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中央公園兩側的居住區,包括上西城區 (Upper West) 和上東城區(Upper East), 是紐約的高檔住宅區; 其中修建於1880年代,位於上西城區72號街角的達科他公寓樓 (The Dakota),則是曼哈頓最為著名的住宅樓之一。該公寓大樓在1969年被評為紐約市地標建築之一,1972年名列國家史跡名錄,1976年被評定為美國國家曆史名勝建築。上百年來,不少名人曾居住此地,在一長串名單中,我所知道的就有美國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指揮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和上世紀九十年代著名的華裔新聞主播宗毓華(Connie Chung)等。 但這座大樓最為人知的事件則是 1980年披頭士樂隊(beattles)成員約翰·列儂在此被刺殺事件。
披頭士樂隊,或稱“甲殼蟲樂隊”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認為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樂團、搖滾樂手、流行音樂家和音樂藝人,對現代音樂有著最深遠的影響。披頭士是美國史上唱片銷售量最高的樂隊,總共售出了1.83億張唱片。他們也是英國音樂排行榜上冠軍專輯最多和單曲銷量第一的樂隊;他們擁有10座葛萊美獎和一座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而列儂則是該樂隊的靈魂人物。 該樂團譽滿天下之時,正處於中國相對封閉期間,我對他們的了解,僅限於他們的一首歌《昨天》(yesterday).
使列儂具有全球知名度的還有他與日裔美籍藝術家小野洋子的“世紀之愛“。他們的愛情在一開始並不被接受,那時列儂和前妻的婚姻雖陷入死水,但畢竟還沒離婚;小野洋子本身則經曆了兩段婚姻,還有一個女兒。 披頭士的其他三位成員都不喜歡洋子,樂團的粉絲們還稱她為“女巫”或“日本鬼子”。但即便如此,列儂仍不顧一切高調地愛著比他大8歲的洋子,甚至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約翰小野列儂。 列儂絲毫不畏懼在世界麵前展示他對洋子的愛,兩人時時刻刻牽手走在一起。1968 年,這對戀人拍下了這張照片,列儂自嘲道:“俗話說的好,每個白癡背後,總有個偉大的女人。”洋子則說,“至少我擁有一個理解我的人”。
更使他們名滿天下的是兩人反對越南戰爭的態度。1969 年 3 月 25 日,列儂夫婦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希爾頓酒店的總統套房發起了著名的“床上和平運動”。這對夫婦穿著睡衣躺在床上整整七天,房間裏貼滿了反越戰標語,倆人不停地接受記者和政治家的訪問和拍照,強烈反對美國發動的越南戰爭。
列儂與洋子結婚不久,披頭士樂團就解散了,歌迷們都說洋子毀了列儂,但列儂的才情在遇到洋子後猛烈爆發,創作了《Imagine》 和《Love》等一係列世界級歌曲。他們一起做了很多瘋狂的事情,就像三毛和荷西的愛情一樣,純粹而偉大,美好而瘋狂。列儂和小野洋子從1973年起開始住在紐約達科他公寓最高一層帶有陽台的公寓, 在這裏他們有了孩子,列儂就此退出樂壇五年,專心在這裏照顧妻兒,同時創作新的歌曲。
但不幸的是1980年12月8日晚上10點49分,列儂在和小野洋子一起返回達科他公寓的寓所時,在公寓大門的入口處被一名美國狂熱歌迷馬克·查普曼從背後連開四槍殺害,年僅40歲。凶手查普曼來自夏威夷,似乎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他曾崇拜過披頭士樂隊和列儂,但後來又憎恨他們,因為他覺得人們對列儂的愛超過了對上帝的愛,而列儂打著愛與和平的旗號,卻在大把賺錢。事後他承認殺害列儂的原始動機是“為了出名,我承認我的行為隻是為了要引起公眾的注意。或者換句話說,就是要竊取約翰·列儂的名氣,放到我自己的身上,因為我隻是一個小人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再也不是以前的小人物了,因為至少有許多人非常恨我。”
列儂遇害後,洋子將他帶有血跡的眼鏡放在公寓的窗台,拍下了這張著名的照片。列儂之死引起了全球樂迷的悲痛情緒, 1980年12月14日,超過22萬歌迷聚集在槍擊地點附近的紐約中央公園,共同為列儂默哀10分鍾。至少有3位披頭士歌迷在列儂被刺後自盡,導致小野洋子公開呼籲哀悼者不要向絕望屈服。她還在1981年發行了個人專輯《Season of Glass》,唱片封麵為列儂被血濺到的眼鏡照片。
凶手查普曼被判終身監禁,至今仍在紐約州的監獄服刑。在槍殺約翰·列儂近40年後,馬克·戴維·查普曼在假釋聽證會上向小野洋子道歉,表示自己殺人的行為非常自私,隻是為了尋求“榮耀”,自己應當為卑鄙的行為被判處死刑。小野洋子則表示“查普曼是我永遠不會原諒的人”。而有些憤怒的歌迷甚至稱,如果查普曼獲得假釋,他們將親手殺了他給列儂報仇。
更是讓噓唏不已的是在列儂遇刺僅五個小時以前,全身赤裸的列儂蜷縮依偎在洋子身旁,為《滾石》雜誌拍攝了這張照片。這是列儂生前的最後一張照片,與他最心愛的洋子,凝固在了時間的畫框裏。這張照片成為了《滾石》雜誌1981年1月22日發行的那期的封麵,照片描繪了全裸的列儂擁抱他的妻子。該期雜誌是紀念列儂的人生和死亡的特刊,包含了相關文章、信件和照片。2005年,美國雜誌編輯協會把該封麵選為過去40年間最佳雜誌封麵
為紀念列儂,紐約市政府在1985年把達科他公寓對麵的一部分中央公園地域劃為“草莓地”(Strawberry Field),列儂和小野洋子曾經常在那裏散步。這裏其實沒有實際意義的草莓,“草莓地"名字的由來取自約翰列儂1967年創作的歌曲"永遠的草莓地"(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世界各國的歌迷們為此捐獻了各種樹木和花草,象征追思和團結;步道交叉點中央有個馬賽克拚圖,拚圖中央寫著的IMAGINE,正是披頭士樂團的著名歌曲,它是來自意大利那不勒斯歌迷的捐贈品。草莓地的邊上有一塊石碑,刻著世界上一百多個國家的歌迷共同追思列儂。
如今距離列儂去世已經45年了,洋子再也未嫁,依舊住在他們以前的公寓裏。她從未放棄自己的藝術夢想,80多歲依舊世界各地辦展覽,宣揚她的先鋒藝術。每年12月8日,小野洋子都會在達科他公寓的窗前點上一盞蠟燭。[四十歲的列儂依舊停留在我們的音箱中,八十歲的洋子依舊在舞台上盡情跳舞,天堂的列儂與塵世的洋子,即使不能彼此陪伴,依然有那世間最長情的告白。 2007年,由洋子設計的燈塔:Imagine Peace Tower(夢想和平塔)在冰島建成。九束藍色的光芒,穿越清澈的空氣,直達北極上空。塔下埋藏了世界各地50萬個和平願望,燈塔每年在列儂的生日10月9日亮起,在列儂的忌日12月8日熄滅。
暗殺事件四十五年後的今天,仍有不少遊路人在IMAGINE的圖案前拍照留念和追思,旁邊有一位歌手在彈唱列儂的歌曲,遊人們安靜地坐在周圍的長椅上,聆聽著列儂當年創作的歌曲。 在結束本篇之時,我再看了一遍列儂的《Imagine》視頻,片中列儂和小野洋子是如此恩愛,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命”。。。。。。
注:部分照片取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