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已經徹底過完了,但人們對春節的懷念才剛剛開始。
來自黑龍江的同事凱斯帶著普洱茶和鮮花餅來到辦公室,告訴我們一個反直覺的消息:
現在的東北人,都流行去西雙版納過冬。
同樣從西雙版納回到北京的米利暗也講述了自己的版納過年感受:落地後,迎接她的除了雨林風情和傣味美食,還有趨近飽和的東北衝擊。她的原話是:
“我明明人在版納,卻被東北人包圍了。”
〓 圖源:@醬醬子
西雙版納,擠滿東北人
時代變了。
東北人的第二故鄉,已經不是三亞了。
一個到西雙版納遊玩的普通遊客所到之處,遍布東北口音的大哥大姐。
飛機場、火車站的網約車上車處,仿佛是小型的東北NPC集中刷新地。
號稱亞洲最大夜市之一、遊客必去打卡的星光夜市,也被東北店主占領了。
小吃攤右邊嬢嬢在賣“正宗泰國巴拉達”(類似於甩手粑粑的小吃),左邊大姐吆喝東北卷餅。
〓 圖源:@劉雨鑫JASON
再走兩步,現炸的爾濱鍋包肉和阿嬤手作版東北煎餃就在眼前。
要問攤主是哪裏人,黑吉遼一個不少。
景洪市的東北一條街(已拆除)更像是空運過來的東北大集,在這裏你能吃到最正宗的酸菜血腸、凍梨燒烤。
〓 圖源:@熱帶小狗肉肉醬 記錄下的西雙版納東北一條街
當你的鼻腔裏充斥著殺豬菜和水餃味,耳邊環繞著東北口音,難免會陷入恍惚:
這裏到底是在西雙版納,還是哈爾濱?
這邊遊客還在懷疑自己身處東北,那邊本地人早就和東北人實現了口味大融合。
在西雙版納的東北一條街,東北菜早就根據雲南人的偏好做出了改良。
“有那麽一點點酸辣,比在沈陽吃的還好味”。
走入正宗雲南菌子火鍋或是過橋米線店,坐不了一會兒就會發覺:
好家夥,老板居然一口正宗東北腔。
到景點前排隊爆改的女孩,路過旅拍店時少不了聽到一句:老妹拍照不?
本來打算來個平替東南亞遊的遊客們,一不小心就被東北口音的商家包圍。以至於到版納旅行的小孩抬頭問自家父母:
西雙版納的方言,為什麽是東北口音?
不怪孩子疑惑,西雙版納真的遍地都是東北人。
天氣好的時候,瀾滄江邊會刷出無數鬆弛感拉滿的東北大爺,把自己曬得渾身通紅。
〓 圖源:@愛旅居的磊哥 在江邊遇到的哈爾濱大爺
日落時分,廣場上滿是在家鄉勁曲中排隊拿著扇子熱舞的東北大媽。
看完熱帶植物和孔雀大象的遊客們一出景區,就迎麵撞上了“東北版納”。
有人調侃說,或許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鬆花江和黑龍江已匯入瀾滄江。
也有人說,現在雲南的第二十六個少數民族——東北傣大量出現。
東北人的買房盡頭,在西雙版納?
走在西雙版納的街頭,很大概率可以偷聽到東北夫妻的私密對話,內容基本隻有一個:
是否要在西雙版納購房。
在西雙版納的東北人,一般隻有兩種狀態:
一是在旅居,二是已經買房安居。
旅居的體驗總是相似的:
白天買菜喝茶,夜晚跳舞社交,閑了可以去植物園看花溜達,渴了就在甜品店來一杯清涼的泡魯達……
西雙版納地處熱帶邊緣,終年溫暖濕潤。
全年平均溫度在二十多度,生生把耐凍抗造的東北人爆改成了能享受精致慢生活的叔叔阿姨。
〓 圖源: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網
在西雙版納旅居的東北大爺大媽,已經過上年輕人夢寐以求的生活。
一位東北阿姨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在版納旅居僅需兩三千元一個月。
一個大房間內有兩個床位,可包吃包住,如果想自己做飯,錢就花得更少些。
〓 圖源:@貓二要奮鬥 記錄自己在雲南的旅居生活
西雙版納的食物既有傣味也有泰式風情,自己做飯的旅居者更看重蔬果新鮮便宜。
走進隨便一個本地集市,巴掌大的牛油果五元一個,百香果十元三斤隨便挑,香蕉火龍果更便宜,實現“榴蓮自由”輕輕鬆鬆。
〓 圖源:@雪茄有話說 分享了西雙版納的菜場物價
雲南市區綠化帶種的就是椰子芒果和蓮霧,到了收獲季節,還有專人采摘下來分給市民遊客吃。
除開水果,肉類質量也不差。
預製菜當道,有鑊氣是對一個菜的最高禮讚。
不少旅居西雙版納的東北人在互聯網感歎“這裏的豬肉是以前的味道”,成功勾起了四方食客的好奇。
更別提西雙版納還有一個東北大殺器:溫泉。
雲南的溫泉密集,溫泉數量占全國已知的溫泉總數40%以上。在《徐霞客遊記》裏,徐霞客就曾記錄過騰衝、安寧、曲靖等地的溫泉。
西雙版納溫泉的知名度雖不及“中國溫泉之鄉”騰衝,但溫泉度假區和酒店依然不少。
泡著溫泉,欣賞著四周大葉片的雨林景觀,對出身東北的人來說堪稱頂級享受。
帶著硫磺味的溫泉水平等地將每個東北人變成滑溜溜的剝殼雞蛋。北方人冬天戒不掉的泡大澡,也在西雙版納得到了完美承接。
就這樣,從食宿到洗浴,西雙版納的方方麵麵都在硬控東北人。
東北人被西雙版納支配的路徑也相當統一:
剛開始隻是想考察這裏到底適不適合退休養老安居,幾天過後,就會自動轉化成要不要買房。
根據某線上房產主播介紹,有一對62歲的大連夫妻,在版納僅旅行了五天,就交了購房定金。
某售房網站東北區域負責人何安曾透露,全國購房季活動開始後不久就有6個大連客戶在版納購置了房產。
西雙版納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前十個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麵積和銷售金額增速均位居雲南省第一。其中,住房消費州外人士占比超過80%。
西雙版納能如此快速吸引外地人定居,主要還是因為房價不高。
2023年,西雙版納的平均房價為6000-8000,五十萬全款能拿下一套兩居室,吸引了很多外地人。
更有五十多歲全款拿下版納養老房的東北大爺自豪地表示,這讓自己在酒桌上多了一份談資。
“在喝酒的時候可以拿出來說,我在版納有房,是有點優越感的。”
不誇張地說,東北人的下一個買房盡頭,就在西雙版納。
東北人的第二故鄉,到底是哪?
很多年來,網傳東北人的第二故鄉都是三亞,三亞也因此被稱為東北第四省。
但最近,關於誰是東北第五省的討論越來越激烈。
有人偏愛西雙版納,也有人提名廣西北海。更有甚者從湛江細數到大理,人們這才發現隻要是氣候宜人、風景優美的南方都市裏都住著漫遊的東北人。
對一生愛南方的東北人來說,住到哪裏是筆經濟賬。
對此,互聯網上簡單粗暴的總結是:
“有錢的去三亞,沒錢的去版納。”
90年代末,拿著遣散費的東北下崗工人將目光投向泡沫剛剛破裂的海南房產。
彼時的海南房價回落到低點,比全國房價還要低上不少,在三亞買個房投資和安居都是不錯的選擇。
對奮鬥了大半生的東北工人來說,這裏的陽光和沙灘正適合舒舒服服“貓冬”。
〓 《喜人奇妙夜》
然而市場競爭麵前,沒有哪個旅遊城市是永遠被無條件青睞的人間天堂。
三亞房價自2003年開始逐漸飆高,到2017年市場均售價已達到三萬元每平方米。
自從開始打造國際旅遊勝地後,三亞每年春節時期的機票水漲船高,有時能飆到上萬元,對尚未在那邊安居的東北人來說,三亞已經逐漸失去性價比。
一生愛南方的東北人,急需貓冬新去處。
西雙版納、安吉、桐廬、騰衝......愛做“候鳥”趕場的東北人,發掘出越來越多不為人所知的性價比小城。
人們定時定點搶購車票機票,在幾個APP之間切來切去比價,尋找酒店攻略,拉著行李箱千裏奔赴,都是為了尋找一場完美的精神休憩。
一生愛南方的東北人相信:“隻工作不玩耍,聰明的孩子也變傻。”
於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個假期,找個好山好水的地方踩點退休,成為支撐他們熬夜加班的原動力。
不過,或許比起無數個讓人心馳神往的“第二故鄉”,更重要的是:
此心安處是吾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