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真到霍元甲--寫在李連傑落幕之後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作者:卓洋   演藝圈裏有三個人的生存狀態最為我所羨豔,張學友、李連傑、苗喬偉。諸如林青霞、鍾楚紅、周慧敏的小日子雖然也過得滋潤十足,但是從我個人骨子裏未能清楚的傳統思想來看,女人解甲歸田比男人擁抱家庭更理所當然。做妻子和母親是女人的天職,將天平傾向於家庭的男人更加偉大。像成龍、劉德華那樣的工作狂鐵金剛雖然值得敬佩,但是從生活的角度上說,更應該表示難過和惋惜。   我印象中上一部利智參演的影片是成龍的《雙龍會》,花瓶式的演出並沒有顯示出什麽技術含量,但是漂亮的花瓶也能讓人記住她。這個值得李連傑為她去死的女人,讓李連傑心甘情願淡出娛樂圈,不僅放棄了《臥虎藏龍》而且決定在《霍元甲》之後結束自己的功夫片生涯。這顯然不僅僅是一個漂亮的花瓶,這應該是一個美麗的花瓶。   再也看不到李連傑的功夫電影的確遺憾,但是如果想到這個世界上多了一個徹底回歸家庭的好丈夫好父親,未嚐不是一件更值得祝福的喜事。   《霍元甲》其實是李連傑對自己武藝生涯的總結,這與周星星同學的《喜劇之王》不同,總結與自傳的區別在於前者不必向後者那樣殘忍地出賣自己,但是又必須比後者更加殘酷地剖析自己。   化妝技術沒有掩蓋鏡頭下的蒼老,飾演青年時代的霍元甲雖然通過言行舉止完成了對年少情況血氣方剛的詮釋,但是坐在熒幕下的我們還是因為眼角的魚尾如梗在喉。在而立之年還要到校園臥底的周星星讓我們捧腹大笑,在不惑之年立誌津門第一的霍元甲卻讓我們平添傷感。眼花繚亂的每一個動作場麵都讓我們回到過去,從少林寺到精武門,從佛山到黑木崖,從香港到好萊塢。      我對《少林寺》主題曲的印象比對李連傑的橫空出世更加深刻,80年代讓我印象深刻的李連傑電影是《龍在天涯》。不過遺憾的是,我觀賞這部影片的時間卻是在90年代初期,但是慶幸的是,那個時候的我已經認識該影片中的周星星同學和利智大美女。李連傑便是在這部電影中與利智結緣,隨後與亞姐成婚的。   1982年《少林寺》到2005年《霍元甲》23年間,關於李連傑的緋聞中,惟一的負麵消息是他與前妻黃秋燕的離婚。我的個人觀點是從愛情的角度上說他對得起自己,從親情的角度上說他對不起他師姐。   23年間我個人比較樂意看關於他不跟電影女主角親密接觸的花邊消息,就像喜歡看到他在電影鏡頭中一臉害羞的笑容。   回說《龍在天涯》,這是李連傑踏足港島的初期作品,導演鄧衍成並沒有把握住功夫皇帝的自身特點(至於88年的周星星同學,還有什麽可說的呢?)。這部電影不是典型的李連傑電影,也不是典型的鄧衍成作品。另,鄧衍成從1998年《濠江風雲》起步入個人事業的黃金時代,開始顯示出強烈的個人風格並顯示出成熟的把握力與控製力,更能讓一些B級獨立製作電影具有A級製作的水準和麵相,其中以《險角》和《互動殺人事件》最值得推崇。黃金時期的鄧衍成無緣與李連傑再度攜手合作實在令人遺憾。   李連傑成功進入香港市場要歸功於同樣處於黃金時期的徐克,為什麽說是李連傑進入香港市場而不是李連傑電影進入香港市場呢,因為1990到1992年三部《黃飛鴻》都是典型的徐克作品。李連傑雖然成功塑造了另一個經典的黃飛鴻形象,但是電影的敘事風格和動作場景完全被打上徐克的烙印。功夫隻不過是徐克思想中用來展現曆史背景抒發個人意誌的閃亮點綴。   在《黃飛鴻》、《男兒當自強》、《獅王爭霸》三部黃飛鴻電影中,李連傑逐漸走向成熟,徐克逐漸邁向個人事業的頂峰。這三部電影不僅為我們帶來成長中的李連傑,也發掘出許多屬於華人動作電影的珍貴資源。例如甄子丹,例如熊欣欣。至於影片中的大眼睛花瓶,記憶中90年代初好象隻要有需要花瓶的電影,基本上都是在用她。不過說良心話,她跟劉勞模比跟李連傑在熒幕上更來電也更般配。   然而1992年同樣出自徐克、李連傑組合的《龍行天下》從個人風格上講並不屬於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褒貶不一,但是我們在影片裏看到了元華。誠然,我們不能奢求徐克與李連傑的每一次合作都成為經典,何況在短暫的停頓之後我們就看到了驚豔天下的《笑傲江湖–東方不敗》。   這同樣是一部幾乎完全屬於徐克的作品,幾乎的意思是如果拿《倩女幽魂》作比較,這部作品除了徐克之外就是程曉東。《笑傲江湖–東方不敗》之後李連傑離開了徐克,大致原因也許是5部作品都沒有體現李連傑本人對熒幕功夫的完美詮釋。徐克太重視於對江湖環境的詮釋,太向往於個人風格的史詩構建,雖然他有一句“人就是江湖”,但是李連傑卻遠不是他的江湖。   離開了徐克,李連傑遇到了元奎。元奎用《方世玉》還原了李連傑–從演員的外觀因素來說,方世玉的頑皮比黃飛鴻的穩重更適合李連傑。在徐克時代,最適合李連傑也同樣成為經典形象的角色隻有令狐衝一個。但是《笑傲江湖–東方不敗》除了敘事與場麵的華美,觀眾的目光都定格在林青霞的反串演出中。   到1994年,除了袁八爺的《太極張三豐》以外,依然沒有一部作品完全屬於李連傑個人。無論是《方世玉》係列還是與王晶合作的《鐵雞鬥蜈蚣》、《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新少林五祖》,都淪為爭取票房的純粹的商業娛樂片。這些以賺錢為出發點的影片,其中的功夫不過是依靠李連傑個人票房號召力來輔助電影從Action到Ka的賣點而已。   於是我們在《方世玉》係列中更加欣賞蕭芳芳的發力,驚歎鄭少秋紅男不老,驚喜趙文卓的處子演出,甚至會回味兩大港姐年輕時期的風華絕代。即便是記住了計春華,也會忘記李連傑的方世玉與他剛剛抽身而出的令狐衝有多少不同之處。   至於王晶作品,除了《賭神》與《鹿鼎記》堪稱導演與演員的天作之合,其他任何演員隻要出現在王晶的鏡頭前,都會淹沒在混沌的商業氣味之中。李連傑從個人演技與融入影片的個人氣質上都較“二周”有相當距離。   其實《太極張三豐》也是一部商業氣味濃重的娛樂電影,不過專業做武術指導的袁和平沒有把完全把握住執導筒於是讓李連傑的個人風格在影片中過多地發揮了出來。李連傑終於在熒幕前施展了自己的武術表演,隻不過太極這種表演似乎並不是李連傑的強項與初衷。   終於到了1994年。啊,經典的1994年。電影似乎對自己誕生的第99個年頭格外偏愛,無數中外經典在這一年誕生!1994年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影顛峰之年,迄今無法超越!李連傑也將自己最經典的作品留在了1994年,即使是《霍元甲》也無法超越。   雖然《中南海保鏢》的劇情特別俗套而且顯然是照《保鏢》的葫蘆畫瓢,雖然《精武英雄》的性質屬於翻拍。但是。   但是前者把許多人感動得一塌糊塗,後者,後者作為香港動作電影的典範與至尊精品還有什麽可說的呢。陳嘉上作為經典的締造者之一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裏程碑,不過這部電影顯然屬於李連傑!2年前徐克用《笑傲江湖–東方不敗》統一了屬於他的江湖,2年後李連傑通過陳真登上了功夫皇帝的寶座。   順帶說一句,《精武英雄》之後個人最期待的動作場麵是鄒兆龍、計春華、熊欣欣、甄子丹、趙文卓、周比利群毆李連傑。   顛峰過後李連傑卻又再度迷失在元奎與王晶的票房戰略中,《給爸爸的信》我更願意將它與之前的《新少林五組》一同稱為謝苗電影。在朱延平帶著郝邵文和釋小龍橫掃華語童星票房的時代,謝苗的出現顯然注入了新鮮空氣。《給爸爸的信》的亮點屬於謝苗也屬於於榮光。元奎為李連傑塑造的另一個大陸警察形象在這部電影中失去了李連傑的味道,電影的劇本雖然比《中南海保鏢》脫俗,但是梅豔芳顯然並不適合做李連傑電影中的女主角。看得出來,李連傑努力想在影片中與梅豔芳來電,但是總是感覺牽強甚至別扭。   《鼠膽龍威》這個東西不怎麽好說,我覺得本來電影本身還可以做得更優秀,但是王晶非要加上那些屎尿屁硬取悅觀眾,我很反感,但是又對電影中許多段落很是讚賞。沒算時間,大概那個時候的張學友也是快要淡出娛樂圈的人了,兩個愛老婆愛女兒的男人在同一部戲裏各司其職,但是顯然,張學友有技術含量得多。不過諷刺的是,這兩部作品在1995年上映的時候都未進前十(11和17)。   我記得1995年出了很多部沾了“冒險”二字的電影,劉德華演了《大冒險家》,李連傑則帶來《冒險王》。那一年周潤發離開香港,劉鎮偉拍出了在當時被嚴重低估的周星馳傳世之作,於是很多年以後我們回味電影百年依然是一連串唏噓與悲歎。先生說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但是你看到香港電影演什麽賺錢就跟了一堆人拍這個題材直到把它拍爛拍到窮途末路時,才發現原來這世上的路很寬,但是走的人多了,也就沒了路。   《冒險王》這部作品與徐克以往的作品相比少了許多野心的成分,劇本構思頗有新意。但是除了李連傑與鄒兆龍第一場打鬥中的少數鏡頭外,我們看到的依然是那些飛來飛去的神魔鬼怪。《冒險王》在思想與內容上與徐克這一年以前的所有作品有著明顯的區分,但是改變並壓抑自己野心的徐克也沒有給李連傑多少出彩的機會。我深深記得一點,大眼花瓶在某個鏡頭中有一個魚尾紋的特寫。   但是那時候的我,還不知道自己也已經老了。   1995年和19996年的香港電影屬於成龍,在大哥離開香港之前,這也是香港電影輝煌歲月最後的回光返照。雖然這2年香港電影屬於成龍,但是真正的功夫皇帝卻沒有一部作品進入票房榜前10,盡管《黑俠》讓人感受到濃濃的國際氛圍,但是我們關心的男主角並沒有將一個失去感覺的冷血殺手詮釋得比一腔熱血的石頭(劉青雲)更好。   從1996年開始,李連傑開始減產,每年作品限定在一部(2001年2部),但是我們再也沒有看到精品出世!雖然1997年《黃飛鴻之西域雄獅》占到了當年電影票房榜第四,但是香港電影的整體質量已成下滑趨勢。   1998年《殺手之王》殺到票房榜第八,但是,這是一部慘不忍睹的怪物電影。你無法想象它竟然出自董煒之手,而且主演是李連傑!更恐怖的是,女主角是梁詠琪!李連傑身高是169,梁詠琪的身高是175!我印象中就不記得郭富城跟GIGI搭過戲。   這是我所看到的,所有李連傑所主演的電影中最最糟糕的一部!糟糕到從劇情、節奏、深度、娛樂性質、動作設計無一不值得詬病!糟糕到麵對它我實在是繞都繞不過去,因為這一部戲之後,他就離開了香港。   對於李連傑的好萊塢之旅,總的說來,比成龍差,比周潤發強。   那之後的片子,我隻看過《致命武器4》、《救世主》、《英雄》和《霍元甲》。   其實《致命武器4》中作為反麵角色隻占配角戲份的李連傑是很出彩的,除了最後死得有點冤枉。《救世主》九成的電腦特技讓人看了有些抓狂,但是最後兩個李連傑的決鬥確實很花哨。沒有看《致命羅密歐》沒有看《龍之吻》沒有看《致命搖籃》也沒有看《狼犬丹尼》,隻覺得李連傑確實不該去好萊塢,隻想不通為什麽他不接《黑客帝國》中鄒兆龍飾演的角色。   至於《英雄》,那就是一個天大的誤會。這個誤會好大,大到李連傑領銜的眾港星精英開始排起隊誤會張藝謀,所有的觀眾也誤會張藝謀。現在回過頭來看,每一個香港演員想要和張藝謀合作的初衷是為了張藝謀黃金時期的誠摯之作,然而張藝謀卻在這個時候謀求改變。我相信他不是故意的,搞鬼的人是張偉平。不過張偉平之虛偽現在看來頂多也就是陰險之極,從嘲諷的意義上來說,這個人還是有趣的。而陳凱歌卻已經因為莫名的狹隘變得無恥之極。   終於等到《霍元甲》,但是《霍元甲》之前還有一部半截的《藝術人生》值得珍藏,因為央視的白癡很遺憾地隻記載了一部分李連傑的藝術生涯和心路曆程,如果你有幸下載到網絡上曾經風靡的刪減片段,你會看到一個稍微完整一點的李連傑,別的好話不好說,但是一個四十好幾的人,還是那麽有情趣。   這麽些年一直看來,看到《霍元甲》聯想到《精武英雄》,終於發現李連傑當初是把自己完全帶入到陳真這個角色中,於是創造了第一部完全屬於他自己的電影。我回想到陳真的時候,那個帶著日本女孩離開精武門堅守在霍元甲墓前的血性漢子正是那個時期李連傑對家庭、事業、生活的理解與選擇。當12年後他以《霍元甲》作為功夫電影的句號時,拋開所有的功夫與說教,我看到一個人到中年的李連傑在事業與家庭、前途與責任中所作出的感懷,他當初為了妻子放棄《臥虎藏龍》,今天他選擇《霍元甲》作為終結自然也不是為了自己。      我買了一張電影票,坐在電影院某個放映廳指定的位置,從《霍元甲》片頭廣告一直到周傑倫癲癇結束–從某個觀點出發,我們可以肯定這部電影的全部,可以諒解這部電影的所有,但是不能不痛罵這個驢唇不對馬嘴的片尾曲。   《十麵埋伏》結束的時候,我沒有覺得英文主題曲與中文電影搭配有什麽格格不入,我後來聽到很多人為此詬病張藝謀的音樂細胞。我覺得我們誤會他確實太深了。   李連傑中懇為自己劃上功夫電影的句號,我很想感動,但聽到JAY像GAY一樣呻吟就敗了我的情緒。我終於購買了一張電影票去欣賞一代宗師的悲壯落幕,但是我還是決定保持愉悅心情等待盜版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