷音洞內,此前已在雲居寺埋藏了1300年之久,是國家級文物,與北京八大處的佛牙、陝西西安法門寺的佛指並稱“海內三寶”,是世界上僅存的唯一兩粒佛祖肉身舍利,出土後一直珍藏於國家金庫內,後來首都博物館新館建成後,才移至首都博物館保存。

  觀瞻票價初定20元左右

  雲居寺景區主任雲桂榮告訴記者,從6月23日至7月2日,佛祖肉身舍利將供奉在雲居寺最大的殿堂毗盧殿內接受觀瞻。觀瞻可能要另行購票,初步預計票價在20元左右。每天早晨8點半開始,一直到下午5點,民眾及信徒都可在雲居寺內觀瞻拜謁。10天的觀瞻活動結束後,舍利將被送歸首都博物館繼續珍藏。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崔國民稱,作為文物,佛舍利在保管和保存上,與普通文物不同。需要高規格的恒溫、恒濕和密封保存。因此,安放在首都博物館中更利於保存。

  雲桂榮透露,盡管目前雲居寺尚不具備長久保存佛舍利的條件,但是中華石經博覽園在建設過程中,初步規劃將在地下特別修建一個舍利宮殿。用科技手段建造的舍利宮殿完工後,有望將佛祖肉身舍利迎回雲居寺進行長久收藏。

  觀瞻舍利禁止帶包入寺

  雲桂榮表示,由於佛祖肉身舍利是國家級文物,此次觀瞻將采用最高規格的安保措施。從首都博物館至雲居寺的武裝押運途中,將實行全路段戒嚴。而在雲居寺接受觀瞻期間,將采用人防、物防、技防等多重安保手段。

  雲桂榮透露,武警及文物保護單位工作人員將對舍利進行24小時守護,確保國寶在觀瞻期間萬無一失。所有入寺的遊客都將首先進行安檢後方可進入。此外,為了保護文物的安全,遊客將禁止帶包入寺。一旦人流量超過了平時浴佛節廟會的人數,寺內還將進行客流限製。

  23日上午雲居寺將進行佛祖肉身舍利的迎請儀式,因此會限製遊客人數。雲居寺景區工作人員建議,遊客最好在24日再前往進行參觀。

  背景鏈接

  -佛舍利

  舍利是古印度梵文名稱,其本義指屍體或靈骨。佛舍利特指釋迦牟尼火葬後遺存的固體物質。佛教舍利的含義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生身舍利,也稱真身舍利,即佛陀火化後的遺骨,其又分3種:(1)骨舍利,白色。(2)發舍利,黑色。(3)肉舍利,紅色。二是法身舍利,是指佛教大小乘一切經典。三是全身舍利,最初指多寶佛之舍利。四是碎身舍利,最初指釋迦牟尼佛舍利,釋迦牟尼佛入滅時因火化而使屍骨碎裂,故曰碎身舍利。五是影骨舍利,指用其它材料仿製或代用的舍利,佛教認為影骨舍利與真身舍利具有同等的加持和功德。六是佛弟子的舍利。七是高僧活佛的舍利。

  -雲居寺佛舍利的故事

  1981年11月26日,原房山縣雲居寺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員在清理石經山雷音洞地麵時,在拜石(雷音洞四根千佛柱中間位置,一塊方形石板下)發現了明代庋藏佛舍利石函,把石函運到雲居寺之後,打開石函,依次是隋青石函、明漢白玉函、隋銀函、羊脂玉函,在羊脂玉函裏發現了兩粒狀如紅色粟米的佛舍利。

  據史書記載,隋文帝楊堅幼時曾寄養在尼姑智仙家中十多年。智仙說楊堅佛性自通,預言他日後定會登基,並重興佛教。果然,楊堅做了皇帝以後,大興佛事。煬帝即位後對佛教篤信依然。靜琬與被煬帝尊為老師的智者同出一師,煬帝得知靜琬刻經之事後,賜予舍利以為表彰。因當時戰事仍頻,靜琬深怕舍利遭劫,將舍利安放於雷音洞中。

  千年後的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五月十二日,達觀和尚來雲居寺,率侍者整理雷音洞。這時發生了一種奇異的現象:“光燦岩壑,風雷動地”。達觀在墊平洞中拜石時發現下麵有地穴,地穴中藏有石函,內有隋大業十二年埋下的佛舍利三粒。佛寶出世,轟動朝野。慈聖太後下旨將舍利迎入宮中供養三日後重新安放在雷音洞內。

  198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羅炤,在石經山施茶亭遺址明代的碑文中,發現雷音洞在明代出土過佛舍利,11月26日,在雷音洞發現了佛舍利。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移民這局贏了!川普政府想拔他綠卡"法院2理由推翻"
一男一女,今天刷爆了領英!全美吃瓜
河南平頂山再次通報魯山縣715萬建雕塑:多人已獲刑
印度空難後"東航慘案"被提,"可能危及國安"會被塵封嗎?
宗慶後生前購買美國千萬豪宅曝光 頂級定製 奢華至極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中國很快會處死芬太尼製造者 北京:責任在美國自身
長記性吧,以後媒體再吹誰儉樸我都不信!
馬斯克密集發文猛烈抨擊特朗普“愛潑斯坦案是騙局”
全球首例!深圳機器人“自己搭地鐵”送貨 乘客狂搶拍
澳總理:中國洋溢自信和創新 成都建築前所未見
印度裔在美國影響力越來越大 種族仇恨也隨之而來
川普下通牒一石二鳥! 普京與中伊朝聯盟恐瓦解
《竹林女兒》:離散和跨國收養,一對雙胞胎的命運回響
最新進展!華人夫婦代孕21名子女 涉嫌賣中國賺錢!
苦吞50%關稅!巴西總統魯拉"強硬杠上川普"民調反漲
川普18歲孫女身價飆千萬!穿紅衣“偽參選”簽重磅代言
美國加州州長跳腳:特朗普想把未來拱手交給中國!
川普宣布可口可樂"改配方",喊:就是比較好喝!
美中關稅大限傳或再延3月 外媒:北京自認佔上風
馬斯克"美國黨"聲勢冷,民調:僅11%考慮支持
無人能掌控愛潑斯坦事件 事實證明連特朗普也不行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佛祖肉身舍利重回中國雲居寺 世界上僅存2顆

chewi 2009-06-12 10:50:25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ul/news/2009/06-12/U136P4T8D1732098F107DT20090612154331.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pop.'>


 闊別近30年 23日起接受10天觀瞻

  佛祖肉身舍利重回雲居寺

  今天上午,房山區正式對外宣布,世界上最大的石經博覽園——中華石經博覽園奠基儀式將於6月23日在房山舉行。同時,闊別近30年後,被稱為“海內三寶”之一、世界上僅存的兩顆佛祖肉身舍利也將於當日迎請回出土地——雲居寺,並開始為期10天的觀瞻。

  雲居寺開建最大石經博覽園

  記者從雲居寺了解到,世界上最大的石經博覽園——中華石經博覽園將於23日在雲居寺東側奠基。總占地麵積30.08公頃的中華石經博覽園,建築麵積達5萬多平方米,投資3億多元,計劃在3至5年內建成並向公眾開放。

  中華石經博覽園包括石經博物館、石經碑林、休閑養生中心和餐飲街區共4個區域。其中石經博物館占地40畝,建築麵積7357平方米,投資7000多萬元。石經碑林占地120畝,包括文物解讀區、石文化體驗區等。

  此外,園內還特設了可以進行鮮花、薰香沐浴、佛樂欣賞、修身養性、禪定修養的休閑養生中心以及提供素食的餐飲街區。

  雲居寺景區主任雲桂榮告訴記者,目前,雲居寺中珍藏有14728塊石經,分為兩部分存放。其中,一部分在雲居寺的石經地宮中存放,另一部分在石經山的9個洞穴內存放。現在存放在地宮中的石經都疊在一起存放,不便於參觀。石經博物館建成後,館內將陳列出石經複製品、原經拓片及石經的經文解釋。

  佛祖肉身舍利世界僅存2顆

  記者從今天上午房山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闊別近三十年後,23日,1981年出土於雲居寺雷音洞的“國寶”佛祖肉身舍利將重回房山雲居寺。屆時,將舉行隆重的雲居寺佛祖肉身舍利迎請法會,有多位高僧、僧眾、居士參加迎請儀式。

  佛祖肉身舍利1981年出土於房山雲居寺雷音洞內,此前已在雲居寺埋藏了1300年之久,是國家級文物,與北京八大處的佛牙、陝西西安法門寺的佛指並稱“海內三寶”,是世界上僅存的唯一兩粒佛祖肉身舍利,出土後一直珍藏於國家金庫內,後來首都博物館新館建成後,才移至首都博物館保存。

  觀瞻票價初定20元左右

  雲居寺景區主任雲桂榮告訴記者,從6月23日至7月2日,佛祖肉身舍利將供奉在雲居寺最大的殿堂毗盧殿內接受觀瞻。觀瞻可能要另行購票,初步預計票價在20元左右。每天早晨8點半開始,一直到下午5點,民眾及信徒都可在雲居寺內觀瞻拜謁。10天的觀瞻活動結束後,舍利將被送歸首都博物館繼續珍藏。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崔國民稱,作為文物,佛舍利在保管和保存上,與普通文物不同。需要高規格的恒溫、恒濕和密封保存。因此,安放在首都博物館中更利於保存。

  雲桂榮透露,盡管目前雲居寺尚不具備長久保存佛舍利的條件,但是中華石經博覽園在建設過程中,初步規劃將在地下特別修建一個舍利宮殿。用科技手段建造的舍利宮殿完工後,有望將佛祖肉身舍利迎回雲居寺進行長久收藏。

  觀瞻舍利禁止帶包入寺

  雲桂榮表示,由於佛祖肉身舍利是國家級文物,此次觀瞻將采用最高規格的安保措施。從首都博物館至雲居寺的武裝押運途中,將實行全路段戒嚴。而在雲居寺接受觀瞻期間,將采用人防、物防、技防等多重安保手段。

  雲桂榮透露,武警及文物保護單位工作人員將對舍利進行24小時守護,確保國寶在觀瞻期間萬無一失。所有入寺的遊客都將首先進行安檢後方可進入。此外,為了保護文物的安全,遊客將禁止帶包入寺。一旦人流量超過了平時浴佛節廟會的人數,寺內還將進行客流限製。

  23日上午雲居寺將進行佛祖肉身舍利的迎請儀式,因此會限製遊客人數。雲居寺景區工作人員建議,遊客最好在24日再前往進行參觀。

  背景鏈接

  -佛舍利

  舍利是古印度梵文名稱,其本義指屍體或靈骨。佛舍利特指釋迦牟尼火葬後遺存的固體物質。佛教舍利的含義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生身舍利,也稱真身舍利,即佛陀火化後的遺骨,其又分3種:(1)骨舍利,白色。(2)發舍利,黑色。(3)肉舍利,紅色。二是法身舍利,是指佛教大小乘一切經典。三是全身舍利,最初指多寶佛之舍利。四是碎身舍利,最初指釋迦牟尼佛舍利,釋迦牟尼佛入滅時因火化而使屍骨碎裂,故曰碎身舍利。五是影骨舍利,指用其它材料仿製或代用的舍利,佛教認為影骨舍利與真身舍利具有同等的加持和功德。六是佛弟子的舍利。七是高僧活佛的舍利。

  -雲居寺佛舍利的故事

  1981年11月26日,原房山縣雲居寺文物保管所工作人員在清理石經山雷音洞地麵時,在拜石(雷音洞四根千佛柱中間位置,一塊方形石板下)發現了明代庋藏佛舍利石函,把石函運到雲居寺之後,打開石函,依次是隋青石函、明漢白玉函、隋銀函、羊脂玉函,在羊脂玉函裏發現了兩粒狀如紅色粟米的佛舍利。

  據史書記載,隋文帝楊堅幼時曾寄養在尼姑智仙家中十多年。智仙說楊堅佛性自通,預言他日後定會登基,並重興佛教。果然,楊堅做了皇帝以後,大興佛事。煬帝即位後對佛教篤信依然。靜琬與被煬帝尊為老師的智者同出一師,煬帝得知靜琬刻經之事後,賜予舍利以為表彰。因當時戰事仍頻,靜琬深怕舍利遭劫,將舍利安放於雷音洞中。

  千年後的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五月十二日,達觀和尚來雲居寺,率侍者整理雷音洞。這時發生了一種奇異的現象:“光燦岩壑,風雷動地”。達觀在墊平洞中拜石時發現下麵有地穴,地穴中藏有石函,內有隋大業十二年埋下的佛舍利三粒。佛寶出世,轟動朝野。慈聖太後下旨將舍利迎入宮中供養三日後重新安放在雷音洞內。

  198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羅炤,在石經山施茶亭遺址明代的碑文中,發現雷音洞在明代出土過佛舍利,11月26日,在雷音洞發現了佛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