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開始著手對教育製度的改革,而他跨出的第一步是任命了安利集團聯合創始人理查德·德沃斯的女兒、身價高達51億美元(高於特朗普的37億美元)的貝特西·德沃斯(BetsyDeVos)作為新任的教育部部長。貝特西·德沃斯是誰?一位億萬富翁,一路讀私立學校長大的豪門之後,一個在教育體製外倡導教育改革的慈善家。她倡導自由擇校,與特朗普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眾籌是吃瓜群眾翻身做主人的最好途徑,無論是美國好萊塢電影還是中國武俠小說出版物,隻要是需要資金的地方,眾籌就會如影隨形,並且讓散戶投資人有了一種和賭聖賭王同台競爭的成就感。而在眾籌發源地的美國,創業者和投資人已經不滿足於籌錢拍個電影或者籌錢做個遊戲,房地產眾籌成為新的藍海。這個被大集團玩弄於鼓掌之間的暴利產業也在不斷地降維,讓散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據《商業內幕》(BusinessInsider)報導,依據‘50-30-20’規則,美國人每個月稅後收入的50%用於支付生活必須開銷;30%用於自由支配開支;20%用來儲蓄。GoBankingRates對美國人口最多的75個城市的生活費用,包括房租、生活日常用品、水電煤氣和垃圾處理等、交通運輸和醫療保健等費用,分析了多少年薪才能在這些地方舒適的生活。 在美國最舒適的5個城市分別為: 1、[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一季度的美股,出奇的祥和。在過去100多個交易日內,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的波動指數大多數時間徘徊在11左右。但這種平靜,將有可能隨著美聯儲的第三次加息而告終。在關鍵政策製定者最近幾周發出一係列信號後,美國聯邦儲備局(FederalReserve)很可能會在明天,也就是3月15日開會時將短期利率上調25個基點。一旦宣布,這會是今年開年以來的首次加息,也是當局自2015年12[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直至今日,很多人仍充滿疑問,美國人為啥要選一個“瘋子”當總統?一個被國家機器、建製派、傳統媒體和好萊塢集體鄙夷的“異類”;一個滿嘴黃段子、大嘴巴,擁有自大浮誇個性的“土豪”;一個在大選中不斷釋放妨礙中美貿易和種族歧視言論的“瘋子”,卻令人驚訝地收獲了一批追捧他的華裔高知中產群體。這些華裔精英一改不問政事的傳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1)

美國農業部(UnitedStatesDepartmentofAgriculture)1月9日發表的報告說,按照中產階級已婚夫婦兩個孩子計算,2015年出生的孩子養育費平均需要$233,610。那隻是到17歲之前的養育費。中產階級家庭養育一個孩子平均每年需要$12,350到$14,000美元。住房是中產階級的最大開支,占養育費的29%左右,因為有了孩子需要額外房間。食品是第二大開支。第三大開支為兒童照料,每個孩子需要$37,378美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根據有關研究,美國75%的富人是白手起家,而理性投資是他們致富的主要手段。在看待財富上,美國富人中有91%的人認為財富給了他們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80%的人認為財富是辛勤工作的回報,隻有38%的人認為財富使他們能得到社會的尊重。 當然我們所說的富人並不是象比爾·蓋茨這樣世界頂尖的富豪,如果按照美國擁有100萬美元家庭淨資產就可以算是富人的話,這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世紀70年代,斯坦福大學附屬幼兒園裏一場簡單而迷人的棉花糖實驗,風靡全球。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募集了643名四歲兒童進行一場實驗。他告訴孩子們他需要離開房間15分鍾,如果回來時棉花糖還在桌上,他會再給孩子1塊棉花糖作為獎勵。然而若孩子們吃了棉花糖,實驗就此結束!這是個隻需15分鍾、報酬率100%的投資,對1個四歲孩子來說是個很不錯的交易,但15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房地產大亨特朗普問鼎白宮,美聯儲加息勢如破竹。手持美元的你,是否也心動了呢?如何在大勢中盤活手中的美元,牛氣衝天的樓市,成為很多人眼中的搖錢樹。 想要入市撈一筆,投資什麽?錢怎麽花?今天就給你普及一下水很深的“美國房事“。 1)自買自住Buy-and-Live 根據美國地產經濟國家協會的數據,2016年在35歲以下的購房者中,有46%的購房者有能力在6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美國生活,究竟掙多少錢才夠?這是華人圈不朽的話題。有人戲說:“淨資產三粒米”是最起碼的要求。“一粒米”就是一百萬美元,onemilliondollar。也有比較保守的人拿出計算器,逐條列出養老金(pension)、社保(socialsecurity)、退休金計劃(401k)、債券、股票、房產、存款,加上個人所得稅率和通貨膨脹率,洋洋灑灑算了筆賬,不用那麽多,65萬美元淨資產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