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環保竹樓。 蔡蘊琦 攝
記者發現,兩層小樓的房頂、外觀牆麵、走廊都是竹製的。屋內的地板、桌椅、樓梯、天花板都是竹製的。奇怪的是,盡管屋外豔陽高照,屋內卻涼風習習,東南大學呂誌濤院士告訴記者,這棟房子經過特別設計,冬暖夏涼,窗戶的位置、層高、間距等都經過精確計算。這樣一來規避了普通木屋夏天悶熱、冬天不保暖的缺點。此外,這棟房屋的竹材並非原竹,而是將竹子削片,重新用磨具按壓後的一種輕質高強、韌性好、耐磨的材料,由於材料中加入了阻燃物質,還具有防火功能,同時它還能防水,可30年不變形。
這棟房屋還有一個特點,非常容易建造。先設計好尺寸,然後在車間裏用竹質工程材料1:1大小做好。等蓋房子的時候,用車把柱、梁、樓板、牆壁、地板等都運到目的地,然後組裝。“1棟200平方米的兩層住宅,連組建帶裝修僅需要5-6人40天左右即可完成。”呂誌濤院士說。作為江蘇的“抗震安居示範房”,在測試中,這棟竹樓在8度地震時能“屹立不倒”。
讀者肯定很關心,這樣一棟“高科技”的竹樓造價究竟多少呢?張齊生院士說,包含裝修費、人工費用在內,每平方米造價僅2500元,此棟220平方米的竹樓總造價50萬左右。據介紹,由於這個項目受到中國工程院和江蘇省建設廳等部門支持,因此江蘇人民會最先住上。目前已經初定先在蘇南等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民新村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