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類藝人 娛樂圈裏的演而優則唱(組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香港無線電視和環球唱片破天荒合作推出新碟《男人魅》,裏麵收錄了包括李克勤、陳奕迅、高楊、鄭伊健、陳豪、鄭嘉穎、吳卓羲、林文龍、林峰、鄧健泓、林保怡等十位藝員和歌手演唱的無線電視節目主題歌。《男人魅》中高楊、林峰、林文龍、吳卓羲及陳豪都是從未發過唱片的TVB力捧小生,這次將他們親自演繹電視劇的歌曲首次輯錄成唱片發行,除了體現公司對他們的重視,更為他們的事業發展拓展了全新領域。而林保怡、鄭嘉穎、鄧健泓及鄭伊健雖然都曾經當過歌手,但現在的主業卻在電視,唱歌純粹玩票。

  演而優則唱,無論是香港、台灣還是內地,越來越多的演員正向全能藝人前進,跨進歌壇分一杯羹已不是新鮮事。趙薇、周迅、陸毅、陳坤樂壇成績理想,就連老前輩劉曉慶也有意下嫁“英皇”,當TWINS的小師妹。

  台灣偶像劇明星爭當歌手

  《流星花園》是內地觀眾接觸的第一部台灣偶像劇,這也是至今為止在內地最紅的一部。《流星花園》捧紅了F4和大S,更讓F4有了出唱片甚至舉行巡回演唱會的機會。F4舉行亞洲巡回演唱會的時候,四位成員都還沒有推出個人專輯,除了合唱一首《流星雨》外,更多的是翻唱別人的作品,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言承旭、周渝民、吳建豪、朱孝天都推出了個人大碟,言承旭、周渝民的首張專輯更是獲得了空前的成功。隻可惜隨著“《流星花園》熱”的逐漸降溫,F4的威力已大不如前,仔仔的第二張唱片資金、製作都是大投入,效果卻大不如前,最遲推出個人專輯的朱孝天境況更是慘淡。

  《薰衣草》、《鬥魚》、《薔薇之戀》等等,偶像劇一部接著一部推出,偶像劇中走出來的年輕偶像們也相繼推出了個人專輯,除了目前專心歌唱發展的張韶涵的確像歌手外,郭品超、霍建華等人的歌聲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在聽完郭品超主打歌《我不是我》後,有人曾有這樣的評論:“這麽難聽的歌不是他還有誰,郭品超這樣的花樣美男還是應該老老實實演偶像劇,唱歌隻會嚇跑FANS。”曾經演出過《蜜桃女郎》的台灣歌手吳克群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大膽地揭了偶像劇主角唱歌的底,“一部偶像劇紅了,馬上出唱片,歌唱得好不好不重要,隻要唱片封套拍得美,露出性感的胸肌,隻要多辦簽唱會,吸引很多的小女孩來尖叫。”和香港電視台為捧藝人出唱片不同,台灣演而優則唱目的是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借著偶像劇的熱播衍生更多的產品,賺更多的錢。

  香港無線靠發碟開拓財路

  肥水不流別人田,無線早已宣布自己製作的劇集所有主題曲、插曲都會由旗下藝人主唱,一改過往大部分由歌手演唱的慣例。靠發唱片賺錢,這是無線想出的又一條發財之道,第一炮就是與環球唱片合作推出名為《男人魅》的電視劇歌曲集。《男人魅》裏收錄的十首電視主題歌都深入民心,想必大受歡迎,而這僅僅是第一步,據無線製作資源部副總監樂易玲表示,共挑選了44首歌曲,未來計劃以不同的唱片公司,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合作發行,這次的首張完成品是個試驗。

  《男人魅》可謂是一張雙贏的唱片,在香港擁有電視霸主地位的無線靠發唱片拓展財路,十位藝人則靠專輯上位,打開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張噱頭十足的唱片裏共收錄了十位男歌手的新歌,除李克勤及陳奕迅是專職歌手外,其他八位幾乎都非歌手,而是以演戲為主,當中更有大部分是無線旗下力捧的藝人。很明顯,無線這次推出《男人魅》隻是借助環球唱片的實力,最主要是捧旗下藝人。除去李克勤和陳奕迅,其他八人都不是唱家班,如果緊靠他們出唱片實在有些冒險,而且未必有成效,但有兩位實力派唱將領軍,以新帶舊,以老帶嫩,以唱家班帶雜牌軍,這樣自然事半功倍。

  從《男人魅》的男藝人名單中不難看出無線將要力捧什麽人,吳卓羲一定是力捧的最年輕一輩,林保怡最近簽了無線,陳豪也是當家小生,受捧也不出奇。無線劇集一播就是兩三個月,即使唱得不是很好,甚至好難聽,觀眾都沒有選擇,況且聽著聽著,不好聽都會變得順耳,此乃慣性收視引起的慣性收聽。電視台提供了這麽好的平台,藝人在演好戲的同時把握唱歌的機會,取得一些額外的成績也不是什麽難事了。

  內地演員唱歌為興趣

  趙薇、周迅、陸毅、陳坤,近兩年在內地流行樂壇當紅歌手的行列裏有一群大家熟悉的演員名字,他們普遍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在影視圈裏是一線的小生花旦,出唱片純粹是為了個人愛好。演慣了別人的悲歡離合,內地演員們開始在唱片裏找尋真實的自己。

  周迅、陸毅是2003年度的樂壇紅人,當年陸毅除了奪得眾多頒獎禮的最佳新人獎外,還打敗孫楠搶走了最受歡迎男歌手的獎項,周迅的唱片則讓人眼前一亮,原來沙啞低沉的聲音也能唱歌。緊接著2004年,陳坤再續陸毅的輝煌,《煙花火》大熱,他帥氣的外表加上動人的歌聲打動了不少歌迷的心,陳坤和陸毅不同,在演電視劇成名之前他就是東方歌舞團的歌唱演員,他的演唱實力遠遠超出玩票的範疇。2004年趙薇加盟維京唱片,重新定位推出了專輯《飄》,趙薇的唱功較 “小燕子”時期有了明顯的提高,音樂的風格也更加成熟,更加符合她本人的性格。2005年,要發唱片的演員多如牛毛,秦海璐、範冰冰、黃奕、黃曉明等等,每個人都揚言自己的演唱水平不比演戲差,每個人都強調自己出唱片純粹為了興趣,有了這群“新人”的加入,內地樂壇又將掀起一股競爭激烈的腥風血雨。

  值得一提的是就連50多歲高齡的劉曉慶也禁不起誘惑,想要一展歌喉,據報道她極有可能簽約“中唱英皇”,成為TWINS的小師妹。雖然不是學音樂出身,但劉曉慶的音準不錯,尤其在高音和低音方麵把握得比較好,當年在春節晚會上首次展歌喉就讓人刮目相看。可惜今非昔比,50多歲的半老徐娘,要在負麵新聞多多、名聲遭受重創的逆境下出唱片,與一班要麽人靚歌甜要麽唱功了得的偶像、歌手搶食,恐怕劉曉慶的腳步會有些沉重。

  專業人士齊唱讚歌

  對於演而優則唱這種現象,樂評人王磊為其定義為一種商業操作,是唱片業拓展多種商務模式的必要手段,從長遠來看,是唱片業發展的必要,從全亞洲市場來看,這是大勢所趨。對藝人而言,演而優則唱的多能明星,借助影視劇積聚的明星效應,端起唱歌這個飯碗,自然要比新人容易得多。這樣既能增加人氣,又能賺錢,何樂而不為。

  樂評人金兆鈞解釋說,唱片業蕭條是其本身的問題,與當紅演員抽身進軍歌壇是兩碼事。總的來說,出唱片的影響力要更大,而且製作相對容易,成本也低,花50萬元能做好一張唱片,但拍不了多少電視劇。既然能占領兩個領域,為什麽不去開拓?這不更能名利雙收嗎?

  唱片公司的老總們則認為,演員會唱歌、能唱歌是順理成章的事,現在市場注重的是全能藝人,演員去唱歌、歌星去拍戲不是什麽新鮮的事了。儼然唱片公司已經為這些跨界藝人製定了周密的市場計劃,集合了實力強大的音樂人陣容,因為這個歌手不是普通的新人,已經有了相當的關注度和影響力,而且這扇大門永久性地敞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