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的47歲生日:奧斯卡離我很遠(圖)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導演馮小剛雖然一直以來獲獎不多,但他在中國電影百年中的地位絕對不輕。在廣州剛結束的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上,黃建新說,中國電影現在之所以還活著,還有藝術片的生存空間,就是因為有張藝謀和馮小剛兩位導演為大家“保駕護航”。馮小剛在他從影的短短十年中,對中國電影產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有目共睹。十年如一,他堅持要拍好看的商業電影,他把它看作對生活質量有保證的“胃”。他把自己看作人民的藝術家。在中國電影百歲華誕之際,又正逢他的47歲生日,我們對他更加充滿敬意。

奧斯卡離我很遠

記:是不是對商業片導演來說特別迫切?

馮:對他們而言就不迫切了。得獎對商業片導演來說隻是一種錦上添花的事,他們的公信度可以通過票房了解。商業片導演得不得獎,說句實話,是一個開心的、玩的事,沒有把寶壓在這兒,成敗不在這兒,不像文藝片把成敗壓在得獎,因為這是一種肯定。

記:你現在已經看透這些獎都是一個遊戲?

馮:是遊戲,包括戛納、威尼斯。比如戛納雖然是一個很嚴肅的獎,但如果片子跟它沒關係,給他片子都不看,但如果有關係,片子還沒有拍,它就定了,告訴你得來。所以這種評選就成了看人下菜碟,你說他真嚴肅嗎?也不是,也有遊戲的成分,隻是他們不願意承認。

記:哪天你的影片也被他們選中,會改變對他們的看法?

馮:那一定是操作的結果,比如我和某製片人合作,他一定對片子有很強的操作能力。像哥倫比亞公司就有這樣的操作能力,能讓電影在大電影節上特殊放映,規模和聲勢一點不比參賽片差。

記:拍商業片的你會在乎奧斯卡嗎?

馮:這事不太現實,還有我覺得它特別遠,這是要國家推薦的,國家怎麽會推薦我的電影呢?這是不可能的事。

記:假如你拍了《溫故1942》呢?

馮:那國家更不會推薦,國家首先就不同意拍,更不會推薦了。所以還是要踏踏實實,因為如果導演在本土不能有特別好的成績的話,到外麵別人也很難尊重你。

《溫故1942》也要拍成商業片

記:田壯壯的《德拉姆》有看過嗎?他算是藝術片導演嗎?

馮:應該是吧,他比較自我,片子我沒有看過。

記:你周圍有很多朋友,像陳凱歌、壯壯,但他們都在拍藝術片,隻有你一個人在拍商業片,會不會覺得很孤獨?

馮:他們也有在拍商業片的嘛,像凱歌,不過如果他們都來拍商業片,我還怎麽吃飯!

記:你會不會因為自己拍商業片所以比較強調大家來拍商業片?

馮:幹什麽吆喝什麽,拍藝術片就得吆喝藝術片,沒有任何東西是一成不變的。

記:《溫故1942》會是文藝片還是商業片?

馮:商業片,進入市場,那麽大的投資要收回來,如果觀眾不樂,誰還來投資?

記:王中軍稱你被華誼"買斷",還打算五年後"退休"?

馮:我是跟他簽了五年,有一次說了句"沒準我就退休在華誼了",並不是五年後就退休,如果五年就退休,那恐怕是五連敗。

張藝謀是我學習對象

記:你是不是把張藝謀當作競爭對手?

馮:是重要學習對象,他拍的片子很多都不錯,類型也有不同。

記:但你們風格不一樣。

馮:學習優點有什麽虧吃呀,你就是老坐著想別人的缺點也不能解決創作問題。其實最恐怖的還是周星馳,因為他的品牌積累厚度比我們大。今年能跟他平分半壁江山,給我很大的信心,因為和周星馳同一檔期的中國電影中,還有誰能夠對他構成威脅的?剩下的就是我威脅他了。但琢磨這事,怕也沒有用,隻有拿出過硬的本領到市場上去爭,這就不是遊戲了,是認真的。

記:今年是中國電影一百年,你希望將來後人怎麽評價你?

馮:客觀就行。其實這跟我希望不希望沒關係,因為這個不是你能決定的,而且現在想這個事與創作無關。如果哪天不幹了,回頭想想還行。但現在還是要埋頭玩命幹活,要想老了看著自己舒坦點就要多出好電影才行。

徐帆對我有使命感

記:現在有沒有一種對中國電影的使命感?

馮:沒有,我對我工作室的工作人員有使命感,覺得自己得好好幹,大家跟我一塊幹覺得有奔頭就行了。能對三五個人有使命感就已經責任重大了,這樣就對人民有意義了。

記:這幾個人是不是包括徐帆在內?

馮:我覺得徐老師對我有使命感,現在能每年拍一部片,和徐老師在外麵的辛勤耕耘有關。其實她一直勸我要為幸福做這個事,不要為生活捏著鼻子。

記:能做到嗎?

馮:理論上做不到,但實際上做得到。不會有人不顧你的片子是什麽而白給你錢,不會有這樣的風格,但如果一般人多給你一個腮瓜倆棗,還真覺得犯不著。

記:你和徐老師誰掙的錢多?

馮:共同致富。

記:顧長衛曾說有一段日子裏是蔣雯麗養著的,特別感激她。生活中真的會有為了婚姻在外麵很辛苦付出的女人,不計較錢多錢少,像徐老師,感覺她對你很崇拜。

馮:我經常對徐老師說,你也可以不去幹,隻要你不高興的,就不要去做。因為我們生活欲望沒有那麽高,她不象其他女明星,講排場,她對生活要求不高。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