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佟姐閱書寄懷
少麟弟兄:主內平安!
天在下著小雨,這是立冬後的第一場雨,天色灰蒙蒙。我在昏暗的燈下,打開電腦給你寫信,告訴你我的心在流淚。
你的兩本巨著;《離亂十年》、《重吻大地——我的父親芮麟》,送到我手裏之後,一個月中,除去生活中的必要事項,包括一周三天侍奉主之外,我都在捧讀它們。
令慈的《離亂十年》,記述了從1937年至1946年間的所經所曆,哲淵母親大學畢業,恰逢日本侵略軍攻陷江浙沿海一帶,人們的正常生活被打亂。就在這動亂之初,令慈結識了令尊芮麟,為了前途,他們告別親人離開家園。他們同舟逃到武昌,在船上共定終身。但是愛國心湧動心懷,報國心切,父親毅然離開熱戀中的母親,母親亦毫無猶豫,鼓勵熱血男兒奔赴前線。在國難當頭之際,作為知識分子的他們,站在了民族的前列。母親是一個花朵,從溫室中飄落到慘苦的人世間,沒有親人沒有家,從北到南,從南到北,到處寄居,到處飄流,掙紮著自強自立。1941年的春天,父母親終於在北京結為伉儷;他們在中華基督教會禮堂辦的結婚典禮,有牧師為他們證婚。上帝保佑他的兒女,蒼天不負有情人,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們永結同心,百年好合!
經過三年多的離別,父母親嚐夠了苦水,再也不要離別!雖在蜜月中,母親執意跟隨著父親到魯南前線。沒有直達車,過了濟南,就要換車,通過敵人的封鎖線,艱苦備嚐。魯南山居艱苦的生活,吃糠咽菜,用水奇缺,臭蟲虱子,吸允人血,再加上母親有孕在身,身體更是不適。但隻要父親下班一回來,這一切的不愉快,都被大愛消除了,愛情的力量無窮!
1942年,小玉剛剛一百天,這一對文化夫妻便動身,穿過敵人的封鎖線,越過江蘇、安徽、河南、山西、陝西、四川,最後到達大後方重慶,曆時三個多月,嚐盡千辛萬苦,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想想他們是為了什麽?從他們的作法上我們看到中國知識分子的骨氣,絕不做亡國奴!現在的人或許不會這樣!好容易盼到抗戰勝利,日本侵略者投降了,中國人的苦難熬到頭了,人們歡呼雀耀,逃難的人紛紛回家了。因為母親的娘家人,在抗戰之初就遇難了,父親又接到去青島任職的命令,需要先走。母親一人帶著3個子女,要和農林部的眷屬等待輪船,分期分批地將他們送回,這樣父母又要再一次分離,母親知道這是暫時的,再難她也能堅持,母親確實是一位堅強的女人。
經過七個多月的分離,當輪船駛入南京碼頭,父親總算接到妻子和寶貝的孩子們,圓滿團圓。一家人在美麗的青島安頓下,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那時父親母親辦起乾坤出版社和《青聲》雜誌社,實現他們夢寐以求的文化人的理想。
我在看《離亂十年》和《重吻大地——我的父親芮麟》兩本書中,一個意念一次次閃現出來,那就是,“無論如何還是國家安定最重要”。沒想到日本人投降了,國共兩黨又打起內戰,那些對共產黨抱著無限希望的文化人,之後卻被整得太慘了,連父親的文學著作也被銷毀!失去了人心。
在這裏,我們要真心的感謝少麟弟兄,你像翠竹一樣堅忍不拔,以堅強的意誌,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完成父母的心願,為父親正名,為中國現代史留下不朽的著作,讓人們永不忘記。你圓滿地完成了人子之責!我衷心地祝賀你!
因為先考、先妣和我的先父母是同齡人,所以我也文中稱他們為父母,我願意稱你們為弟妹!
小重山 · 紀念芮麟先生、黃哲淵女士(紀念令先考、先妣):
如海波光鎖碧青。江南如畫卷,小山勻。路邊樹木遠煙塵。留殘夢,夢意鬧新春。
玉影壓重門。同看天上月,至晨昏。別離南北見郎君。歸來兮,團聚在今春。
好事近·紀念芮麟先生、黃哲淵女士(紀念令先考、先妣):
家國盼平安,離別恨思千緒。客路苦心田雨,夢裏歸無數。
心神萬裏賞山嶽,著作得評語。映照彩霞庭戶,讚聲聲如許。
佟立容 讀後
2013年11月9日 21:50
(友人佟姐係民國名人之後。——芮少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