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l
cancel
cancel
cancel
博文
蚕丝业是珠江三角洲环保生态型产业。其中以顺德尤为突出,并以桑基鱼塘的产业特色闻名于国内外。当时的顺德县有三十万亩左右的鱼塘,与之相适应的有二十万亩左右的塘基。鱼塘星罗棋布,鱼塘的淤泥肥沃,适宜栽种桑树、甘蔗、香蕉等多种作物。因为当时的鱼塘基围主要是栽种桑树养蚕,所以就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特有的“桑基鱼塘”的田园风光,也成为顺德发展蚕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珠三角”的田园风光
当年工业厅人事处的工作,包括了党委办公室、保卫科等多个部门的工作,管理人事方面有五人:科长顾文涛、管理厅本部人员的石慧芝、管宣传教育的李绍民、管收发文件和福利工作的阎绣文、我管省级厂矿的主要干部配备情况。
我到职后不久,就频繁的出差,到各地的有关厂矿企业了解干部配备情况。为了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各类人员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我的工作任务比较简单,不需要做很多具体的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到处看看。旁晚,我常常在海岸边徘徊,看大海的落日,看返港的渔帆。一天的旁晚,我同往日一样来到海岸边,只见天空灰暗,乌云翻滚,狂风呼啸,一群海鸥在空中喧叫乱飞,海浪一个接着一个拍打着海堤,发出巨响,惊涛拍岸击起的水花飞溅到岸上,此时,我脸上感觉到有飘来的水花,便后退几步。在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北海之旅的遐想
一九五六年五月,华建公司结束之前,我已经在省工业厅的肃反运动办公室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就调到人事处工作。这时,我得知北京的人民大学有招收部分已经工作五年、年纪较轻的在职干部的招生计划,在校时的费用包括个人生活费全部由学校供给,我便萌生了进入大学读书的念头。我从表妹黄淑玲那里借来了当时高中三年级用的课本,认真地进行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一九五五年,全国开展了机关内部肃反运动,华建公司自然不例外。公司的工作人员来自各方面,除了投资的华侨资本家,还有民主人士,起义的国民党军人,旧政权的留用人员,归国华侨和难侨。而难侨当中有的参加过所在国的共产党活动,情况比较复杂。公司的运动还没有开始,政治气氛已经变得有些紧张,一位曾在国民党军队中任低级职务的职工跳楼自杀死了。这位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早期的侨资合营企业
一九五二年六月一日,我拿着华南分局统战部的介绍信,到太平南路62号(现在是人民南路)华侨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建公司)报到。这一天,在三十多年以后,我工作单位的人事部门告诉我,我参加工作的时间应从这一天起计算。因为新商晚报是民办报纸,在报社工作这一段时间不计算在内。也就是说,我退休离开中国,工作了三十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愿意到最荒凉的地方去,穷乡僻壤,冰天雪地,牧羊十九年,以表达我对人生的一颗忠贞之心。”
我已经记不起在哪一本书上看过上述一段文字,也记不起是哪一位作家借用苏武牧羊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我离开祖国将近十九年了。我来到了一个富裕的国家,居住在一个有现代文明的都市。我的物质文化生活并不贫乏。可是,在我的心灵深处,在我的精神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报纸在当时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由军管会新闻出版处管理。初期,报社有接收电报的机器,可以直接接收新华社的新闻稿,但也可以接收其它方面的电讯。鉴于当时国内外的战争形势,公安部门对公用和个人的无线电器材实行管制,报社接收电报的机器被封存,个人的收音机不能接收短波电台。国内国外的新闻来源只能使用由军管会发出的新华社新闻稿。报社每日派人到新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九五一年二月二十三日,我离开我成长的故乡。祖母陪送我到乘车的地方,她叮嘱我路上小心,祝福平安后,她就回家了。我乘一辆破旧的烧木炭的汽车到了三埠,然后转乘开往广州的当时特有的花尾渡(由一艘小火轮拖着走的有两层船舱的渡船,可容二至三百人)。同船一起往广州的有同学司徒旋和司徒尧,他们是到广州探亲的。我到广州的头一天晚上,是住在他们的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刚解放时,我是开平县私立南楼初级中学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同当时的许多青年学生一样,以很高的热忱参加各种庆祝、宣传活动,欢庆新中国的成立和新生活的开始。当年的南楼中学,是著名爱国侨领司徒美堂先生和司徒友白、司徒程南先生等司徒氏族爱国人士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南楼七烈士而兴办的纪念中学。一九四八年春季开学,首届有一百多人,分甲、乙两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