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人的國外淒慘遭遇:北大研究生成落魄少婦?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在溫哥華的“MALL”裏,顏是我見過的最落魄的少婦。那天她推著童車,她出商場我進商場。那童車的四周掛滿了用朔料袋裝的各類生活用品,當我看到堆成小山似的貨物裏露出個光頭娃娃時,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天哪,竟有這麽馬虎的娘?這些東西會埋了他啊!”

  她不修邊幅,可能孩子還在哺乳期,奶漬印在那寬大的套頭衫的衣襟上,而那套頭衫是男式的——

  她那疏於打理的頭發太幹燥了,臉上和她的頭發一樣不見光澤。

  當我從商場出來,又意外地碰上坐在商場外休息的她,四目相對,我們交換了微笑。

  我天性喜歡孩子,便逗他玩。這個叫“大衛”的小光頭充滿生氣,和她媽媽的倦怠形成強烈反差。我依稀知道她零星的資訊:丈夫在移民中不知何因受阻還留在國內。顏是北大的研究生,因為孩子太小,她不能出去工作。“原計劃丈夫過來後再要小孩的,因為剛結婚沒有多久,經濟積累不夠充足,往來時首先想到的是機票錢。他好幾個月都沒來看寶寶了”,顏說著,眼晴卻跳過寶寶望著遠處。

  我們的談話因為孩子在車上大便而嘎然中止。

  “有事我們就網上見吧,手機有輻射我一般不用。”她說。

  顏一一拿開雜貨,再清理大便,孩子的哭叫讓她手腳忙亂。我希望幫她,卻被她抽出的手果決地擋了回來。“你快走吧”她的自尊回到了她的臉上。她翻了半天的包才找出紙和筆,我聞著臭味,看著她的窘態,想說不要了又不好意思。她刷刷地給我寫了她的郵箱,那份幹練跟曾經是上海某公司副老總的身份終於吻合。

  她說她住在加拿大政府提供的廉租房裏,她說她不好意思跟更多的人交往,她說她很想北京,但是她必須住滿三年才能探親,她說她的先生這期間就會來看寶寶。

  當顏重新整理好寶寶和物品,見我沒有走遠,便讓我幫她看著寶寶,原來她要為腳下的垃圾去找垃圾箱,這讓我看到一個高級知識分子的修養。

  我們話別後,遠遠不時地從我的身後傳來她跟寶寶的說話聲。

  “寶寶也想爸爸了吧對不對?!寶寶的爸爸也在想寶寶呀!”

  寶寶無語,這天籟之聲得不到寶寶的唱和。

  世界上要是有讓孩子提前說話的高科技產品就好了!那樣寶寶的媽媽就不會落寞。

  在那裏,像顏一樣有名校身份的研究生、博士生不少,他們通常在國內都有很好的身份和地位,去了加拿大,為了生存不得不違心,做自己並不喜歡做的工作。除了他們所學的專業很難對口外,因為他們的高學曆身份,反而成了就業的障礙。因為那裏在用工的選擇上,有別於國內的用人標準。那裏“名校”僅僅被視為你的教育背景,“標簽”被粘在你過去的履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