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並肩騎行的她與這一段秋日光陰
今天早上打了幾場匹克球。大家邊打邊笑,陽光下奔跑,笑聲在場地上空蕩開。那一刻很簡單:身體在動,心也跟著樂,覺得特別幸福。
收拾好球拍,我們騎上單車,沿著熟悉的路向 Gatineau Park 走去。從城市的熱鬧一步跨進林間的安靜,像從一場聚會悄悄退到一個溫柔的房間。空氣裏還殘留著球場的餘溫,但很快被鬆針和濕地的清甜替代,呼吸都變得柔軟起來。
早晨有點涼,我套著長衣長褲,耳機裏是許巍和李健。歌聲裏有溫柔的叩問,也有遠方的回音,騎著騎著,情緒跟著旋律慢下來。P20 到 P22 的林道比一般小徑寬,兩側是濕地,鳥兒多得像觀眾。鳥爸鳥媽忙著為孩子們搭窩——有的像小木屋,有的像迷你塔樓——它們安靜得會擺造型;小鬆鼠們則完全不配合,蹦跳得像森林裏的小霸王,根本懶得當你的模特。
風兒不大,樹與灌木窸窸窣窣,像在說悄悄話,也像在偷偷笑。陽光從葉隙裏篩下斑駁的光,水窪裏反射出一片碎金,像兒時午後的夢:靜,暖,隻有呼吸和心跳在場。那一刻,我相信萬物有靈——它們能懂你的溫柔,也會把溫柔還給你。
當然,美好裏有一點須臾的提醒:這裏也有需要避開的草,比如毒常春藤、巨型牛蒡、野胡蘿卜。走在路中,少去邊緣,帶著敬畏,就能自在而安然。
騎了一段,我把車停了,索性步行。走進一片鬆樹林,鬆樹筆直、整齊,像一支支綠色長筆,把天寫深了。忽然想抱住一棵——不是要征服它,而像是要和自己握個手。樹幹粗糙,像老者的掌紋,鬆脂味夾著陽光的溫度,按在胸口,有一種安穩的重量。
我伸開雙臂,環抱那棵鬆樹。它像另一個自己:經曆了風霜雪雨,卻依舊向上。每一道樹皮裂紋都像一本書的頁角,寫著忍耐與堅持。貼著它,我仿佛看見了它的歲月,也看見了自己的年輪——那些跌跌撞撞、還想向陽的日子。情緒來了,我沒攔住,掉下一滴淚。
她站在一旁,默默看著。我戴著墨鏡,她看不清我的眼神,卻看見那滴淚,她淡淡地說:“鬆樹沒有旁枝末節,心無旁騖努力向上。”又補了一句:“這說明你懂了。”話語很輕,卻像光一樣落在心上。
那一刻,我真的聽懂了。鬆樹的姿態裏,有一種取舍的智慧:不被細枝纏繞,保留向陽的本心;成林才有力量,彼此相依才能更穩。自然的道理,往往比言語更平和,也更深刻。
走出鬆林,陽光正好。回程的路上,她忽然說了句很樸素的話:
“今天真好。”
我點點頭,心裏有一句更長的感謝:謝謝你並肩的腳步,謝謝這條路和這片樹。友情無需誇張的表達,往往是在並肩走過的那幾步裏,就已足夠。
每一個今天,都是未來最年輕的一天。
就活在當下吧:像鬆樹那樣心無旁騖,像鳥兒那樣自由歌唱。
美好的季節裏,能與朋友騎行、能與自然共呼吸、能在鬆樹下默契相對——這,就是人生最溫柔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