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蔥

我愛我自己,更愛支持我的朋友哦!
正文

長篇小說《鐵血襄陽》連載(78)

(2025-09-11 14:21:05) 下一個
第78章 《新野烽煙》

此時河南新野的秋夜,霜風如刀。驛道兩側枯葦簌簌作響,一隊緹騎舉火飛馳,驚起寒鴉掠月。“欽命宣撫”朱漆牌在火光中灼目,馬蹄踏碎薄冰的脆響刺破死寂,三百裏加急的令旗翻飛如夜梟振翼。
驛站內油燈劈啪,羊皮輿圖在案上滾開。趙璧解下狐裘擲案,雪粒簌簌墜落圖上山川。阿術按刀而立,刀鞘正壓住樊城水寨標記,鐵甲凝著寒霜。
“咳咳……趙璧,那南人……不可盡信!”阿術突然攥碎藥碗,褐黃湯藥濺上輿圖,陶片割裂指尖血痕。指甲劃過絹帛的沙響中,燭火爆出燈花,映得他臉上刀疤如蜈蚣扭動:“那老狐狸獻的水道圖——與末將三年前繳獲的宋軍密檔,分毫不差!”

趙璧倏地展開聖旨,絹帛掃落茶盞碎裂如驚雷:“陛下口諭:若是詐降,屠樊城;若是真降……”指尖重重點向襄陽,“當速斷漢水浮橋!”帳外隱約傳來宋軍戰船的梆子聲,混著北風送來的號角,如鬼夜哭。
阿術染血的五指死死按在刀鐔上,喉頭滾動咽下血腥氣:“速持我虎符……告訴劉整……”咳出的血絲濺上地圖,“把水寨的連環舟……全拆成火把!”

趙壁大氅掃翻銅燈台,燈油潑濺引燃軍報,火舌瞬間吞沒“鹿門山”三字。三百裏加急馬蹄聲破夜而去,最後光亮中,隻見羊皮圖上藥汁腐蝕的疆域,如被血水浸透的江山。

《峴山伏火》

秋日的襄陽峴山疊翠,漢水如白練東去。鷹嘴岩上鬆濤陣陣,鐵鏈絞盤吱嘎作響,元軍水師正將虎蹲炮推上絕壁,炮身落岩的悶響驚起山雀紛飛。
劉整按劍臨崖,甲葉映著冷光。趙璧忽以三指探入岩縫,砂岩擦過鐵甲錚然作響:“這石隙裏必藏了猛火油櫃——”嗓音如砂紙磨過鐵器,“待聽得宋軍馬嘶,方可點火。”四名士卒應聲而動,草莖斷裂聲碎在風中。

寒光乍現!趙璧猛地擒住親兵腿甲,镔鐵出鞘聲撕裂寧靜:“爾靴底沾了蒼耳未清!”刀鋒掠過皮革迸裂,親兵踉蹌跪地,“想給夏貴的探子引路不成?”
七日前軍帳簷漏滴入銅盆,趙璧甲內綠黴斑駁,指甲在樊城沙盤刻出血痕。骨節撞裂檀木的悶響中,他凝視漢水航道,眼底熬出血絲。

現實戰馬噴鼻聲自三裏外傳來。元卒正將鐵火鷂埋進岩縫,引線如毒蛇蜿蜒直通江心。劉整望江風獵獵:“夏貴水師若走此路,必入圈套。”趙璧指節叩響岩壁冷笑:“驕兵隻走熟路。這回定叫他火鷂燒船,片甲不留!”
引線撚緊的沙沙聲裏,江霧漸起。劉整側耳聽風:“霧遮炮位,天助我也。”趙璧眯眼遠望宋軍鼓聲傳來處:“霧散時,便是火海吞舟之時!”
沙盤上血痕蜿蜒如漢水支流,黴斑在甲縫裏蔓生成青黑色的江山。

漢水暗刃》

漢江襄陽段秋風如刀,數百艘艨艟逆流西進,玄甲映月似黑龍鱗甲乍破寒夜“嘩嘩啦啦”浪沫濺上鐵皮船首,鈍響聲中“鐵鷂子”撞角撕碎波濤,纛旗獵獵如金戈交鳴。

71歲的南宋老將夏貴按劍立於舵樓,犀甲凝霜宛如冰塑。忽抬腳踏碎甲板結冰,脆響裂空:“距唐河店尚有二十裏?”令旗官跪捧銅更漏,水珠沿刻度墜落如斷魂更點。
劍鞘猛擊桅杆驚起棲鴉!“傳死令——三更前泊岸者活,見半星燈火者斬!”怒濤轟碎尾音,劍鋒劃喉剪影與江麵乍現的魚腸匕寒光重疊成索命符咒。

此處筆者重點介紹一下《夜眼將軍》夏貴,南宋宿將夏貴的烽火人生。他麵刻雙旗,夜能視箭,八旬老將撐半壁殘山


《草莽起勢,麵涅封將》

1197年,夏貴生於安豐。少時因罪麵刺雙旗,人稱“夏旗兒”,卻憑悍勇獲名將呂文德賞識。異稟天成,暗夜能辨箭落之處,軍中美譽“夜眼將軍”。從卒伍至統帥,他帶著麵上恥辱印記,踏出傳奇征途。

1268年襄陽烽火驟起,71歲的夏貴臨危受命,任沿江製置副使。次年七月,他趁漢水暴漲淹沒蒙軍營壘,親率五萬水師、三千糧船逆流強援襄樊。巨艦劈浪,箭雨蔽日,竟在元軍重圍中殺出血路,成功送糧入城!此戰老將白袍染血,江南皆頌:“須眉如雪,肝膽似鐵”。

《鹿門夜潰,功敗垂成》

然七日後返程時,元軍伏兵鹿門山。夜色之中雖仗“夜眼”殊死搏殺,終因寡不敵眾遭重創。此敗雖折兵鋒,卻無人忍責——須知此役時他已73歲高齡,仍親冒矢石衝陣,南宋朝野悲歎:“非將軍不力,實天數難逆!”

《暮年悲歌,山河同燼》

1279年崖山決戰前夕,83歲的夏貴病逝軍中。一生曆經四大戰役,從抗金到抗元,六十載戎馬終隨南宋共沉滄海。後人憑吊其墓,猶見碑上深痕雙旗印記,恍見那位夜眼老將凝視故國殘月。
——麵涅不改忠勇誌,夜眼曾照漢水紅。他是刻在江山斷壁上的最後一道劍痕!

此番呂文德瞞報朝廷的密謀隨江風翻滾:詐降元廷的幕僚正快馬赴燕京,而夏貴重兵突襲的刀尖已抵蒙古糧道咽喉!
沿岸蘆葦蕩忽有火把如毒蛇吐信,又瞬間熄滅。鐵騎蹄聲混入浪濤,元軍伏兵的黑影正與艨艟暗影在江麵拚接成死局。(未完待續)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