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電郵

打造海外華語多媒體電子旗艦,凸現文化藝術學術高度,觀照漢文化視角,建立首家新移民華裔看美國原始資料檔案館和補充對話體係
正文

2005年西方知識界重要事件綜述

(2006-02-16 21:09:45) 下一個

2005年西方知識界重要事件綜述


·劉 擎·


  在2005年即將結束之際,筆者應報刊邀請選出今年西方人文與社會科學界具有公共影響的事件進行回顧綜述。所依據的資料主要來源於歐美知識界的報刊與互聯網的報道及評論。由於筆者閱讀與知識的局限,以下選擇與述評遠非全麵與客觀,僅供讀者參考。

 薩特百年誕辰紀念

  今年6月21日是讓-保羅·薩特的百年誕辰,法國國立圖書館舉辦了大型紀念展覽,歐美各地為此舉行許多討論會,出版了關於薩特的新書或是特輯,報刊媒體也紛紛發表文章,紀念這位20世紀影響卓著的哲學家、作家和公共知識分子。英國《獨立報》稱,薩特在去世25年之後迎來了影響力的“第二波”,因為他的著作與政治生涯對於當代仍然具有高度相關性,他的思想也仍然會引發爭論和新的理解。美國學術紀念討論會的主席Scott Mclemee指出,如果薩特的思想遺產曾一度被視為因冷戰而衰落,那麽現在它顯得與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越來越相關。薩特著作中對於係統性的暴力、尋求解放的鬥爭以及恐怖主義的論述現在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當然,薩特的思想總是有爭議的。美國著名作家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認為,薩特倡導的政治理想由於缺乏道德或宗教的指南而陷入了永無根基的虛無病症之中,最終會走向危險的死胡同。《國際先驅者論壇報》的文章指出,法國在薩特去世之後出現了幾位重要的思想家,似乎早已取代了薩特的地位,但今天人們仍然懷著極大的熱忱紀念薩特,這是由於他的著作涉獵極為廣泛的領域,今天的年輕人總是可以從中找到與自己相關的思想線索,而更為重要的是,薩特思想所處理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的生活是自己選擇的結果,還是被我們不可控製的環境所決定?這仍然是當代人類精神中一個最令人困擾卻又是最富有感召力的問題。

 安德森批評“自由左翼”的國際政治理論

  新左派首席理論家安德森(Perry Anderson)在他主編的《新左派評論》(2005年第一期)上發表長達15,000字的論文,題為《武器與權利——戰爭年代中的羅爾斯、哈貝馬斯和波比奧》。這篇文章明確針對當代西方三位最重要的自由左派理論大師——美國的羅爾斯、德國的哈貝馬斯和意大利的波比奧(Norberto Bobbio),討論他們在冷戰之後的十年中對國際秩序和正義問題的論述,對他們試圖繼承康德“永久和平”理想而重建當代國際秩序的理論學說做出了尖銳的批評。

  安德森的文章主要在政治哲學的理論層麵(比如康德的理想與當今世界權力結構之間的矛盾)展開,同時也分析了三位理論家各自的成長曆史對他們世界觀形成的影響。認為他們的理論建構工作不僅無法實現永久和平與國際正義秩序的理想,反而掩蓋了美國以及國際強權對地域衝突和非正義的幹涉,他們的努力在無意之中可能淪為國際霸權的理論工具。

  安德森的這篇文章可能顯示了新左派理論發展的一個動向,表明批判的對象不隻限於右翼保守派和自由派思想,而且也要揭露那些被稱為具有左翼傾向的自由主義論述。我們至今還未讀到哈貝馬斯對此做出的任何直接回應(羅爾斯和波比奧已經去世),這篇文章發表之後也沒有引起廣泛討論。英國政治哲學教授伯塔姆(Chris Bertram)在網絡上撰文對此文提出批評,引述具體文本指出安德森對羅爾斯的誤讀與曲解,認為這篇文章是傲慢而充滿偏見的,這妨礙了他對三位重要哲學家做出任何內在的具有同情性的解讀。

 新教皇對理性與宗教的看法引起爭議

  《邏格斯》(Logos)期刊今年春季號發表了新教皇本尼狄克十六世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為紀念二次大戰盟軍諾曼底登陸60周年而作,在“尋求自由”的標題下抨擊了“墮入病態的理性”與“被濫用的宗教”。他在論及西方民主與伊斯蘭恐怖主義的衝突時指出,重要的問題是重建理性與宗教的關係。啟蒙理性反對原教旨主義的狂熱宗教信念,但目前理性與宗教兩方麵都出現了病症。一麵是伊斯蘭世界對宗教的濫用威脅著世界和平,另一麵是西方的病態理性瓦解了信仰,在此教皇明批評了德裏達的“解構主義”思想,認為德裏達解構“好客”(hospitality)、民主和國家,最終也解構了恐怖主義的概念,剩下的隻有理性的消散,使所有確定的有效價值,所有堅持理性真理的立場都變成了原教旨主義。在教皇看來,理性和宗教的兩種病症都妨礙了我們尋求和平與自由。

  《邏格斯》在同期刊登了美國政治學家伯魯納(Stephen Eric Bronner)教授的反駁回應文章,認為教皇的論點表達了重新肯認歐洲“基督教之根”的願望,這反映了許多保守主義者和原教旨主義者的觀點。而教皇所期望的“重建理性與宗教之間的平衡”,實際上是在提議:要在東方世界多一些世俗理性,在西方世界多一些宗教信仰。伯魯納指出,妨礙自由與和平的原因並不是所謂“文明的衝突”,真正的衝突也不在西方與非西方之間,而是發生在那些世俗自由國家以及多元公共領域的支持者與那些意欲將自己的宗教信條強加於他人的原教旨主義者之間。

 西方公共知識分子評選

  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與英國《視野》(Prospect)聯合發起“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公共知識分子”讀者評選活動,讀者通過網絡投票,在100位候選人中選出5位。候選名單中有5位華人上榜:經濟學家樊綱、小說家高行建和哈金、外交政策分析專家王緝思、政治學家鄭必堅。

  評選活動收到兩萬多張選票,於今年10月公布了評選結果。當選前五位的知識分子是:語言學家喬姆斯基(Noam Chomsky,4827票),學者兼作家艾柯(Umberto Eco,2464票),生物學家道金斯(Richard Dawkins,2188票),捷克前總統、作家哈維爾(Václav Havel,1990票)和英國作家希欽斯(Christopher Hitchens,1844票)。希欽斯曾是左翼的托洛斯基主義者,近10年來轉向攻擊西方左派在巴爾幹半島、阿富汗和伊拉克問題的立場,並強烈支持布什的“反恐戰爭”。

  在前20位的名單中,思想大師哈貝馬斯以1639票名列第7,經濟學家阿瑪蒂亞·森(Amartya Sen)以1590票名列第8,曆史學家霍布斯鮑姆(Eric Hobsbawm)以1037票名列第18。評選結果公布之後,歐美許多報紙發表評論,認為評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知識大眾的選擇,但有頗多偏差,特別是非英語世界的人物被嚴重低估,法國隻有一位知識分子——鮑德裏亞(Jean Baudrillard,名列第22)——進入了前40位的名單之中。

 保羅·利科去世

  法國哲學家保羅·利科(Paul Ricoeur)於5月20日與世長辭,享年92歲。這位20世紀偉大思想大師的足跡遍及歐洲和北美一流大學,曾任教於巴黎索邦大學、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等,去年去世的德裏達曾擔任他的助教。

  利科一生共發表了30多本著作和500多篇論文:在哲學領域的代表作有《意誌哲學》、《解釋的衝突》和《接受現象學的熏陶》等,利科把現象學和詮釋學相結合,開創了意誌現象學,強調人的意識中的自願活動與非自願活動之間的聯係;他還以曆史哲學家的身份對曆史進行研究,著有《曆史與真理》、《記憶、曆史與遺忘》等書;他的《活的隱喻》贏得了學術界的高度讚賞,所提出的“隱喻的真理”概念為修辭學提供了深刻的思考方式;他還以《惡的象征》、《思考〈聖經〉》等書開辟了宗教詮釋學的全新視野。2000年,利科獲得了享有盛名的京都獎(Kyoto Prize);2004年11月,他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授予有人文領域的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獎。

 女性主義風潮再起

  2005年初,美國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薩默斯在一次經濟學會議上發表演講,其中提到了一個“科學假說”:性別之間的先天性差別妨礙了女性在數學方麵獲得傑出成就。這番言論立即引起軒然大波。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南希·霍普金斯當場退席,隨即美國各大報紙紛紛發表評論,指責這是性別歧視的言論,甚至有人要求薩默斯引咎辭職。

  薩默斯起初接受采訪時仍堅持自己的觀點:男女之間存在先天性差異,這是可能的,可是人們寧願相信男女表現不同是社會因素造成的。但他也承認,他的這一觀點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在輿論壓力下,薩默斯後來發表道歉聲明,保住了校長職位。

  但也有評論持不同看法。哈佛著名政治哲學家曼斯費爾德撰文指出,這場風波完全沒有涉及任何科學證據和理性的爭論,而隻有女性主義的“政治正確 ”主導了一切,使得女性主義者絲毫不願意考慮是否存在某種可能——女性在數學方麵有先天的弱勢,對此要求證據的人已經被看作對女性構成了傷害。曼斯費爾德認為,我們需要女性主義,但不是這樣脆弱和具有虛假獨立性的女性主義者,而是一種更愛好自由的新的女性主義。

  類似地,南加州大學著名法學與政治學教授蘇珊·艾斯瑞奇(Susan Estrich)發動50名婦女聯暑簽名,抗議《洛杉磯時報》發表的《女性思想家到哪裏去了》一文,並在電子郵件中以威脅性口氣,要求評論版主編麥克·金斯雷(Michael Kinsley)發表這份抗議書,在金斯雷以不接受訛詐(blackmail)為由拒絕之後,艾斯瑞奇投書其它報刊,隨後報刊公布了艾斯瑞奇與金斯雷之間有關的全部電郵通信,其中艾斯瑞奇咄咄逼人的言辭令人驚訝。《洛杉磯時報》一位女性專欄評論家發表文章,稱這是美國“女性主義的歇斯底裏”。

 言論自由與“政治正確”

  與言論自由問題相關的另一風波涉及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種族研究係主任沃德·丘吉爾(Ward Churchill)教授。他在三年前發表的一篇文章裏對911襲擊事件做出評論,其中將紐約世貿中心的遇難者與納粹戰犯艾希曼(Adolf Eichmann)相提並論,稱他們是“小艾希曼” ,認為他們是美國政策的一部分,而正是這種政策導致了仇恨以及恐怖襲擊的報複。他說這些“小艾希曼”自願地服務於這個政體,但沒有對它的行動及其後果擔負責任,因而並不是無辜的。

  這篇文章本來並不引人注目,但今年1月他受到紐約州漢密爾頓學院的演講邀請,遭到數百名911襲擊遇難者親屬和消防隊員的抗議。1月31日,他辭去種族研究係主任的職務。他在辭呈中寫道,目前的政治氛圍讓他無法代表種族係、文理學院和科羅拉多大學。校方接受了他的辭職,並表示依照憲法丘吉爾教授擁有表達政治觀念的權利,但他的文章“讓我們和公眾都感到震驚”。

  媒體在此風波中又披露了他的某些更為偏激的論調,他曾在去年接受一家雜誌采訪中,說美國可能需要更多的911襲擊。科羅拉多州大學是公立學校,在許多市民要求,州長歐文斯要求科羅拉多大學考慮解雇這名教授。許多知識分子就此展開發表文章,辯論自由權利及其限度的問題。

 美國主流報刊開展階級問題討論

  今年夏季,《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就美國當代的階級問題和社會流動問題發表了一係列討論文章。討論圍繞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移民、宗教、婚姻和文學等方麵展開,使“階級意識”重新成為熱門話題。有作者在討論中指出,社會階層的自由流動一直是美國的一個神話,而舊的階級界線似乎也已經被消費生活的表象所抹去,美國的階級意識和階級語言開始消退,但階級的差別沒有消失。實際上,近30年來美國社會的階層流動不是更自由了而是更困難了,美國人正生活在一個不平等性急速加劇的時代。

  也有論者指出,財富與階級是事關權力的問題。階級與其說是關於生活方式或消費時尚,不如說是事關“誰有權做決定”的問題,這包括決定大多數無權者的生活。富有者使用自己的各種權力維護他們的特權生活,讓社會為此付出代價。軟弱的民主反對派所鼓吹的“自我成就”的神話隻能使普通百姓吞咽右翼的苦果。因此,階級是重要的,階級意識也同樣重要,必須認識到,社會的、政治的和經濟的權力是階級問題的關鍵。

 英國曆史學家大衛·歐文在奧地利被捕

  大衛·歐文(David Irving)畢業於倫敦大學,是英國最受質疑的曆史學家,其著作與譯作多達30多種,主要集中於有關納粹德國與二次大戰曆史研究的領域。歐文自己以及少數新納粹主義者將他標榜為“我們時代最為勇敢的”的反潮流曆史學家,而大多數人認為他的所謂研究著作充斥著對曆史事實的蓄意歪曲。他長期以來否認納粹大屠殺的暴行,聲稱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毒氣室完全是虛構的。在《希特勒的戰爭》一書,他認為希特勒直到二戰後期都不知道對猶太人的大規模迫害,也沒有證據顯示他曾施行過所謂的“ 終極解決”方案。所有迫害行為都是下屬所為,而且其規模遠比現在主流看法要小得多。

  1994年歐文曾起訴控告美國曆史學教授黛博拉·利普斯塔特(Deborah Lipstadt)和企鵝出版社,因為普斯塔特在其《否認大屠殺——對真相與記憶的挑釁》一書中稱歐文是“否認大屠殺的最危險的代言人 ”,因而詆毀了他的學術聲譽,也損害了他的職業生涯。經過長達6年的司法訴訟和審理,倫敦高等法院在2000年4月判決歐文敗訴,認定他出於某種目的對曆史進行了歪曲。

  歐文於1989年在維也納等地公開演講,法庭曾為此簽發逮捕令,但直到歐文今年11月再次訪問奧地利時,他才落入法網。與英國的情況不同,奧地利(以及法國和德國)有相關法律將否認納粹罪行視為非法,刑期最高可達20年。

  據BBC報道,曆史學界對歐文聲譽有很大爭議,一些史學家認為他在挖掘和收集曆史檔案的工作中有很強的鑽研精神,但他從中做出的闡釋和結論是非常可疑甚至是荒謬的。

10 2005年辭世的文化界著名人物

  除了保羅·利科之外,2005年還有許多重要的學者、作家與文化人相繼去世,有評論稱,這標誌著我們“在精神上告別了20世紀”。

  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經濟學家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11月11日在美國洛杉磯附近的家中辭世,享年95歲。德魯克出生於奧地利,1931年在法蘭克福大學畢業獲法學博士,1933年移居英國,4年之後又遷居美國。曾在紐約大學商學院任教20多年,擔任許多政府與機構的高級顧問,發表了近40種學術著作,其中《管理實踐》標誌著管理學的誕生。《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以及《管理:任務、責任、實踐》被稱為管理學的“聖經”。

  另一顆隕落的巨星是美國著名劇作家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他繼承了易卜生的創作傳統,致力於在舞台上構築美國的真實社會圖景。後又將表現主義的心理描寫技巧吸收到現實主義題材中,被譽為心理現實主義戲劇。曾兩次來華訪問的阿瑟·米勒是影響中國戲劇界的重要人物,他的《推銷員之死》為中國觀眾所熟知,可謂20世紀話劇的裏程碑。2月10日阿瑟·米勒去世,享年89歲。

  4月5日,同樣89歲的美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貝婁(Saul Bellow)去世。生前著有《赫索格》、《莫斯比的回憶》和《雨王哈德森》等,大都以知識分子為主人公,反映都市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困惑,思索人類社會的價值和終極意義。

  另一位著名作家約翰·福爾斯(John Fowles)於11月5日逝世,享年79歲。他是英國最受歡迎的小說家之一,善於描寫自由意誌與社會約束之間的衝突,流傳最廣的作品有《法國中尉的女人》《收藏家》和《魔術師》。

  2月20日,《滾石》雜誌特約記者亨特·湯普森(Hunter S Thompson)自殺,終年67歲。他擅長第一人稱的紀實寫作,將親身感受寫入新聞,挑戰了傳統的新聞寫作方式。他也是一位多產的作家,筆下的主人公幾乎都是傳奇人物,最著名的作品是已改編為電影的《拉斯韋加斯的恐懼與厭惡》。

  還有一位值得紀念的文化人物是1月25日逝世的美國建築大師菲利普· 約翰遜(Philip Johnson)。他設計的建築曆經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與解構主義的變化,1979年獲得普利策建築獎。最為知名的作品是坐落於康涅狄格州的“玻璃屋”。

  4月9日,頗受爭議的女性主義法學家安德裏亞·德沃金(Andrea Dworkin)逝世,享年58歲。她在《淫穢出版物:男人擁有女人》一書中指出色欲出版物建構了女性性行為的模式。她隨後將一切異性性行為歸納為強奸,成為一名強硬的反性女性主義者。1985年,她與凱瑟琳·麥肯農在全美發起反對淫穢出版物的運動,最終促使地方法院頒布法案,允許女性對淫穢出版物的作者提出民事訴訟。

〔《世紀中國》網上發布日期:2006年1月8日〕


(Posted on 2006-02-1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