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傳”包公像首次獻展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本報訊記者昨天從包公祠管理辦公室獲悉,原定於春節後完工的包公祠包公像包金工程以及東廂房“曆史包公”館改建工程已於昨天提前完工。春節期間,遊覽包公祠的市民不但可以看到“金身包老爺”,而且還可一睹由包公後裔提供的“祖傳”包公畫像。

  在改造後的包公祠內,記者看到大廳裏的包公像已經被包上了一層黃金,看上去比原先要明亮了不少;大廳內外的對聯也被鍍了金,字跡更加清晰;大廳內原存的幾個墓碑被套上了嶄新的屋簷狀保護套,顯得更加莊重。

  在東廂房“曆史包公”館內,牆麵、屋頂等均已重新裝修,迎麵牆上懸掛了八幅記載包公生平的珍貴史料,其中,宋仁宗畫像以及根據合肥包公第36世後裔包信芝等回憶重畫的包公畫像在國內是首次公開亮相。據包信芝介紹:包拯60壽辰時,其學生嚴查散為他畫像,在合肥保存到1966年,“文革”期間被“紅衛兵”焚毀。1999年包公千年大祭時,包信芝等合肥嫡係後裔聚集一堂數日,回憶並請畫家繪出包公畫像。目前,包公畫像“正版”留在合肥,其他處的包公後裔,每戶一份複製畫像。此外,還有來自浙江、我省舒城的包公家族支譜、包公的奏文等新展品也都在修葺一新的展廳內展出。

  據包公祠管理辦的蔣主任介紹,所有新展出的資料都是工作人員從全國各地搜集而來的。為確保資料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北京的宋史專家全程進行了論證與監督,這也使得合肥的包公祠不僅在時間上,還在硬件上也比開封的包公祠更勝一籌。據悉,春節後,西廂房“文化包公”館也將進行一係列改造工程。

  (葉琳玲 宋功林 陳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