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課舉行開課儀式 學生先向遺體獻花鞠躬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解剖課開始 開課儀式上,菊花寄哀思 對於未來的醫生來說解剖課尤為重要   昨天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在解剖課開課儀式上 學生們用特別的方式對30具遺體表達了敬意   昨天上午9點30分,中國協和醫科大學2001級醫療係的118名學生舉行了解剖課開課儀式。這是一個特殊的儀式,30枝白色、黃色的菊花,10秒鍾默哀和三個深深的鞠躬全部獻給解剖台上即將帶領他們進入醫學聖殿的30具誌願者的遺體。學生代表陳海剛代表所有同學表白:“他們雖然聽不見,但我們還要說,他們是醫療事業的驕傲與榮耀!”   他們是醫療事業的驕傲與榮耀   在協和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曹承剛副教授的記憶裏,十幾個人共用一具屍體,甚至沒有屍體可以進行臨床教學,幾乎是令國內醫學院校學生和老師上解剖課時共同麵臨的尷尬局麵。正是因為尷尬的過去,當麵對30具誌願者捐獻的遺體,使協和醫科大學的學生每4個人就能有一具屍體進行解剖研究,達到國際醫學院校標準的時候,他們希望通過儀式表達對遺體捐獻者深深的敬意。   昨天上午9點30分,118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舉行了解剖課開課儀式,儀式之前,所有在場者集體默哀10秒鍾,每位學生都獻上一枝白色或黃色的菊花。而在儀式的最後,他們又以三鞠躬再次表達自己的心情。   班長陳海剛代表所有同學高聲說道:“他們雖然聽不見,但我們還要說,他們是醫療事業的驕傲與榮耀!這些逝去的生命盡管已經看不見,但我們自信,他們將會見證協和人的專業精神!”   解剖課是醫學專業最重要的一課   曹承剛副教授告訴記者,對於醫生來說解剖課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課,不經過解剖研究,光靠書本圖畫是不可能成為一名出色的醫生的。1999年5月,協和醫科大學開設誌願遺體捐獻站以來,已經有3300多人報名,接受捐獻遺體182具。是這些遺體捐獻者在造就這些學生,在成就這些未來的醫生,也在幫助這些未來醫生手術刀下的生命,他們的所為是勇敢的、偉大的。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北京紅十字會向所有遺體捐獻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他們的家屬致以親切的問候。”北京紅十字會負責該項工作的陳波先生在開課儀式上說。   報名遺體捐獻成為生日禮物   在陳波的工作經曆中,曾經有一對父母向他谘詢,希望在孩子18歲的時候,給他一份與眾不同的生日禮物,思來想去最後決定讓孩子參加誌願遺體捐獻報名。孩子的家長說,孩子成年了,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他認識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小劉是一個今年隻有18歲的女孩,還是在上高中的時候,她就向父親提起了要報名誌願捐獻遺體的事情。當時,家裏的老人非常反對,認為這件事情不妥,但是父親卻很支持女兒。小劉的父親說:“孩子不自私,心裏想著別人,這是件好事,我支持她!”就這樣,小劉高考結束後在同學的陪同下參加了誌願捐獻遺體的報名。   另一位劉小姐是北京移動公司的一名會計,她報名參加誌願遺體捐獻是受母親的影響。結婚後,愛人聽說此事表示過反對,但是劉小姐卻說服了自己的愛人,並參加了造血幹細胞捐獻。“母親說,將來捐獻了遺體,可以用於醫學研究,這沒什麽不好。”劉小姐說。   從火化到捐獻是一次革命   在誌願捐獻遺體的名單上,記者看到最多的還是老年人。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去世了應該入土為安,甚至在一些地區,火化還難以普及。但是,為什麽在北京會有如此多的老人選擇捐獻遺體?查維傑老人說:“從土葬到火化是一次進步,從火化到捐獻是一次革命。”   查維傑老人今年72歲,老伴長她兩歲,去年非典之前,她和老伴一起報名誌願參加遺體捐獻。報名後,她和子女說了這件事情,有的兒女讚同,也有反對的。查維傑老人說,作為一名黨員,工作的時候她沒有做多大貢獻,現在人老了,錢和房子都是身外之物,沒什麽可留戀的,她希望為國家貢獻到底,希望即便是去世了也還能作出貢獻。她還說,以前土葬改火化,很多人反對,但事實證明這是對的,死人不能和活人爭地。現在有了遺體捐獻,比起火化來說,這是一次更大的進步,可以將生命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他們是值得敬佩的,我們不會辜負他們為醫療事業所做的一切。”班長陳海剛告訴記者。目前,許多同學也都報名或正在決定報名參加遺體捐獻,他們希望和這些捐獻者一樣,為醫療事業貢獻畢生。   6828人報名遺體捐獻   到2003年底,北京紅十字會在協和醫大、北大醫學部、首醫大設置的三個誌願捐獻遺體站已經接受全市6828人報名誌願捐獻遺體,其中2902人辦理了登記,實現捐獻遺體291位。在協和醫科大學的誌願捐獻遺體報名冊上,記者看到其中一半以上為老年人,但是也不乏年輕人。報名誌願者中,最小的隻有8歲,最大的已經97歲。這三年以來,隨著遺體捐獻宣傳工作的開展,報名人員也從最早的幹部、教師擴展到工人和農民,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作者:耿振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