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頭製作:《菲莎文萃》)
有人說,音樂是裝滿寂靜之杯的佳釀。
龍年元宵前夜,一陣陣來自內蒙大草原,塞外風暴一般的搖滾樂聲,卻更像是一杯杯濃濃烈烈的阿日哈(蒙語:酒),幾乎要把一貫波瀾不驚、靜若止水的雲城華人通統灌醉。
這就是來自中國的民族搖滾樂隊“杭蓋樂隊”北美巡演,在溫哥華首場演出的現場。
《杭蓋》《酒歌》《烏蘭巴托的夜》《輪回》和《鴻雁》……,一首接一首搖滾而來。近八百位現場觀眾,一杯連一杯開懷暢飲,今夜不醉不歸。
搖滾樂,是一種振奮人心、激蕩靈魂的音樂形式,它源於對生活的熱情,對自由的渴望,是一股永不止息的奮發向上之聲。搖滾樂誕生於20世紀40-50年代的美國。那是一個二戰以後,充滿變革和不安的時代,年輕人渴望表達自己的聲音,擺脫社會的束縛。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搖滾樂應運而生。它的節奏強烈而澎湃,歌詞充滿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自由的向往。
搖滾樂的精髓,在於不做作,不虛偽,直抵人心。在搖滾樂世界裏,每一個音符都是一次呐喊,每一句歌詞都是一次宣言。它從不妥協,讓搖滾樂成為了無數年輕人心中的精神圖騰,激勵著他們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去捍衛自己的信念。
原來以為,當年伴隨著一首《一無所有》走出校園,應該已過了喜歡搖滾樂的年齡。而且早在世紀交替之際,就已經來到世外桃源一般的雲城居住,對於“杭蓋樂隊”如何在2004年正式成立,如何在2007年發行了第一張同名專輯《杭蓋》,又如何在2015年參加了原創音樂真人秀節目《中國好歌曲第二季》一舉奪冠,我本一無所知。
直到近日,從萬能的微信“朋友圈”裏,看到“杭蓋樂隊”要來雲城巡演的海報,才出於好奇,不禁問自己,這“杭蓋”到底是啥意思?上網一查才知道,“杭蓋”就是一個古老的蒙古語單詞,意思是:一個有著藍天、白雲、草原、河流、山和樹林的世界。聽到有這樣一個充滿了華夏民族原汁原味名字命名的樂隊,同時又是寓意著草原上大自然各種意象和意境,欽慕中華文化和美麗自然的自己,心中竟然重新燃起了要去現場搖滾一下的衝動,就像酒蟲上了身一般。
果然,杭蓋的八大金剛,實實在在地打上了大草原的自然印記。他們身著蒙古族民族服飾,操弄著十八般樂器,一開口,就是滿滿的“酒”氣。他們不僅帶來了草原上的《酒歌》,還帶來了高山上的酒香,更帶來了一飲而盡之後的暢快淋漓,熱血沸騰。除了酒香撲鼻,他們的歌聲、琴聲、鼓聲,仿佛把觀眾帶到了遼闊的內蒙大草原。時而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時而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時而又是“一川草色青嫋嫋,繞屋水聲如在家” 。

金屬般的力量就像搖滾樂的標配,而頂配的搖滾樂自然離不開讓人心跳加速的旋律和節奏。“杭蓋樂隊”帶來的,果然就是草原上萬馬奔騰的馬蹄聲,還有馬蹄琴演繹駿馬馳騁的嘶鳴聲。
觀眾席上,一排排年輕小夥和姑娘,一對對年長大叔和大媽,隨著歌聲琴聲一起搖滾著,搖滾著。已經升級為大叔級別的我,也隨著節奏,躍躍欲試地跳起了當年上小學時的揚鞭騎馬舞,也不管旁人看著,是不是覺得韓國江南大叔現身。鄰座的幾位年輕後生,也不時隨著節奏晃動著,還跟著台上一起跟唱起來。我好奇地問,你是蒙古人嗎?她答道,不是,隻是喜歡聽“杭蓋”的歌,就會唱了。
當《烏蘭巴托的夜》響起時,無數觀眾打開手機的照明燈,左右搖擺著,像極了廣柔塞外草原上,夜晚裏天空中無數的星星,眨巴著美麗的大眼睛,台上台下,一閃一閃,相互呼應。看來,音樂不僅僅是一種聲音、旋律或者節奏,而是一種情感的表達、一種靈魂的共鳴,是人類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結晶。音樂是一種跨越年齡、語言、文化、地域和時代的交流方式,它能夠超越言語的界限,直擊心靈的深處,讓人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和情感。
音樂就是人類通用的語言。記得多年以前,在莫斯科大劇院觀看《天鵝湖》的芭蕾舞表演,現場觀眾中很多是來自世界各地,講不同語言的外國遊客。當帷幕拉開,樂聲響起,柴科夫斯基的音樂立刻征服了現場所有觀眾的心。優美的旋律,構建了一個童話世界的宏大音樂場景,有如泣如訴的管樂嗚咽,表達奧傑塔公主純潔的內心世界;也有華麗明朗的舞曲,表現齊格費裏德王子的陽光和活力。最喜歡的是《四小天鵝舞曲》,輕鬆活潑,節奏幹淨利落,旋律歡快明亮,形象地描繪出了清純活潑的小天鵝,在湖畔結伴嬉遊的情景,富於田園般的詩意。每次聽完,就像一股高山清泉透過心頭,再煩、再悶、再惱,統統一筆勾銷。從莫斯科回來,免不了要帶回一些紀念品和伴手禮,也帶回了一張《天鵝湖》組曲的黑膠唱片。這麽多年過去了,其他物品都早已不知去向,唯有那張唱片,至今依然愛不釋手。
音樂也是心靈的鑰匙。有一次,在南歐肯納根幻影溪酒莊的一次華人社區的聚會上,再次遇見本地的原住民藝術家埃德加(Edgar Muenala)。埃德加是一位作曲家、詞曲作者和傑出的排笛演奏家,他將古老的曲調與新時代的感性相結合。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裏,他周遊世界,與各種各樣的社群人士分享他的音樂。2010年2月,他登上了溫哥華冬奧會的舞台。2014年,他參與了“鷹之傳奇中國巡回演唱會”。就在那次酒莊聚會中,當埃德加用排笛吹奏出《茉莉花》和《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時候,幾乎所有現場的華人朋友,無不隨之吟唱,隨之起舞,隨之心醉。
音樂,確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悠揚的旋律到激昂的節奏,從抒情的歌詞到深沉的和聲,音樂以其多樣性和豐富性貫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它可以是一種抒發情感的出口,在歡樂時陪伴我們盡情歡暢,而在悲傷時成為我們傾訴的肩膀。音樂,是一種治愈心靈的良藥,它能夠帶給我們力量和勇氣,讓我們在生活的旅途中勇往直前。
音樂有多種多樣,每一種音樂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風采。古典音樂以其優雅和典雅聞名於世,它是智慧和藝術的結晶,讓人在寧靜中感受到心靈的淨化。流行音樂則是大眾喜愛的選擇,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能夠迅速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成為大夥的陪伴。爵士音樂充滿了自由和變化,它的即興演奏讓人感受到無窮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民族音樂就是產生於民間,流傳在民間,表現各種民族特有或共同的民間生活、生產的場景。搖滾音樂則是年輕人的宣泄之聲,它的激情和張力讓人在燃燒中找到自己的熱情和活力。
而“杭蓋”的搖滾樂,再次證明了搖滾樂可以跨越年齡、文化、國界和種種其他的人為阻隔,在每一個追逐夢想的人心中,搖滾樂的火焰都會燃燒,永不熄滅。因為,搖滾樂不僅僅是一種音樂,更是一種信仰,一種力量,一種不朽的傳奇。
在這個喧囂悸動的世界裏,音樂就像母親擁抱、安撫嬰兒的雙手,慰藉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沉浸在音樂的海洋中,讓那些美妙的旋律和動聽的節奏,成為我們生活中最美好的陪伴。在音樂的世界裏,我們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淨土,感受到生命的無限可能。
元宵時刻,溫哥華的夜不再平靜,因為,你我都醉了酒。
(原文刊登《菲莎文萃》2024年4月;收錄《上鬆雞山——雲城散文選》2024年;攝影:半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