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美國頂級醫療中心宣布開啟史上最大規模裁員潮

美國頂級醫療中心宣布開啟史上最大規模裁員潮

文章來源: 醫學界 於 2025-02-12 07:10:0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此次裁員暫未涉及臨床醫生,但他們對未來感到焦慮。有分析指出,美國頂級的學術醫療中心大幅裁員,將嚴重打擊行業信心。

繼美國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大規模裁員後,當地時間2月10日,美國頂級醫療集團“麻總百瀚(Mass General Brigham)”宣布,啟動成立30多年來的最大規模裁員。

麻總百瀚在全球醫療領域享有盛名,旗下有世界排名第五的麻省總醫院、布萊根婦女醫院等哈佛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以及多家世界知名的五官科、精神科等專科醫院。

此次裁員主要針對行政管理崗,將會取消、調整、合並集團內12家醫療機構的行政職位,但暫未透露具體裁員數量。這意味著,包括麻省總醫院在內的頂級醫院或有大批人離開。

雖然裁員未波及臨床崗,但醫生們仍倍感焦慮。《波士頓環球報》評價稱,“美國首屈一指的學術醫療中心都大幅裁員,會嚴重打擊行業信心。”

“麻總百瀚(Mass General Brigham)”行政總部位於馬薩諸塞州薩默維爾,距離波士頓市中心隻有2-3英裏。圖源/Mass General Brigham

頂級醫療集團不賺錢

麻總百瀚成立於1994年,如今是馬薩諸塞州最大的非營利性私立醫療集團,擁有2家頂級教學醫院、3家專科醫院、7家社區醫院,各類員工約82000人。

僅麻省總醫院的年門診量就突破150萬人次,接診患者(及其家屬)來自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

全球首例四器官聯合移植、美國首例全臉移植等創新手術、全球首個暢銷重組A型血友病藥物關鍵臨床數據等,皆出自其旗下醫院。集團正在開展的臨床研究約2700項。

2024年,麻省總醫院原首席研究員加裏·魯夫昆(Gary Ruvkun)獲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麻總百瀚發文稱,這是集團在全球領先研究中取得的重大裏程碑。

雖然臨床、學術成果亮眼,但麻總百瀚近年來的財務狀況不佳。

2020年6月,集團因新冠疫情損失8億美元收入。同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麻總百瀚暫停所有非臨床崗位招聘,高層集體降薪25%,時薪超過26.5美元的員工暫緩加薪,借此避免大幅裁員或停薪留職。

2年後,其年度虧損額升至23億美元。

在2024財年(2023年10月1日到次年9月30日),麻總百瀚扭虧為盈,總收入達206億美元,較上一年度增長9%,淨利潤約20億美元,主要來自各類投資、金融活動。

雖然盈利了,但這筆錢的使用途徑受限,不能用於填補7200萬美元的醫療運營虧損。因此,集團在醫院運營方麵依舊虧損,甚至比上一年度多虧了2400萬美元。

“集團麵臨持續的運營壓力,會影響我們提供優質護理、創新醫療和服務。”麻總百瀚首席執行官安妮·克裏班斯基(Anne Klibanski)解釋,壓力源於多方麵,包括產能危機、通貨膨脹等。

實際上,在2024財年內,麻總百瀚旗下醫院並不缺病人,平均每天有102名留觀患者滯留在急診環節,較2023年度日均增加20%,其中,有很多是基礎病、慢性病患者,大量占用高級別護理等醫療資源。

這導致醫院的醫療報銷率很低。《波士頓環球報》指出,“聯邦醫保根據數量而非患者住院時間向醫院付款。因此,盡管醫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忙,但收入增長並不明顯。”

同時,麻省總醫院和布萊根婦女醫院在95%的運營時間內,無法接診更多病人。外科患者入院平均等待19小時,有些人可能得等數天。此外,集團至少拒絕了1836次來自下級醫院的轉診需求。

綜合因素影響下,麻省總醫院曾增加94張床位應對,隨之而來的是,通貨膨脹帶動人力等各項成本飆升。

“我們已經到了必須控製勞動力成本的地步。”集團聲明稱,其未來兩年的預算缺口約達2.5億美元。臨床、學術和行政領導深入分析當前的醫療保健形勢,以及過去幾年糟糕的財務狀態,做出上述(裁員)決定。

麻省總醫院近景。圖源/Mass General Hospital

裁員與多種因素有關

根據聲明,麻總百瀚的第一輪裁員將在本周內開始,第二輪預計於下月進行,最終解雇人員或達數百人。

通過此舉,集團希望每年最少節省2億美元,或削減約2%的人力開支,“重塑行政管理層級,提高效率、簡化決策。”

麻總百瀚不是個例。“根據相關部門最新數據,馬薩諸塞州27家醫院的容量達到或超過90%,另有10家醫院的容量≥85%。”集團官網在今年年初發文預警,85%的使用率是一條警戒線,一旦超過,說明醫院滿負荷運轉。

實際上,該州多數醫院都在虧損。2024年3月,馬薩諸塞州醫院的中位營業利潤率是-0.1%,3個月後進一步降至-0.9%。其中,勞動力支出在各個醫院的總成本中占比高企,達到60%。

除了勞動力支出成本,全州2000餘名待康複的患者被困在轉診流程中。

“醫院每年要支出4億多美元為這些人提供護理服務,但醫保不會埋單。”Common Wealth Beacon的報道認為,所有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製造了一場危機,侵蝕醫療行業。

此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2月7日宣布,將資助研究機構的“間接花費”控製在15%以下。NIH表示,這一變化將使更多的資金用於直接科研費用,而不是行政管理費用。

此舉也被解讀為醫療機構裁員的原因之一。目前,包括馬薩諸塞州在內的多個州已提起聯合訴訟,認為這一做法將造成科研機構裁員、實驗室關閉、科研項目中斷等。

為了應該這些挑戰,麻總百瀚想了很多辦法,包括但不限於優化資源管理、改善患者轉診流程、尋找新的收入來源等。

比如,集團探索、擴大“家庭醫院”計劃,將護士和其他護理人員送到患者家中,降低醫療成本,優化遠程醫療。

集團建立中央資產管理平台,協調、統籌CT掃描、手術室等資源。這一度激起臨床醫生的抵製,大家擔心一旦公司化進程加速,自己可能被裁。

到2024年3月,麻總百瀚合並了麻省總醫院、布萊根婦女醫院共計34個部門。集團旗下多家醫院的數百名醫生曾走上街頭抗議。

同年11月,集團內110名高管們討論、簡化麻總百瀚的行政結構。再接著,裁員靴子終於落地。

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名譽教授大衛·羅森布魯姆(David Rosenbloom)告訴媒體,麻總百瀚的管理人員過剩、運營效率低下,提升效率是其裁員的主要驅動因素。

“我們現在所做的,對於組織發展至關重要,旨在確保麻總百瀚繼續領導、創新和改變醫療保健的未來,造福每個人。”集團聲明指出。

查看評論(17)

24小時熱點排行

近代最大規模纏鬥!125架戰機激戰1小時 38人喪命
紐約時報:習近平訪俄為中國拉攏歐洲的努力蒙上陰影
曼穀大樓"工程師簽名"竟是假的,30人宣稱身分遭冒用
快訊!梵蒂岡冒白煙 新教皇當選
中國國家衛健委最新發文 大批醫院要開設這個科室

24小時討論排行

散播假消息?印駁斥“巴擊落軍機”:拿舊照發文
沈陽將舉行紀念蘇軍“不朽軍團”遊行 中小學生也參加
習近平冒著無人機襲擊的危險來到莫斯科
紐約時報:中國遠遠落後於美國的時代已經終結
川普對等關稅第一國!美國與英國簽署貿易協議
中又贏?巴基斯坦證實:使用J10戰機擊落印軍“陣風”
印巴爆發近20年最嚴重衝突後,莫迪首次發聲
普京和習近平發表聯合聲明譴責美國,強調中俄互信
習近平告訴普京 麵對“霸權騷擾”他與俄羅斯站在一起
不減息!川普發文大罵鮑威爾:蠢材 什麽都不懂
印度稱摧毀巴防空係統 遭嘲諷:派幾架陣風來查看
被拜登懟急眼,白宮怒批:他是國家之恥
中國同意與美國談判,但仍可能堅持強硬立場
中西醫之爭,到底是哪一個更厲害?
印度空襲巴基斯坦後巴方報複是否無可避免?
比爾·蓋茨:未來20年,我將捐出幾乎全部財富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美國頂級醫療中心宣布開啟史上最大規模裁員潮

醫學界 2025-02-12 07:10:01
此次裁員暫未涉及臨床醫生,但他們對未來感到焦慮。有分析指出,美國頂級的學術醫療中心大幅裁員,將嚴重打擊行業信心。

繼美國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大規模裁員後,當地時間2月10日,美國頂級醫療集團“麻總百瀚(Mass General Brigham)”宣布,啟動成立30多年來的最大規模裁員。

麻總百瀚在全球醫療領域享有盛名,旗下有世界排名第五的麻省總醫院、布萊根婦女醫院等哈佛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以及多家世界知名的五官科、精神科等專科醫院。

此次裁員主要針對行政管理崗,將會取消、調整、合並集團內12家醫療機構的行政職位,但暫未透露具體裁員數量。這意味著,包括麻省總醫院在內的頂級醫院或有大批人離開。

雖然裁員未波及臨床崗,但醫生們仍倍感焦慮。《波士頓環球報》評價稱,“美國首屈一指的學術醫療中心都大幅裁員,會嚴重打擊行業信心。”

“麻總百瀚(Mass General Brigham)”行政總部位於馬薩諸塞州薩默維爾,距離波士頓市中心隻有2-3英裏。圖源/Mass General Brigham

頂級醫療集團不賺錢

麻總百瀚成立於1994年,如今是馬薩諸塞州最大的非營利性私立醫療集團,擁有2家頂級教學醫院、3家專科醫院、7家社區醫院,各類員工約82000人。

僅麻省總醫院的年門診量就突破150萬人次,接診患者(及其家屬)來自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

全球首例四器官聯合移植、美國首例全臉移植等創新手術、全球首個暢銷重組A型血友病藥物關鍵臨床數據等,皆出自其旗下醫院。集團正在開展的臨床研究約2700項。

2024年,麻省總醫院原首席研究員加裏·魯夫昆(Gary Ruvkun)獲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麻總百瀚發文稱,這是集團在全球領先研究中取得的重大裏程碑。

雖然臨床、學術成果亮眼,但麻總百瀚近年來的財務狀況不佳。

2020年6月,集團因新冠疫情損失8億美元收入。同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麻總百瀚暫停所有非臨床崗位招聘,高層集體降薪25%,時薪超過26.5美元的員工暫緩加薪,借此避免大幅裁員或停薪留職。

2年後,其年度虧損額升至23億美元。

在2024財年(2023年10月1日到次年9月30日),麻總百瀚扭虧為盈,總收入達206億美元,較上一年度增長9%,淨利潤約20億美元,主要來自各類投資、金融活動。

雖然盈利了,但這筆錢的使用途徑受限,不能用於填補7200萬美元的醫療運營虧損。因此,集團在醫院運營方麵依舊虧損,甚至比上一年度多虧了2400萬美元。

“集團麵臨持續的運營壓力,會影響我們提供優質護理、創新醫療和服務。”麻總百瀚首席執行官安妮·克裏班斯基(Anne Klibanski)解釋,壓力源於多方麵,包括產能危機、通貨膨脹等。

實際上,在2024財年內,麻總百瀚旗下醫院並不缺病人,平均每天有102名留觀患者滯留在急診環節,較2023年度日均增加20%,其中,有很多是基礎病、慢性病患者,大量占用高級別護理等醫療資源。

這導致醫院的醫療報銷率很低。《波士頓環球報》指出,“聯邦醫保根據數量而非患者住院時間向醫院付款。因此,盡管醫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忙,但收入增長並不明顯。”

同時,麻省總醫院和布萊根婦女醫院在95%的運營時間內,無法接診更多病人。外科患者入院平均等待19小時,有些人可能得等數天。此外,集團至少拒絕了1836次來自下級醫院的轉診需求。

綜合因素影響下,麻省總醫院曾增加94張床位應對,隨之而來的是,通貨膨脹帶動人力等各項成本飆升。

“我們已經到了必須控製勞動力成本的地步。”集團聲明稱,其未來兩年的預算缺口約達2.5億美元。臨床、學術和行政領導深入分析當前的醫療保健形勢,以及過去幾年糟糕的財務狀態,做出上述(裁員)決定。

麻省總醫院近景。圖源/Mass General Hospital

裁員與多種因素有關

根據聲明,麻總百瀚的第一輪裁員將在本周內開始,第二輪預計於下月進行,最終解雇人員或達數百人。

通過此舉,集團希望每年最少節省2億美元,或削減約2%的人力開支,“重塑行政管理層級,提高效率、簡化決策。”

麻總百瀚不是個例。“根據相關部門最新數據,馬薩諸塞州27家醫院的容量達到或超過90%,另有10家醫院的容量≥85%。”集團官網在今年年初發文預警,85%的使用率是一條警戒線,一旦超過,說明醫院滿負荷運轉。

實際上,該州多數醫院都在虧損。2024年3月,馬薩諸塞州醫院的中位營業利潤率是-0.1%,3個月後進一步降至-0.9%。其中,勞動力支出在各個醫院的總成本中占比高企,達到60%。

除了勞動力支出成本,全州2000餘名待康複的患者被困在轉診流程中。

“醫院每年要支出4億多美元為這些人提供護理服務,但醫保不會埋單。”Common Wealth Beacon的報道認為,所有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製造了一場危機,侵蝕醫療行業。

此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2月7日宣布,將資助研究機構的“間接花費”控製在15%以下。NIH表示,這一變化將使更多的資金用於直接科研費用,而不是行政管理費用。

此舉也被解讀為醫療機構裁員的原因之一。目前,包括馬薩諸塞州在內的多個州已提起聯合訴訟,認為這一做法將造成科研機構裁員、實驗室關閉、科研項目中斷等。

為了應該這些挑戰,麻總百瀚想了很多辦法,包括但不限於優化資源管理、改善患者轉診流程、尋找新的收入來源等。

比如,集團探索、擴大“家庭醫院”計劃,將護士和其他護理人員送到患者家中,降低醫療成本,優化遠程醫療。

集團建立中央資產管理平台,協調、統籌CT掃描、手術室等資源。這一度激起臨床醫生的抵製,大家擔心一旦公司化進程加速,自己可能被裁。

到2024年3月,麻總百瀚合並了麻省總醫院、布萊根婦女醫院共計34個部門。集團旗下多家醫院的數百名醫生曾走上街頭抗議。

同年11月,集團內110名高管們討論、簡化麻總百瀚的行政結構。再接著,裁員靴子終於落地。

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名譽教授大衛·羅森布魯姆(David Rosenbloom)告訴媒體,麻總百瀚的管理人員過剩、運營效率低下,提升效率是其裁員的主要驅動因素。

“我們現在所做的,對於組織發展至關重要,旨在確保麻總百瀚繼續領導、創新和改變醫療保健的未來,造福每個人。”集團聲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