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房地產眾籌:中國投資者眼中一塊肥肉

(2017-03-17 13:12:21) 下一個

眾籌是吃瓜群眾翻身做主人的最好途徑,無論是美國好萊塢電影還是中國武俠小說出版物,隻要是需要資金的地方,眾籌就會如影隨形,並且讓散戶投資人有了一種和賭聖賭王同台競爭的成就感。

而在眾籌發源地的美國,創業者和投資人已經不滿足於籌錢拍個電影或者籌錢做個遊戲,房地產眾籌成為新的藍海。這個被大集團玩弄於鼓掌之間的暴利產業也在不斷地降維,讓散戶投資人有了嚐一嚐甜頭的機會。

同時,隨著“互聯網+”模式的普及,房地產也順應潮流,結合互聯網的傳播紅利和大數據優勢,實現產業的升級和優化。現如今,美國房地產眾籌的規模已經達到了25億美元,並且依然呈現增長態勢。

“這就像你投資去買了基金。隻是這隻基金是你可以隨時看見的房產,你可以去觀察它的位置地段以及周邊設施,它的增值潛能是可見的。”美國的房地產商對房地產眾籌項目的熱情非常高漲。

一言以蔽之,風水輪流轉,今日到我家。萬達集團的王健林“爸爸”不是說“凡事先定一個小目標”嗎,那麽房地產眾籌領域就給了千萬個普通人一次完成小目標、登上人生巔峰的機會。

而在眾籌發源地的美國,創業者和投資人已經不滿足於籌錢拍個電影或者籌錢做個遊戲,房地產眾籌成為新的藍海。這個被大集團玩弄於鼓掌之間的暴利產業也在不斷地降維,讓散戶投資人有了嚐一嚐甜頭的機會。

同時,隨著“互聯網+”模式的普及,房地產也順應潮流,結合互聯網的傳播紅利和大數據優勢,實現產業的升級和優化。現如今,美國房地產眾籌的規模已經達到了25億美元,並且依然呈現增長態勢。

那麽房地產眾籌到底是如何崛起,成為投資人的新寵?哪些房地產眾籌企業值得投資人信賴?房地產眾籌又有哪些門門道道需要你去理解?如果你沒有投資概念,誰又能最後幫你理清思路?

“廢話別多說,開講!”

從自由女神像到喬布斯條款,聊聊房地產眾籌的前世今生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房地產眾籌隻是在近3到4年間才在美國逐步形成規模,但是遠在100多年前,美國就已經有了第一件房地產眾籌案例。

1885年的夏天,當時《紐約世界報》的主編、也就是之後在記者腦門上掛著他的名字就可以吹一輩子的家夥,向讀者們和公眾募集一筆“基座資金”,用來為一座塑像建造基座。

這次籌款最終獲得了超過10萬美元的資金,完成塑像基座的建設。這個基座就是自由女神像地下的基座,而籌款人則是約瑟夫普利策,美國最偉大的記者和文學家之一。

這一事件給了許多人以啟發。於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房地產眾籌呈現井噴之勢,所有人都想分一杯羹。由於房地產本身資金籌集困難、資金數額較大等特質,眾籌這一形式正好滿足了產業的需求。

有錢賺的地方自然有漏洞可以鑽,更何況100年前的美國哪有這麽多條條框框。缺乏金融管製和監督的美國很快就爆發了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隨後,美國政府頒布的金融管製法案和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誕生,直接影響了房地產眾籌在未來的幾十年的格局——成為了巨頭們之間利益爭奪的戰場,和吃瓜群眾就沒什麽關係了。

直到2012年和2013年“喬布斯法案”(《創業企業融資法案》)的頒布,房地產眾籌才重新回到普通人的視野中。其中,喬布斯法案允許各眾籌平台在不需要向SEC注冊的前提下,向合格投資人無上限融資,這極大地促進了房地產眾籌業的發展,很多房地產眾籌平台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美國房地產眾籌業的BAT是誰?

說起美國房地產眾籌業,這幾個名字不得不提到:Fundrise,RealtyMogul和RealtyShares,這三家被稱為美國房地產眾籌業的三巨頭,可以說是這個領域的BAT(中國互聯網三巨頭的簡稱:Baidu+Alibababa+Tecent)

首先就是Fundrise,這家有兩兄弟Ben和Dan Miller在2012年創立的公司是美國第一家房地產眾籌平台。到現在為止,Fundrise平台上已經有702家公司發起的項目眾籌成功,項目成交金額達731億美元。

Fundrise的特點是投資門檻低,最小投資額隻為100美元,最高上限可達1000萬美元。

通常,Fundrise給投資人提供兩種投資方式:一種是投資人有管理權,可以參與到項目未來運營的決策,這類投資人有決定權和投票權;另外一種則恰恰相反,投資人隻等分紅,沒有決定權和投票權,也不參與項目的運營決策。Fundrise收取房地產商0-3%的手續費,同時收取投資者0.3%的管理費用,以此盈利。

同時在2012年成立的是另一家房地產眾籌大亨RealtyMogul。他的創始人兼CEO Jilliene Helman來頭不小,曾任美國聯合銀行的副總裁,現如今是公司決策和運營的一把手。

近兩年RealtyMogul的發展速度迅猛,截止去年年末,該平台的總籌集資金超過了1.5億美元,接受了將近20000名“合格投資人”對項目的投資。

RealtyMogul的房產眾籌方式有兩種:其一是房產股權眾籌,就是讓投資者根據自己的投資額來占有相應眾籌房產的股份,並且每月可以收取租金,最終房產賣出,投資者按照所占股份來獲取收益。其二是房產貸款眾籌,就是讓投資者籌錢借給籌款人,這筆借款有房產作為抵押。

最後一家RealtyShares,雖然進入市場稍晚,創立於2013年,但至今的成績也讓他成功躋身美國房地產眾籌巨頭的行列。創立至今,RealtyShare籌集的總資金達到了1.3億美元,完成1600處地產的交易。在前年完成了1000萬美元的融資後,RealtyShares在去年二月完成了2000萬美元的融資,發展勢頭迅猛。

目前很多有遠見的中國金融科技公司,也看準了這塊藍海,大舉邁入美國市場。對比產品的期限和收益率,並不遜於老美的企業。

美國房地產眾籌業的遊戲規則

說了房地產眾籌的曆史和行業格局,那麽投資者應該如何進入這個產業實現高回報、低風險的投資?

首先得聊一聊類別,美國房地產眾籌行業分三類:

第一類是房產眾籌網站,規則很簡單:企業找到好的項目源,開放籌款,然後投入資金。這一類別數量最多,以Fundraise和RealtyMogul為代表。

第二類是地產開發公司,他們自建一個眾籌網站,內容不多,僅限於其公司內部的幾個地產項目,這一類的代表是Prodigy Network。

第三類則是傳統的私人房貸者,這些企業以前在當地有很強的落地資源和人脈掛你,能夠在圈子內部進行房產的推薦和交易,如今他們也向大眾開放,以RealtyShares為代表。

說完了類別,接下來就是具體的操作步驟,散戶投資人最關心的話題是:具體的操作流程以及操作過程中對投資人的具體要求。

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1. 你得登錄人家的房地產眾籌網站,上述推薦的房地產網站都是美國最主流的企業。
  2. 然後挑選你心儀的項目。在項目挑選中,你需要查看項目具體的信息,例如籌款人本身的信用積分、房產的地理位置以及房產的曆史。如果是翻修項目,那麽該房產以往的維修記錄也應該是你考察的範圍。
  3. 然後你可以開始決定是否要投資這個項目,SWOT分析也好,Pros&Cons對比圖也罷,怎麽舒服怎麽來,畢竟尋常人不像王健林那樣,董明珠一個電話打過來5億就出手了,還是要三思而後行。
  4. 然後就是在線簽署合同並且完成付款。
  5. 付款之後就是焦慮/淡定地跟進項目動態,並且在每月或者每一個季度獲得返利,知道項目到期結束。

What?就這麽簡單?對啊,就是這麽……這隻是最最最最簡單地介紹了,這裏麵的門檻多著呢,想知道怎麽優化投資提升回報率麽?看下去!

說完了具體操作流程,就要聊一聊個人在操作過程中所需要符合的要求了。一般平台隻允許“合格投資者”才能進行投資。

那麽什麽是“合格投資者”

首先,你得是美國民眾。如果你在過去兩年個人年收入超過20萬美元或者配偶年收入綜合超過30萬美元,同時預期未來收入不會下降,你就是合格投資者了。

此外,去除掉你主要居住房產後,你的個人或聯合資產超過100萬美元,你也是符合標準。

我相信大部分讀者看到這邊肯定要拍桌子走人了。“你坑爹呢,我如果不是美國民眾怎麽玩兒?”

別急,海外投資者也可以申請成為“國際投資人”。比如一些進入美國市場的中國金融科技公司或外資企業,隻要證券發行人符合適用海外發行人的條件,那麽投資人不需要提交敏感的收入信息,也不需要通過合格投資人的認證,隻要符合所在國法律的規定,就可以進行投資。

說了這麽多,自己的幹貨儲量已經快被榨幹了,但這隻是房地產業的九牛一毛。

至於怎麽投資,我點到為止,怎麽發財就看各位您的選擇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