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鴻雪泥

仁者流於迂愚;智者流於詭忍;義者流於疏魯;禮者流於拘泥;信者流於失智。信為矩,智為規,仁為中,義為經
個人資料
正文

作者:決戰 有這麽一種觀點即1949年前的毛澤東很完美,1949至1956功過各半,1957至1976錯誤為主。結論是,如果毛

(2017-06-02 13:21:49) 下一個

作者:決戰

 

有這麽一種觀點即1949年前的毛澤東很完美,1949至1956功過各半,1957至1976錯誤為主。結論是,如果毛澤東在1949年或1956年引退就是聖人了。本人與這種看法非常不同,我認為毛澤東最偉大的時期恰恰在1949年以後,1949年以前的豐功偉績的確了不起,也很完美,但還不是獨一無二的,仍然屬於曆史循環的範疇。而毛澤東1949年以後的作為卻是開天辟地前所未有,比如人民當家作主、鎮壓反革命、集體化、公有製、生產關係改造、反右、反腐敗、反官僚主義、大躍進、反修正、文化大革命、支邊、上山下鄉等等。

 

現在的人們還習慣於從是非的角度來看問題,比如錯了、目的不錯但被利用了、著急了有點錯誤、過分了、封建了、專權了、從來沒糊塗過、高瞻遠矚等等,主流的觀點認為1957年後極左了,對毛澤東的晚年主要是否定的。那麽毛澤東究竟錯沒錯呢?肯定有,上述判斷都有合理的成分。不過這些評價都停留在現實、未來、表麵、形式、個人、恩怨、情緒、利益、技術等層麵上,都不科學。科學的方法是什麽呢?是曆史,是五千年的中華曆史和兩千年的封建曆史。是這曆史中包含的規律與邏輯。

 

有過從曆史角度研究毛澤東的文章,但主要是研究毛澤東為什麽犯錯誤,而不是研究毛澤東為什麽要翻天覆地,為什麽一次又一次地搞運動,衝擊政治和經濟製度、衝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衝擊人的靈魂和文化、衝擊價值和道德觀念。為什麽?好玩嗎?心血來潮嗎?不知道這種衝擊會創傷人民、官僚、知識分子的思想和性命嗎?知道,我認為毛澤東完全知道這一點,我甚至認為毛澤東完全知道混亂、苦難和誤傷的發生,知道局部過了和錯了,也知道有人在利用或者未來的粉身碎骨,但毛澤東偏偏要這麽做。

 

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大無畏和大智慧,何處此言?為定論平反嗎?不是,我承認毛澤東晚年的錯,並且認為毛澤東不糊塗,進而認為毛澤東是故意的,甚至說這就是毛澤東的偉大。因為錯誤而偉大,因為錯誤而完美,因為錯誤而正確。為什麽呢?因為毛澤東已經高於曆史了,已經超越是非之爭了,已經進入規律之仁的境界了。這話怎講?毛澤東是曆史的巨人,曉得的曆史規律和軌跡,按照規律辦事,而不是按照個人的利益和情緒辦事。與那些通過封建特性分析毛澤東錯誤的學者不同,我認為不是別人,恰恰是毛澤東顛覆了中國的曆史,埋葬了僵化的、腐朽的、腐爛發黴的、毫無生機活力的封建製度和文化傳統。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以三黃五帝,周公管仲老子,孔子孫子孟子墨子荀子,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董仲舒,唐太宗、周敦頤、宋太祖、朱熹、陸九淵、王陽明、成吉思汗、顧顏武、黃宗羲、康熙乾隆等等等等為代表人物的,一係列燦若星辰的博學鴻儒大家,政治家,與工匠、商人、農民、軍人、文人、學者、專家一起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但與此同時,二律背反地形成了世界範圍內最大的一個頑固的、厚重的、悠久的、纏綿的、老朽的、垂死的、根深蒂固的、盤根錯節的、措重複雜的、不可救藥的,瀕臨滅亡的腐朽文化和製度,這係統,不可能產生工業,不可能產生科學,不可能自我覺醒,不經曆苦難、挫折、打擊、摧枯拉朽便無法新生。

 

結果資本主義打過來了,工商業文明將老朽的中國衝的七零八落,中國由子自以為是的老大變成東亞病夫,陷入困頓和絕望,這就是文明的代價。於是有了走出困境的探索。從洋務運動的皮毛,到維新變法的體製,到辛亥革命的表麵轟動,到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全麵的自我否定,再到民國的大雜燴。中國都沒有徹底地走出困境。民國本來有自己的機會,但是自己卻墮落為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買辦和附庸,曆史循環,又一個王朝而已。三座大山就象天羅地網,網住了中國,無法逃脫。紛爭、混戰、傾軋、腐敗、落後、反動,如此種種。抗日戰爭打敗了侵略者,解放戰爭打敗了蔣介石反動派,新中國成立,人民當家作主了。

 

有這麽簡單嗎?真的這裏理想嗎?不,外有列強,自身貧困,數千年的私有製心理,沉重的文化傳統,覆滅和複辟的危險,新的老路,難道是幾十年戰爭可以徹底改變嗎?不可能。不過數萬骨幹,不過數十萬黨員,不過數百萬軍隊,不過數千萬飽受壓迫的人民,不過數億滿懷希望熱情洋溢的群眾。而這部分人也是複雜的,有些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者、有些是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者,而有些是來自地主、富農、小資、沒落家族的革命者和投機分子,他們的確革命了,但革誰的命呢?是國民黨反動派,而不是自身,辛亥革命的革命者後來不成統治者了嗎?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但受壓迫並不是道德和先進的標誌。數億群眾憧憬美好的生活又能說明什麽?純潔、高尚、智慧、無私嗎?不!他們也是複雜的、混亂的、頑固的、曆史殘餘的。

 

1949年的革命不過是軍事、政權、政治革命而已,打倒舊政權,推翻壓迫者和剝削者,在新的社會,反革命、曆史殘餘、封建衛道士、土匪、特務將如何反動複辟還不一定呢。而新的官員、知識分子、中間派、翻身農奴、農民、工人如何分化演變更是未知數,曆史會不會循環?如何鏟除曆史糟粕?如何顛覆兩千年的封建曆史?如何粉碎已經固化淤結的精神道德文化?都是新問題,1949至1956年進行了一係列經濟製度變革,1957年還進行了文化上的準備,但58和59年的大躍進運動卻是敗了,這種失敗表明,形式和表麵的革命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舊的傳統、思維、觀念、道德、信仰、價值觀是新製度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妥協還是革命?這是個問題。妥協傷害小一些,暫時好一些,但不可避免地曆史重演。老的方式方法必然導致舊的行為和局麵。

 

經過幾年的思索,毛澤東選擇了革命,選擇了亙古未有翻天覆地的模式,現在的觀點一般認為文革是整人的,是路線鬥爭的,是造反有理的,是反官僚主義的,是打倒修正主義和官僚主義的,是反文化反知識的,是登高遠眺的,不錯,這些評論都有道理,但決戰認為這些批判式的評價力度還小了一些,應該說文革本身還是一種反動的、極端的、人民鬥人民的動蕩與浩劫,給人民、官僚、知識分子、毛澤東等每一個人都留下了巨大創傷,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痛恨並咒罵毛澤東的文革。這恐怕就是毛澤東本人所說的“不理解”“粉身碎骨”“兩件大事”的道理所在吧。文革暴露了醜惡,撕裂了關係,震撼了中國,顛覆了兩千年的曆史,驚醒了國人。

 

文革是是非非,怎麽咒罵,怎麽批判,怎麽攻擊都不為過,武鬥、暗算、誤傷、陰謀、殘暴、慘烈、摧毀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客觀存在的,決戰無意辯證這些是是非非,我這裏隻關心曆史規律,關心毛澤東對兩千年來曆史的顛覆式影響。中華文化曾經是極其偉大的,但到了八股文、儒教、官僚、專製、關係的明朝、清朝、民國時代,中國已經落後,已經成為一個半死的老朽了,推它不動,打它不走,一件簡單的事,一個好的建議,一項合理的製度都會被章魚般的腐朽文化、腐朽思維、腐朽的人吞噬掉,民國相對於清朝是個進步,最後也被列強、自身、傳統吞沒了。新中國也麵臨這樣的危險,所以毛澤東要求革命,要求鬥爭,隻有這樣才能撕裂已經腐朽的傳統。不媚俗,超脫於是非之外。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毛澤東的對象是多方麵的,包括封建主義、包括西方強敵、包括蘇聯修正主義、包括資本主義、包括官僚主義,甚至包括人民自身!不錯,就是人民自身!

 

有些觀點認為文革的目的是好的,目的還是為人民服務的,隻是被壞人利用了,其實不然,我認為,傳統之下的人民也是需要改造的,不是壞蛋利用了毛澤東,而是毛澤東利用了壞蛋。通過鬥爭擊碎了神龕、偶像、權威、古董、宗族、觀念、血緣,通過鬥爭拉開了過於密切的人際距離,從而斬斷了大量複雜的有害的社會關係,使中國從關係和秩序的束縛下走了出來,科學化、工業化、平等化,這就是粉碎之後的重整,這就是中國文明的現代化。這就是高於個人的無畏與智慧、這就是高於人民的民族邏輯、這就是高於現實的千年選擇,這就是高於這就是高於心性之仁的規律之仁,這就是深翻與埋葬,隻有站在民族、曆史、規律的高度上看才能看明白。毛澤東似乎錯了,但似乎又沒錯。文革最後失敗了,結果也有些莫名其妙,為什麽呢?不奇怪,這還是曆史的規律,五千年的傳統堅韌而厚重,生命的孕育不是一朝一夕,個人的精力和生命有限,毛澤東完成了進攻,卻沒有完成辯證繼承整合提升,是個悲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