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取金鐵霖等人萬元 “假郎昆”被判刑一年半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昨天上午,“假郎昆詐騙老藝術家案”在東城法院一審開庭並當庭宣判。法院認定“假郎昆”馮燕賓的詐騙罪名成立,但認罪態度較好,因此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罰金2000元。

“假郎昆”早有前科

“我有心髒病,我蹲下行嗎?”昨天9時,被告人馮燕賓剛被法警押進法庭就喊


疼。不過奇怪的是,他說有心髒病卻用左手捂著右胸,法官問他是否能堅持,他痛快地回答:“可以!”

現年43歲的馮燕賓是本市海澱的無業人員。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因為詐騙罪被押上刑事法庭。1996年他因詐騙罪被判刑2年,2000年他因冒充中央電視台體育部領導馬國力,在3年時間裏詐騙40多位體育界大牌教練或裁判,最終被判刑6年,去年2月份才出獄。可是剛出監獄,他又幹起了老本行。

一人飾兩角騙了1萬多

馮燕賓對被指控的詐騙老藝術家的事實沒有異議。他說,為什麽要冒充郎昆詐騙,他也是看電視時的突發奇想,覺得郎昆擔任過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的總導演,認識的名人一定很多,有權威,冒充他可以詐騙錢財,但他沒見過也不認識郎昆。他選擇的都是年過半百的文藝界前輩。這樣即使當場敗露,也可輕易脫身。就這樣他通過114找到幾位老藝術家的單位,謊稱自己是“郎昆”,要到他們的電話後,再用手機聯係。

電話接通後,馮燕賓就一人分演兩角,一個是“郎昆”,一個是“郎昆”助手“張揚”或“趙某”。然後利用時間差,先以“郎昆”名義給受騙人打電話,稱中央電視台與聯想集團共同舉辦活動,沒有酬勞,但是可以獲贈筆記本電腦,不過得先交個人所得稅。當受騙人答應後,他約定見麵地點,快見麵時,就說自己來不了了,讓助手去,把錢給助手就行了。幾個電話後,當受騙人將錢給了仍是由他扮演的助手後,人就徹底消失,手機再也打不通了。

法院查明,2006年6月至7月29日間,馮燕賓先後在東城、朝陽等地騙取金鐵霖、蘇叔陽等人的人民幣共計12000元,所有贓款都已被揮霍。?

受騙後隻有1人報案

記者發現,這些人中,除了蘇叔陽發現自己被騙後立即報案,其他幾人都自認倒黴,事後沒有報警。而正是蘇叔陽的及時報警,才避免了後來其他人繼續上當受騙。2006年7月29日,當馮燕賓用同樣手段詐騙文藝界名人馮某時,被警方抓獲。

蘇叔陽在證言中說,2006年7月3日,他接到“郎昆”電話,說中央台和聯想集團合搞一個活動,請他參加,他答應了。隨後次日早7時,“郎昆”又打來電話,說參會者可獲贈一台筆記本電腦,但要先交納個人所得稅4250元,並讓其現在就去港澳中心附近等著拿電腦。一個多小時後,“郎昆”又打電話說自己正開會,沒法走開,已經安排了一名叫“張揚”的工作人員辦這事。幾分鍾後,“張揚”在港澳中心附近的小樹林旁出現了,於是其按“郎昆”的要求,將4300元人民幣給了這名男子,並按“張揚”的要求去亞洲大酒店的大堂裏等著領電腦,可這名叫“張揚”的男子卻再也沒出現過。當其再撥“郎昆”的電話時,發現手機已關機。

蘇叔陽說,這才回想起來覺得電話裏的聲音不像郎昆,然後就報了警。記者庭後問馮燕賓,這些人難道沒有人對他的身份產生懷疑嗎,他想了想說“沒有”。幾名受騙人都是發現自己被騙後才去核實情況,結果造成了損失。

“假郎昆”向郎昆道歉

法院審理後認為,馮燕賓出獄後不到半年再次詐騙,屬於累犯,但其在被抓獲後能坦白同種罪行,且認罪悔罪態度較好,於是作出以上判決。至於冒充名人去詐騙名人的情節,與量刑無關。

馮燕賓說:“我很後悔,我首先向郎昆表示深深的歉意,對受騙人我會積極賠償,我有能力賠。”當記者問他,為什麽還要詐騙時,馮燕賓張口就說:“各位朋友,我真不清楚,我有心髒病,不能再說了。”對於判決結果,他表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