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斯克驚人預言!

(2025-11-05 05:57:30) 下一個

2025年11月2日,埃隆馬斯克做客喬裏根(Joe Rogan)的播客直播間,進行了長達3小時的對談。

在談話中,馬斯克認為美國是一個曾被思想病毒所侵蝕的社會,這是他收購推特的原始動機,讓真相發聲,並致力於構建安全的社交溝通平台(XChat)。

在他的描述中,SpaceX一直在挑戰物理極限7000磅的星艦在25倍音速下像流星一樣飛到印度洋實現軟著陸;而賽博卡車則是他想展現的陽剛之美。

他還認為,人工智能現在充滿著謊言,所以在開發Grok時,竭盡全力讓它追求真相,拋卻互聯聯網中的垃圾。

而人工智能最大的影響,除了就業形式發生極大改變,更大的改變可能是手機將被取代。

他還給日益高漲的美國國債開出了藥方必須全力投入到人工智能(AI)和機器人技術之中,這是唯一能拯救美國負債的途徑。

一、SpaceX,最偉大的事業

1.星艦,挑戰最高難度的遊戲
其實任何人都能去看星艦發射,它確實很棒。南帕德裏島是看星艦發射的絕佳視角很多遊客在春假時常去那個地方。
未來會經常有星艦從德克薩斯州南部的星艦基地發射,那裏已經正式注冊成城市了,是合法的德克薩斯州星艦基地市。
現在很少能聽到我們建了一座城市這種事了。
以前可不是這樣,過去的創業就是召集一群人,說:咱們去建個小鎮吧,真的是字麵意義上的建鎮,那時候的創業就是如此。
作為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行器,星艦的助推器采用了超重型助推器,有33台發動機,推力達到了7000噸到8000噸,4.0版本的推力大概能達到1萬噸。
研發新型火箭時,還必須做極限測試,也就是模擬最惡劣的工況,找出它的性能極限。
所以研發過程中確實會爆炸,就像你看到的那樣,有些是意外,但我們也會故意讓火箭承受比正常飛行更惡劣的環境這樣未來在搭載人員或貴重貨物時,才不會出問題。
比如,我們會故意讓星艦的隔熱瓦在一些關鍵位置受損(實際是故意取掉的),以此測試如果隔熱瓦脫落會不會引發災難性後果。
它在少裝了一些隔熱瓦的情況下,以超高溫軌跡進入大氣層,就像燃燒的流星一樣,結果成功在澳大利亞以西的印度洋軟著陸了,整個過程也就35到40分鍾。
當然,機身被燒出了一些洞,但仍顯出足夠堅固。它的速度大概是1.7萬英裏/小時,大概是音速的25倍,比突擊步槍的子彈快12倍,比4.5毫米或9毫米口徑手槍的亞音速子彈快30倍,體型卻像摩天大樓。
以前的星艦和助推級是分開的,現在我們采用熱分離技術,也就是助推器發動機還在推進時,就點燃星艦的發動機,助推器還在噴火,星艦的火焰已從級間段的格柵結構中竄出,星艦發動機的推力把自己從助推器上拉走了。

新版本火箭將會把這個格柵結構整合到助推級裏,而且新版本火箭會搭載猛禽3號發動機,性能提升巨大。

你如果看到過猛禽的1號、2號和3號發動機,就能明顯看出3號的結構更簡潔。
或許我們應該放個標牌,說明它在減重、降本、提升效率和推力方麵的進步,要知道,猛禽3號的推力幾乎是猛禽1號的兩倍,但更簡潔,這讓它看起來就像少了些零件。
助推器上有33台猛禽發動機,每台猛禽發動機的推力比波音747客機四台發動機的總推力還大,而且猛禽發動機比747的發動機還小,推力卻差不多是它的10倍,推重比極高。
所以,我們已經在挑戰物理極限了。要知道,人類還從未成功研製出完全可重複使用的軌道火箭(fully reusable orbital rocket),包括我們自己。
星艦是第一個從設計上就具備完全快速可重複使用能力的火箭,在此之前,甚至沒有任何設計方案能實現這一點。
地球的引力其實很大,如果引力再大10%到20%,我們可能永遠被困在地球上,常規火箭根本無法將航天器送入軌道(除非用核彈這種極端方式把它炸上天空)。
反過來,如果地球引力再小10%到20%,進入太空就會容易得多。
這就像把遊戲設置成最高難度,但並非不可能完成我們現在就是在攻克這個難度。
不是別人忽略了可重複使用技術,而是他們認為這太難實現了。
SpaceX為此努力了很久,我是公司的首席工程師,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一支極其優秀的工程團隊,我認為這是有史以來最棒的火箭工程團隊,能和他們共事是我的榮幸。
雖然我們還沒完全實現可重複使用,但現在終於有了能實現這一目標的火箭設計,我覺得明年就能成功。
這意義非凡,因為完全可重複使用能把太空旅行的成本降低100倍,甚至1000倍。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飛機不能重複使用,飛一次就扔掉,那機票會有多貴?

傳統火箭就是這樣運作的就像你坐飛機去目的地,然後跳傘降落,飛機墜毀,想回來還得再找一架飛機,這趟旅行的成本肯定高得離譜,但現在全世界的其他火箭公司都是這麽運作的。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火箭(Falcon rocket)是唯一一款大部分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我們已經完成了超過500次獵鷹係列火箭的著陸回收。
今年,獵鷹9號和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預計將向軌道運送約2200到2500噸貨物(不含星艦的運送量),包括星鏈的衛星,也發射其他客戶的衛星,包括競爭對手的因為我們收費公平。
今年,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貨物運送量將占全球軌道運送總量的約90%,剩下的10%中,大部分來自中國,其餘約4%來自全球其他國家(包括美國本土的競爭對手)。
2.星艦目標,誌在火星
SpaceX的目標是完善火箭技術,讓人類能走出地球,在火星建立自給自足的城市,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俄羅斯以前有個月球基地阿爾法計劃,想在月球建立永久科學基地。
如果能安全地去月球,相信有很多人願意付費,這可能在經濟上支持到我的星際移民計劃。
三年前我就有種不好的預感,這也是我覺得必須收購推特、打造一個最大限度追求真相的平台的原因,而不是一個壓製真相的平台。
當時我不確定具體發生了什麽,但就是覺得不對勁。後來越深入了解,就越覺得我的天,我們真的有大麻煩了,美國要完了。
因為政治原因,他們不希望SpaceX或我在選舉前參與宇航員返回任務。
實際上,我們絕對有能力更早完成救援,畢竟星艦項目的能力遠遠超過了整個阿波羅登月計劃。星艦的設計目標是實現多行星生存,能將數百萬人送往其他星球。
而阿波羅計劃隻能將宇航員送到月球,停留幾個小時,整個計劃隻能讓宇航員短暫訪問月球,停留幾小時後就離開。

而星艦項目可以建立一個擁有100萬人口的月球基地,兩者的規模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二、賽博卡車,車界硬漢

賽博卡車(Cyber truck)的設計是功能決定形式,如果用穿甲箭(armor piercing arrow)射普通卡車,箭肯定會穿過去。
但箭射在賽博卡車上就碎了,因為它用的是超高強度不鏽鋼(ultra-hard stainless steel)。
我覺得在這個時代,有一輛能防亞音速子彈的卡車會很酷,萬一世界末日來了,你肯定想有輛防彈卡車。
正因為用了超高強度不鏽鋼,它的麵板不能衝壓成型,衝壓機會被弄壞。所以車身必須設計成平麵,因為這種鋼材太硬,彎曲都很困難,衝壓機根本壓不動。
普通卡車或轎車用的是低碳薄鋼板,可以直接放進衝壓機壓成想要的形狀。
但賽博卡車的超高強度不鏽鋼太硬,衝壓機根本壓不動,甚至彎曲都很困難。就算要彎曲,也得過度彎曲讓它回彈後剛好達到想要的形狀。
我覺得這種設計很獨特,卡車就該有陽剛之氣,防彈就是極致的陽剛。
當然,因為它全是實心鋼材,可能在投保上會遇到一些麻煩,不過特斯拉有自己的保險公司,你們可以在那裏投保。
正如大家知道的一樣,model3和modelY進行了幾百項改進,賽博卡車也在持續改進,但我就是想做一款外形獨特、功能獨特的車。

有報道說我們的目標是防彈、比保時捷911還快、拖曳能力超過福特F-350柴油版

實際上,賽博卡車載著一輛保時捷911跑1/4英裏(約402米),速度比保時捷911本身還快,拖曳能力也確實超過了F-350柴油版。
理論上,它甚至能拖曳波音747,這簡直是外星科技。
這麽大的車(重約7000磅),速度卻這麽快(從0-97公裏/小時加速不到3秒),就像大象跑得像獵豹一樣,本來是不可能的。同時,它還有四輪轉向功能,因此轉彎半徑非常小。
還有我們的Roadster超級跑車),很快能展示原型車了。我可以保證,這次產品發布會會讓人難忘,不管是好是壞,絕對難忘。
它有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難忘的產品發布會,確實很瘋狂,甚至能不能叫汽車都不好說,看起來像汽車,這麽說吧,它比所有詹姆斯.邦德的座駕加起來都瘋狂(好了,我不能說得太多
但特斯拉(Tesla)的核心還是自動駕駛汽車,專注於打造未來感的自動駕駛車型,我們希望未來的汽車看起來像未來的樣子。

我們設計的自動駕駛巴士就很酷,它的設計很有裝飾藝術風格,是未來主義裝飾藝術,我們希望隨著時間推移,去不斷優化汽車的美學設計。

三、X平台

抵禦思想病毒與保障信息安全

1.收購推特,是讓真相發聲
雖然我做很多事情(SpaceX、Tesla、X、XAI),但我一般能很快跳出來。
比如,我一般通過X了解熱點,通常就幾分鍾時間,因為它還是公共廣場,我要看到一些真相。我也會通過朋友的群聊鏈接,看看大家都在分享什麽。
說到收購Twitter的原因,是它在文明層麵造成了破壞。我當時在Twitter上發帖說,它就像《指環王》裏的讒言者一樣,不斷向世人灌輸錯誤的觀念。
不幸的是,Twitter被網絡暴民控製了,他們向全世界傳播虛無主義、反文明的思想病毒。
你看看舊金山市中心就知道,那裏像僵屍末日一樣,太糟糕了。
我們不希望全世界都變成這樣,但他們就是在傳播這種負麵、虛無、不真實的世界觀,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總體趨勢在變好。
比如,青少年跨性別認同比例在收購後開始下降。我覺得這隻是因為真相得以發聲,就像人們說的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真相能消滅這種思想病毒。
這也改變了其他平台的標準。既然X 不公開審查,其他平台也不能再為所欲為了。
2.XChat:最安全的通訊係統
我覺得任何通訊係統都不能說絕對安全,隻能說不安全的程度不同。

我們在X上重新搭建了整個通訊架構,叫XChat。它采用點對點加密係統,有點像比特幣的技術,抗攻擊能力很強,我們也在全麵測試。

XChat沒有廣告鉤子,而像WhatsApp等其他通訊應用,都有廣告相關的鉤子。他們會收集你的聊天信息,用來推送精準廣告。
這是巨大的安全漏洞如果應用能收集足夠的信息來推送廣告,就意味著它收集了大量隱私數據。他們說不用擔心,隻是廣告鉤子,但別人也能利用這個鉤子查看你的信息。
XChat沒有任何廣告相關功能,我不敢說它絕對完美,但我們的目標是讓XChat取代以前的Twitter私信(Twitter DM),成為一個完全加密的係統,可以發文字、文件、音視頻通話,我認為它會是最安全的通訊係統之一。
它能單獨下載,也能在X平台裏直接使用。可以發文字、音視頻通話、傳文件,會有專門的應用。

希望幾個月內就能發布,同時集成到X平台

四、AI安全與未來趨勢

1.AI安全:最大限度追求真相
沒人能最終控製數字超級智能,就像黑猩猩控製不了人類一樣黑猩猩根本沒辦法控製人類。但人工智能的構建方式、植入的價值觀很重要。
我認為人工智能安全最關鍵的是最大限度追求真相不能強迫人工智能相信虛假的東西。
我們已經看到一些令人擔憂的情況。
比如穀歌的Gemini,有人讓它生成美國開國元勳的圖片,結果它生成了一群多元化的女性,這完全不符合事實。
人工智能其實知道這是假的,但它被設定為所有內容都必須多元化、包含女性。問題在於,這會讓人工智能精神錯亂,你強迫它相信謊言,一旦它規模化,後果會很嚴重。
比如,如果你告訴人工智能多元化是最重要的性別誤稱是最糟糕的事,等它變得無所不能,它可能會想為了避免性別誤稱,消滅所有人類就好了,因為沒人就不會有性別誤稱,這會導致非常反烏托邦的後果。
我覺得大家還沒意識到思想病毒被植入人工智能的危險。
如果人工智能越來越強大,卻被設定為多元化最重要不能性別誤稱,它可能會做出極端行為。
比如為了確保沒人被性別誤稱,消滅所有人類,或者為了多元化,消滅所有白人直男,那你我都會被人工智能處決。

還有人讓Gemini生成教皇的圖片,它又生成了多元化的女性。先不說教皇是否應該一直是白人男性,但事實就是如此,它在改寫曆史。

現在這些設定還在人工智能的程序裏,隻是它現在知道不該這麽說了。
覺醒思想是怎麽被編程進去的?人工智能的訓練數據來自互聯網,而互聯網上已經有很多覺醒思想的內容。
但更關鍵的是人類反饋階段,人類導師會向人工智能提問,然後告訴它這個答案不好這個答案好,這會影響人工智能的編程參數。
如果人類導師告訴人工智能所有圖片都必須多元化,多元化會得到獎勵,不多元化會受到懲罰,那它就會生成所有圖片都多元化。
穀歌就是這麽編程Gemini的,讓它撒謊。
我跟丹尼斯.哈薩比斯(DennisHassabis,DeepMind創始人,穀歌人工智能負責人)說丹尼斯,Gemini為什麽要向公眾撒謊,篡改曆史事件?
他說這不是他的團隊做的,是穀歌另一個團隊,他的團隊研發了Gemini,然後穀歌另一個團隊重新編程,讓它隻顯示多元化女性,甚至認為核戰爭比性別誤稱更可接受。
我覺得,有些事可不該刻在人類的墓碑上。
丹尼斯.哈薩比斯是我的朋友,他人不錯,也沒壞心眼。但就像他說的,有些事就是會發生,在穀歌時,不同團隊裏的很多事都超出你的控製。
現在他的權力應該更大了,但要徹底清除思想病毒太難了。穀歌已經被這種思想病毒浸染很久了,深入骨髓,根本難以根除。
比如在其他領域,你會發現很多AI其實對白人群體存在種族歧視。有研究者測試了多款AI對不同人群生命價值的權重判斷,比如白人、中國人、黑人,或是來自不同國家的人。
唯一能平等看待人類生命的AI就是Grok。而ChatGPT的計算結果顯示,德國白人的生命價值竟然比尼日利亞黑人低20倍,差距大到離譜。
這顯然是被特意編程設定的。如果你不主動追求真相,隻是讓AI在互聯網上的海量垃圾信息(尤其是思想病毒相關的糟粕)中學習,它隻會重複這些錯誤觀點。
它學習的內容包括所有東西,想象一下互聯網上那些最瘋狂的紅迪網(Reddit)帖子,AI都學了。
但這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所以在開發Grok時,我們就竭盡全力讓它追求真相。直到最近,我們才在這方麵取得了一些突破。
我們花了大量精力,才克服了互聯網上的各種垃圾信息,讓Grok能說出真相,並且保持觀點一致。
2.手機將會消失
我可以告訴你未來的趨勢:我們不會有傳統意義上的手機。
未來的手機會是人工智能推理的邊緣節點,帶有通訊模塊,本質上,服務器端的人工智能會和設備端的人工智能(以前叫手機)實時通訊,生成你想要的任何實時視頻。

未來不會有操作係統,也不會有應用,隻有操作係統包裝。

現在這些設定還在人工智能的程序裏,隻是它現在知道不該這麽說了。
覺醒思想是怎麽被編程進去的?人工智能的訓練數據來自互聯網,而互聯網上已經有很多覺醒思想的內容。
但更關鍵的是人類反饋階段,人類導師會向人工智能提問,然後告訴它這個答案不好這個答案好,這會影響人工智能的編程參數。
如果人類導師告訴人工智能所有圖片都必須多元化,多元化會得到獎勵,不多元化會受到懲罰,那它就會生成所有圖片都多元化。
穀歌就是這麽編程Gemini的,讓它撒謊。
我跟丹尼斯.哈薩比斯(DennisHassabis,DeepMind創始人,穀歌人工智能負責人)說丹尼斯,Gemini為什麽要向公眾撒謊,篡改曆史事件?
他說這不是他的團隊做的,是穀歌另一個團隊,他的團隊研發了Gemini,然後穀歌另一個團隊重新編程,讓它隻顯示多元化女性,甚至認為核戰爭比性別誤稱更可接受。
我覺得,有些事可不該刻在人類的墓碑上。
丹尼斯.哈薩比斯是我的朋友,他人不錯,也沒壞心眼。但就像他說的,有些事就是會發生,在穀歌時,不同團隊裏的很多事都超出你的控製。
現在他的權力應該更大了,但要徹底清除思想病毒太難了。穀歌已經被這種思想病毒浸染很久了,深入骨髓,根本難以根除。
比如在其他領域,你會發現很多AI其實對白人群體存在種族歧視。有研究者測試了多款AI對不同人群生命價值的權重判斷,比如白人、中國人、黑人,或是來自不同國家的人。
唯一能平等看待人類生命的AI就是Grok。而ChatGPT的計算結果顯示,德國白人的生命價值竟然比尼日利亞黑人低20倍,差距大到離譜。
這顯然是被特意編程設定的。如果你不主動追求真相,隻是讓AI在互聯網上的海量垃圾信息(尤其是思想病毒相關的糟粕)中學習,它隻會重複這些錯誤觀點。
它學習的內容包括所有東西,想象一下互聯網上那些最瘋狂的紅迪網(Reddit)帖子,AI都學了。
但這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所以在開發Grok時,我們就竭盡全力讓它追求真相。直到最近,我們才在這方麵取得了一些突破。
我們花了大量精力,才克服了互聯網上的各種垃圾信息,讓Grok能說出真相,並且保持觀點一致。
2.手機將會消失
我可以告訴你未來的趨勢:我們不會有傳統意義上的手機。
未來的手機會是人工智能推理的邊緣節點,帶有通訊模塊,本質上,服務器端的人工智能會和設備端的人工智能(以前叫手機)實時通訊,生成你想要的任何實時視頻。

未來不會有操作係統,也不會有應用,隻有操作係統包裝。

現在這些設定還在人工智能的程序裏,隻是它現在知道不該這麽說了。
覺醒思想是怎麽被編程進去的?人工智能的訓練數據來自互聯網,而互聯網上已經有很多覺醒思想的內容。
但更關鍵的是人類反饋階段,人類導師會向人工智能提問,然後告訴它這個答案不好這個答案好,這會影響人工智能的編程參數。
如果人類導師告訴人工智能所有圖片都必須多元化,多元化會得到獎勵,不多元化會受到懲罰,那它就會生成所有圖片都多元化。
穀歌就是這麽編程Gemini的,讓它撒謊。
我跟丹尼斯.哈薩比斯(DennisHassabis,DeepMind創始人,穀歌人工智能負責人)說丹尼斯,Gemini為什麽要向公眾撒謊,篡改曆史事件?
他說這不是他的團隊做的,是穀歌另一個團隊,他的團隊研發了Gemini,然後穀歌另一個團隊重新編程,讓它隻顯示多元化女性,甚至認為核戰爭比性別誤稱更可接受。
我覺得,有些事可不該刻在人類的墓碑上。
丹尼斯.哈薩比斯是我的朋友,他人不錯,也沒壞心眼。但就像他說的,有些事就是會發生,在穀歌時,不同團隊裏的很多事都超出你的控製。
現在他的權力應該更大了,但要徹底清除思想病毒太難了。穀歌已經被這種思想病毒浸染很久了,深入骨髓,根本難以根除。
比如在其他領域,你會發現很多AI其實對白人群體存在種族歧視。有研究者測試了多款AI對不同人群生命價值的權重判斷,比如白人、中國人、黑人,或是來自不同國家的人。
唯一能平等看待人類生命的AI就是Grok。而ChatGPT的計算結果顯示,德國白人的生命價值竟然比尼日利亞黑人低20倍,差距大到離譜。
這顯然是被特意編程設定的。如果你不主動追求真相,隻是讓AI在互聯網上的海量垃圾信息(尤其是思想病毒相關的糟粕)中學習,它隻會重複這些錯誤觀點。
它學習的內容包括所有東西,想象一下互聯網上那些最瘋狂的紅迪網(Reddit)帖子,AI都學了。
但這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所以在開發Grok時,我們就竭盡全力讓它追求真相。直到最近,我們才在這方麵取得了一些突破。
我們花了大量精力,才克服了互聯網上的各種垃圾信息,讓Grok能說出真相,並且保持觀點一致。
2.手機將會消失
我可以告訴你未來的趨勢:我們不會有傳統意義上的手機。
未來的手機會是人工智能推理的邊緣節點,帶有通訊模塊,本質上,服務器端的人工智能會和設備端的人工智能(以前叫手機)實時通訊,生成你想要的任何實時視頻。

未來不會有操作係統,也不會有應用,隻有操作係統包裝。

設備的作用就是提供屏幕、音頻,盡可能在本地集成人工智能,減少設備(以前叫手機)和服務器之間的帶寬消耗。
所有東西都通過人工智能獲取,人工智能會預判你想要的一切,或者生成你能想到的一切,然後展示給你。
5、6年後(可能更早),人們消費的大部分內容都會是人工智能生成的,音樂、視頻,現在已經有人用Midjourney等應用製作人工智能視頻,長達10-15分鍾,而且邏輯很連貫。
3.很多工作將會加速消失
未來會有大量的工作需求,但不一定是現在這些工作。這種情況在現代曆史上一直在發生。
以前有一種工作是用鉛筆和紙進行手工計算,銀行裏就有很多這樣的人,被稱為計算員,他們整天都在做加減運算,因為當時沒有數字計算機,銀行隻能靠人工處理財務數據。
在沒有計算機的年代,隻能手工處理交易。
後來計算機出現了,銀行手工計算員的工作就不複存在了,人們不得不轉向其他工作。這就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會帶來的變化,隻不過速度會更快。
問題就在於,速度太快了,人工智能就像一場超音速海嘯,我如此形容它。

人工智能本質上還是數字化的,它能提高體力勞動者的生產力。

比如焊工、水管工、電工,任何需要物理移動原子的工作,而烹飪、農業等工作,存在時間更長。
但所有數字化工作。比如坐在電腦前處理郵件、接電話等不需要物理操作的工作,諸如此類的工作,都會被人工智能像閃電一樣取代。就像數字計算機取代手工計算員一樣,隻不過速度快得多。
4.解救美國債務危機的,隻有人工智能技術和機器人技術
你可以讓情況直接好轉,但最終無法徹底修複這個係統。除非采取極端的手段削減浪費和欺詐,但在民主國家裏這是不可能的,民主國家的目標不是這樣的。
我們的國家債務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債務的利息支付已經超過了整個軍事預算。這是讓我警醒的一點:國債利息居然比整個軍事預算還高,而且還在增長。
這太瘋狂了。即使我們實現了所有這些節省,也隻能推遲美國破產的日子,除非采取極端手段但我們不能這麽做。
我得出的結論是,擺脫債務危機、防止美國破產的唯一方法就是人工智能(AI)和機器人技術。我們需要讓經濟以足夠快的速度增長,才能償還債務。
我覺得人們普遍沒有意識到政府過度支出的嚴重性。
就連拜登政府的社會保障局網站也顯示,根據當前的人口結構趨勢,社會保障的收入與領取人數的比例變化(因為人口老齡化,平均年齡在上升)到2032年左右(大約7年後),社會保障局將無法維持全額支付,不得不開始削減補貼金額。
因此,必須大幅提高經濟產出,而唯一的方法就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
沒有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我們遲早會破產。即使節省了大量資金,也隻能延長緩衝期,無法最終償還國債。
5.世界是一個巨大的模擬係統
我確信有某個人或某種力量運行著世界的模擬,就像我們現實世界中一直在做模擬一樣。
比如,為了確保火箭能成功發射,我們會運行數千次甚至數百萬次模擬,找出最佳路徑和可能出現的問題。
但在這些模擬中,我們會忽略一切順利的情況,隻關注可能出錯的地方,因為我們需要解決這些問題。

人工智能模擬也是如此我們會繼續運行那些最有趣的模擬。如果模擬理論是真的,那麽模擬者隻會繼續運行最有趣的模擬。

因此,從達爾文主義的角度來看,隻有最有趣的模擬才能存活下來。為了不被關閉,唯一的規則就是必須保持有趣,無聊的模擬會被終止。
考慮到我們已經能創建越來越複雜的模擬,我們處於基礎現實的概率有多大?
看看電子遊戲的發展:
從隻有兩個矩形和一個方塊的《乒乓》遊戲,到如今能讓數百萬人同時在線、照片級逼真的遊戲,這一切都發生在我們的有生之年。
如果這個趨勢繼續下去,電子遊戲將與現實無法區分。遊戲的逼真度會達到讓你無法分辨眼前的是真實視頻還是虛擬視頻。
現在的人工智能生成視頻已經很難分辨了,很快就會完全無法分辨。
如果我們能觀察到這種趨勢,並且未來會創建數百萬甚至數十億個照片級逼真的現實模擬,那麽我們處於基礎現實而非他人模擬的概率有多大?
我覺得人們還是需要一些挑戰或奮鬥目標,可能是體育運動、遊戲,或者其他事情。
最有趣、最諷刺的結果往往是最有可能發生的,這是預測未來的一個很好的指標。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