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餘清

人生大部分時間在土裏刨食。想幹什麽,但總沒機會幹。無奈可能還將伴餘生。隻好做點零碎的人跡記錄。
博文
學生物學的一般都知道,地球上的生物絕大多數是有性繁殖的。高等動物,包括人類,無一例外是有性繁殖的。
有性繁殖的一個特點就是父本與母本的生殖細胞進行染色體交換,即基因的轉移。所以你吃的肉,蛋奶海鮮等等都是所謂的轉基因後代的。植物的有性繁殖也是同理。如雄花的花粉傳播到雌花進行基因交換。
這種基因交換是奠定生物進化的基礎手段,造物主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1-08 00:38:20)
為了提高農產品營養價值,更快、更高效地生產食品,科學家們應用轉基因的方法,改變生物的遺傳信息,拚組新基因,使今後的農作物具有高營養、耐貯藏、抗病蟲和抗除草劑的能力,不斷生產新的轉基因食品。
第一類,植物性轉基因食品
植物性轉基因食品很多。例如,麵包生產需要高蛋白質含量的小麥,而目前的小麥品種含蛋白質較低,將高效表達的蛋白基因轉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1-08 00:33:29)
優點:  
1.解決糧食短缺問題。
2.減少農藥使用,避免環境汙染。
3.節省生產成本,降低食物售價。
4.增加食物營養,提高附加價值。
5.增加食物種類,提升食物品質。
6.促進生產效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缺點:
1.可能對蝴蝶等昆蟲造成傷害。
2.可能影響周邊的植物的生長。
3.可能使昆蟲或病菌在演化中增加抵抗力,或產生新的物種,之後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1-08 00:31:20)

(1)增產型。農作物增產與其生長分化、肥料、抗逆、抗蟲害等因素密切相關,故可轉移或修飾相關的基因達到增產效果。
(2)控熟型。通過轉移或修飾與控製成熟期有關的基因可以使轉基因生物成熟期延遲或提前,以適應市場需求。最典型的例子是延熟速度慢,不易腐爛,好貯存。
(3)高營養型。許多糧食作物缺少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可以從改造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糖尿病患者1.14億,全球1/3糖尿病人在中國 糖尿病患者在測血糖 在前天舉辦的第七屆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活動上,與會專家指出,中國目前糖尿病患者數高達1.14億,全球3個糖尿病人就有一個來自中國。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陶茂萱指出,在我國成年人中,50%為準糖尿病人。 中國糖尿病人的急速增長,與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吃大喝的風氣、中餐的不健康性、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乙肝病毒攜帶者人數全球占比1/3,病毒性肝炎死亡人數全球占比一半 國家衛計委今年7月26日公布,全球3.5億乙肝病毒攜帶者中有近1億中國人,全球每年大約70萬病毒性肝炎相關死亡人群中我國占近半。我國乙肝報告病例多年來居所有法定傳染病的首位,約占總傳染病總數的1/3。 為什麽這麽多中國人感染了乙肝病毒呢?一般認為,中國曾經長期落後的醫療衛生水平是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反轉基因”之所以在中國頗有市場,原因有五: 其一,轉基因是有原罪的:因為它首先在美帝開花發芽並逐漸茁壯成長,是西方之妖風,這是本質。 其二,轉基因是有缺陷的:它像雜交以及輻射育種一樣,都是人類依據自己的知識,強行地加速改變生物原有的演變趨勢和形態,因此具有不確定性。 其三,轉基因是有爭議的:歐美民間有不少反對聲音,雖然緣由各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1-07 19:28:25)
徐綽:“抽象的危險”不是科學問題
近幾年來轉基因作物安全議題不斷出現於各媒體。除了被大肆撻伐之外,轉
基因作物還被妖魔化,被看成帝國主義陷害中國的陰謀,一旦推廣將造成亡國滅
種的災難。幾位有名的轉基因學者在網絡上被辱罵成賣國賊,除了沒施加暴力,
強烈反科學的暴戾作風,令人意識到“文革”的社會根源其實並未遠離我們。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類曆史基本上是一部饑餓史。人類對食物的強烈欲望是植根於基因的遺傳。
隻是到了最近的幾十年,部分國家或地區才出現飲食過度的現象。在沒有清醒的科學意識之前,億萬人民的飲食習慣不可能迅速改變。隨著這個巨大的慣性,我們現在麵臨著一個史無前例的富營養災難。這就是減肥,而不是攝入,在發達國家已成常態化的個人和社會課題的原因。有人預測,美國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人的食品豐富但觀念很傳統狹窄。我們過於強調吃穀物,乃至把它拜為主食。其實,那是千百年來傳統簡單食物結構的標誌。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中國人吃糧食的量會大大減少。這從中國人的穀物人均年消費約350斤,而美國人卻隻有100來斤中可見一斑。到過美國的人應該知道,在人家的字典裏是找不到主食副食這些詞的。可見,糧食這個概念應該改一改。
生產穀物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