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生》2004年元旦訪談陳曉旭,那是她生前最後一次上節目,接受專訪。當時是《藝術人生》策劃製作的特別節目“《紅樓夢》二十年再聚首”。
“《紅樓夢》二十年再聚首”是通過演員人物20年的人生橫斷麵的展現,讓觀眾通過訪談感知曾經的人生滄桑與領悟。
因為當年拍攝電視劇陣容龐大,就麵對眾多的嘉賓、選擇誰為主、誰為輔的問題。為了解決這樣一個問題,《藝術人生》欄目進行了摸底調查,決定將“人生故事”的采訪範圍,拓展到更多的劇組成員。在經過對十幾位劇組成員的采訪之後,逐步達成了一個共識:觀眾最為關注的人物命運自然是“寶黛釵鳳”。
那一期“《紅樓夢》二十年再聚首” 是《藝術人生》節目有史以來客人最多的一次。當陳曉旭的出場,很多人眼睛一亮,時隔那麽多年,人們還是那麽的喜歡她。
而現在,陳曉旭竟然就這樣讓人措手不及的倍感痛惜的去了。
朱軍:今天見到當年紅樓夢劇組所有的演員,我有一個特別驚訝的地方,就是各位的形象,竟然都如此的美麗,能給講講秘訣嗎?我們應該是差不多同齡人,我40歲了,64年的。
陳曉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心態的快樂,心情。
朱軍:心情好應該是有動力有來源的,怎麽樣能保持自己心靈好呢?
陳曉旭:應該是知足吧,如果當然一個比較安定的生活還有一個能夠有意義的事業,這是一個快樂的源泉,但是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擁有了很多財富和權利,如果不懂得知足的話可能也不快樂。我以前不懂得這個道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覺得實際上快樂不是外麵給你的,而是你自己心態的一種平和和滿足,懂得感恩。
朱軍:說得非常好。現在人們見到你的時候有兩種介紹的方法,一種說這是董事長陳曉旭女士,這是董事長陳曉旭、曾經林黛玉的扮演者,你更喜歡哪個。
陳曉旭:都喜歡,我覺得都很好。
朱軍:如果非要讓你選擇一個的話你選哪個,必須讓你選擇。
陳曉旭:我還是喜歡說是林黛玉。
朱軍:為什麽?
陳曉旭:因為我不太喜歡別人稱呼我的職稱,因為我覺得給我最美好的印象和最美好的回憶就是紅樓夢的林黛玉。紅樓夢的那段經曆,所以當他們提起林黛玉的時候,就能勾起我最美好的回憶。
朱軍:既然那段生活給你留下那麽強的印記,留下那麽美好的回憶,為什麽在拍完這部戲之後,就逐步的選擇了另外的道路,
陳曉旭:這個道路,我覺得是一種命運的安排,不是自己尋找的。因為我是從一個非常小的城市,然後來到北京。紅樓夢讓我認識到一個精彩的人生。我演了紅樓夢之後,還是想繼續做演藝事業,但是那個時候,我不知道是因為我演得太好了,還是太不好了,反正,後來沒有很合適的戲找我。
朱軍:有多少時間閑下來,兩年,三年。
陳曉旭:演完林黛玉之後就演了《家春秋》的梅表姐,從那之後,一直到我重新找到自己新的事業,這之間有三年吧。
朱軍:有三年時間無事可做,這段時間失落嗎?
陳曉旭:應該說是很迷茫吧,因為失落是你曾經感覺自己是很高的一個,又掉下來了,那才叫失落。我沒有感覺自己曾經很高,所以說隻是迷茫,對自己將來的路,不知道、也看不到一個目標。
朱軍:紅樓夢播出以後,應該有很多人在追捧你,怎麽沒有感覺到自己很高呢?在閑的這幾年很少出門,也很少感覺外麵的世界。
陳曉旭:可能是性格的原因吧,因為我覺得你說的那種追捧,比如說有人喜歡請我吃飯,或者有人願意跟我交往,這寫對我來說沒有意義。我覺得最重要的有意義的是你要有一個你喜歡的事情做,其他的那些追捧,都是沒有意義的。所以不會引起我感覺到自己很充實,所以因為這些迷茫都是不能做有價值的自己。
朱軍:這兩年當中一定思考了很多事情?
陳曉旭:想的很多。
朱軍:都想了些什麽?
陳曉旭:胡思亂想。,有的時候想,我覺得一個人在迷茫的時候,通常是感覺智慧不夠,如果一個人能夠清楚的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麽,那就不會迷茫。總會找一份非常平凡或者不平凡的事去做。那時候流行出國,就想會不會出國會好一些。
朱軍:你想過嗎?
陳曉旭:我想過,也實踐過。
朱軍:去哪?
陳曉旭:我想去美國,後來被拒簽了,後來我去德國,然後轉簽。實際上是非常愚蠢的選擇。
朱軍:轉了一圈回來之後,下定決心,改變一下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問卷當中,我覺得有一句話陳曉旭寫得特別好,到哪去了。紅樓夢帶給你事業有的是。他給我打開一扇窗,又關閉上麵一扇窗,我無法進入,隻好從新開辟一條路,卻意外的發現,那通向更美麗的遠方。剛才我們已經談打開一扇窗關上一扇窗,這樣一個狀態或者這樣一個話題。你最初決定走上另外一條路的時候,那可是一條你完全陌生的道路,你有什麽樣的勇氣就會覺得它一定通向美麗的遠方呢?
陳曉旭:沒有什麽預測,因為那個時候為了生存。那個時候,當命運這麽安排的時候,你必須要做出一個選擇,而且有的時候是一種偶然,並不是可以預計的,或者別人幫你安排的。當時我想,紅樓夢讓我看到一個非常精彩的大千世界,又把這個門關上,我不能在演藝世界有更多的發展,我不想放棄這個事業,所以我隻好走另外一條路,我走這條路的時候需要勇氣,不知道遠方的風景是什麽樣的,是險惡還是美麗,所以我說是意外的發現。
朱軍:我覺得你的選擇,無論是幸運也罷,無可奈何也罷,總而言之,到目前為止,還是非常成功的,所以我們還是要祝賀你。我們說幸福不是表象的成功就可以帶給你的,我現在就想問你,現在的時候或者是工作狀態中,你現在整個人的身心感到幸福嗎?
陳曉旭:對我感到非常幸福。
朱軍:源自你事業帶給你的自信?!
陳曉旭:最初是我的事業很順利,有能力孝敬我的父母,我可以給他們創造一個很舒適的晚年。最最重要的是,我真的能夠滿足我爸爸媽媽他們的心願,我願意讓他們為我感覺到很欣慰。
朱軍:願意讓他們為你感到驕傲。
陳曉旭:驕傲談不上,就是欣慰吧。
陳曉旭:最初是這樣的一種幸福。隨著年齡的增長,實際上最幸福的是我在做的這件事呢,不光是對我一個人有利的,還可以有利於很多人,或者說有利於社會。就是說你做的事情,如果能夠是一個真正有作為的事情,這樣就幸福。
朱軍:我覺得紅樓夢劇組的女演員有一個共性,不知道當講不當講,大多都有過離異的曆史,或者叫經曆,你也是這樣,你怎麽看待它。你覺得是偶然嗎?
陳曉旭:其實我覺得婚姻應該是非常嚴肅的,因為一個家庭對一個社會來講,就是一個元素,尤其是有了子女的家庭,即使是兩個人的性格,如果是不合的話,也應該盡量的不要離異,因為這個對孩子是非常不好的,而且等於培養了一個心態異性這樣的孩子推向社會,將來他會很有害。我覺得自己是因為很年輕,當時年紀很小,就有了,當時我們就登記了,就是結婚注冊,但是沒有真正的分開,就是沒有真正的在一起生活。拍完紅樓夢之後,真的有了家庭的生活,發現很多的東西是大家以前沒有發現而不能適應的,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性格,最重要的是我自己那個時候的性格,就像剛才劇組很多很多夥伴們說的,棱角太多吧,不能夠包容別人,因為這個原因吧。
朱軍:在這個劇組當中,那麽多的美女,大多都有過離異的這種經曆,是不是那個時候你們在身上附加了很多幻想的成分,或者幻想的色彩,有這個原因嗎?
陳曉旭:我想我不是,因為我他們認識的就是一個生活當中的陳曉旭,但是那個時候我就是跟林黛玉差不多,實際上我演林黛玉的時候我的性格很像林黛玉。
朱軍:你現在也挺像的。
陳曉旭:我現在?
朱軍:現在你這個起碼說話的這種狀態,感覺,也許是因為我們看紅樓夢電視劇看多了,見到你的時候就覺得你就是這樣。
陳曉旭:內心現在有變化了。
朱軍:怎麽變的呢?人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這個性格是很難改變的一種東西。
陳曉旭:對,應該是這樣,但是我覺得一個人一輩子,性格都不肯改變,固守這種性格,實際上也是一種愚蠢。你的性格是不是就這麽完美了,當我意識到我的性格有很多缺欠的時候,並不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然後很難相處,我覺得應該有勇氣去改變,這種改變是來自於讀聖賢的經典,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有很多經典的著作,會教你怎麽做人,這個標準,雖然我們不能達到,但是你要不斷的去追求。
朱軍:可是我們知道林黛玉這個角色也是作者詩化的理想的人物,作者心裏詩化理想的人物,現實生活中這種人挺難遇到的,她真是一個縹縹緲緲的人物。
陳曉旭:不難遇到,我覺得我以前就是這樣的人,差不多吧。
朱軍:你覺得真的是這樣嗎?
陳曉旭:有很多的地方都想象,否則王導(王扶林導演)也不會選我演林黛玉。
朱軍:這個調查表當中,還有一個說得非常好:人生的最大的遺憾,如果將人生的各種經曆視為寶貴的財富的話,我覺得我所有的經曆,痛苦太少,以至於幸福來臨的時候,忘了心存感激。現在如果讓你真的麵臨某種困難或者叫災難的時候,你有多大的定力或者有多少心理準備去麵對這一切。
陳曉旭:我不並不是祈求災難來臨,如果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遇到更多的挫折,會讓他更早的認識人生的真諦,讓他更早的知道自己如何待人,如何懂得感恩,否則就要用很長很長的時間,感悟這種事,所以我自己就是用了很長的時間才體味到這一點的,但是現在不需要有更大的困難來臨了,因為我已經明白這一點了,我覺得我不是在這祈求災難。
朱軍:我也不是咒。
陳曉旭:我覺得我有70%的能力去應對。
朱軍:如果讓你給自己的未來描繪一副藍圖的話,你覺得你的未來是什麽樣子?
陳曉旭:我希望自己能夠在工作的之餘有更多的時間,陪陪我的爸爸媽媽,然後我希望做一個有能力,當別人許多我幫助的時候,我有能力去幫助他,我能夠讓我的心坦誠平靜的麵對別人,我希望別人也這樣麵對我,我希望這個社會世界能夠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