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紫藤閣

想在這兒開辟出一小塊地, 撒上些種子, 抽出黃黃綠綠的芽, 以記錄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還有那偶爾瞬間的心靈顫動
正文

永遠的卡拉OK

(2007-01-01 12:08:43) 下一個

 永遠的卡拉OK


上個周末和一大幫朋友去同事家玩. 酒足飯飽之後大夥兒開始扯著嗓子唱卡拉OK. 都是一些老歌, 所謂的"懷舊金曲", 象"明明白白我的心", "東方之珠", "把根留住", "萍聚", "戀曲1990" 之類的. 國內最近幾年流行的歌曲反正是不會唱, 而且可能聽都沒聽說過.

彼此都是很熟悉的朋友了, 所以唱起歌來也就無所顧忌, 怎麽高興怎麽來. 跑調了, 走音了, 唱不上去或降不下來, 沒事, 照樣接著唱. 這卡拉OK, 要的不就是個"自娛自樂"嗎?

望著一張張的笑臉, 我不禁想起往日的卡拉OK.

第一次去唱卡拉OK, 是大一的時候. 那時卡拉OK剛開始在武漢流行, 還是一樣很新鮮的東西. 一個周末的晚上, 渝和宇跑來找我和瓊, 說是去唱卡拉OK. 我們四人很興奮地跑到前校門附近的一家新開張的店. 推門進去, 哇噻, 滿滿一屋子人, 密密匝匝地擠在那兒, 把個電視圍得水泄不通. 喇叭裏放著刺耳的音樂, 屏幕上閃著花花綠綠的畫麵. 一切都顯得鬧哄哄的. 鬧哄哄地看熱鬧的人, 以及鬧哄哄地等待一展歌喉的人.

渝個子高, 身強體壯的, 所以他率先擠了進去. 我們三人則被擠在一群情緒高漲的人們之間, 有點點茫然不知所措. 一會兒渝回來了, 竟然還帶回來了一個話筒! 電視畫麵上映出潘美辰的"我想有個家". "快跟著唱!", 渝衝我們三個大吼一聲. 我們四個人於是緊挨著輪流用一個話筒嗑嗑吧吧地唱完或者說讀完了這首"我想有個家". 音樂平息後, 才發現我捏話筒的手心裏滿是汗. 太緊張了, 都不知道自己唱了什麽.

這是我的第一次卡拉OK經曆, 帶著"吃螃蟹"者的勇氣和緊張.

之後卡拉OK開始慢慢地普及開來. 概括地講, 它的普及軌跡可被形容為一條拋物線. 最先時, 它是所有裝潢高檔的酒店或飯店的必備娛樂項目之一, 而且還常常隻有某些高品位的包廂才有. 專門的高檔卡拉OK廳也開始應運而生. 花上一筆不大不小的錢, 人們可以在那兒的豪華包廂裏享受到高質量的音響和高清晰的畫麵. 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放聲高歌, 甚至鬼哭狼嚎. 高檔的包廂還會提供精美的水果糕點, 甚至各色酒類飲料. 如果你需要有人伴唱, 甜美溫柔的卡拉OK小姐會訓練有素地伴你高歌一曲. 也是這個時期, 高檔的卡拉OK場所漸漸地發展出了它的第二個角色: 人們開始把它做為聯絡感情, 疏通關係的一種渠道. 此時的卡拉OK顯然正處於拋物線的頂峰. 它是有錢人, 城市小資者, 以及公款消費者們的高雅消遣去處.

再之後, 卡拉OK開始走入貧民百姓的生活. 一些中低檔的飯店飯莊也開始在屋角牆壁上掛上一個電視, 以隨時滿足食客們酒足飯飽後高歌一曲的興致. 當然囉, 運氣不好的時候, 別的食客就不得不在此時忍受"噪音"的折磨. 不過那也沒辦法. 嫌吵? 那你就去包廂點菜唄. 不過多半時候, 他們已見怪不怪, 練成一雙"金剛不壞之耳". 我就曾經和一位曲裏拐彎認識的人在這樣的場合合唱過一首"東方之珠". 不過那時候俺已經頗積累了一些唱卡拉OK的經驗. 所以一曲下來, 竟然可以臉不紅, 心不跳, 氣平如初.

這時候的卡拉OK開始從其拋物線的頂端慢慢往下跌落. 及至再後來, 滿大街隨便走進一家小飯館都會看到一個油膩膩蒙著一層灰的電視被孤零零地吊在牆角. 不過多半時候, 它是關著的或是放著一些乏味的節目. 那時期, 你若再在飯後提出"唱卡拉OK", 人就會覺得你特"俗". 誰還在那環境下唱卡拉OK呀? 若真想唱的話, 叫一輛車, 去專門的卡拉OK廳唱去. 在這兒唱? 那多掉價呀. 所以到了這個時期, 人們對卡拉OK的追求已不僅僅是唱個歌, 自得其樂了, 而是開始注重其質量以及帶來的全身心享受了.

卡拉OK就這樣抵達了其最低點. 不過從數學統計角度來看, 最低點往往也是最穩固點.

大四的時候, 係裏組織卡拉OK大賽, 每班出一個選手. 團支書好說歹說地求我去參加. 看他實在很"可憐", 我就應了下來, 也沒當回事. 比賽前兩天, 我才著了慌, 找了一盒磁帶開始學唱"我悄悄地蒙上你的眼睛". 學了兩天, 總算能唱得不跑調, 不忘詞了, 嗓子卻已經啞了. 於是在真比賽的時候, 在高處就失了音. 當時台下一片噓聲, 把我自個兒給羞的, 真恨不得立馬在人前消失. 好容易熬到音樂停止, 便迫不及待地衝出禮堂, 獨自狂奔到黑虛虛的天文台使勁地哭了一通, 那可是真正的"痛哭失聲" :-). 現在想來, 自是覺得十分可笑. 不就是唱個歌嗎? 至於嗎? 不過對那時候的我來講, 丟了臉就是一件十分了不得的事囉.

再後來, 上了班, 開始賺錢了. 逢到周末, 便會約上幾個狐朋狗友去吃飯喝酒唱歌. 因為在省行工作, 所以每每去地市行出差時, 便會被當作貴客一般招待 (盡管咱其實隻是一小囉囉而已 :-).  不僅頓頓有好酒好菜好飯, 而且晚上還常常被拉去卡拉OK包廂逍遙腐敗. 所以慢慢的, 卡拉OK於我便如生活中的油鹽醬醋一樣變得十分稀鬆平常了.

再之後, 我飄洋過海來美讀書. 生活一下子變了樣. 讀書和科研成了我的所有和全部. 那時候我最大的娛樂便是周末晚上去看場電影, 周六去附近的ChinaTown買個菜, 吃個lunch special什麽的. 以往的那種燈紅酒綠, 夜夜笙歌的日子漸漸地離我越來越遠.

其實LA的ChinaTown還是有不少卡拉OK廳的. 聽說有的還頗不錯. 不過在LA的四年內, 我竟是一次都沒去過. 我甚至開始忘記自己曾經還很愛唱歌.

四年後我順利地畢了業, 很幸運地拿到了NY一家大公司的offer. 於是告別加州的陽光, 來到了四季分明的紐約.

我又開始賺錢了, 而且開始有了周末. 然而在異國他鄉的日子又怎能和國內的相比? 且不說你交不到很知心的朋友, 就光連周末想約幾個人一起聚聚出去吃頓飯什麽的都不是太容易. 在這兒, 人人都很忙, 為自己, 為家人, 為孩子.

直到去年暑假, 公司裏一下子招了很多summer intern, 其中大半是中國學生. Somehow, 我開始混跡其中, 和他們一起在下班後去附近的community college打網球, 然後找家中國餐館大吃一頓. 偶爾我們還一起去打個保齡什麽的. 生活又開始顯出一些明亮的色彩. 我似乎又回到來美之前的日子.

然後在某個周末, 我們一起約了去Flushing吃飯. 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川菜之後, 有人提議去唱卡拉OK. 結果一呼百應, 於是一夥人浩浩蕩蕩地擁進一家叫"加州紅"的卡拉OK廳. 當那些熟悉的旋律響起, 並回蕩在那間不大不小, 裝幀得還算不錯的卡拉OK包廂時, 我一下子想起了以往的卡拉OK, 以及那些和卡拉OK並存過的歲月. 那時我生命中的一段多麽美好的青春歲月啊. 我會永遠牢記並懷念它的.

01/01/200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