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0-06-18 12:40:33)

眾多文字資料記載表明,孫中山之所以能當“臨時大總統”,一則是眾望所歸的黃興堅決讓賢;二則是黃興勸說諸君時稱孫已從各國募得大筆援款(莫理循1912年1月5日的信裏稱:“孫中山迄今給人們良好的印象。人們認為孫中山隨身攜帶巨額的外幣,因此對他有好印象,但印象好到底有多少是由於所傳他帶來巨款卻很難說。據我了解,實際上他什麽錢都沒有帶來。一旦此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6-18 12:03:28)

回過頭來說日本,除了前述1900年日本利用孫中山舉義為其占領福建之外,翻閱有關孫中山光輝業績的文字,我們總能看到一連串日本人的姓名,這些日本人都是竭盡全力支持孫中山革命的“國際友人”。細品位一下就不難發現味道不對。僅以《辛亥革命史綱》P311所列1911年12月25日專程趕到上海迎接孫中山的日本人為例,排頭者為頭山滿,此君為日本軍國主義鼻祖,“黑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6-18 12:00:21)

站在黨派私利的立場上評價,孫中山孜孜不倦推翻反動的清廷無疑英明偉大,袁世凱無疑可算"篡奪革命果實"。然而,站在國家民族的立場上看,是非就得顛倒過來。習慣思維認定革命就是真理,改良就是反動。這種僵化的思維方式其實跟清廷守舊派沒有什麽差別,他們認定祖製就是真理,改良也屬反動。然而人類文明完全得益於改良,守舊也罷,革命也罷,都與文明建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現時諸多學者依據翔實的曆史資料研究袁世凱執政期間社會發展狀況,他們共同認為,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政治上有野心’,‘在經濟上卻並不排斥資本主義發展’,由於袁世凱政權頒布和貫徹了發展資本主義的經濟政策,因而民族經濟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其具體措施為:
1.提倡和保護民間興辦企業,鼓勵提倡設立公司,同時注重引用外資;
2.推行獎勵製度,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們遍翻中國曆史,唯有北洋政府堪稱最接近民主的政府。
算起來,北洋政府近20年的統治,先後組成五屆國會,基本上沒有間斷過一院製或兩院製國會。“二次革命”被鎮壓下去以後,國民黨尚未遭取締,按照《大總統選舉法》規定競選總統。那時老袁聲望如日中天,卻依然得獲3/4多數才能當選。選舉人759名,首輪選舉老袁得票471,未及3/4;黎元洪得票151,排第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6-04 13:37:21)

袁世凱死後,北洋將領已無震懾之才,於是隻能走馬燈。又無論軍閥們的主觀意誌如何,客觀效果是權威弱化的政府,不管它還存在多少問題,製衡已經初試啼聲。現在的曆史教科書總說軍閥內戰,我們對於北洋政府的印象也隻有“賣國”、“內戰”,再無其他。
當人們習慣性地譴責“軍閥混戰”之時,誰又記得,北洋以後內戰打得更慘更烈,遠不是北洋軍閥那幾場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6-04 13:30:04)

袁世凱稱帝,不管何種動機,老袁腦子裏“剪不斷理還亂”的大一統情結導致他稱帝。老袁之錯不在於稱帝,而在於他並未達到稱帝的火候。英國“光榮革命”就是從共和走向帝製的。法國大革命不也革出個拿破侖稱帝來。叫皇帝還是叫主席,僅僅是個形式,皇帝的外皮可以包民主的餡,麥克阿瑟就用天皇外皮包了民主餡;主席的外皮也可以包獨裁的餡,毛主席就堂而皇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6-04 11:05:04)


六四21周年香港維園燭光晚會
六四21周年香港維園燭光晚會
一國二製就是好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0-06-03 10:15:36)

64這樣讓我們支付了高昂代價的曆史事件,
絕不應該隻是一道一抬腳就能跨過去的曆史門檻。
如果我們至多是象被絆了一跤,撣撣塵土,
頭也不回地就奔向前去,連一點記憶都沒有留下,
那麽我們所付出的生命,鮮血,尊嚴,不是太輕賤了嗎?
64事件決不會簡簡單單地就被時間的河流衝刷幹淨。
1989年6月4日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3-23 12:32:19)

穀歌,選擇在中國共產黨最不願意她離開中國的時刻離開了中國大陸,退居香港。本來這確實也不過是一個商業舉措,但卻惹來了中共當局的憤怒。中共立即發表聲明譴責穀歌這一“完全錯誤”的行為。據未經證實的消息說,中共立即封住了中國大陸通往穀歌的一切渠道,使之與中國大陸徹底隔絕。中共國務院新聞發言人說,穀歌敗走麥城是因為穀歌不願意遵守中國的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