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靜不喜動的cairn

主要是分享一下在學習過程中一些心得體會,歡迎大家交流。
正文

武俠與修仙小說中的毒

(2025-10-03 13:33:29) 下一個

為大眾所喜愛的武俠小說與修仙小說的世界裏,每個門派都把修煉功法、獨門絕學藏得嚴嚴實實:要不就是不外傳,要不就是需要大量的貢獻值去換;反正需要付出極大的犧牲才能得到。搞得主角隻能鑽進深山老林、古墓海溝、雪山猿肚子裏去苦苦尋找,反正都是一些見不得人的地方。主角學成所謂的上古絕學後,再衣錦還鄉、快意恩仇。

這種文化有毒

你為什麽不把話講清楚,說明白,大大方方地把功法和修煉心得共享出來?並接受同行的評審,再一起合作,相互信任的研究功法,最後一起分享勞動成果。

如果早這樣做,我們這些後人們就不需要苦苦修煉也能飛升仙界了,因為前人們已經為我們在仙界之間造好了一條康莊大道,還是免費的。我們這些後人們也可以站在前人的成果上,去追求更高的“道”了,而不是幾千年都原地打轉。

 

我們來對比另外一種截然相反的文化。如果說武俠文化是知識的壟斷與封閉,隻注重個人的追求而不懂得合作與共享,那麽開源文化則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極。開源不僅是一種軟件開發模式,更是一套深植於美國社會與思想傳統中的價值觀、哲學理念與實踐方式。它源自實用主義(Pragmatism):有用才是真理。能解決問題、改進工具、促進創新,比抽象的理論更重要。

開源文化的核心價值是開放、自由、協作、共享與創新。

  • 開放標準與透明性:知識不該是少數公司的壟斷品。開源強調“使用權”和“修改權”,代碼、文檔和數據公開共享,以降低知識壁壘。
  • 自由主義精神:身份並不重要,貢獻才是通行證。寫補丁、改代碼、寫文檔、解決問題,都是贏得尊重的方式。代碼就是話語權,貢獻就是身份。
  • 民主與協作:人人都能提交補丁、參與投票和決策。代碼即政治,開源社區的治理在某種程度上模仿了民主的治理。
  • 共享與創新:與傳統知識產權的“排他性”不同,開源把知識視為公共財富。任何人都能在前人勞動成果上繼續開發,避免重複勞動,提高效率,釋放更多創造力。

因此,開源文化既體現了自由主義與實用主義的精神,又通過共享與協作塑造了一種新的知識生產模式。

 

一個強調秘而不宣、個體苦修;一個強調公開透明、集體協作。前者讓無數人原地打轉,使人冷漠、自私與狹隘;後者卻能推動人類知識不斷前進,讓人熱忱、克己與寬容。

 

本來不想上升到道德層次,但思考後還是決定保留。人性是複雜的,也不會隻受單一文化和價值影響。本文主旨是比較一個以封閉和壟斷為主的文化與一個提倡合作和共享的文化,最後會自然而然地想到: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會對人性和道德價值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請不要誤解我是在比較中華文化與美國文化。中華文化中同樣有提倡“和諧共生”、“ 和而不同”、“兼愛、交相利”等價值,但大多隻停留在溫和的倡議層麵,很少真正以製度或社會實踐的方式落實;如同古往今來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發生的很多事一樣,更多依賴於個人的道德修養及良知判斷。

思考、表達和行動,往往不是一回事。唯有在行動中,我們才能發現思考的漏洞,體會表達的不足。我真心期待,有一天能在現實社會裏看到“和諧共生”和“兼愛”的實踐,而不隻是喊喊口號,或者隻在國際場合上說給那些外國友人聽。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